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及其影响

2016-03-28陈淑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日用格物泰州

陈淑萍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及其影响

陈淑萍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将王艮的思想放置到整个儒家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百姓日用即道”“淮南格物”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其所处时代对其学术思想造成的影响,揭示了王艮独特理论的局限性和前瞻性,以及在那个时期的积极意义和对当下社会的启发。

百姓日用即道;淮南格物;有教无类;学中有乐

王艮作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先驱、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社会政治教育思想为泰州学派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个性张扬,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以王阳明为师并开创泰州学派,由一普通民众而成为学术殿堂大师。他从百姓日常生活的角度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淮南格物”教育思想,将道德主体性的良知感性化、世俗化,使良知本体化为人伦日用。其讲学也本着简单、快乐为宗旨,从百姓平常事入手,把普通百姓的能知能行作为讲学目标,这种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学者认为王艮这一思想是自然人性论,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1 “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之渊源

1.1 对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传承了古代儒家的理论形式,但却改造了传统儒学的理论内核,体现了平民的基本诉求。“圣人”与“百姓”在古代儒学里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圣人的“道”,高山仰止一般百姓难以企及。儒家和道家都把“圣人”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目标,著名思想家老子主张把个体的修身养性与国家的治国策略相结合。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因加入了平民诉求的新内容而颇具独特性和丰富性。

1.2 对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修正与发展

王阳明认为圣人先知先觉,无所不能。所谓的天理就在人心之中,是众人皆有的,每个人经过修炼都可以达到“纯乎天理”境界[1]。王阳明虽然不否认圣人和平民先天道德平等,但他还是认为在现实中圣人绝对不同于普通百姓,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不平等是合理的。

王阳明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中创立“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人性普遍固有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心统率身,强调心的至关重要性。而王艮认为,身是心的物质基础,这种对人身的肯定其实就是对人之需求的肯定。在王艮的思想体系中,人身是万物根本,因而他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

2 “百姓日用即道”之理论

王艮在拜师王阳明之前,其学术体系已初具轮廓,并已开始向社会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投身王门后,其学术思想逐步成熟,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其中以“百姓日用即道”与“淮南格物”最具代表性。

2.1 “百姓日用即道”思想

“百姓日用即道”是王艮颇具创造性的思想学说,其着重点在于“百姓”为主体,他所说的百姓是指普通民众。由于出身贫寒,王艮对底层广大群众怀有深厚的情感。他所讲的“道”,是指普通民众的日常活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等都体现了道,如困了就睡、饿了就吃、冷了就穿等,无不体现“道”的本质。他将“百姓日用”看作“道”的主要内容,也是“道”的体现。他否定“道”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强调“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往往把“圣人”神化,认为“圣人”与“道”是常人无法企及的,而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提出了圣与愚之间并没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尽管尊敬圣人,但他自始至终认为民众与圣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王艮认为,圣人与民众的唯一差别之处就是圣人对知识领悟在先,普通民众领悟在后,这种知识的获得并不是先天性因素所致。王艮的这种思想将平民的日常行为上升到“道”的层次,认为圣与愚的区别在于知识获得的先后,从愚到圣的途径就是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体现了他要求普及教育的理念。

2.2 “淮南格物”思想

王艮的“格物论”成形于他晚年时期,由于他家住淮河以南的泰州,所以他的“格物论”叫做“淮南格物”。在王艮的“格物说”里面,他将“格”解释为“格式”,即测量、衡量;将“物”解释为无所不包的一切。他认为身与家国天下都是“物”,但又有本末之分,“身”为本源,天下为末,通过修身之本,达到“末”的高度[2]。王艮阐述了“安身”的内涵,他认为修身为了安身,安身为了齐家,齐家为了治天下。王艮把“平天下”作为安身最终目标,并把“安身”作为“淮南格物”的本质内容,在个体与“家国天下”关系中,强调了个体的价值和人格尊严。

3 “百姓日用即道”之现实意义

3.1 朴素的平等思想

王阳明指出尽管圣与愚在“良知”面前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是有前提的,即普通人只有去除私心杂念,才有可能成为圣人。所以在“致良知”上,圣与愚肯定存在着差异,这说明王阳明的平等思想是不彻底的。而王艮的“众人皆圣人”,是众人平等的思想,他认为人生而平等,普通群众与圣人处于同等的地位。圣人的“道”不是深不可测、常人无法企及,而是处于普通群众的日常行为中。这种思想将“道”从天拉到地,使“道”更加接地气,蕴含更丰富的内涵,从而体现了圣、愚平等的朴素思想[3]。

王艮的平等思想还表现在他敢于打破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他提出“凡有血气莫不尊亲”的观点,认为对所有人都应给予平等看待和充分尊重。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反对等级森严的君臣关系,主张一种平等的师友关系。王艮期望用良好的师友关系代替等级森严的封建君臣关系,否定圣愚、贵贱、高低之分,从而达到从人格平等向政治平等观念的转变。在当时封建中国社会中提出这种平等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种思想对当下建设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为民立命的社会理想

王艮为民立命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面对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他渴望一种理想的社会图景:众人皆君子,家家都富足,人们幸福和谐地生活,这也是他所孜孜追寻的理想社会制度。他希望社会有秩序,讲礼仪,有自由;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硝烟与战争。他所追求的景象是君为圣君、民是良民,君民同乐,有序且和谐。

为了实现他所描绘的这幅理想社会的蓝图,他希冀通过改革达到理想目的,但苦于找不到正确途径,于是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圣君之治。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王艮并不是主张用“革命”的方法来改造社会,而是希望贤明的君主发善心,对社会进行改良。这种不主张革命的改良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是改革思想的雏形。在任何历史时期,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会给国家注入新的血液,给社会建设带来生机。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全体人民享受更多的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成果,让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3.3 平民化的教育思想

3.3.1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王艮的教育思想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一脉相承,他把教育对象平民化。他传道授惑的对象多数是普通民众,并把教学场所从书院搬到普通的山林与庭院,进而使教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王艮之所以在教育对象上主张不分老幼、贵贱、贤愚,注重平民化教育,是由于他认为圣人与平民之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百姓日用即道”是“愚夫愚妇与知能行”的,而且是符合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思想,是合乎道的[4]。

王艮讲学传道对象的平民化,充分显示了泰州学派的平民性格和学风。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书院的传道方式,先后在安定书院等地讲学,另一方面又创新了传统书院的固有模式,利用更贴近民众的生活场所,例如普通院舍、山林等进行传道解惑。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众多的渴求知识的下层普通群众,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当时声名远扬的教育家。

“三贴近”原则无论是对于事业还是学习都至关重要,不要把学习者高束于楼阁之中,而要带到群众中去,贴近并普惠民众。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要接地气,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五大发展理念中提出要继续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加大基础教育力度、加大农村教育、西部、老少边穷地区资源的投放,缩小城乡、区域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让每一人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3.3.2 “乐在学中”的教育理念

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求乐是儒学的一种传统。但这种乐仅仅成为了理性化的精神境界,并与世俗生活相对。而王艮通过“百姓日用即道”的阐释,赋予了乐之内涵的感性和现实。

王艮对乐的解释是对王阳明关于乐的阐述的部分继承。王阳明认为人之本性便是放松而无拘束,求乐是人人不可缺少的。王艮批判继承了他的观点,也主张学习要求乐,但两者关于乐的境界有所区别:王艮把“乐”的阐释更多放在个体的存在感、价值感与幸福感,是立足现实,对道德理想追寻的一种自由自在,这对民众来说,乐更具有操作性。

王艮“百姓日用之学”强调以个体为本,要求学者摆脱学习中的各种束缚,自由自在地学,在学中找到幸福、安放灵魂,把乐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这些思想后来由他的儿子王璧进一步加以发展。

学习不能急功近利,学习是一个不断向上、向善的终身学习的长期过程。反之,短视教育是功利性的,带来的仅是一时的获得,而失去的是读书的乐趣、内心的幸福和持久的学习能力,甚至是带来一系列诸如“失眠”“抑郁”“自杀”等灾难性后果。所以要乐在学中、学中有乐,力求做到内心无痛苦、精神无纷扰,把灵魂的丰满和幸福、人性的完善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

[1]陈增辉.王阳明教育思想试评[J].天津师院学报,1981 (6).

[2]谷海英,李英.论王艮理学思想的精神内核[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3]胡学春.论泰州学派人物的出位之思[J].学习与探索,2006(1).

[4]黄卓越.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之演进[J].中国文化研究,2002(2).

责任编辑 闫桂萍

B248.3

A

1674-5787(2016)06-0044-03

10.13887/j.cnki.jccee.2016(6).13

2016-11-03

陈淑萍(1974—),女,伦理学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伦理。

猜你喜欢

日用格物泰州
幸福水天堂——泰州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王素娟:让日用之美,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泰州古韵
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格物究源 穷理致知——评《中国古代物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