APP下载

高等学校文科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创新研究

2016-03-29何洪武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科研经费文科

何洪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200083)

高等学校文科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创新研究

何洪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200083)

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工作支持力度的增大,科研经费也在不断增加,建立、完善并创新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设计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对国家公共资源的一种维护,也是对高校和科研工作者本身的一种保护.本文将从高校文科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对文科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出有关制度设计的创新思路和解决办法.

高校;文科;科研经费;创新

1 目前高校在文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管理制度比较滞后

就目前的现状,高校在对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共同特点是,一般更加重视科研人员争取到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数量多少,而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文科科研经费,不同于理工科,文科科研的项目大多数是以纵向课题为主,经费是以上级或同级部门的财政划拨为主,不像理工科一些横向研究课题存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经费来往形式,这种经费来源的特点,决定了文科科研经费在使用与管理方面,更容易出现某种信息不对称,给违规使用经费创造了暗箱操作的机会,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这方面的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者以及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观念,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负责人自己通过严格的竞争和前期艰苦的科研工作的付出才争取下来的经费,这部分经费应当由自己来负责管理和支配,学校方面不宜过多干涉.因此,在科研项目负责人看来,申请来的科研经费就自然属于个人资产,可以不受限制、不受约束地使用.而另外一方面,作为学校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又没有非常完备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对此进行制约,或者已有的制度又显得比较粗糙和滞后,跟不上科研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科研经费问题成为当下困扰学校和科研人员的一个敏感的难题.

1.2科研经费的使用不够规范

从国家目前关于科研工作的体制来看,科研经费的设置与划拨,都是通过科研人员的竞争性申请,然后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的,虽然申请人所申请到的项目经费不是直接划到本人手中,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部分经费的到位确实是与科研人员的努力分不开的,同时,从学校管理方面,在经费的支出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一般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现实中,大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方面又比较主观,随意性很强,因此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出现违纪违规的严重问题.近几年,国家对科研工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经费也在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科研经费使用的违纪违规现象也日益突出,有的已经构成了刑事案件.在近几年教育部通报的几起案件中,涉及到的科研经费违法犯罪问题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重视.

1.3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参差不齐

从教育界发生的多起有关科研经费事件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根据我们国家有关财务工作的规律和习惯,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一般都是参照教育事业费的财务管理模式,而后者显然与新兴的事业——高校科研经费的特点不相适应,前者相对老套和传统,而后者则完全是灵活而机动的,所以用老的管理思路和模式来管理现代科研经费显然是不合适的.

由于科研课题或项目特别是文科研究领域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资金来源又可能是多个上级或同级部门和机构,而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项目对经费的使用要求又各不相同,这就增加了项目经费的不确定性,导致财务人员对经费管理就很难掌握分寸和尺度.

2 科研经费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显得被动

近几年来,随着科研经费问题频出,很多高校也都在探讨更加有效的管理办法和途径,但是这些举动往往是被动的,而不是根据科研工作的形势发展和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实施办法.而有些高校的反映更加迟滞,甚至到了出了问题才想到去弥补制度上的缺陷,从管理角度来说,显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让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不仅关系到经费的使用效益,也是关系到科研工作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但是一些高校往往更加重视科研工作本身,而忽视或者轻视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也没有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特别是没有完善的财务审批、报账和监管制度来保证,事后责任追究制度又十分缺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金浪费,同时也是科研经费问题频繁发生的隐患所在.

2.2文科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比较宽松

人文科学研究大多是偏理论性的,不像理工科研究很多是显性的成果,所以在申请项目时,很多高校在科研绩效利益的驱动下,同时也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多报项目、拿更多的项目,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都比较宽松.因此相比于理工科,文科申请项目的过程中竞争性更强,拿到项目的比例更少,为了充分调动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多院校重在鼓励政策上,而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本身没有进行细致的成本核算,对于科研工作本身的质量水平关心不够,更不要说花大量精力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了.有的高校甚至提倡,如果上面划拨的项目经费不足以激发大家的科研兴趣,学校可以做适当的经费增补,只要对科研工作是有益的,学校都大力扶持.所以从事科研所占用的学校基础性投入的费用等都不计入项目研究的成本中.

2.3对现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很多高校关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其实并不缺乏,问题是现有制度的执行还不到位,执行的力度还不够大.正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失之于宽、失之于严,导致问题频繁发生.另外,现行体制中关于科研经费申请过程中比较通行的做法是,经费基本上全由课题组自己支配,课题组或者项目负责人的支配权大权在握,很多问题的症结就发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一个项目研究的团队队员之间要么是上下级关系要么是同事或者友人,这样的合作关系使得即使在经费方面产生小的问题,也往往尽可能消化在内部,这样日积月累,很多大问题就慢慢的滋生并显现出来了,因此,学校缺乏对科研过程尤其是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2.4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

由于现行体制运行的特点,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所涉及的部门众多,具体经费由财务部门主管,项目审批和跟进由科研部门负责,项目所涉购买的设备等又需要国资部门审批和备案.特别是纵向划拨经费为主的文科科研经费管理,这种多头管理的现象更加突出,多头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只有通过涉及到的所有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项目的全程规范管理,各部门稍有不协调,就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

这种分散管理,看似很有流程,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作为主线来贯穿,特别是缺乏了从始至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那么,多头管理只会降低工作效率,反而为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温床.

3 针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制度设计与创新

3.1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预算决算制度的必要性

纵观文科科研经费所暴露的种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项目经费的预决算制度的缺乏和漏洞,有的虽然做了经费预算,但是并不规范,在一些高校当中,科研项目负责人为了获取更高的科研经费支持,在申报预算时常常人为的故意拉高,增列不必要的名目,在实际操作中重复购买不必要的物品和设备,这样做一方面促使国家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同时也为自己在后续研究工作中增添了腐败的风险和几率.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预算也因项目负责人自身财务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很多不确定因素等等,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经费预算不够科学和规范,同时在制定预算过程中又缺少必要的科学论证和较为精准的预测,所以,科研经费的使用在实际中很少能够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

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各不相同,相应的管理机制必然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文科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因为文科科研经费一般都属于纵向经费,通常是由上级单位先根据项目本身制定初步的使用指南,然后各高校通过申报获得,经费从上级部门分批或一次性划拨到项目承担高校.作为高校组织的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一般都列出了经费预算、支出以及结题时有关经费如何处理的具体要求.同时在项目具体履行的过程中,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一般不能随意更改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更不能随意变更经费的数目、预算和支出的计划,所以学校只需要根据上级部门批准的经费使用的计划明细,管理好这部分经费就可以了.

3.2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根据目前高校对文科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权责分配意识.在学校内部,特别是文科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学习并借助现代行政管理的思想理念,要真正体现出决策、执行、监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要实现职能管理部门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制衡的原则来进行体制设计.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高校应该将科研经费的管理权限配置在不同的相关部门,让各部门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实实在在的合作,同时,在权限的履行过程中又要相互的制约,避免出现哪一个部门说了算的局面,权责分明,分工协作,从而真正实现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管理流程的主要设计思路如下:第一,在项目立项阶段.科研立项的工作主体是科研管理部门,一般来说对本校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很熟悉,对项目所涉及的经费也比较内行,在进行立项之初,科研部门应该将本研究项目可能涉及到的设备使用以及相关的费用支出等内容事先提供设备管理部门,让设备管理部门做好备案和预案;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将项目可能涉及到的科研业务方面的所有经费支出明细等信息提供给财务部门,让财务部门事先做好相关预案,这样就可以让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如果有些项目需要进行初期审计,科研管理部门还需要将涉及到的审计信息提前告知审计部门,并同时告知纪检部门以便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过程监督.

第二、项目初期阶段.等经费到位以后,各相关部门了解并掌握了科研项目的信息,而且制定了各自的相关预案,在部门之间实质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从管理角度讲,这一阶段的信息共享和反馈做得充分、及时和彻底,才能为之后进行的项目中期检查以及最后的验收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反之,如果预案没有做好,管理漏洞百出,弄的手忙脚乱,不仅给自身找来麻烦,更可能被心存侥幸的人所利用,造成损失就不可避免了.

第三、项目的中期检查阶段.到了项目中期检查阶段,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依据最初建立的管理预案,对项目研究本身以及经费的使用支出过程按部就班地实施各自分工的职责,期间如果涉及到设备方面的问题就需要设备管理部门的配合.在这个阶段,重点和主体是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要将上级要求的相关通知、文件甚至是审计监督等要求及时共享给其他部门,从而得到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最后由科研部门进行信息汇总,并完成项目的中期检查;第四、项目结题验收阶段.结题验收阶段,不仅涉及到项目本身的完成情况,也应该涉及到项目经费的阶段性使用情况,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在汇总上述提到的各相关部门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作出项目是否顺利结题的结论,而不应该独自做主,这样避免项目完成人因为其他问题而在结题之后反而被揭发的尴尬境地.

上述整个过程就是科研经费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这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项目完成的各关键时间节点上,各相关部门之间横向的信息传递肯定比较频繁,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反复,但是这种联动机制的合理有序规范运行,将不仅关系到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水平,更直接关系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规范.

3.3加强并完善科研经费审计监督机制

尽管高校对科研经费进行了集中管理,但财务部门往往无法有效管控科研经费使用的综合效益,特别是文科科研经费,因为项目的不同,来源也不同,同时还因为科研人员对财务方面相关知识的缺乏,也无法注重经费的使用效益,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是日常的票据审核和会计核算等流程性工作,而对科研经费本身的内在规律缺乏了解,况且很多高校这方面的监控本来就很缺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的漏洞,还必须要加强过程监督.只有在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保证下,规章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一个完整的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体系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且独立运行的封闭循环圈.要真正把科研经费运行的流程管理好,必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3.3.1流程监督.在项目立项以后,项目研究人员通常都希望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甚至比较可观的经费来支持,因此提出过高的预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科研项目之间又没有现成的可比性,因此不同的项目就有不同的预算,无法也不可能有现成的尺度和标准去进行衡量预算是否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定经费预算之初,合理而科学的论证显得尤为必要.在有些高校,项目申报过程中,由各学科各领域专家或有经验的有过相似研究经历的人员组成的评审团对项目预算进行专项评审,有的组织专业财务人员对预算进行估算,这个评审和估算的过程其实就像一道过滤网,将不科学的粗枝大叶的元素统统筛选掉,这样的筛选其实也就是充当了一次监督.

3.3.2质量监督.科研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如果花费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最终得出的成果不具备实际价值或者价值比较一般甚至平庸,那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科研项目成果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就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在前期的评审中应该占有较大的权值,并以此来确定研究项目的含金量,在此基础上再组织专家小组对项目进行总体的价值评估.这样的评估,不仅是对此项目研究本身负责,也是对学校整体的科研工作的质量负责.

3.3.3审计监督.学校应该发挥审计部门的专业职能,拓展他们的监督作用.学校审计部门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科研经费进行审计,并针对审计的结果给与相应的处理意见.通过定期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科研经费在日常财务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迅速纠正错误,避免各方损失.同时,不定期的审计也会对财务工作人员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工作责任心,从而保证相关经费在运行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3.4核算与结算.财务部门要始终坚持动态核算的原则,根据项目的进程适时进行经费上的核算,并且要有相关的制度提醒并约束项目负责人,不仅要在项目结束后提供完整的经费使用书面报告,还要让其清楚一旦出现不合理支出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同时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学校应对在使用经费过程中履行节约,讲究信誉的科研品德好的同志要有积极的奖励措施,另外,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起对铺张浪费,虚列支出,科研道德差的行为的严厉惩罚措施,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全部或部分收回项目经费,取消或延长他们下次申报科研项目的周期和资格等.

总之,高校文科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很复杂,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进步,也给不守规矩或心存侥幸的人员提供了便利途径,但是,作为管理者,只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并能够做到管理思路的实时创新,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杜绝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高校的科研工作水平,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国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1〕卿文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探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熊永豪.改进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思考.科技信息月刊,2011(1).

〔3〕周燕,等.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叶继元.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管理及其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1(4).

〔5〕李俊杰,周震.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高教探索,2012(4).

〔6〕何涛.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中的难点分析.审计园地,2013(2下).

G644

A

1673-260X(2016)03-0218-03

2015-12-28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资助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科研经费文科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孙文科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