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称谓语的对比看中西方面子观差异
2016-03-28王露
王露
(桂林理工大学,桂林 雁山 541006)
从称谓语的对比看中西方面子观差异
王露
(桂林理工大学,桂林 雁山 541006)
称谓语作为生活交际中的不可缺少的语言手段,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下的称谓语使用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能够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地位或亲疏关系。文章将通过中西方称谓语的不同,分析中西方称谓语中体现的面子观差异,希望让语言学习者更深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面子观,从而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称谓语;面子观;差异;礼貌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的解释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1]称谓语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影像的反映。在中西方语言环境中,称谓语都起着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人们在交际的时候,总是会根据交际对象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以及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期待形象而采取不同的交际策略。正如贾玉新所说,我们必须明了“交际者如何决定他们之间的相对地位、使用什么语言来对他们关于地位差别的预测进行编码,以及如何对他们关于对方在交际中所展现的面子的预想进行编码”。[2]
“面子”一词是由中国人类学家胡先晋首先提出,他认为“面子代表一种社会重视的声誉,这是在人生经历中通过成功,步步高升而获得的名声,也是经过个人努力和聪明才智积累起来的声誉”[3]。20世纪5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Erving Goffman把“面子”定义为“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而为自己获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4]面子作为人类交往过程中的一种礼貌现象能够直观地从称谓语中反映并表现出来,因此通过对比中西方称谓语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面子观的不同,更能够确切地了解中西方交际文化的不同,从而提升交际水平,促进文化的互融,提高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中西方称谓语的差异对比
中西方称谓语按照其使用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亲属称谓语和社会交际称谓语。
1.1 亲属称谓语对比
亲属称谓语就是以本人为中心的直系或者有血缘关系的旁系亲属关系。亲属称谓语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的亲属称谓比较精细且复杂,通常以夫妻或者父母的角色为据,以男方和女方为中心区分并称呼双方的亲属。比如以说话人为中心,说话人母亲的姐妹称为阿姨,父亲的姐妹则称为姑姑;母亲的兄弟称为舅舅,父亲的兄弟则称伯叔;母亲的父母称为姥爷姥姥或外公外婆,父亲的父母称为爷爷奶奶。
但在西方文化中,亲属称谓却不分男方和女方。比如以说话人为中心,说话人父母双方的姐妹统称为aunt,兄弟则统称为uncle,父母统称为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与中国文化中的亲属称谓相比,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更加统一,且区分度并不明显,反而中国文化中的亲属称谓则更能体现不同的亲属身份,区分度较高[5]。
1.2 社会交际称谓语对比
社会交际称谓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中进行互相交际活动时,按照被称呼人的社会角色或者社会地位所使用的称谓语。
在中国文化中,社会交际称谓语一般以职称称谓、职业称谓、职务称谓和头衔称谓为主[6]。职称称谓语比如教授、会计等;职业称谓比如老师、医生、律师等;职务称谓比如主任、经理、厂长等;头衔称谓比如博士、将军、上校等。汉语中的社会交际称谓的习惯是姓氏+职称/职业。总之,在中国文化中只要是能表示社会地位或者社会身份的象征词都能够用作称谓语。
在西方文化中职衔用作称谓语的很少,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来说是不使用职衔做称谓语的,但也有特殊的,比如Dr./Prof./Captain等可以在社交活动中用作称谓语,通常是Dr./Prof./Captain+Lastname,有时也会直接称呼Captain。一般不用职称+姓氏称呼,比如,不会称呼Teacher Wang。
除了职称、职业等这些称谓语的不同,中西方称谓语在姓名称谓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姓名称谓上多出现于同辈之间或者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西方文化中讲求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因此姓名称谓的使用甚为广泛。在亲友关系较为亲近的人之间,通常会直呼其名或者昵称,比如Jackson/Jack。同时在长辈之间也会使用姓名称谓,但通常会用称谓+名字的称谓方法,比如Uncle Tom.
中西文化中姓名称谓的使用区别界限特别明显。在中国文化中,姓名称谓最不能越界,要遵循尊卑有序,不能以下犯上,没大没小,因此中国的姓名称谓语更能体现出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但在西方文化中,姓名称谓的广泛使用却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
2 中西方称谓语不同体现的面子观差异
2.1 中国面子观
中国文化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人们提倡个人从属于集体从属于社会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需求不能超越社会所给予个人的身份或者地位[7]。在中国,面子文化关键来说就是如何在别人面前保全自己的面子和如何给别人留够面子。事实上,中国人的“要面子”往往是以牺牲个人尊严或者个人品质为代价,经常是靠奉承或者谎话来维护的。中国的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就特别能体现这一特点。同时,面子在中国人的心中,也是一种声誉地位的代表,通常是通过成功和炫耀来表现出来。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讲究“赏脸”“留面子”,尽量避免“丢脸”,要“给面子”“顾全面子”。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赋予这种面子观一种相对贬义的涵义。
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把“保全面子”作为中国人的第一性格进行书写,他认为,“面子”这个词是打开中国人许多最重要特性之锁的钥匙[8]。美国心理学家多米诺则认为“脸面”规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及人际行为,是解释中国人诸多行为的关键因素。
2.2 西方面子观
Goffman在其著作 On Face Work中指出:“‘面子’是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面,面子是一个面具,它的改变取决于它的观众以及社会交往。”[9]Goffman还指出“面子工作”是互相配合的。面子的维持和赋予取决于他人,换言之,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手中。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因此,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使用礼貌语言。Gofmfman的理论影响深远,布朗和列文森就受其影响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将面子这一概念分为了两个类别: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消极面子是指有自主的权利,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干涉自己的行为。积极面子是指需要得到对方的承认和喜爱,与对方达成共识[10]。社会交往中既要尊重对方的积极面子,又要照顾到对方的消极面子,这样才能给对方留点面子,同时也给自己挣点面子,以免带来难堪的局面或使关系恶化。
2.3 称谓语不同体现的面子观差异
作为礼貌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面子和礼貌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关系。而中国的称谓语最能体现出中国人人际交往的礼貌性以及其表现出的面子观原则。中国人的面子观由于深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注重积极面子,相对的消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存在[11]。中国人往往希望自己的所言所行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赞赏,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事先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有用,是否会损害他人利益,或者是否会让自己“脸上有光”。甚至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常常打肿脸充胖子为自己“挣面子”,或者做事前考虑他人看法,听从他人甚至是陌生人的意见,以求做到给他人面子,给自己面子。
中国人讲究“尊己卑人”的称谓原则,对自己的称呼常常使用自谦的态度和语气。比如在中国古代,常常称呼自己为鄙人,自己的妻子为贱内,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等,同时通过抬高身份地位的态度来称呼他人,比如,阁下,令嫒。中国人还喜好使用职称或职务来称呼他人,比如教授、经理、书记等,这种称呼习惯能够给足被称呼人面子,让他们感觉“脸上有光”“有面子”。并且中国人在称呼职位时,往往会将副职职位的称呼“副”字省略来称呼,比如某副经理,往往会直接称呼为“经理”,使对方显得有面子有地位。中国人还喜欢将亲属称谓用于非亲属的关系,来表现亲近关系和尊重之意,比如称呼非亲属的年纪大的为“爷爷”“奶奶”,将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非亲属称为“哥哥”“姐姐”。有时,在遇到不知年纪的陌生人时,通常也会将称谓年轻化,比如,遇到年纪与自己父母差不多大的人时,本应称呼“叔叔”“阿姨”一类,实际往往会称呼为“大哥”“大姐”,在称谓上使对方年轻化,让对方心里高兴有面子。
与此不同的是,由于西方人对个人主义的注重,使得他们在交往时往往通过社会地位决定称谓方式,即交际双方的“权势”和“平等关系”[12]。当交谈者双方处于对等的社会权势时,往往选择使用First Name来称呼。当双方处于权势关系,即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差距或者权势地位差距时,权势较低的一方会使用正式的称谓语,如头衔+姓,即Title+Last Name的称谓语;而权势较高的一方则会选择使用直呼其名(First Name)的称谓语。此外,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也注重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他们尊重个人隐私。而隐私也是Brown和 Levinson的“面子论”中的一种价值观。因此,在西方国家,无论你的年龄、职业、身份如何,称谓的方式通常只有两种:一是直呼其名,另一个是用Mr./Mrs/Miss/Ms+Last Name的称谓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关于Ms这一称谓语,巧妙地避开了女性年龄和婚姻状况,也保留了个人的隐私。此外,在西方国家,老年人也不喜欢陌生人称呼为“Grandma”或者“Grandpa”,这种称呼在他们看来,不仅使他们在别人眼中成为弱势群体,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年纪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3 结语
面子观由于其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准则。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最为常见却也最为重要的一个准则,对人们的语言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子观差异表现出的称谓语的不同,也敦促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充分考虑这些观念和文化差异,避免出现错误和误解。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具体了解分析,使我们能够在交际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关系,加深和促进交际双方的理解和交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达到所期望的交际目的。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曲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79-180.
[3]林凡.中西面子观会通初探[J].湖北会科学,2011(12).
[4]GOFFMAN E.Essays on face to face behavior.Interaction Ritual[M].New York:Garden City,1967.
[6]刘欣.中西文化中面子观差异及语用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2).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25.
[8]SMITH A H.Chinese characteristics[M].ICP Intercultural Press,2003:178.
[9]欧阳承御,马永红.从英汉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J].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Z].2014(5).
[10]刘艳.中西称谓语之比较[J].农业与技术,2008(2).
[11]雷玉兰,姚敏.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探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2]许婷.中西面子观差异之探析[J].金田,2013(1).
责任编辑 刘志明
G04
A
1674-5787(2016)06-0088-03
10.13887/j.cnki.jccee.2016(6).25
2016-09-25
王露(1990—),女,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