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冰南展”“南展西扩”战略实施现状及制约因素*

2016-03-28邵曲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

邵曲玲,王 海



“北冰南展”“南展西扩”战略实施现状及制约因素*

邵曲玲,王海

摘要:“北冰南展”战略对我国冰上运动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其预期的最佳效果。分析“北冰南展”战略实施的现状,揭示战略实施的障碍为“南展西扩”战略更好地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指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战略实施现状、制约因素等层面,系统梳理并归纳战略实施的季节平衡因素、人才培养因素、社会体育指导行业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为我国冰上运动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冰南展;南展西扩;制约因素

*项目名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99SS14130)邵曲玲,王海/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辽宁沈阳110034)。

我国南北纬度跨接近50度,气候差异巨大,冰雪运动的发展一直“北热南冷”。但北方冰期较短,自然天气下的环境无法满足冰雪运动的需求,再加上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建设冰雪训练基地的能力有限,因此20世纪80年代,体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北冰南展”战略,南方沿海城市纷纷加大对冰雪场馆的投入,冰雪运动形势稍有改观,但也出现过“北冰难展”的问题。要实现冰雪运动平衡高效的发展,仅实施“北冰南展”是不够的,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在开展冰雪运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西部省市的冰雪运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将开展冰雪运动的视野拓宽到西部,实施“南展西扩”战略势在必行。本文对“北冰南展”战略近30年的实施成果进行总结,结合西部各省冰雪运动开展状况论述“南展西扩”战略,找出“北冰南展”“南展西扩”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进而为后奥运时期的“南展西扩”“北冰南展”战略规划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一、“北冰南展”策略实施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体育主管部门提出“北冰南展”战略开始,华南地区的冰雪事业得以飞速发展。基于提升冰雪竞技水平的要求,南方省市采取了队员代训的方式交流冰雪运动经验,有训练条件的运动队引进北方二、三线运动员进行训练,大量运动场馆的兴建也标志着南方冰雪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广东省中山市、深圳市都建设了高水准的冰雪运动场所并配备了专业教练。[1]

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调查数据显示,20世纪末期,武汉、南宁、长沙、深圳、广州等城市滑冰馆每天的滑冰者接待量在600人次左右。仅就广州市而言,1994年的7-8月份,每天的滑冰者接待量超过了1000人次;[2]2003 年1月份,云南省红塔集团冰雪场馆每天的滑冰者接待量超过了1000人次,每天的净收入达到了15万元;[3]作为国内冰雪运动实力领先的城市,上海很早就修建了四大冰上运动场地:浦东三林冰场、世博演艺中心冰场、海上皇冠以及松江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此外还有较高规模的银七星室内滑雪场,成功举办的赛事有世界杯、花样滑冰以及短道速滑世锦赛等等。即便如此,也远远达不到“北冰南展”计划的要求,“北冰南展”存在诸多阻力。在场馆建设方面,当前少数南方城市开设了滑冰场馆,也有部分南方城市没有将冰雪场馆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在群众基础方面,冰雪运动在南方城市受气候影响,室外不具备进行冰雪运动的条件,即便有冰雪运动场馆,普通市民的消费观念与略高的滑冰消费不匹配。“北冰南展”战略除了要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外,也希望为冰雪运动的运动员选材提供方便。然而“北冰南展”开展以来,南方省市的冰雪运动水平仅在名义上有所进展,并未在南方地区真正拓展出发展空间。以江苏省为例,2003年,江苏省组建了花样滑冰队和短道速滑队,并为两队修建了冰场,2005年的第十届全运会上,江苏省夺得了第一块冰舞金牌,在2007-2008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中获得女子3000米金牌并为国家队输送了人才。然而在2009年5月,一直作为“北冰南展”典范的江苏省短道速滑队宣布解散。[4]这与缺乏群众基础薄弱和管理不善有关。由于江苏省发展的冰上项目较少,短道速滑和冰舞项目一直划归重竞技处管理,这也显示出江苏省并没有下决心发展好冰上项目,为冰上项目的投入有限。十二届全国冬运会参赛队伍规模由上届的35支上升到了43支,如果说35支参赛队伍不足以代表全国水平,那么43支参赛队伍则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全国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即便如此,南方参赛队伍也只有青岛、山东、江苏以及宁波,不难看出东北地区还是占据了国内冰雪运动的主要份额,新增的城市有新疆和内蒙古,这也表明冰雪运动正逐渐朝着“北冰南展西扩”的方向发展。

二、“北冰南展西扩”战略实施现状

西部城市由直辖市、自治区省份共同组成,主要包括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以及广西五个自治区、重庆以及青海、甘肃、四川、山西、贵州以及云南等六个省份。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中新增的新疆队和内蒙古队均来自西部,两队的参赛为冰雪运动的南展西扩提供了可能。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可知,[5]当前新疆是整个西部地区中冰雪运动发展最好的地区,除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外,其余西部省市的冰雪运动都以休闲旅游为主,很少有冰雪场馆被用作训练的。新疆申办2016年第十三届冬运会的成功为西部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顺利承办冬运会,势必兴起一股场馆建设潮,而作为东道主的新疆队,也将全力以赴训练队员,力争取得好成绩。但不得不承认,“北冰南展”战略实施并不成功,西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相比,虽然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经济基础却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不能及时吸取“北冰南展”战略实施中的教训,处于开端阶段的“南展西扩”战略很有可能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当前西部地区冰雪运动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1.冰雪人才紧缺。冰雪人才紧缺是全国性的,相比于其他竞技运动,冰雪运动没有健全完善的训练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后备人才无法满足冰雪运动的发展需求。基于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可以预见如果老队员退役,新队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承担起冰雪运动发展的使命,这也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始终落后于夏季运动项目的主要原因。西部冰雪运动人才的紧缺是历史遗留问题。20世纪80年代,新疆的冰上运动处于全国一流水平,但从80年代至今,西部省市的冰雪项目发展却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原因在于北部省市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时,受经济发展限制,西部地区的冰雪运动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由于训练场地不足,新疆冰球队、花样滑冰队等省级运动队被解散,部分运动队虽被保留但被降级,大量滑冰人才流失,剩余人才无法完成专业队人才梯队建设,西部大部分省市滑冰运动员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6]导致至今冰上运动的优秀运动员仍然紧缺,新疆速度滑冰成绩也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如果不进行改革,则难以重现昔日辉煌。

2.场地设施紧缺。西部各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与南部省市不同,西部省市在开展冰雪运动方面缺乏经济优势,政府无法在冰雪场馆方面提供财政预算,宏观调控方面对冰雪场馆建设没有倾斜。即便拥有天然的气候优势,建造滑雪场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运动员训练有着非常强的季节性,不利于成绩的提高。西部省市的冰雪场地设施已经到了紧缺的程度。

冰雪运动场地设施紧缺是全国性的,冰雪运动发展较好的东北也不能保证每个城市都拥有室内冰场和滑雪场。经过“北冰南展”战略的一番努力,南部已经有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建立了室内冰场和滑雪场,为南部冰雪运动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南部的发展经验并不适合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不仅政府投资力度小,社会精英对冰雪运动的投资也非常有限,近年来西部多数省份都在发展冰雪旅游,可能会为冰雪场馆的建设带来新希望。

3.群众基础薄弱。在我国,与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传统优势项目相比,冰雪项目的群众参与度一直较低。冰上项目除在黑、吉、辽三省普及率较高外,在其他省份少有人参与。近年来,在南方部分省份,轮滑运动盛行,这与“北冰南展”战略的实施有一定关系,当没有足够的冰雪运动设施时,轮滑就成了滑冰的替代运动,轮滑运动的盛行意味着人们逐渐接受冰雪运动。

无论发展哪种体育项目,群众基础都是土壤,群众基础深厚了,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多了,后备力量也就自然丰富了,冰雪运动的人才梯队也就建设成功了,这对提升冰雪运动水平来说,意义是深远的。

三、制约“北冰南展西扩”战略实施的因素

1.冬夏战略不平衡性。我国历届夏季奥运会的总成绩都要优于冬季奥运会,进入21世纪后的4届冬奥会,我国分别列奖牌榜第13、14、7、12位,其中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成绩最好,列奖牌榜第7位,但成绩远不及夏季奥运会的平均水平。我们在夏季项目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跻身世界前列,但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限制,北方冰雪项目普及度较高,但冰雪运动训练投入不足,南方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但群众基础薄弱,西部省份空有自然条件优势,在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方面都处于劣势。由于在冬季项目之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没有有利的条件,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未建立起适应性政策,阻碍了我国冲击世界先进水平和冬奥会。

2.人才培养不平衡性。当前我国冬季项目上没有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培养后备人才,若想要达到世界级的水平,就应该要摒弃过去一直沿用的训练理念及方式,要结合国内外竞技体育所得到的最新研究成果来制定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因此自始至终都要坚持“请进来、派出去”的理念,并通过这样的举措创新训练方式。我国运动员是政府投入资金并委托运动队或专业体校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导致了金字塔结构的出现,即低水平运动员(底座)数量过多,高水平运动员(顶部)数量过少,国家体育资金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研究可知,人才培养成功率在10%以上为合理比例,当前我国运动员培养成功率只有5%左右,[12]且绝大多数的优秀运动员都处于临近退役状态,为了保证运动队的整体水平,很多大龄运动员不敢退役,人才培养青黄不接。因此,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创新。

3.未建立有效的社会指导员管理和培训体制。直至今日,我国冰雪竞技运动水平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与冰上运动的教练员安排有关。现阶段冰上运动的教练员主要由退役运动员和驻场教练共同组成,还聘请了专业教练员,这导致了部分本该发展竞技体育的教练员步入了娱乐休闲行业,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大众娱乐与竞技体育争夺教练员资源。但是,有专家认为“北冰南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相关运动员就业问题,利大于弊。但是结合东三省教练员结构研究,冰雪运动发展较好的东三省,教练员队伍已演变成了一种“T”型结构,这种结构使得能力较强的业余和专业教练员更加稀缺。北方体制和经济都相对落后,对专业人才的发展有一定制约,部分运动员早早地将退役之后的发展方向定位在成为教练员上,但由于系统编制等诸多阻碍,使具备一定实力的人才都流失到其他行业之中。

“北冰南展”“南展西扩”需要一个长期的实施过程,它既是我国大众滑冰运动发展的必经之路,又是冰上竞技运动高效发展的方向,战略实施过程中取长补短,积极解决难题,营造相关的内在发展动力,对我国冰上运动项目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柏青,勾志栋.第21届冬奥会后对“北冰南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6):31-32.

[2]唐哲.“北冰南展”的实施现状及拓展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5):72-75.

[3]魏玲玲.对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6(6):51-53.

[4]崔柏青.“北冰南展”到“北冰难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优秀硕士论文,2012.

[5]崔爱博.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战略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6(5):42-44

[6]董亮,张文鲁.新疆冰雪运动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访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冰球冰壶部部长李东岩[N].新疆日报,2015-4-27.

责任编辑:郭一鹤

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3-0042-03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浅析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