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现代教育话语对比研究
——以《开明国语课本》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2016-03-28杨皎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

杨皎皎



我国近现代教育话语对比研究
——以《开明国语课本》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杨皎皎

摘要:我国至今仍未形成独立完善的教育话语体系,因此急需对近现代教育话语进行批判分析,探讨现今教育话语的理想建构。因此,本文通过比较《开明国语课本》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发现两者在内容的教育性和多样性上的共同性,以及在生活教育、传统文化和儿童本位上的差异,提出建构本土化的教育话语,让教育话语多元化,从日常生活中生成,并从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中继承有生命力的教育话语。

关键词:《开明国语课本》;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生活教育;教育话语本土化

杨皎皎/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在读硕士(浙江杭州310012)。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教育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国纷纷加快其教育改革的步伐,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教育战略。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未形成独立完善的教育话语体系。从20世纪开始,我国的教育话语就以移植为主,教育话语西式化,如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等;[1]因此,我们急需对近现代教育话语进行批判分析,探讨现今社会教育话语的理想建构。本文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分析两套教材的不同特点,旨在为当下教育话语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一、《开明国语课本》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同点

《开明国语课本》是民国时期的一套小学语文教程,由叶圣陶先生主编、丰子恺先生插画,共分为两部分,初小8册,高小4册,共400多篇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迄今为止使用范围最广的小学语文教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是国内最权威的教科书之一。

(一)教育性

两套教材都选取反映社会特点和国家建设的篇章,使教材与时俱进,并关注人类生活、自然现象,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图文并茂的插图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如《上学去》《早上起来》等文本插画简洁清晰、文字言简意赅,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信来了》《绿衣邮差上门来》《一封信》等文本告诉学生信件的用途和意义;如《爱迪生的故事》《人类的发明和生物的技能》《月光曲》等文本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技;《水灾》《沙漠》《突然起了大风》等文本倡导学生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群生活》《大扫除》《大家动手》等文本教育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公德》等文本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意识;《黄花岗》《世界大战》等文本告诫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二)多样性

两套教材的选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兼顾城乡,致力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其生活中学习语文。如介绍古往今来的优秀人物:古代的使臣晏子、近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近代伟大工程师詹天佑、外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等;经典文学故事:《田忌赛马》《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将相和》等;描写具有中国创造性的建筑物: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伟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独特的《赵州桥》等;描绘自然美景和风光:《海上日出》等。人教版教材还采用多种方式体现玩中学、主动学的意图:如《雪孩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图文并茂;教材有拼一拼、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等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文本全文无注音,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读生字,享受自学的乐趣。《开明国语课本》同样选取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风格,描写动物、人物、自然现象和自然景物,讲述童话故事,采用戏剧和书信体等多种形式。《愚公》《请黑先生出来》等文本选取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在故事中阐述生活道理,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开明国语课本》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不同点

每一本教材的内容都是编辑者和国家意志文化选择的结果,但都应包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开明国语课本》和人教版语文教材虽然在教育性和多样性上有共同性,但在生活教育、传统文化和儿童本位上存在差异。

(一)生活教育与思想教育

《开明国语课本》注重儿童生活技能的培养和自由平等精神的培养[2],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体现个人化的生活,选文亲切活泼。而人教版语文教材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3],聚焦集体生活,偏向宏大的国家叙事,缺乏对生活的观照,选文相对生硬抽象。

《开明国语课本》着眼于日常生活,以微小视角切入,以小见大,体现了“文学就是人学”的价值观。选材的日常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如上册第86课《少吃和多吃》选取家庭生活中的事件,用第一人称讲述道理,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和理解:

妈妈煮鸡蛋,弟弟吃了一个。弟弟说:“鸡蛋很好吃,再给我吃几个。”妈妈说:“中午再吃吧,少吃多滋味。”妈妈走开了,弟弟又吃了三个鸡蛋。不多一会,他的肚子疼起来了,妈妈跑来问明白了,说:“鸡蛋吃的太多了。你可知道,多吃少滋味?”[4]

与《开明国语课本》注重国民生活常识相比,人教版语文教材偏向宏大叙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充当了思想教育的工具。提倡爱国无可厚非,但把这种倡导建立在社会化、成人化、口号式的宣传上却值得商榷。如二年级上册第11课《我们成功了》中,“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唱歌,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5],从成人化和政治化的角度谈民族感情,从大的政治事件谈爱国,这并不符合儿童的心理。而且爱国是一种抽象的感情,需要从身边小事出发,让学生从心底真正认同热爱祖国的情感。又如二年级下《难忘的泼水节》通过描写政治人物表达民族融合的愿景,脱离生活,思想教育过重,失去了原有的人文精神。

(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游离

传统文化与教材的结合体现在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方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记忆,了解和珍视传统文化能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开明国语课本》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介绍在选文中的比例较大。而人教版教材虽强调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但流于表面,而且对文学艺术的重视不够。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因此《开明国语课本》花大量篇幅强调优秀的个人品格,宣传优秀的价值观念,如守时、友爱、诚实、专心、敬老、尊师、正直、勇敢、礼让等。《可爱的同学》中,“生了几天病,费了母亲不少的精神,她看护我一刻不离,直到我好了才安心。同学来看我,赠我好花,他们的情谊多么殷勤。我真说不尽,怎么感激同学和母亲”[6],展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并教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人教版语文教材同样宣传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但它同时强调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鼓励吸取各国的优秀文化养分[7],因此使原本处于优势地位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削弱化,而使原本处于传播劣势的异国文化得到快速发展。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文本总量也明显低于《开明国语课本》,而且教材对个人品格的要求略为单一,仅仅涉及诚实、友爱、敬师、尊老等方面。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教版教材缺少对两者的观照。

(三)儿童本位与成人本位

《开明国语课本》体现儿童本位的理念,将儿童看作儿童,选文向儿童世界靠拢,站在儿童的角度解读世界。而人教版侧重成人本位,强调未来公民应具备的社会素质,缺少对儿童本身的关注。[8]

丰子恺先生认为人间最有灵性的是孩子[9];叶圣陶先生也说《开明国语课本》的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适合儿童诵读或吟咏[10]。所以选取的文本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适合儿童的口语水平和心理特点。如《雨点,雨点》中:“‘雨点,雨点,你们的家在哪里?你们到地上来做什么?’雨点没有说什么,只是下个不停。”[11]用童趣的语言表达儿童对雨点的好奇。《绿衣邮差上门来》中:“绿衣邮差上门来,送来小小一个袋。什么东西在袋里?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做声,事事说得清。你想是什么,说来给我听。”[12]用有趣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孩童的纯真和想象。

人教版教材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儿童的精神面貌,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13]。但事实上,儿童尚不能完全认识和理解周边社会,根本无法将这些要求内化为行为准则。文本总以一种成人的方式解读儿童的世界,将成人的思维方式灌输给儿童,使教材变成一本思想教育的工具书,如文本中刻板的插图以及呆板的人物形象。

由上所述,《开明国语课本》和人教版语文教材选取形式多样的文本内容实现教育的目的,但二者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开明国语课本》欠缺科学素养教育,不重视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且文本内容略显陈旧。而人教版语文教材有较强的政治性,强调思想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较少关注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情感世界,如日常生活中学生作为普通人的欢乐、兴奋与惆怅。因此,这给我们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应该构建怎样的教育话语?我们又该如何建立本土化的教育话语,达到传统与时代的统一、移植与独立的统一?

反观古代社会,出现一大批卓越的教育家,形成一套思想深远具有中华特色的教育话语,对伦理、天道、人性、理性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剖析。而在近现代,教育话语拿来主义,陷入西化的框架。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需求和教学环境,因此,教育话语应具有民族性,从本土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出发。本土化话语的形成还必须基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反思现今的教育理念,并从中吸取有益经验,应从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中继承和改造有生命力的教育话语。还应该突破权力话语,让教育话语多元化,让教育话语在生活中形成,为人民所用。

参考文献:

[1]林美香.我国教育话语批判与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

[2]编辑共和国小学教科书的缘起.教育杂志[J].上海:商务出版社,1912(4).

[3][7][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6][11][12]叶圣陶.开明国语课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5]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8]郑雪.“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9]荀冰畅.《开明国语课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启示[J].语文建设,2012(5).

[10]胡丽娜.民国国语课本与儿童文学研究——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例[J].当代文坛,2010(3).

责任编辑:郭一鹤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3-0078-03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绿意盎然
卢梭与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的探析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陶行知思想对当前幼教改革的启示探析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