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综述

2016-03-29张荣天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旅游

张荣天,管 晶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综述

张荣天,管晶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关系是当前旅游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基本分析视角,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动力机制、开发模式及其对策等方面内容进行较全面地梳理与归纳,总结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主要特征及不足;并在简要评述基础上展望未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主要趋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进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式,主要涉及到民间音乐、传统戏剧及手工技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1]。作为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同,有其自身活态性和传承性,在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民族创新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体系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了当前我国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看法褒贬不一,如何取得保护与开发间平衡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基于不同的学科及不同的视角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并试图揭示出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机制等方面的规律。

鉴于此,论文从文献综述视角出发,以近几十年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综述重点对象,总结出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当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薄弱之处,指出今后研究的新动向,通过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的简单述评,并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参考。

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保护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始于20世纪中叶左右,纵观国外近几十年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相关文献可发现,其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动力机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等重点方面。

1.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保护研究

国外学者Adobe Acrobat[2]较早地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形式特征。Richard Kurin[3]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内涵、问题与可持续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4](2003年)中明确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并成为了当前最权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遗保护研究方面上,Harriet Deacon[5]从理论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Rex[6]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及衰亡等现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观点。Xavier Greffe[7]从不同案例研究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体策略。因此,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在明确,并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达成一致共识。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动力机制研究

国外学者Erik[8]研究指出局外人是陶瓷技艺革新的重要促因,导致细化差异化的市场产品出现。Alice[9]研究指出游客对非洲旅游艺术品需求促进了当前非洲土著艺术积极地发展。Swain M B[10]通过库纳妇女民族文化商品化研究,指出文化复兴共同主题形成了所谓“第四世界”艺术品生产性别动力。另外,游客动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机制研究重要组成部分,Konstantinos[11]研究指出精神、文化、环境、世俗生活及教育等5核心要素相互联系决定着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吸引力。Mary[12]指出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影响着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趣差异及其不同。因此,国外学者正在尝试着从多视角上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为研究提供了诸多的新视角。

1.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研究

总体上,国外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持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1)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促进旅游业发展,并对非遗地的文化复苏起到了正面的效应。其中,通过对巴厘岛[13]、泰国[14]、马耳他[15]等案例研究,指出旅游开发加速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刺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繁荣。(2)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导致遗产资源破坏、环境超载等负面效应。其中Antonio P R[16]指出受到游客数、旅游经营成本与收益变化影响,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旅游逐渐走向衰变,其发展的负面作用显著;Ralnsoy[17]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给当地文化遗产保护造成破坏,并影响非遗地整体环境。因此,国外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正反思考,为我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同时,注重对其加以保护提供了有益启示。

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伴随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它日益成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色及支柱性产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因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也逐渐地开始进入了热潮,目前国内学术理论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研究领域也正在逐渐拓宽与深化,研究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开发模式及优化策略等几大研究方面上。

2.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保护研究

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更多借鉴国外经典理论及论断。学者吴馨萍[18]研究指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形式特征。学者张春丽[19]详细地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缘起、内涵及外延等,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不足及问题;另外,我国学者杨怡[20]、宋俊华[21]等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析。同时,国内学者也逐渐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方面,其中,李淑敏[22]构建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及可持续性三大基本原则;蔡磊[23]研究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该不断彰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价值特征。另外,国内还有一些学者从博物馆[24]、图书馆[25]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从而也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与启示。

2.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其中,顾金孚[26]基于开发价值、潜力、影响力、生态敏感度及开发条件5个主要方面构建理论评价体系,并对浙江省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进行了实证探讨。尹乐[27]基于要素价值、保护价值、影响力及生态敏感度4个主要方面,通过AHP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彭小舟[28]基于市场吸引力与承载力2大维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测算的理论模型。另外、孙青[29]、梁圣蓉[30]、代凌枝[31]等学者通过不同模型构建出我国非物质文化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因此,当前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方法及体系研究日益趋于完善。

2.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各具特色的非遗旅游开发的不同模式。其中,学者罗春培[32]研究构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4种模式:依托型模式、综合型模式、主题型模式及体验型模式。刘桂兰[33]研究提出了我国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4种模式:博物馆、旅游商品、实景舞台及文化园区。张国超[34]研究提出了我国“以人为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另外,贾鸿雁[35]、雷蓉[36]、邓婕[37]、欧阳正宇[38]等国内学者们也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上重点关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构建与优化创新。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其时代性。

2.4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将研究关注焦点放到如何进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合理开发研究上,并基于不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旅游开发策略。宏观层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其中,王文[39]指出通过制定基本法、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等手段,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多方位保护体系;刘松[40]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政府主导地位,强调要加大资源普查、完善机制等开发工作。微观层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其中,夏毅榕[41]强调从旅游产品宣传、策划等方面入手,开发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林庆[42]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注重挖掘少数民族饮食、服饰及其它手工艺。另外,国内还有一些学者对我国不同地域及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合理开发提出了政策及其建议[43-44]。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可知,国外研究起步相对较早,早期主要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等方面,并且做了较多有益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因旅游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国内外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国外研究更多地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对其影响等方面内容展开;而国内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也经历了保护、利用及其协调等不同发展过程阶段,总体上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涉及内容相对较广泛,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成为当下实践之中的一个重要热潮,并逐渐形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基本理论框架。鉴于此,论文试图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三个维度上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进行简要地评述,明晰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核心,指出未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重点及其趋向,以期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领域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提供十分有力的支撑。

3.1研究视角上

目前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多学科视角有所发展,旅游学、地理学、心理学及艺术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从各学科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但主要以旅游学领域研究居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视角相对局限,多侧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与对策客位视角,缺乏非遗所有者主位视角切入。因此,总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是综合课题,未来需要集成多学科理论及其实践,进一步深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介入,强化各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不断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基本内涵,从而进一步拓宽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分析的基本视角。

3.2研究内容上

目前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较丰硕成果,特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关系等基本达成共识;但总体而言,研究相对较分散,连续性和全面性不够。因此,未来需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研究理论框架,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具体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机制、非遗旅游动力机制、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非遗旅游价值评估体系、非遗旅游主题策划及经营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基本框架,形成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内容。

3.3研究方法上

目前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方法上更侧重在定性分析描述上,数学定量模型支撑不足,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及开发潜力评价等方面也运用到相关的数学分析模型,但总体而言定量研究略显薄弱,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现状描述的肤浅层次,相对缺乏实证调查研究,导致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不足。因此,未来需进一步综合运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生活故事法、案例研究法及长期跟踪等科学定量研究方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研究方法体系。

纵观近几十年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概念内涵、价值评价及其开发模式等基本问题已达成了共识;但是在研究视角、内容及方法上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多视角,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及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方法体系是未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重要趋向。总体上,结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内容进行全面归纳,不仅有助于构建一个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体系,丰富我国旅游学、地理学研究成果,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地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1]苏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9):72-77.

[2]Adobe Acrobat.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from difference to converge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5):20-21.

[3]Karoline Daustad.How to study and manage non-material heritage[J].Nosk Geografisk Tidsskrift,1998(10):71-73.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2016-02-12].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5.

[5]Harriet Deacon.Intengible heritage in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2004(5):68-70.

[6]Rex Nettleford.Migration 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J].Museum Internation,2004,40(5):178-190.

[7]Xavier G.Is heritage an asset or a liability?[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4(5):301-309.

[8]Cohen E.The Heterogeneization of a tourist art[J].Annn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20(1):138-163.

[9]Homer A.E.Tourist arts in Africa befor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20(1):52-63.

[10]Swain M B.Women producers of ethnic ar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20(1):32-51.

[11]Konstantinos Andriotis.Sacred site experience:A phenomenological stud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1):64-84.

[12]Lynch M F,Duinker P N.The demand for Mi'kmaw cultural tourism tourist perspective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5):977-986.

[13]Murphy P E.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M].London:Routledge,1985.

[14]Browne R,M L Nolan.Western indian reserv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9(16):360-376.

[15]Mac Cannell,Dean.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Soeiology,1973,79 (3):589-603.

[16]Antonio P.R.The vicious circl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ritage c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165-182.

[17]Ramsey D.Everitt J.If you dig it,they will come archaeology heritage sit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elize,Central America[J]. Tourism Management,2007(11):1-5.

[18]吴馨萍.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J].中国博物馆,2004(1):66-70.

[19]张春丽,李星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7(2):137-140.

[20]杨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J].华夏人文地理,2003(30):33-35.

[21]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2006(9):117-121.

[22]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2005(3):173-175.

[23]蔡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特征与保护原则[J].理论与改革,2014(5):125-127.

[24]尹彤云.博物馆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2006(4):6-12.

[25]汪向明.图书馆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滨州学院学报,2011,27(4):112-115.

[26]顾金孚,王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9):793-795.

[27]尹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5):163-166.

[28]彭小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估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8):133-135.

[29]孙青,张捷.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J].旅游学研究,2007(4):165-170.

[30]梁圣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模型[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96-102.

[31]代凌枝,代合治.基于AHP法的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1):64-70.

[32]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7.

[33]刘桂兰.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12-16.

[34]张国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88-92.

[35]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118-122.

[36]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12(7):210-216.

[37]邓婕.邵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幵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38]欧阳正宇.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旅游科学,2011,25(1):11-25.

[39]王文.论旅游立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善[J].人文地理,2011,26(5):153-157.

[40]刘松,马静卿.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北方经济,2009(8):58-59.

[41]夏毅榕.论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旅游开发[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3):44-47.

[42]林庆,李旭.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39-43.

[43]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44]夏敬标,练红宇.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7-98.

[责任编辑:余义兵]

[图书分类号]F59A

1674-1102(2016)03-0087-04

10.13420/j.cnki.jczu.2016.03.0021

2016-03-14

四川省旅游局遗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项目(YCA15-02)。

张荣天(1987-),男,江苏南京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旅游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