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重而活,精细到焦
2016-03-28周惠王艳华
周惠 王艳华
摘 要:相识不在似相逢,唯有作者留其名。进入大量碎片信息化且节奏繁忙的后工业时代,能够清晰长久的记住一个人,这是越来越不容易的事情。崔昊是我接触的第一位纯粹的东北青年画家。
关键词: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焦墨;地域文化
作者简介:周惠(1978-),内蒙古政协对外交流促进会书画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艳华(1981-),齐齐哈尔大学2013级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2
一、初识崔昊
初见崔昊的画作《乡雪》(《电影文学》2015年13期封底):几间屋房,一些木围栏、低矮灌木、丁香丛,远山林立,白雪如被,一派生机盎然之景象;画面中间的三棵高大杨树,二棵彼此情感连带,像在互相交谈诉说,浓墨深刻灵动,细节鲜活叠生,画作整体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真正热爱,没有对相关事物观察入微的理解,没有扎实基础的绘画功力,怎又能创作出这样独特魅力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呢!进一步关注崔昊本身及系列画作,印证了我的判断:院派科班出身,超过十年的绘画阅历。其现为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在教研、学术、专著、创作等方面的成果都非常丰硕,有量也有质。很难得的是对于在中国高校体制内的很多优势资源,他多是能去用足用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的作为水平是非一般的常人所能达到的。中国人聪明伶俐者很多,大智修为者也不少,但是能真正有心智作为且兼顾关键格局的人却极其稀少。这样的环境生态,主要是与文化修为、综合素质、责任意识等因素都有密切关联。
二、成功源于勤奋
崔昊非常勤奋,常边作画边研究边交流,与学友同行打成一片,常一连几天彻夜的钻研。朴实的艰苦奋斗与勤于作为对于一个求知真理、探索艺术的人来说,尤如家常便饭。所谓行者大家,哪个不是在天分之外靠的是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努力实践。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没有过硬的功夫基础与一定数量级的实践创新,何谈更高的人生成就及艺术巅峰。而我最能理解他可以取得高效能的方式:做专业研究的人钻研进去却也难免易陷死板寂然,而专注的习惯慢慢也会使人变得缺乏更为广阔多元的大格局空间。在工作方式上,“走进去、再跳出来”频繁转换的大脑训练,一方面是自身调整不至于因太过专注令身心疲惫不堪,另一方面是调动头脑灵活的机能具备各方面兼顾的素质能力。崔昊的专著《中国山水画题材与表现》(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在题材形态、语言表现、创作原则、审美理念、价值取向、评判标准等相关方面的笔墨理解上,对于我在当代书画作品专业细节鉴赏方面有了很好的提高与补充。同时,这也给我开了一面“东北地域”的文化窗口,在那一幅幅其乐融融的美妙景致中,所散发出的浓烈生活与自然万物苍劲之灵,给予我一种难得的独特滋润。崔昊致力于东北地域山水画的创作、教学及理论研究,文字功夫也是十分了得。《中国山水画题材与表现》虽然是专业学术著作,但偶尔的幽默表现有时让人会心一笑,很是惬意。如在第三章建筑题材与表现里说到将所画的每一幅画都刻意强调地域性特征,并以地域性特征本身为唯一思想先导和最终追求的做法也是“过于急功近利”的。一幅《秀水阁》画中场景,桃红柳绿的公园游人如织,游船、码头、拱桥、阳伞,这个人们假日的美好,能代表许多人的审美取向和生活追求。这样场景的山水画其本质上也是传统园林山水画艺术精神的延续与发展,只是传统的亭台楼阁换成了现代的高楼大厦。该图是对景写生稿,进行这样的写生实践,一方面可以锤炼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滋养性情。对于艺术研究和创作是没有坏处的,只是东北地域这样的浓荫景象都是在酷暑,要做好防暑的准备。
三、崔昊山水画艺术特色
在中国画诸多技法中,焦墨法难度较大。在笔墨探索上,他将着力点放在强化焦墨上。或许自身风格还不够稳定,在整体气势上还有许多黃宾虹章法的痕迹。在细节及技艺上,已取得不少心得体会。而对很多方面的理解,对于细节的生动刻画,似乎也有一种特别强劲的优势。在这其中的个人表现上,既有北方冬日的冷静沉稳之气,也有学术严谨逻辑的高度要求。在此方面我充满钦佩敬仰的同时,建议可适当在创作中加入些人文元素。东北黑土地的文明,有高高的兴安岭、滚滚的松花江,是否能够把一股强劲精神之气势蕴含在画卷中。另外,东北的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酸菜、狗皮帽子、羊皮袄、爬犁、雪人、二人转红装等元素特点,均可选择使用点缀入画。把当代东北发展的精气神,以微小元素精细带入画作。从“术”到“道”,是一个艺术践行者自身发展华丽转身的必由之路。如何开拓强烈人文元素的山水表现,个人认为是一条重要之路。正如黄宾虹所说“画有焦墨法,最为古朴,须笔力健举,含深秀为宜”,在使画面表现出更具有滋润感和层次感的同时,在人文精神层面的表现也是重要挑战,且空间很大。焦墨在笔力及精细刻绘上,是非常厉害的利器绝招。张仃说:笔精墨妙,这是中国画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中国画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在这条底线上作业,需要悟性,更需要耐性,急不得、躁不得,更恼不得,最后是看境界,看格,看品。艺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行作舟。艺术是超越空间与时间的对话交流,崔昊一直在生活、工作及其艺术追求上力求统一。十多年努力持续表现的是“浓重而活”,他的精神面貌与创作探索是一种和谐之美。将生活之美、乡土之美、祖国之美,用不断挥洒着的高度热情表现着缓缓流露的特定人生情缘。他在技艺不断强化发展上,注重笔墨语言的丰富化表现,并强调专业精致与审美追求,一直到深入“焦墨”的刻苦研修实践。其与多位焦墨大家的主张相同,同时也非常强调对景写生创作的极大作为。
人文精神与地域文明相辅相成,在当代中国画家艺术盛坛上,崔昊作为卓越探索的新力量代表人物之一,其东北地域山水画探索很有意义,值得关注。其创作实践思想更值得学习借鉴。我们有幸可能成为时代前沿的见证人,在有真正学识的文化发展繁荣进步中,可以看到社会生态文明积极表现创造且有着重要现实影响的丰富多元形态,那其中的永恒便是人类财富的最高精神价值——民族的乡土情结、美好的人文关怀、深刻的热恋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