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1927-1941年中德军事合作背后的政治博弈

2016-03-29张奚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家利益

张奚铭,赫 坚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论1927-1941年中德军事合作背后的政治博弈

张奚铭,赫坚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要]1927年,中国进入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后不久,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和应对外来威胁,国民政府开始了与德国十余年的军事合作。德国带有经济目的地对华进行军事投入,无形中卷入了东亚的政治漩涡中。中德军事合作不仅在军事上,也在政治上影响了东亚的政治局势。

[关键词]军事合作;政治博弈;国家利益

一、中德军事往来述略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就向德国购买过两艘当时世界上最大吨位的战列舰。一战后,孙中山先生也曾一度希望借助德国的帮助取得国内革命的成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当时国民政府所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国际上,1928年日本发动了“济南惨案”,其企图独霸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国内,前有国民党内其他派别以及各地方实力派的虎视眈眈,后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的星星之火。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武装以稳定政局成为国民政府的当务之急,但当时的中国几乎不具备独立生产现代武器的能力。从1919年开始,列强为了制止中国内战以及避免日本独霸中国,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武器禁运。蒋介石急需寻找一个对中国友好、支持国民政府的工业国家作为武器、工业和技术的输入国。蒋早年对德国模式的向往以及一战后德国为自身利益对中国摆出的友好姿态让蒋介石下定决心选择了德国。

早期的中德往来是在国民政府和魏玛共和国之间展开的,其内容也主要是经济交往。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领土被削减,实力被削弱,殖民地被瓜分,但依旧保留了良好的工业潜力,因此急需寻找新的原材料供应地,以迅速修复严重受损的国民经济。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积贫积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通过工业国提携短期迅速提升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是当时中国的当务之急。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开始了扩军备战的活动,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也迅速升温,德国来华的军事顾问团规模开始扩大,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从德国出口中国,中国以钨砂矿为代表的各种原材料也源源不断地出口德国。1934年,中德两国秘密签署《中国农矿产原料与德国工业品互换实施合同》;1936年,两国又签署了《中德信用贷款合同》。两个合同把中德军事合作的规模推上了巅峰。这两个合同并未以“军事”命名,但从合同的内容以及履行情况来看,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军事合作。以《中德信用贷款合同》为例,合同中规定德国向中国贷款1亿马克,其中9000万马克必须用于向德国进口武器和聘用德国军事顾问,这反映了中德军事合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武器和顾问。其中德国军事顾问对整个军事合作影响巨大。这些军事顾问受聘于国民政府,涉及国民政府的很多部门,甚至包括一些要害部门。有些顾问深受蒋介石重视,参与了当时很多军事计划和作战计划的制定。这些军事顾问大多是退伍军官,其在国内与很多军工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德国工业企业来华投资的中间人。国民政府通过外汇购买、以物易物等方式向德国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很多德国公司在中国内地投资建厂。随着日德两国同盟关系的确立以及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两国的军事合作波折不断,每况愈下。 1941年,德国政府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国民政府宣布与德国断交,同年对德宣战,两国官方军事合作正式结束。

[作者介绍]张奚铭(1990-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赫坚(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二、德日两国的矛盾冲突

1936年德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两国成为正式盟国。我们必须指出在这背后德日微妙的历史和现实矛盾:首先,两国存在历史性的积怨。中日甲午战争后,德国为了自身在东亚的利益,联合法、俄逼迫日本放弃了对辽东半岛的领土要求,日本始终记恨在心。一战中,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抢夺了德国控制的山东胶州湾,德国对此也念念不忘。第二,两国经济没有互补性。德国和日本都属于领土面积狭小的工业国,两国发展军事工业都存在原材料上的短板,因此两国发展都需要扩张海外势力范围,这使两国在经济利益上存在冲突,单纯的法西斯主义和反共联盟是不能化解经济矛盾的。第三,在中国问题上存在矛盾。德国一战后以友好的姿态重回中国市场,中德两国各取所需,而日本的战略是独霸中国,排挤其他列强的在华势力。这样,日德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冲突。直到二战结束,日德两国始终没有开展广泛的经济和军事联系。

德日两国存在经济矛盾的同时又成为政治盟友,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有着必然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德国遭受了严重的削弱,过分的削弱却没有动摇德国的工业基础,反而使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走上了法西斯扩张的道路,急需在世界上寻找有着共同政治利益的伙伴,邻国意大利成为首选,但是意大利的实力和地理位置无法满足德国对政治盟友的要求。当时的德国还处于凡尔赛体系的控制之下,需要的是有利于其扩军备战的国际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散主要大国的注意力。日本地处东亚,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并未受到削弱,却受到华盛顿体系的限制。突破华盛顿体系,建立对日本有利的东亚秩序是它的长期目标。可见,两国在一战后面临的是相似的国际境遇,突破限制是不谋而合的目标。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法西斯制度确立,德日两国拥有了共同的政治道路、政治目标,彼此在欧洲和东亚又能够起到对欧美等国的牵制作用,两国自然就走到了一起。

三、三角关系背后的政治博弈

中、德、日三国在东亚有着各自的利益和战略目标,三国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使得三国之间的关系充满波折,但互相之间的利益又让三国之间出现了长期“维持现状”的局面,这种既矛盾又互利的三角关系背后是三国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进行的政治博弈。

(一)国民政府借力打力

中国在三国之中的情况比较特殊。首先,只有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尽管国民政府从1927年开始进行了“十年经济建设运动”,但中国综合国力与日德始终相差甚远。其次,中国本身即是日德矛盾的焦点和结合部。

“济南惨案”之后,国民政府认清了日本企图打破华盛顿体系、独霸中国的企图。对于日本扩大侵华行动,当时的美国和英国仍没有给中国以任何实质性支持。苏联虽一贯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但在1934年至1935年前后,中苏关系尚在改善中。于是,国民政府抓住暂时稳定的东亚形势,选择了没有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又急需海外市场的德国,开始进口德国的武器,引进德国军工产业,吸引德国直接投资。国民政府希望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强抵御日本军事侵略的防卫力量,甚至想借助德国的力量限制日本。在获悉德国与日本秘密商谈反共同盟时,国民政府希望阻止德日法西斯的同盟。在这一愿望落空之后,又要求德国保证不向日本透漏中国抗战准备工作。1937年,国民政府派遣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及海军部长陈绍宽赴德洽商军火货物交换及聘用德国军事技术人员等事宜。德国政府再次肯定了易货贸易的原则,并表示愿继续调遣军事和技术人员来华服务。

(二)德国左右摇摆

德国一战后本身对东亚的事务是力不从心的,而且其本身对东亚的兴趣远不如欧洲。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德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希特勒一方面编造日耳曼民族优越论的言论;另一方面加紧扩军备战,极力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冲破其对德国的军备限制。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恰恰满足了德国扩充军备的需求,中德军事合作进入了黄金时期。1933年以后,德国对外贸易也由进口生活资料为主转为主要进口军需原料。对此,德国元帅戈林曾经毫不掩饰地说:“我们从1933年以来,就已竭尽全力扩充军备。不错,我们承认,如果我们把裤腰带勒紧,那是因为我们只为我们的军备进口原料,这是比吃饭更重要的事。”当时的纳粹德国正在加速重整军备,其陆军需要在中国检验其新式武器,国防经济部门需要获取并贮藏中国的战略矿产原料,工业巨头及军火商人需要向中国推销其产品并扩大销售,这几方面形成了推进对华贸易的主要力量,并促使纳粹政府从后台走到前台。这样中德两国建立并扩大了政府一级的贸易往来,将驻华公使升级为大使。

与此同时,中日矛盾也在逐渐升温。日本1931年侵占东北,1932年扶持伪满洲国,1933年进攻长城沿线。很显然此时的德国并不想过多地插手中日两国矛盾,便扮演中立的角色,继续扩大中德合作。

希特勒既希望中国继续成为其原料产地,又希望日本牵制苏联在远东的军事力量。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日全面战争开始,东亚局势急转直下。希特勒为了维护在东亚的政治格局,授意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调停,但日本苛刻的议和条件使这场调停最终失败。

眼看东亚政局越来越糟糕,德国利用“中立”扩大自身利益的政策破产只是个时间问题。1938年初,德国主动与苏联开始了秘密的贸易谈判,德国准备以提供贷款的方式从苏联获得重要的稀有金属,苏德之间为此进行了多轮谈判。希特勒终于在战略原料问题上找到了新的来源,并获得了日本对德国在华利益的口头保证,公开抛弃中国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这样,德国政府最终选择了它的政治盟友日本。

(三)日本力求翻身

在这场三国角逐中最被动的是日本。日本一战后对华盛顿体系心存不满,一直找机会打破,以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此时的国民政府已经和德国进行了近十年的军事往来,并紧紧抓住德国依赖军事原料这一短板。所以,日本很清楚中德军事合作是其侵华的阻力,但是也暂无良策。终于,随着对华战争不断胜利,日本有了扼制德国的砝码。日本适时开出了对德国具有诱惑力的条件,口头上满足德国关于在华利益不受日本占领影响的要求,才最终使德国放弃了中国。

四、结语

从中德军事合作开始,到合作的“蜜月”期,再到最终破裂,利益一直是德国对华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日本对中德合作的反应也是出于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国民政府利用德国对原料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应对战争的能力。但是,必须看到德国始终拥有两国合作的主动权。历史再次证明,政治博弈的话语权是要用真正的实力来保证的。

[参考文献]

[1]蔡胜,吴佳佳.二战期间中德宣战原因管窥[J].黄山学院学报,2006(1).

[2]李兰琴.试论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J].历史研究,1989(1).

[3]陶文钊,杨奎松.杭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091-03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国家利益
从“光辉孤立”看现实主义对外政策的制定逻辑
浅析罗伯特?基欧汉的国际关系思想
军事力量海外运用的国家利益分析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权力与道义关系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