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考核模式初探
2016-03-28顼晓梅
顼晓梅
摘要:职业能力高低不仅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高校综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在当前工学结合为背景的培养改革理念指导下,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的特点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培养考核模式构建方法,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考核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的持续进行,社会和企业对高等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即用型可持续发展人才,必须要能够培养出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提升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扩大自身知名度。在这种目标和原则指导下,改革考核体系,努力构建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达到企业和社会要求,是广大高职院校必须要面临的直接问题,也是接下来高职院校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从工作角度论述如下。
二、职业能力培养考核模式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学生在面向岗位职业需求时所具备的完成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是某一职业或者某一个岗位的职业从业水平体现,也可以是面对不同岗位都能胜任的通用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同时又不停发展的终身性可持续发展过程,社会的不断变化必然要求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在推行高校改革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和部门都在提倡工学结合,基于岗位的职业要求培养养生,这即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活动构建过程,符合社会的要求,值得大力提倡。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究竟能否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需要我们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模式,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培养过程能真正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学校改革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全面而系统的考核必然可以让培养和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优化,实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职教理念。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的特点
(一)将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放在首位
鉴于岗位实践能力的高低与学生毕业时能否胜任就业岗位密切相关,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的原始动力。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入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由具有一定职业技能水平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作为考评主体参与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二)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考核并重
对一些考核项目,采用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的方式,共同学习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在考核时,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组别的考核成绩作为该项目个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兼顾
新的培养考核体系下,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兼顾的特点,不再像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向我们证明,过程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结果,而我们在过去的课程考核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但是在新的培养考核体系中,我们对这一误区进行了改正,考核的最终结果也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构建
(一)考核模式的构建
针对专业设置和要求,邀请本领域内企业相关人员,专家和部分学生举行座谈会,共同就培养的自身定位与就业要求以及未来走向发表意见,共同制定一个可行的考核大体思路,然后组织校内专家再针对培养特点,拟订具体的考核方案。当然,还要注意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工作,不断完善。
(二)考核标准的确定
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核体系构成中,考核标准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定要做到合理、全面、公平。制定标准时,要从专业角度出发,突出社会工作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要求和能力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基本手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过程中,有三点要尤为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有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标准;第二,企业对该体系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其考核标准的确定应重点考虑企业的要求;第三,培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标准,特别是那些基础技能和拓展技能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考核标准的确定就需要在开始进行培养设计的时候,结合本地区专业建设的特点和特色,提炼出适合的培养考核标准。
(三)考核方式选择
考核应采用灵活的方式,结合行动导向培养法的推广,加大过程性考核的力度,形成由过程性考核的平时学业成绩与终结性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左右,期末终结性考核占40%左右。在过程性考核方面,可以结合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采用操作演示、方案设计、小组汇报及答辩、口试等方式进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可以采用笔试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考核的执行与管理
考核的执行与管理要严格得到遵守,否则考核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进行培养体系考核之前,不但所有的老师要明白考核标准和考核的流程,也要让学生对考核的目的,考核形式,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的内容和考核时间了解清楚,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也减少学生无所谓的猜想,有利于他们把精力用到培养学习中来。其次,考核尽量注重过程而轻结果,增大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例,同时邀请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参与考核的执行过程,并让他们分别就考核过程和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考核过程完成后,所有的考核结果不但要告知学生,而且应该专门与学生就考核的结果进行交流,以就业能力为标准谈考核的得失,使学生更加明白考核的意义,进而针对每个人在考核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为全面的提升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包套图.对骨干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为例[J].职业.2014(09)
[2]闫晓前.浅谈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J].广州化工.2014(14)
[3]刘野,崔宝秋.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4]彭辉.国家骨干高职院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问题思考[J].船舶职业教育.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