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榆中县“高原夏菜”产销实际看农民奔小康的难点与出路

2016-03-28郭磊

甘肃农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榆中县每斤菜农

郭磊

(甘肃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从榆中县“高原夏菜”产销实际看农民奔小康的难点与出路

郭磊

(甘肃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本文根据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产销实际,纵观近几年高原夏菜的价格走势,透过“菜贱伤农”现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提出对策及建议。

榆中县;高原夏菜;农村;小康社会

过去30多年中,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力度的加大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中国农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同城镇相比,农村总体发展滞后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问题使既有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中国农村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结合榆中县高原夏菜产销实际,根据近几年高原夏菜的价格走势,透过“菜贱伤农”现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榆中县高原夏菜产销现状

作为兰州高原夏菜主产区之一的榆中县,有16个乡镇,141个行政村,近6万农户种植蔬菜,涉及农业人口约24万人。高原夏菜是榆中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支柱产业,是榆中县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和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自榆中县农业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36万亩,总产量86万吨,产值超过13.5亿元。全县蔬菜企业40家,总库容量13万吨,年外销蔬菜120万吨,已形成了全省“北菜南运,西菜东调”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其中90%的产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城市,10%的蔬菜产品已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同时,还带动了包装、运输、餐饮、劳务等相关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仅这些产业年实现产值近25亿元。

二、榆中县高原夏菜近年来的价格走势及反映出的问题

纵观五年来高原夏菜的价格,就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菜贱伤农的悲剧反复上演。2012年7月至9月,娃娃菜、芹菜、菜花与2011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50%至70%。菜花收购价由每斤0.6元降至每斤0.3元,番瓜收购价由每斤0.3元降至每斤0.1元,毛芹收购价由每斤0.6元降至每斤0.2元。2013年,一反2012年的低迷,菜花地头收购价达到每斤1.8元,西芹每斤0.6元。2014年,高原夏菜之一的菜花地头收购价经历了每斤1.4元、1元、0.5元、0.15元、0.1元、0.05元,创10年来新低。尽管如此,2014年榆中县山区仍有3万亩的菜花遭遇滞销,有些无奈的农户只能让菜花直接烂在地里。而2015年,由于市场行情较好,莲花菜、娃娃菜、生菜每斤均在1元钱左右,高原夏菜的主打产品白菜花的收购价每斤达到1.5元,价格走势非常乐观,菜农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尽管如此,高原夏菜从种植到销售的所有环节,问题和隐忧仍然存在。

(一)菜农从种植到销售获取的信息资源明显不足,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导

农户们身处大山,通讯条件差,电视信号弱,信息资源匮乏。村里青壮年都去城市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幼病残和妇女,有些年长的妇女和老人受教育水平低,即使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没办法分析进而做出正确判断。对于部分农民而言,即使知道某一菜品下一年价格不容乐观,他们也不知道该选择哪种菜品,怎样种植,怎样销售,只能随波逐流。

(二)种植结构不合理,对市场预估不足

10年来,随着高原夏菜的热销,榆中县各乡镇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价格不断上涨。如2012年,由于云南、安徽等地大旱,加上南方高温天气来的早,持续时间长,前期市场的供给不足,造成蔬菜价格一路攀升,使之村民跟风种植的现象不断扩大,尤其是单一品种的种植面积盲目扩大,造成某一蔬菜产量大,上市集中,价格自然下降。而到了2013年,全国主要蔬菜产区上半年气温较往年偏高,蔬菜集中上市时间提前,榆中高原夏菜上市时间与南方重合期缩短,错开了外边市场蔬菜上市密集期,因此呈现出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此外,全国各大城市为保障当地蔬菜供应,相继开展菜篮子工程,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随之增加。在满足当地需求的情况下,大量销往榆中蔬菜的传统销售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种植结构没有得到及时调整。

(三)市场主导力

纵观历年高原夏菜的价格,如果全国各地气温普遍低,蔬菜种植面积大,南方蔬菜销售期延长,高原夏菜价格必然销量减少、价格下跌;反之,如果南方遭受暴雨、洪水、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高原夏菜必然价格暴涨。虽然高原夏菜已成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6至9月主要的蔬菜消费对象,但由于品牌、包装滞后,难以通过价格体现出其优良品质;受气候影响过大、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因素,导致高原夏菜市场主导力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

(四)产业链条松散,竞争力低,缺乏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以榆中县为例,高原夏菜企业多以建冷库、收租费为主,经营模式单一,在产业链中只起到了中介与服务作用,在市场开发、商品包装、产品宣传等方面力度不够,这也导致其竞争能力低,带动能力有限。

三、对策及建议

随着全国蔬菜市场的发展,高原夏菜面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建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机制变得尤为重要。结合当前农村的人员结构实际,笔者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引导菜农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种植种类,大力扶植高原夏菜企业,提高原夏菜在全国蔬菜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面对“菜贱伤农”的现象,加上菜农自身的局限性和所处的弱势地位短期难以改变。政府应该承担责任,保障菜农利益。

首先,应该加大惠农力度,注重农村教育,提高当代农民的知识水平,定期进行培训,组织有觉悟的农民外出参观,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探索一条有特色的高原夏菜种植之路。

其次,要总结历年经验,建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每年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市场分析和调研,及时引导菜农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种植种类、控制种植面积,避免盲目种植带来的风险。

第三,要提高高原夏菜品质,利用品质和价格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高原夏菜品牌,提高榆中县高原夏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第四,建立农超对接、订单种植和订单销售的一些长效机制,例如扶持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的专业合作社和高原夏菜经营企业等,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使农产品规模入市,做到真正与市场需求对接。通过扶持建立一批蔬菜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降低市场风险。

一旦某种菜品遭遇滞销现象,相关部门要帮助农民找市场、找销路。及时对外发布消息,争取吸引更多的经销商,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冷库进行储藏。政府应该整合商务、物价、财政等各部门专项资金,设立蔬菜最低价格保护基金,在蔬菜收购价格过低时补贴于农民,增加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以成都市政府为例,2013年试水政策性特色农业蔬菜种植保险,对蔬菜在生产阶段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损失进行补偿。通过购买保险对冲滞销风险,不失为保护农民收益的方法之一。据了解,兰州市农委正在起草建立“蔬菜最低价格保护基金”的相关文件,希望可以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榆中县菜农只是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榆中县农村遇到的产销问题在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菜贱伤农”及“谷贱伤农”的悲剧反复上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大的难点也在农村。只有8亿农民实现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要是到2020年还有几个连片贫困区依然如旧,就谈不上全面小康。这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也要勇敢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帮扶农村,农民自身更应该提高知识文化水平,争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编辑:魏翔)

F326.13

A

1673-9019(2016)21-0014-02

2016-07-05

郭磊(1984-),男,甘肃榆中人,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工作。

猜你喜欢

榆中县每斤菜农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冬储菜价格创5年最低 居民更爱新鲜菜随买随吃
让大米身价翻番的七种卖法
榆中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民参与度调查研究
神秘的湘西菜农
白鸽探长
甘肃省榆中县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与高血压关系调查
露水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