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及市场监管研究
2016-03-29高田
高田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及市场监管研究
高田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目前,资产证券化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现代经济有很大影响.我国的证券化试点工作起步于2005年,而美国次贷危机危机对其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产品类型,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转移功能,同时分析了风险转移功能在次贷风险中造成的影响,提出了资产证劵化的市场监管建议,对资产证券化的长久发展有现实意义.
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市场监管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金融改革关键时期,而资产证券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工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的融资产品,是近三十年来金融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及监管研究有利于资产证券化更快发展.
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产品类型
1.1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劵化是银行给贷款方拨款,之后将这些钱款给予转化,再次构成资产支持证劵,发放给投资方.在信贷资产证劵化所有环节中,银行不用承担信用风险,银行只需要对贷前审核环境与贷后维护环境进行管制,这样就能够实现银行市场风险承担实力与信贷管制实力有机整合,减少筹资困难,提高筹资效率.
1.2企业资产证券化
企业资产证券化是将期限较长、流动性比较差的未来现金流转换成为现金,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优化重整,以达到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有:同短期融资券相比,在项目的设计、审批、发行、运行等过程中都更加的简便;在目前的经济市场大环境下,参照货币市场利率,极大的降低了融资成本;对资金的使用途径限制较小,企业无需对资金的具体用途进行披露;对企业的审批条件较宽泛,审批效率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利率与期限方面的可选择性较高.
1.3资产支持票据
资产支持票据是一种债务融资工具,是企业发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由特定资产所产生的可预测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具有资产证券化的所有显著特点.资产支持票据借鉴了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有益实践经验和市场资产支持证券的常用做法,对风险隔离、信息披露、交易结构、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资产类型等方面重点规范[1](P61).
2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大多是风险低、收益高的产品,由于银行只将优质资产进行上报,即使是不良资产,也是经过精细筛选的,通过风险管理可以进行有效控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将信贷资产证券化移除,这进一步的转移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最主要功能在于盘活资金,通过让渡部分收益的方式实现资产流动性.但是,如果将首要目标确立在转移风险上,就会比较危险.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最终接受者一定是老百姓,就会增加实体经济的风险性[2](P10).化解风险的重任必须要由银行来承担,要在风险控制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控制风险的转移,否则银行将成为最大的风险制造商.
3 风险转移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影响
3.1增加系统性风险的潜在积累
在次贷危机的系统性风险积累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推出证劵化商品,抵押贷款部门实现了信用风险转让,将信用风险从初始借款人转移到投资企业身上.之后,使用金融革新方式,投资银行把这些基本资产进行重组,并给予相应的评级与信用等级划分,其他的投资者再购买这些产品.
当金融管制力度削弱时,会有助于这个环节发展,信用链条从此产生.风险在进行转移环节中,所涉及到的风险承担者总数也在不断增加,放大了风险转移的过程.同时,由于各种证券化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高,风险的转移与扩散是伴随着证券化产品的创新进行的,分担风险的主体会越来越多,使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量逐渐增加.
3.2加剧抵押贷款的道德风险
借款人的贷款申请主要由抵押贷款经纪人承担,并对借款方给予财务与信用等级评定等,同时也给借款方给予不同等级的信息咨询服务,而发放贷款主要工作内容都是由抵押贷款部门给予具体实施,经纪人的意见决定了抵押贷款机构是否发放贷款.由于企业的业务规模决定了经纪人的收入,所以经纪人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而努力推销业务.
在资产证券化体制情况下,经济人发现风险转移功能能够让抵押贷款部门把信用风险传递到市场投资方身上,所以因利益诱惑,就会出现资信审核强度不够、虚假伪造资料过多等现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风险转移功能可以将所有种类的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转移,也就使道德风险产生.[3](P11).
3.3激发信用评级机构的违规行为
信用评级就是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揭露,对投资方的最终投资决定带来一些促进功能.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评价机构与抵押贷款机构相类似,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甚至选择与贷款机构还有经纪人相勾结,为了提升证券的信用等级,对抵押贷款的提升很盲目,造成在提升证劵化商品信用等级时缺乏真实性,给投资方最后决策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4 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的市场监管建议
4.1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市场化监管的规范性
设立专门的适用于资产证券化的法规条例,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上市等统一规定,针对资产证券化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4](P36).
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同样需要有相配套的法律体系做政策保障,首先,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公司法》进行修订,其次对《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进行修订,逐步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法律体系进行优化,提高市场化监管的规范性.
4.2改善监管机制,营造宽松公平的监管环境
由于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所涉及的领域具有多方面、复杂性的特点,同时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在我国的市场、监管以及法律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国际上的监管做法不能简单套用.为了使监管更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监管不断进行优化.
4.3资产证券化市场监管的具体路径
从当前国内经济结构来看,资产证劵化不仅有利于改革投融资体制,同时对不良资产的盘活以及应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等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P03).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的资产证券化,除了有较多的优点还有很大的不足,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会导致各个风险参与者忽视风险的重要性;交易结构的复杂多变使投资者的认知成本和监管成本提高,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的结合使用也会加深风险.要使资本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就要加深对问题和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4.3.1限制资产证券化产品复杂发展,提高信息透明度
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本身特性来看,其影响主要取决于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主要是由资产证劵化产品泛滥造成的.当前,国内资产证劵化还是刚刚发展,应该总结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加大力度限制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复杂发展,进一步提高信息透明度.
4.3.2强化对基础资产规模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受分业管制体系制约的影响,国内资产证劵化市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银行体系内部不良资产与信贷资产的证劵化,交易场所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另一部分是实行于证劵体系内部的企业资产证劵化,交易场所主要是沪深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方式是挂牌[6](P14).各个管制机构审批的资产证劵化商品也会有很大差异.在不同市场机制下,交易流通所依循的管制规则也是有所差异的.这种市场体系属于人为割裂的,不仅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证券化产品的合理定价,同时也不利于有效的市场监管体制的建立健全.为了营造我国资产证券化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对基础资产规模的监管是最有效地途径.
4.3.3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监管,提高评级可信性
公正、合理、高效的第三方评级部门有助于规范资产证劵化,同时有助于为合理的投资决策提出建设性指导建议,也是监管机制在整个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成立一个完善的评级市场对资产证劵化日后发展有着积极重要意义,不论是在评级跟踪的尽职性、评级行为的公正性,还是在评级方法的科学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7](P25).资产证券化需要的评级机构不是一家可以满足的,需要有多家的评级机构运用不同的评级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评级.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提升信用评级的公正性,有必要成立一个完整的与之相符的信用评级部门的市场管制体制,加强信用评级部门监管力度,优化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环境.同时,信息评级机构必须将其使用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透明化、公开化,信用评级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要做到及时更新,从多方面实现信用评级的公正性.
4.3.4推进信用风险留存,削弱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
资本市场要想实现生存与发展,就需加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推行信用风险留存,最大限度的规避资产证券化的道德风险,做好风险预测工作.在资产证劵化环节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存在于投资者、发行者和原始权益人中,对于资产池中的的资产信用现状,投资者无法准确把握,所以信息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可以提高削弱道德风险的能力[8](P66).
〔1〕李小友.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我国应用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
〔2〕游德铭.试论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D].复旦大学,2008.
〔3〕蒋玉湘.我国资产证券化及其风险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
〔4〕赵俊强,韩琳.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02).
〔5〕韩琳,赵俊强.信用风险转移业务监管措施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济南金融,2007(02).
〔6〕韩琳,赵俊强,胡海鸥.信用风险转移产品的定价障碍及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2).
〔7〕李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文献评述[J].金融发展研究,2010(10).
〔8〕苏雪.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F832
A
1673-260X(2016)07-0060-02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