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
——纳兰容若与勃朗宁夫人抒情诗词的表情艺术研究
2016-03-29郎琴芳张宝兰
郎琴芳,张宝兰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以情动人
——纳兰容若与勃朗宁夫人抒情诗词的表情艺术研究
郎琴芳,张宝兰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纳兰容若与勃朗宁夫人在中英两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永存的篇章。文章基于《纳兰词传》和《十四行诗集》两个文本,从诗歌取材、表达技巧、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对两者的诗词表情艺术进行比较和共性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西方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读者中西诗词鉴赏能力。
纳兰容若;勃朗宁夫人;诗歌取材;诗歌技巧;语言表达
伊丽莎白·巴蕾特·勃朗宁夫人(1806—1861)与纳兰容若(1655—1685)分别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词人,他们的诗词历经数代仍旧广为传诵,是两国文学史上光辉永存的篇章。两人在中西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表明了两者的抒情诗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并且在过去的文学研究中,对两者抒情诗词的研究尚处空白。在诗词创作方面,两者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诗歌取材,熟练而多样化的表达技巧,真挚强烈的思想感情。对两者的诗词创作进行共性和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抒情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律,还能指导读者进行诗词创作。
一、纳兰容若与勃朗宁夫人诗词创作的异同
(一)诗歌取材
在诗歌取材上,两位诗人“和而不同”,各具特色。如果说繁荣与动荡并存的社会环境是两颗文学之星得以脱颖而出的土壤,那么感人至深的爱情经历则是两位诗人抒情诗词创作的源泉。
纳兰容若生活在满清康熙年间,是当时的权臣纳兰明珠之子,与康熙帝仅相差一岁。他身为皇帝的御前侍卫,常年跟随康熙微服出访,不仅见多识广且收获良多,而他与表妹、爱妻卢氏和才女沈宛的爱情更是举世皆知,这些经历都为他的诗词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纳兰容若现存的349首词中,150首是描写爱情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人生若只如初见”“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缕茶烟透碧纱”等家喻户晓的名句,都是描写爱情的经典之句。与初恋表妹之间的生活小事,婚后与爱妻卢氏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被纳兰容若写入诗词之中。除此之外,他在行军途中根据露营所见写就了“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一家喻户晓的行军词。同时,在与落魄汉人学者的交往中,纳兰还写就了数量众多的歌颂友情的词作。
勃朗宁夫人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这一时期,英国一度取得了世界贸易和工业垄断地位,艺术出现了繁荣而动荡的局面。文人们不再沉湎于主观感情的发泄,而是开始注重社会现实,由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纵观勃朗宁夫人的一生,她和丈夫罗伯特·勃朗宁可谓跨越生死的代表。她所作的44首十四行诗,取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紧贴实际,更是对其爱情各阶段的真切记录。作品《致乔治桑》《孩子们的哭声》和《逃跑的奴隶》等,都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19世纪的英国处于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女性地位低下,争取妇女解放的呼声也空前高涨,乔治桑便是争取妇女解放的女性代表。勃朗宁夫人身在英国,《致乔治桑》便是她发文支持妇女解放的举动之一。她虽身体瘫痪,却对妇女解放和下层社会民众表示了关怀和支持。
两位作者在以现实生活为创作资源的同时,都引用典故和前人诗作,题材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但两者在诗歌取材方面也略有不同,纳兰容若身为男儿和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在取材上选择范围更广,扈跸从游、赠别酬唱、咏怀、咏物、咏史、忧国忧民等题材比比皆是。而勃朗宁夫人由于时代和性别局限,加上身体条件的束缚,在题材的选择范围上要狭窄得多,多数作品围绕自己的爱情来写,但也不局限于自身生活,也涉及女性解放、反对奴隶制、揭露社会弊端等题材。
(二)表达技巧
在表达技巧上,两位诗人更是不拘一格,因“材”施“法”。好的文学作品在表达技巧的使用上绝不会仅仅局限于其中一种,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诗歌题材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表达技巧。
纳兰容若是少年才子的代表,17岁入太学,18岁乡试中举。19岁也就是康熙十四年(1675年),他因寒疾未能参加殿试。那一年他一边养病一边待考,在主编《通志堂经解》和《渌水亭杂识》时写就了一首《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在纳兰容若笔下,桃花并不仅仅是单纯开放在春天的植物[1]11,它的多情、羞涩和落寞都与他无缘殿试的心境遥相呼应。在他看来,桃花是东风送来与他作伴的。同时借东阳太守沈约和“李固芙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当时的烦闷、落寞之情。在这首词里,纳兰容若结合桃花的感情象征,同时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拟人、用典、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曲笔入题等,将自身的烦闷、落寞之情表现得恰如其分。勃朗宁夫人瘫痪24年后,在39岁时结识了小她6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不仅奇迹般地恢复健康,更和丈夫育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也正是这份爱情,让她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十四行诗。在爱情初期,勃朗宁夫人面对着爱人的求爱,内心非常激动。以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第10首为例:“不过只要是,……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问着火的是庙堂……是爱,就无所谓卑下……我那迸发的热情/就像道光……”[2]14,勃朗宁夫人运用层层比喻和重复、回环的表达,阐明爱就是火焰和光辉,爱是无所谓卑下与宽宏,爱就是真正的美。在这首诗里,勃朗宁夫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复、直抒胸臆、声色结合、层层深入等多种表达技巧,表达出内心强烈而真切的爱意,深深地感染读者。
(三)语言表达
在语言表达上,两位诗人情感真挚,同时又各成一派。物质是意识的基础,中西方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两者在语言表达上也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风格。
纳兰容若一生的情感道路崎岖不平:“青梅竹马的初恋表妹被选入宫中,从此有缘无分;等他终于娶得娇妻,却奈何爱妻又因难产撒手西去;其红颜知己才女沈宛也因为满汉身份的差异不能长相厮守。”[1]2纳兰短暂的一生,几乎都在为情所苦。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又有几人知?他的一生都在经历着由“喜”入“悲”的情感道路,这种感情遭遇促使他在爱妻去世之后写就了数量众多又催人泪下的悼亡词。康熙十二年(1673年),纳兰容若青梅竹马的表妹入宫,从此高墙阻隔,再无相见之期。这一年,纳兰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3]14很多人最先牢记的纳兰词,便是这句“一生一代一双人”。纵观纳兰容若的300余首词,风花雪月、草木虫鱼、伤愁别绪、灯暮夜烛等意象占了大半,尤其是在卢氏去世后,他所用的语言便更多的是诸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哀婉凄绝、缠绵委婉之词,因此在无形之中,纳兰容若总会营造出一种淡雅又不缺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并不媚俗的意境和词风,塑造出一个感情真挚、一往情深的词人形象。
而勃朗宁夫人在与爱人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中,心境更是几经沉浮,她把爱情各个阶段的感受都写成了诗句,最后她将这些诗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丈夫。如:“听哪/那银铃似的回音:不是死,是爱!”(《十四行诗》第1首)“我们的手要伸过山岭/互相接触/有那么一天/天空滚到我俩中间/我俩向星辰起誓/还要更加握紧。”(第2首)“它必须深躲/在暗里哭泣/正像你应该当众歌唱。”(第4首)“我紧挨着你/生命贴恋着生命/什么也不怕/我们生命中的素莲/依然能开出纯洁雪白的花朵。”(第24首)“采得北方的花/好完成南方的花束/在迟暮的岁月里赶上早年的爱情。”(第33首)“这爱的名义——那爱是属于我俩的/那在热天/在冷天/发自我心田的情思的花朵。”[4](第44首)从第1首到第44首,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中一直展现着她的热情和真切,表现出她和爱人之间坚定的勇气。诗中较多地使用花朵、火焰、甘霖、布谷鸟、星辰、玫瑰、鲜花等积极向上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不惧风雨挑战的意境,塑造了一个为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希望的女诗人形象。
不同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让这两位诗人的语言表达呈现截然不同的意味,却都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语言表达,不仅重在真情实意,更要符合自身风格,从而塑造出生动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二、纳兰容若与勃朗宁夫人抒情诗词创作的共性
厚实的知识储备是诗词创作的基础和灵感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纳兰容若和勃朗宁夫人在创作出流芳百世的经典之前,都曾经历过长年累月的知识储备。勃朗宁夫人10岁之前便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荷马等人的著作,13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8岁开始倾向于古典学派和文学方面的学习。20岁时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并结交盲人学者亚特,学习品达罗斯、阿里斯托芬以及其他人的作品,她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着知识储备。“纳兰容若虽然是八旗子弟,家境优渥,生来富贵,但却十岁成吟,博通经史,工书法,善丹青,精骑射,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举乡试,十九岁会试中试。优渥的家庭环境下,明珠夫妇对他的教育丝毫未松懈,后来更是请来名仕大儒顾贞观做他的授课师傅。”[5]8在这样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下,纳兰容若的知识储备可谓从未停止过。
两者的诗词中,除描景状物之语外,都引用了大量典故和神话。无论是在19世纪的英国还是清康熙年间,物质和信息的传递都远远不如现在方便,要做到正确而恰当地引用和改写,作者需要非常清楚地了解典故和神话故事的背景、含义和由来。诗词创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复训练。因此,厚实的知识储备是两者抒情诗词创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适当的诗歌取材和高超的表达技巧是诗词创作成功的保障。一个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就如同料理师料理食材的过程。纳兰容若和勃朗宁夫人就像两个厨艺精湛的料理师,诗词在他们手中总是能够物尽其用,传达出各自最想表达的感情。
以《木兰花令》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为例,“何事秋风悲画扇”用的是汉代班婕妤的典故。纳兰容若借这一典故引题,之后又委婉地表示“何如”“比翼”“当日愿”。合理的诗歌取材,加上用典、托物言志等多样的表达技巧,将纳兰心中对妾室颜氏的愧疚和无奈抒发得淋漓尽致。若是早一点或是晚一点遇见,他们也能比翼连枝,但是天意弄人,所以纳兰只能以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来表达自己的万千抱歉。而这一句词,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千古佳句,深入人心。
在取材上,两位作者都显得十分专业和细心:既紧密贴合自己的生活,不脱离实际,又不仅仅局限于生活本身。在表达技巧上,两人更是不拘一格,常常因“材”施法,恰如其分地传达自己最想表达的感情。因此,恰当的诗歌取材和多样高超的表达技巧是两者抒情诗词创作成功的保证。
真挚的感情流露是两者诗词创作的点睛之笔,更是抒情诗词的灵魂所在。“诗词创作重在符合自身风格,贵在真情实意的流露,无病呻吟式的抒情往往会适得其反。”[6]4而从纳兰容若和勃朗宁夫人的抒情诗词中,读者所感受到的是二人对爱人的拳拳真情。
以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第三首诗为例:“你是华宫里后妃的上宾……我/一个凄凉、流浪的歌手……只有死,才能把这样的一对扯个平。”[2]15诗人面对爱人的求爱感到自卑和痛苦。在她心中,爱人便如同那华宫里的上宾,是优雅而完美的领唱,而自己只是一个残疾人,一个躲藏在黑暗之中被夜露打湿的流浪歌手。简短而直接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自卑和徘徊。这便是真情之“贵”,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没有丝毫无病呻吟之态,却句句入人肺腑。再如纳兰容若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书窗,沉思往事立斜阳。杯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7]106。康熙十六年(1677年),纳兰的爱妻卢氏离世。这对纳兰来说无疑是当头一击,“与子偕老”这四个字,如今看来竟是如此的遥远。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其中包含的怨和痛,思念和悲哀,满得都快将他淹没。这些字字锥心的悼亡词,都是纳兰悲从中来之时写就,一字一句皆是词人的心头之血,它们已经超越了生死,成为纳兰容若与卢氏之间的爱情绝唱,深深地烙在读者的心间。每每想起爱妻,他的心都在痛苦地痉挛,他将自己的生命和锥心的思念化成一句句诗句,日渐消耗,最终心字成灰,于几年后与卢氏同日而逝。
诗词创作,若无真情实感,就好比让一个本来开心愉悦的演员去演一场哭戏,有时演员的眼泪已经流得如同决堤之水,但观众却仍旧感受不到那悲痛,反而觉得虚假无味,毫无感染力。而注入了真情实感的诗作,就如同一些优秀演员的表演,即便脸上无泪,却能将悲伤和难过通过镜头传递到观众心中,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因此,真挚的情感流露是诗词创作的灵魂之笔,也是打动人心之关键。
三、结语
纳兰容若和勃朗宁夫人是世界文学史上创作抒情诗词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情感经历虽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着,但是两位诗人的爱情都饱含着伟大的力量。一个用哀婉缠绵的抒情词向世人一点点地倾诉着他与爱人的离愁哀伤,先甜后苦;一个用清丽的笔调抒写着她与爱人的相知、相爱、相守,先苦后甜。他们的抒情诗词历经时间洪流的冲击却仍旧熠熠生辉,历久弥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也在改革和碰撞的浪潮中起浮不定,寻找着自身的立足之地、发展之机。能经得起百年时间考验的作品,必有其动人之处、流传之义。因此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要知其“意”,更要知其“义”,不断革故鼎新,揭示出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律,并将这些优秀的经验积极地运用到自身的文学创作中。实践出真知,唯有归于创作,读者才能真正体会并掌握其中的奥秘。而授之以“渔”,才是文学研究存在的目的和真正意义。
[1]聂小晴,泉凌波,闫晗.纳兰容若词传[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1-12.
[2]巴雷特.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M].方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纳兰性德.纳兰词[M].子艮,注解.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2:13-14.
[4]伊丽莎白·勃朗宁.葡萄牙人十四行诗[M].张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9-106.
[5]纳兰性德.纳兰容若词传[M].张草纫,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9.
[6]曾思艺.创造奇迹的爱情:白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J].世界文化,2006(9):12-13.
[7]李雷.纳兰性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00-106.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6.06.009
2016-04-19
郎琴芳(1983— ),女,副教授。
安徽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5A341);2014年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哲学一般项目(2014zs29);2015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H201510364073);2015年安徽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XJ2015425)
I0-03
A
1673-0887(2016)06-00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