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蟹池底质改良的技巧

2016-03-29羊茜占家智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底质池底溶氧

○羊茜占家智



蟹池底质改良的技巧

在多年的科技服务中,笔者发现许多养殖户对增氧、养水、护草、防病治病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往往会忽视对池塘底质的改良。从而造成养殖效益不佳。

一、池塘底质对河蟹的影响

河蟹是典型的底栖类生活习性,它们的生活生长都离不开底质,底质通过影响水体的各种营养素浓度,影响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产量,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到河蟹的生长发育,而且这些水生植物还是大多数蟹池里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底质的优良与否会直接影响河蟹的活动能力,从而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它们的生命,进而会影响养殖产量与养殖效益。

底质,尤其是长期养殖池塘的底质,往往是各种有机物的集聚之所,这些底质中的有机质在水温升高后会慢慢地分解。在分解过程中,它一方面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来满足分解作用的进行;另一方面,在有机质分解后,往往会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如硫化氢、亚硝酸盐等,结果就会导致河蟹因为不适应这种环境而频繁地上岸或爬上草头,轻者会影响它们的生长蜕壳,造成上市河蟹的规格普遍偏小,价格偏低,养殖效益也会降低,严重的则会导致池塘缺氧泛塘,甚至河蟹中毒死亡。

底质在河蟹养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会改变它们的体色,从而影响出售时的卖相。河蟹的体色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而且也会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在黄色壤土这种底质中生长的河蟹,养成的河蟹与在湖泊中生产的河蟹极其相似,呈现出青壳白脐、金爪黄毛、肉质品味好的优势。而在淤泥较多的黑色底质中养出的成蟹,常常一眼就能看出是“黑底蟹”“铁壳蟹”等,它们的具体特征就是甲壳灰黑,脐腹部有黑斑,肉松味淡,商品价值非常低。

二、蟹池底质变坏的表现

蟹池的底质由好变坏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加强巡塘、注意观察,就能发现一些表现,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蟹池底质的进一步变坏,甚至采取有力措施让底质向好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河蟹养殖的顺利进行。

一是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定期采集蟹池的底泥,底质变坏的底泥有发黑现象,并伴随发出腥臭味。

二是测试水体的pH,会发现一连几天水体的pH值早、晚基本无变化,长期低于6.5或高于9.0。

三是发现池底冒气泡或有烟雾上升,特别是在清晨阳光照射下更是明显,这种气泡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沼气,说明这种底质已经变坏了,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是当我们在蟹池的边角尤其是下风口时,会发现有一些发黄的泡沫或发黑的漂浮物堆积在一起,另外有的还可能会发现池水有分层现象,以及同一蟹池各处的水色不一致现象。

○羊茜占家智

五是当我们开动增氧机时,如果发现增氧机周围产生的泡沫不容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并闻到臭味的现象时,也说明蟹池的底质已经变坏了。

三、不同底质改良的技巧

1.对瘦底池塘的改底

底瘦的池塘通常是新塘或清淤翻晒过的养殖池塘,池塘底部有机质少,微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底瘦、水瘦的池塘:藻类数量少,饵料生物缺乏,溶氧量往往比较低,水体易出现浑浊或清水。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大量浮游动物出现,局部杀点浮游动物。可施EM菌,补充底部和水体的营养物质,调节底部菌群平衡,建立有利于水质的微生物群落。浑浊的水体,应先用净水产品来处理,并在肥水同时连续使用增氧产品2~3晚,保证肥水过程中水体溶氧充足。

(2)底瘦、水肥的池塘:活物饵料丰富,藻类数量多,水体的溶氧丰富。底部供应的营养不足,这样的水质难以维持,容易出现倒藻。可施用有机肥来补充底肥,并加EM菌补充底部营养和有益菌群的数量,以促使底层为良性。

2.对肥底池塘的改底

(1)底肥、水肥的池塘:水体粘稠物质多,自净能力差,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先使用净水产品净化水质或开增氧机,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水肥的池塘要防止盲目用药,改用降解型底质改良剂代替吸附性底质改良剂。可施用EM菌和物类的底改产品定向培养有益藻类防止水体老化。

(2)底肥、水瘦的池塘:水体营养不足,藻类生长受限制,水体溶氧量低,底层易出现“氧债”,敌害微生物易繁殖。这种情况,需要底层冲气,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可施EM菌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施净水产品调节水质,降解水体中的毒素,提供丰富的营养,培养有益藻类。防止盲目使用杀虫剂,消毒剂。

四、关于底改产品选用的建议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或同名产品实在太多,本人建议养殖户要做理性的选择,不要被概念的炒作所迷惑。例如有些生产场家打出了“增氧型底改”、“清凉型底改”的底改产品,其实这类底改大多是以低质滑石粉为材料做成的吸附型产品,用户只是凭表面直观的感觉判断其作用效果。不可否认的是用了这类产品后,表面看起来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少了,水清爽了一些,殊不知这些悬浮颗粒被吸附沉积到塘底,就会加重塘底的“负荷”,一旦塘底“超载”,底质就会恶化。加上这些颗粒状的底改产品,沉入塘底后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来溶散,所以从本质上讲,这类产品使用后不仅增氧效果不明显,反之还会降低底部溶氧,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底改用得越多,黑鳃、肝脏坏死等症状不仅得不到控制,反而会越来越严重的最主要原因,这类情况我们在基层为养殖户做科技服务时早已司空见惯了。所以使用产品时,理智的选择是关键,不要被“概念”迷惑。否则用了产品,花了成本,效果却大打折扣。

(通联:239300,安徽省天长市农业委员会电话:15955046720)

猜你喜欢

底质池底溶氧
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性研究
一种ReliefF和随机森林模型组合的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方法
用于海底目标识别与底质分类的多波束水体波形预处理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高温天气水产养殖池塘如何防“底热”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游白沙坡温泉
文蛤的底质选择性及潜沙能力研究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