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非衡性发展促进中国体育的发展

2016-03-28陈晓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大国体育产业强国

于 洋,陈晓冬

(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试论非衡性发展促进中国体育的发展

于 洋,陈晓冬

(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本文按照中国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竞技体育植根于中国、中国百年奥运梦想实现、体育强国战略思想提出三个层面分析竞技体育成就梦想的原因是竞技体育的非衡性发展。并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四大类体育之间关系的视角阐释中国体育事业腾飞的关键是体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非衡性发展。

非衡性;中国体育;发展动力

平衡的哲学含义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所显现的面貌,是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中所表现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1]。非衡性是相对于平衡性而言,表现出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重要特征,即需要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才能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中国体育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体育小国”变成“体育大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非衡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非衡性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 竞技体育非衡性发展推动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中国竞技体育发端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清朝末期,形成于1910年10月近代中国举行的首届全运会。1924年8月,全国体协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体育的现代化揭开了新一页[2]。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第一次正式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吹响了中国进军奥运会的号角。时至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名,完成了从“体育小国”向“体育大国”的嬗变。在推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最根本动力就是非衡性。

1.1 中西方体育碰撞使竞技体育植根于中国

清朝末期,中国国力衰弱,饱受列强欺凌。不堪忍受“东亚病夫”耻辱称号的中国,采用“师夷技之长以制夷”的策略,提出“西学东渐”的主张,广纳西方强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西洋体育(即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由于羸弱的中国衍生出不自信的国民心态,致使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中西方体育碰撞中先天性不足地处于下风,而西洋体育渐渐在中国扎下根基,并成为中国融入奥林匹克大家庭、开展竞技体育的主流和主导。

中国传统体育的非衡性发展是以西洋体育为主导的竞技体育能够植根于中国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闭关锁国的中国缺少与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导致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与西洋体育项目在世界上的传播范围不平衡,以至西洋体育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中国传统体育。而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建给国与国之间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成为各国之间暗中较量的战场。受到“三座大山”压迫的旧中国亟待一种外力的改变当时一盘散沙的状态,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现代奥运会的举办使立志于振兴国家的有识人士看到了机会,希望借奥运会比赛来提升中国的形象。因此,竞技体育在中国大力开展,而传统体育却渐渐地偏离了原有的轨道;二是传统体育在国内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没有形成巨大的合力,使其在与西洋体育的碰撞中变得支离破碎。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洋体育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缺少统一的规则,较少有评判结果的量化标准,再加上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催生的大河文化,没有人或组织去协调、传播各种传统体育项目,而西洋体育的引入之初就以强劲的势态感染着中国国民。现代奥林匹克组织机构的产生,给中国的教育界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不仅形成了中国的体育组织机构,而且各种形式与奥运会比赛项目相同的体育比赛纷纷举行,使竞技体育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扎下深深的根基。中国传统体育的非衡性发展使其丧失了与西洋体育竞争的本土优势。

1.2 非衡性促进中国竞技体育发展

从1894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一百多年间,中国竞技体育的非衡性发展使中国竞技体育不畏艰难险阻在困境中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脱离了奥林匹克的中国竞技体育继续顽强地开展训练和比赛,期待有朝一日能够重返奥林匹克并有所收获。此时的中国竞技体育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较少参加国际体育赛事,与国外同行缺少联系和交流,信息上的不对称使中国竞技体育在训练手段和方法上都依赖于自己去摸索。但是,近代中国延续下来的奥运梦想造成的民族不平衡心理,不断推动竞技体育的向前发展,国内的体育竞赛全面展开,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重返奥运赛场后,中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很快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成为名符其实的竞技体育大国。但是,中国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相对稳定在若干项目上,而在其它项目上却鲜有突破和斩获。为继续保持和扩大奥运战果使国家获得更大的荣誉,前国家体委发布了“奥运争光计划”,提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更高目标和要求,办求促进竞技体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在具体操作方面,采用保持优势项目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和提高潜优势项目的竞技水平。这种破坏原有相对稳定的奥运金牌来源,实现金牌数量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方式,最终成就了北京奥运的金牌总数第一名。

1.3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体育大国”一词最早由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齐于1983年提出[3]。时至今日,中国体育大国形象已实至名归地出现在世界多个国家的新闻媒体上。然而,何谓体育大国,在国际上并无统一的判断标准,国内的学者用国内的一些指标与国外比较,对中国是否是体育大国进行研究。周爱光认为体育大国应该从体育人口、奥运会成绩及国内体育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个指标来确定[4]。徐伟煌等人仔细考证了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语义,认为“体育大国是体育强国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强国是体育大国的表现形式,由体育强国可以推导出其是体育大国,但体育大国不能推导出其是体育强国。”[5]还有其他学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体育大国称谓质疑,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中国只能称作竞技体育大国而非完整意义的体育大国。以上争议涉及的本质就是全面发展的均衡性问题。所以暂且先不用考证什么是体育大国,重要的是中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的辉煌成就引发了中国体育界对体育大国概念的争鸣,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认识中国体育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为中国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由此可见,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已经彻底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原有暂时的、相对稳定的格局被打破,准备向以竞技体育为龙头,大力发展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使中国体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有机构成等新的发展目标前进。

2 四大类体育非衡性发展促进中国体育整体提高

由于体育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已使其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并列构成了体育的四大类别。从形式上看,四大类体育位属并列,但在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各自界限并不十分清晰,而是相互交叉、相交包容。大众开展的体育多以奥运项目和规则作为主流,民间所举办的比赛也多以奥运规则作为判标准;学校体育可以说是衔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过渡,既含有竞技体育的成分,也包括大众体育的内容;竞技体育主要是针对优秀运动员开展属于精英阶层。这三类体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开展的人群不同、目标各异、管理部门分开,建构了体育的框架。而作为新兴的类别——体育产业,除了在学校体育当中被教育部明令禁止以外,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

长期以来,四大类体育的发展十分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相对滞后,而体育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大有后来居上态势,竞技体育的曲折发展过程稳中有升成为绝对性的力量带动中国体育整体向前发展。

2.1 大众体育发展受到局限

以前,由于中国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绝大多数人处于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辛苦劳作的温饱阶段,繁重的劳动使他们不愿意在闲暇的时间再进行体育锻炼,当时大众体育的开展多属于自发阶段。进入20世纪末期以后,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在工业化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过渡时期,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使人们有了时间和精力从事业余体育锻炼。特别是富裕起来的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开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愿意在健康方面投资。不仅催生了体育产业的勃兴,而且丰富了体育的休闲娱乐、交往等功能。然而,蓬勃的大众体育生机却因活动场地、设施设备的不足,以及区域间不平衡的发展而进展缓慢。

2.2 学校体育流于形式

连续20年,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与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攀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成为诟病被中国教育界人士不断抨击。尽管国务院多次颁布指导文件,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效果并不显著,学生体质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增强。为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首次联合、共同作出决定,在全国大、中、小学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掀起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热潮。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了实现途径、活动内容、活动场地等诸多问题难以解决。

2.3 竞技体育一枝独秀,体育产业迅猛发展

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是中国竞技体育能够优先发展的最重要原因,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的训练模式下不断在奥运赛场上频传佳绩,完成了由量到质的突变,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使中国成为国际竞技体育领域内的大国和强国。体育产业在中国发端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拉开了以市场为取向、涉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6]从发展初期的举步维艰到进入20世纪以后的繁荣发展,体育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过程。尽管体育产业在发展中还存有经验不足、体制不健全和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其美好的发展前景表露无疑,对体育事业及国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令人期待。

3 结语

四大类体育的非衡性发展是中国体育事业腾飞的重要动因。现代中国体育起步较晚,要想赶超世界强国需要走一条非常规之路,利用后发优势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同时,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竞技体育各个项目的竞技水平发展并不均衡,但是以优势项目带动潜优势项目的发展战略,确保了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尽管目前还有许多竞技项目处于劣势,但中国夺取奥运金牌总数第一同样是事实,竞技体育大国、竞技体育强国被世人所公认。邓小平南巡讲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短时间内拉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尽管当前收入渐有两极分化之势,但不能否认中国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历史经验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进步,需要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如前所述,四大类体育相互交叉和包容的结果将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会促进其它类体育的提高,而其它类体育的优先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竞技体育的提高。中国体育事业只有在四大类体育的非衡性发展中,不断在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平衡这样良性的轨道中前进,才能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非衡性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如果组成体育事业各个部分之间差距拉开过大,将会引起畸形的发展导致产生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阻碍体育事业前进的脚步,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倒退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平衡关系被打破时,要尽快地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形成新的平衡。

[1]江一郎.平衡[EB/OL].(2015-12-20)[2016-8-3].http://baike.baidu.com/view/84756.html?wtp=tt#1.

[2]张博.近代中国的奥运记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42.

[3]曹守和,赵玉梅.“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演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5-18.

[4]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体育学刊,2009,16(11):1-4.

[5]徐伟煌,田雨普.孰大焉,孰强焉?——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之争[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04-105,119.

[6]刘鹏.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73.

2016-03-28

2012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运动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00010911)。

于 洋(1979- ),男,讲师,硕士,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G80

A

2095-7602(2016)08-0084-03

猜你喜欢

大国体育产业强国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