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2016-03-29刘晓燕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刘晓燕(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刘晓燕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笔者调研了解了湖南省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效益,分析休闲农业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完善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和经营方式,以达到骥村镇休闲农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休闲农业;优势;模式
城市急剧扩张,环境逐渐恶化,快节奏生活方式等导致人们回归乡土田园的心理越来越重,乡村通达性的改善、闲暇时间的增加、农民获取经济效益的动力等因素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广大农民支持和接受休闲农业,带动维护和管理旅游景观,积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提供多种旅游有利条件,协助外来旅客更好地体验农村乡情乡貌。乡(镇)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Lane.B(1994)对乡村旅游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赖恩(BernardLane,1994)提出了界定乡村旅游的五元素:位于乡村地区;具有广阔自然环境及传统文化活动;小规模经营企业;社会和文化具有传统特征;旅游类型多样。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学者们虽未达成一致,但都认为乡村性(Rurality)是旅游者的重要基础。
1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的现状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骥村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8公里,东南与本县龙泉镇相邻,西北与本县冷水井乡、宁远县、祁阳县交界,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全镇总面积 87.7平方公里,181个村民小组,人口 21000人。地势北高南低,山地、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有山林 9600亩,水田 7047亩,中型水库 1座,小一型水库3座,地下水资料丰富,溶岩 3处。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9%,古树木林立。
骥村镇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初期。特别是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精神,立足县委、政府“打造硒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养生之地”的目标。90年代以来,立足实际,着力培育农村支柱产业,走休闲农业发展之路,境内长达4公里的由溶岩形成的秀丽多姿多彩的“黄公洞”;全县面积最大,辽阔壮观、一马平川,面积达 4000多亩的“桐木洞”;碧波荡漾、清凌凌绿油油的“肥源水库”;桃花、梨花、李花盛开时令人刻骨铭心、如诗如画的“花海”,使骥村镇成为了理想的避暑、度假、休闲圣地。
正在建设中的胡家小游园、园林式的集中供水工程,都将为骥村镇的休闲农业开发带来新的亮点。2012年骥村镇休闲农业以优质水果基地、蔬菜基地为主,接待的游客基本上是本市内居民,约占全县休闲农业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农民增收10000余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2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的发展优势
2.1形成了十大支柱产业
全镇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重点突出烟果林开发、生猪品改、特色养殖等工作,已培育了十大支柱产业,即以肥源、林家源、肥溪源村为龙头的林地基地;以杨家、黄公塘、李家山、黄栗山村为龙头的蔬菜基地;以乌下村、李家山、麻子塘为龙头的果业基地;以桐木洞、砠坪为龙头的优质水稻基地;以万家鹅业为龙头的家鹅养殖基地;以上槎、星子坪、下槎村为龙头的特色养殖基地;以流芳桥村为龙头的牲猪养殖基地;以陆家、胡家、杨家、小岭、黄公塘、上槎为龙头的烤烟基地;以星子坪、桐木洞为龙头的育苗基地;以上槎、李家山、杨家、陆家为龙头的优质油茶基地等。
2.2花的海洋
骥村镇共有水果 10000余亩,以桃、李、梨、枇杷、柑桔、板栗为主。油菜面积 1500余亩,春暖花开时节,油菜黄花满地,粉红桃花,纯白梨花遍山,已成为了市内外较有名气的花海,是永州市乃至周边城市最大的水果基地。
2.3烟稻的基地
全镇共有烤烟 1500亩,烟稻轮作,7月前种植烤烟,7~10月种植水稻。集中连片种植在桐木洞,春天,烤烟郁郁葱葱,秋天,随风飘拂的稻浪金黄惹人爱。
2.4垂钓的圣地
全镇共有中型水库一座,大小山塘 300余口。野生鱼肉质鲜嫩,夏天清凉的水让人忘却夏的炎热。
3未来发展的方向
至 2012年底,全县共有农庄 10家,同时,以混合开发的休闲农业为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古树参天,未完全开发的溶洞、小游园都是休闲好去处。新田县骥村镇是革命烈士曾令均、曾令铨的家乡,是全县的德育教育基地。
4结语
骥村镇休闲农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要由单一的观光功能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向高品位、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的现代休闲农业。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陈勇.徐小燕.BOT模式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07):167-169
[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 [J].旅游学刊,1996(01):62-67.
[3]李林.蒋伟.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J].2011,(03).
中图分类号:F592;F320
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3.006
作者简介:刘晓燕,本科学历,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