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体视域下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2016-03-29李俊峰
李俊峰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2)
主客体视域下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李俊峰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新媒体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主体实现身份转换,增强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丰富和发展新媒体形式、转变教育主客体的角色观念、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生态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主客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交互性使新媒体平等、自由、互动等显著优势。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二者长期存在着角色对立、交流代沟等问题,这严重地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新媒体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能加快教育主体身份的转变,促进教育客体主动性的发挥,实现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新的条件下,充分挖掘和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是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而言的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现代传媒形式的总称,学界对新媒体的内涵众议纷呈。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1]。也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介质为依托,以有线或无线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送的一种媒介形态”[2]。笔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新”建立在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能力局限的突破之上。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和储存存在缺陷。新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综合实现信息传播、储存、共享功能。
新媒体作为网络新兴传播媒介,具有诸多特点,例如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跨时空性以及信息容量大、信息覆盖面广等特征,但是这些特性往往是相互作用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而言,其最显著的特性是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新媒体创设的个人网络终端,使每个网络用户都具备了信息发送和接收的自主性。新媒体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权威性”,信息接收主体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得极大的拓展,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得以减弱,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交流途径逐渐扩展,交流角色逐渐转换,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对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一系列转换促成了新媒体交互性的实现。首先,新媒体具有信息反馈功能。通过新媒体,信息接收者在接收海量信息的同时还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环境中受众的身份都是匿名的,用户没有在现实社会中公开表达观点的后顾之忧,信息接收者之间、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发布者之间能够就信息本身展开激烈的讨论。其次,新媒体的优点在于其给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和多重信息选择权利,受众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内容,受众参与信息交流、表达自我观点的热情得到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正是对新媒体的交互性的彰显,这两大特征使新媒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平等、自由、互动等显著优势。
二、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优势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而言,新媒体的优势聚焦于教育主体身份的转变、教育客体主动性的提升以及教育主客体沟通方式的优化三个方面。
(一)促进教育主体的身份转变
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往往会造成教育主体误解自己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掌控者;这种主导地位会让教育客体误认为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首先,新媒体改变了教育主体的“掌控者”观念。新媒体极大地扩展了教育客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教育主体不再是教育内容的唯一来源。通过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教育客体可以接收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教育主体对教育信息的垄断性不复存在。教育信息获取途径的扩展,使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独立地开展自我教育,教育主体难以直接干预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其主导者身份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参与者的身份。其次,新媒体实现了教育主体由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新媒体具有交互性,教育主体发送教育信息更倾向于观点表达和信息发布。教育客体主动接收教育信息,并且可以匿名地与教育主体进行交流和讨论,教育主体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解读教育信息,并逐步引导受教育者接受信息,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去灌输化的理论解析和引导,创造了一种“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引导受教育者更好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提升教育客体的主动性
如何提升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困扰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新媒体隐藏了传统媒体的灌输色彩,强化了媒体的信息反馈功能,实现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通过新媒体呈现在教育客体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首先,新媒体为教育客体提供了信息反馈渠道。新媒体极大地活跃了信息交流空间,受教育者只需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就将自己的观点呈现在教育者面前。网络虚拟社区等信息交流组织的出现,扩展了受教育者交流和反馈信息的途径,对提升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新媒体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色彩。新媒体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每个人都拥有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身份,信息的发送主体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者主体”限制,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数据终端随时随地接收海量的信息。此外,通过新媒体,受教育者还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信息选择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灌输教育的现实基础,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得以提高。
(三)优化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沟通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3]。这种“施加”教育使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交流产生了阻隔,教育主体施教、教育客体受教已经成为人们的定势思维。新媒体能很好地变“施加教育”为“沟通教育”。首先,匿名沟通为教育主客体的互动奠定了基础。在网络空间内,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网络代号,教育主客体的交流事实上是“符号”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让教育客体摆脱了现实环境中的多重顾虑。互不相识、互不在场的讨论,在无形中拉近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距离。其次,新媒体的交互性决定了其具有主客体衔接功能。新媒体赋予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平等的信息发布、接收、选择权,这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传递模式,对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沟通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新媒体能实现主客体的角色互换。新媒体使每个网络用户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这种双重身份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互换角色成为可能。这种角色的互换过程有利于增进主客体之间的感情,激发两者的情感共鸣,对促进彼此的沟通具有积极作用。
三、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发挥的基本途径
当前,找到影响新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因素,探索优势发挥的途径,是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亦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要。
(一)拓展和优化新媒体形式
形态各异的新媒体形式是新媒体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基础平台。目前影响较为广泛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有博客、贴吧、电子邮箱及微信、QQ等即时通信群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种类日益增加,拓展新媒体形式、丰富人们的信息交流途径成了新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迫切需要。当前,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建立诸如官方公众号、网络资源服务中心、校园公共论坛等集线上与线下、交流与反馈于一体的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反馈功能,拉近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距离,促进二者角色的转变与融合,是拓展新媒体形式的主要方向。在拓展新媒体形式的同时,现存的新媒体形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亦是影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发挥的重要因素。例如,部分网络交流媒体虚拟性、开放性不够高,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减弱,不利于拉近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因此,对于现存的新媒体形式,要在坚持严把准入关卡的同时,给予媒体用户充分的自由交流空间,促使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得到充分的交流。
(二)转变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角色观念
新媒体有助于转变教育主体的身份、提升教育客体的主动性、优化教育主客体的沟通方式,这些优势的发挥需建立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自身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转变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角色观念、以正确的观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充分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重要举措。首先,教育主体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将自己定位为一般参与者,享有与其他新媒体用户平等的权利与地位。这是提升教育客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教育主客体角色转换、拉近主客体关系的前提与基础。其次,教育客体要转变自身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受动者的观念,克服以往单向接收教育而不参与信息反馈和观点表达的学习弊端,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新媒体用户,拥有信息接收和信息交流反馈的双重权利,具备信息接收者和发送者的双重身份,积极参与信息互动与交流,拉近自身与其他信息主体的距离,这是促进教育主体身份转变、推动主客体角色互换的关键。
(三)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生态
新媒体是高尚思想道德观念的传播者,是正确社会舆论的导向者。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一些新媒体为了增加收视率而传播低俗甚至虚假信息,给受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和关注焦点。这造成了新媒体角色定位的偏离,忽略了新媒体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大众传媒的第一角色应该是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论坛,其次才是经济利益的创收者”[4]。因此,应当积极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生态,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发挥提供环境保障。首先,鱼龙混杂的网络使多元社会思潮得以广泛传播,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信息交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其次,新媒体要加强道德建设,结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完善新媒体的道德规范体系,加强道德自律建设。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主动权掌握在新媒体用户手中,加强新媒体的自律既需要新媒体自身努力营造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还需要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在交互融合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新媒体自律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媒体具有促进教育主体身份转变、提升教育客体积极性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流的优势,这些优势奠定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新的条件下,及时有效地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是促进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迫切需要。扩展新媒体形式、转变教育主客体角色观念、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生态是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2:4.
[2]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9):5.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4]樊葵.传媒歧视:论当代信息传播的不平等[J].中国传媒报告,2003(3):112.
[收稿日期]2016-01-14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特色优势研究领域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李俊峰(1992-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7-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