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综述
2016-03-28闫国
闫国
(四川美术学院 影视动画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
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综述
闫国
(四川美术学院 影视动画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
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在数字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电影和戏剧戏曲创作、学科点和研究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成果,重庆市的戏剧与影视学发展在电影、数字艺术及动画艺术、新媒介及电视艺术方面实现跨学科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并在影视实验美学向数字、仿真、交互交融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广播电视学;数字艺术学;动画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戏剧与影视学(1303)成为艺术学门类下5个一级学科之一,至2013年,戏剧与影视学作为艺术学下独立一级学科已经开展了两年建设。从全国范围来看,新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后,一方面面临着新的学科特性和方向的凝练问题,另一方面面临着与原有学科,例如广播电视学、影视文学等关系的问题。2013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来自全国戏剧与影视学类高校的25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中本着“集思广益、求同存异”的方针,研讨戏剧与影视学类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首次在教学指导的层面尝试国内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13年、2014年在云南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对戏剧与影视学本科教学质量等标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根据2013年在国内的数据统计:“设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院校88所,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院校198所,设置‘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院校21所,设置‘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院校45所,设置‘录音艺术’专业的院校30所,设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191所,设置‘动画’专业的院校349所,设置‘表演’专业的院校132所,设置‘戏剧学’专业的院校5所,设置‘电影学’专业的院校4所,设置‘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院校49所。”[1]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各高校的设置差异性较大,国内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依然面临共同课程和新的学科评价标准的建立问题。除此之外,现有学科的布局与新的学科门类设立如何衔接也有待进一步发展[2]。
一、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发展综合概述
目前,重庆市将戏剧与影视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发展的高校有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及新闻传媒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等。另外,像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均有戏剧与影视学下属相关专业设置。以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及新闻传媒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一是演艺、表演、播音主持、制作;二是动画、舞美设计;三是戏剧影视文学、传播学;四是信息数字技术、现代传媒为主干的特色专业或专业群,在此基础上,其学科设立基础具有多元化特点。
通过横向比较来看,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具有自主的灵活性,灵活性的设置有益于学科特色的突出和学校优势的发挥。如四川美术学院在本校传统造型和设计学科支撑下,对戏剧影视学科中实验动画、实验戏剧与影视、实验艺术的美术造型设计等领域的研究;重庆大学在综合性艺术学科支撑下对本学科编导、表演综合特色艺术的发展;重庆邮电大学在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支撑下对本学科数字媒体应用设计研究的发展;西南大学在文学和传媒体系联合支撑下对本学科电影文学的发展;四川外国语大学在新闻和传播体系下对文艺传媒和广播电视编导的研究;重庆师范大学依托数字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在文艺与传媒和广播电视领域的研究。
通过纵向比较来看,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的研究总体上重视本学科设置下对电影电视、创意媒体的建设,尤其是电影学层面的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四川美术学院对于电影动画和微影视的研究;重庆大学以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对3D电影的技术与美学的研究;重庆邮电大学依托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广播电视艺术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创新团队、现代传媒艺术研究所传媒艺术研究创新团队对广电数媒影视的研究;西南大学依托华语电影研究所对电影教育、电影述评和电影产业的研究等。通过以上分析,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近几年的建设在往电影艺术和电影教育方面不断迈进,成为重庆市本学科发展的一个主要线索。
综合起来看,重庆市在2013年至2014年两年的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中,戏剧与影视学的研究点主要集中于电影学、广播电视学、数字艺术学、动画学及其协同创作、戏剧戏曲学及其协同创作的探索上。
二、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研究点。
2013—2014年重庆市在数字影视艺术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D电影及电影美学、电影史、当代电影、电影批评、微影视、数字艺术美学、数字媒介关系、动画史、类型动画、新媒介美学、电视文艺等几个方面。其中,3D电影及电影美学、微影视、数字艺术美学、数字媒介关系、类型动画、新媒介美学成为热门研究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当下贴近大众文艺和生活的3D电影及其美学理论的探索上主要为3D电影美学特性、美学辩证关系、美学问题的表达
1.余志为、彭吉象在《从观看到体验——转变中的3D电影美学观念》中认为,3D电影的美学观立足于由3D电影技术带来的由观看到体验的转变,体验是以3D电影为代表的媒介美学的根本美学特征,3D电影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观者以置身其中的姿态进入虚拟的世界,并审视这一虚拟时空艺术成为3D电影美学的革命意义所在[3]。
2.吴申珅、彭吉象在《3D电影的美学进阶:从视觉奇观到观念表达》中,通过实例分析了3D电影在视觉和感官消费以外对于形而上美学问题的表达,并阐释3D电影美学的生成维度:技术、技术与人、人与技术。3D电影的美学观不仅是制造视觉刺激与感官消费,还更为广泛地拓展为对宗教、生命、信仰等哲学问题的表达[4]。
3.杨尚鸿在《3D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悖论》中通过3D电影技术在美学上的辩证关系考察,认为3D电影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处于技术媒介阶段,其独特艺术形态生成的可能性或存在于与其他媒介形式的结合,像互动游戏和舞蹈、音乐门类的纪录片表现等[5]。
4.袁海涛、黄琳在《电影艺术媒介的演变:3D电影的任务、范式及反思》中,通过对电影媒介的梳理和3D电影的对照分析,指出3D电影技术运用只是丰富了电影本身的表现力,3D电影的发展将继续以叙事为主线,在借助技术手段增强表现中,完成其本身作为叙事的任务[6]。
(二)在综合电影及其理论研究和探索上,研究内容主要为电影的叙事学、中国电影史论观、类型电影、微电影等
1.黄琳、徐兴标在《数字媒体时代互动电影的叙事模式及其特征》中认为:互动电影借助媒体和电影技术构建了网状和树状叙事模式,多样的叙事变化冲击着传统电影叙事结构,灵活的叙事视角使观众既是欣赏主体,也是创作主体[7]。
2.虞吉在《“反叛与回返”:有关“第五代”转型的史论审视》中认为:转型所带动的回返才是“第五代”真正走向成熟的动势,延及整个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这一动势和卓有成效的创作实践则是主动接续与推进中国电影主流历史进程的重要一环[8]。
3.范蓓、陈峥在《中国当代独立电影:挖掘现实、寻找方法、建构风格》中指出:就中国独立电影中的虚构叙事作品而言,中国独立电影中每一部作品的题材选择和风格形成,“可以归纳为四种动机与作品形式之间的互动,这四种动机分别是结构动机、写实动机、艺术动机以及一种与其他电影类别和风格构成对话关系的所谓互文动机”[9]107。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的评价要放置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评价和观照,正是在不同阶段的中国独立电影创作及其创作中闪现的“独立精神”才为国内独立电影的未来发展和回顾提供基础和依据[9]。
4.杨尚鸿在《试论当代重庆“电影城市”的“异托邦”呈现》中以案例分析了重庆城市电影一方面用城市来解构电影另一方面又用电影去解构城市的美学特色,提出在对当代重庆“电影城市”生产和美学分析中,结合德勒兹和福柯理论从 “异托邦”影像角度研究的可行性[10]。
5.黄琳的《论象征影像系统与解构型影像系统》在分析电影艺术的象征影像系统中,指出电影艺术的先天性技术特征决定了其象征影像系统建构的不可能性。分析解构型影像系统中,指出电影艺术中非所有解构都为反思,非所有结构都为亵渎,反思与亵渎都是电影作为文化载体和影像话语系统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看解构型影像系统发展推动电影艺术不断进步[11]。
6.王英莉的《论重庆乡土电影的美学特征及流变》分析了重庆乡土电影纪实风格中对个体与社会的关注和人本本真的美学风格主线[12]。
7.林咏在《一种新的电影美学的诞生》中指出华语的谜题电影其精神主旨是东方思维和哲学的外化,这一主旨将继续引领华语谜题电影的创作[13]。
8.万子菁在《微电影不微——自媒体时代广告型微电影的商业价值》中指出:微电影的媒体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播方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对受众影响力的较强指向性[14]。
(三)在数字艺术和动画艺术的研究探索上,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数字艺术美学、数字媒介关系、动画史、类型动画研究等
1.周宗凯在《别了,中国动画学派》中认为“中国动画学派”的概念已经成为历史范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构建非历史文化样式的沿用,其核心是以文化价值观为内核打破“中国化”“民族化”表象的由量到质的历程[15]。
2.李兴亮、黄琳在《艺术文化视野中的数字艺术美学》中提出:用艺术文化的研究方法,将符合艺术哲学研究传统的时代环境、民族心理等予以语境式研究是电影数字艺术美学研究的突破点[16]。
3.黎杨全的《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空间转向》提出面对“网络社会”下艺术批评对网络空间艺术现象的“失语”现象,艺术批评要在主体、方法与话语上调整自我的批评习惯,并作出相应“转向”[17]。
4.王茜濡在《动画影片生态伦理学实践研究》中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在动画作品中倾注生态伦理观,描绘人—社会—自然三者如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从而使艺术作品在表现深切的社会意识、高度人文关怀上彰显其学科艺术特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18]。
(四)在新媒介和电视艺术研究上,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新媒介美学、电视文艺等
1.黄琳、曾志刚在《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质》中提出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在突破传统艺术的固定模式、创造新艺术表现形式的实践中获得大众接受和认可,大众化成为中国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前景[19]。
2.李益、夏光富在《新媒介审美特性探究》中指出新媒介审美具备拟仿与虚拟,时空集聚与延展,便携化,泛化与浅表化,融合与裂变,交互与互动五个显著特性[20]。
3.王睿在《新时期重庆电视文艺发展研究》中提出重庆电视文艺创作发展思路应建立在以大众文艺需要为出发点的本土多样性表现和特色上,创作观众所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电视文艺节目[21]。
4.王昌文、唐雪莲在《图文传媒的数字化审美形态研究》中提出数字化环境下的图文传媒呈现出图为主文为辅、动态化的外在审美形态和世俗化的内在审美形态[22]。
除此以外,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在教育研究方面也有自身独特的见解。
1.在影视专业教育与实践性和通识性结合方面,彭吉象教授认为:当下影视专业教育具有院校和学生数量增加、跟国际接轨密切、跟产业结合密切的特点,其特点要求影视专业教育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要让学生的艺术创作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性的统一。并根据电影制作技术突破带来的电影美学观的转变来及时调整大学授课方向和内容,及时引入新出现的电影虚拟美学新观念进课堂,做到理论更新与实时教学相结合。在影视通识教育上,彭吉象认为,电影学院的通识教育包括:其一,电影学院应该承担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普及一些电影电视的基本知识;其二,电影学院的学生(包括其他艺术类院校学生)的通识教育关键不在于学习技巧和知识,而在于审美升华、艺术鉴赏力和修养的养成,基本目标是要了解、懂得其他艺术门类[23]。
2.在戏剧戏曲学教育的协同创新方面,周小波教授认为:当下戏剧戏曲学的教育要在结合实践性的同时,将教育创作成果推向社会,通过在教育中引入演艺院团的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机制,推动教育成果的社会文化价值转化,并在转化进程中吸纳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戏剧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和创造。
3.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媒介素养教育上,秦红雨老师、董小玉教授认为:当下媒介融合和视觉文化冲击使得视觉文化教育成为必然,在视觉文化的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技术、艺术与人文的关系,要融合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视域,要处理好文化原质性和异质性关系[24]。
4.在动漫教育的民族性与文化特质性方面,寇强副教授认为当前动漫教育对于地域文化元素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动漫教育成熟经验的同时,要注重在高校中引入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质研究进动漫教育,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质研究是我国动漫教育的核心,也是动漫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25]。
三、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的主要著述
(一)在综合电影及其理论研究和探索上重视电影原理、电影史的研究。
1.重庆大学黄琳的《电影学原理》系统地阐释了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在理清各学科艺术之间的根本区别之后,提出了作为“影像系统本体论”的核心论断: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是叙事。电影是一门以“运动的声画影像”为媒介的叙事艺术——这个论断揭示了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叙事是电影艺术与先行的叙事性学科的联系或共性;“运动的声画影像”的叙事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
2.重庆大学龚艳的《漂移、改写与再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区域电影之形成》把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5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格局的演变研究放到冷战时期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中国电影版图在这一阶段逐渐分化为三个重要的区域:上海、香港和台湾。而此后,即在随后的“十七年”时期,中国内地电影业又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上海”“北京”“长春”三个重要的电影中心,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电影发展格局的“两次分化”的概念,从而较好地对冷战初期中国电影版图的区域性与差异性进行了概括。通过对电影人员、资源、企业、体制等因素的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描述了中国电影在冷战初期的形态特征,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的形态差异和艺术特质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点。正如论文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 “漂移”“改写”“再造”所标明的那样,对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电影语言的裂变和分化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极具凝聚力的概括。
3.重庆大学范蓓的译著《世界电影史(第二版)》围绕时间变化对电影媒介使用及其规范形成的影响、电影工业对电影媒介使用的影响、电影媒介使用与电影市场的国际趋势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通过系统性的对电影美学流派风格、电影艺术及大师、电影工业发展几个方面的阐述,分析了百年世界电影主体历程。
(二)在数字艺术和动画艺术研究和探索上,主要研究内容有数字媒介美学研究、数字媒介跨界及关系研究、第三极文化研究、类型动画研究
1.西南大学黎杨全的《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将传统“专家批评”与新生“草根批评”两种不同批评的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媒介下的赛博空间对文学批评场域的影响与转变。通过数字媒介带来的批评场域的结构性变化、从“个体与人群关系”角度分析批评主体的精神症候与身份认同如何受赛博空间影响、赛博空间中的批评方法与解读策略、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的不同话语风格比较及建构公共领域等四个部分的分析,阐释了文学批评在数字媒介带来的赛博空间影响下发生重大转向,并形成专家批评和草根批评为主的新场域。
2.四川美术学院周宗凯的《动物结构及动画表现》将动物分类学知识、动物结构表现方式及动画表现方式汇编融入大量实例,为动画创作和制作提供了大量参考;唐愚程的《动漫绘本工具箱》将印刷、出版、知识产权运用内容变成简单的工具性查询宝典;郭宇的《3D动画模型结构模板及布线准要》角色设计的造型工作实例,从生物体本身的结构规律出发,总结出大量行之有效的角色模型创建方法,这些方法对类似生物角色的模型创建具有参考意义;师涛的《游戏美术策划与制作》从基础结构上勾画出游戏美术策划的基本框架,并从系统角度结合案例分析了游戏及创作。
3.重庆邮电大学李明的《第三极动画文化研究》以“第三极文化”命题和理论体系构想为框架,根据研究的需要提出 “第三极动画文化”概念,以“文化”的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为主要维度对“第三极动画文化”进行了系统考察。把第三极动画文化的物质形态分为发端期、辉煌期、沉寂期、复苏和转向期、徘徊期与生态显现期六个发展时期,对第三极动画文化的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第三极动画文化的观念形态、第三极动画文化的民族软实力、第三极动画文化的“异养”与外拓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4.重庆邮电大学李益、唐学莲、王睿、王昌文的《数字化媒介语境下的传媒审美文化》分九个部分:数字媒介特征与变革趋势;媒介变革与审美文化发展的关系;媒介数字化对受众审美心理的影响;数字化媒介语境下的传媒审美形态;拟仿世界的审美特性;数字媒介审美的时空集聚和延展效应;便携化、泛化与浅表化特性;交互与互动特性;数字化媒介审美的深度融合与裂变特性等。论述了数字媒介中现实与虚拟的对话、真实与假象的对话、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等审美文化悖论现象,阐述了数字化媒介语境下的传媒审美文化的新形态及其新特征,引导受众在媒介革命中实现审美实践的能动适应。
(三)在跨媒介及电视艺术研究上,主要内容为跨媒介融合、中国纪录片发展、电视节目策划研究
1.重庆工商大学殷俊的《跨媒介经营》对跨媒介经营的特征、规律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国内外实例对跨媒介经营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进而对如何通过跨媒介经营来提升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传媒形态发展的必然态势,媒介与媒介间的相互进入和渗透,带来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的变化。
2.西南大学董小玉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媒介形象流变研究》以跨学科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改革开放后不同媒介(报纸、电视、电影、文学作品、网络等载体)中的“农民工”形象进行分析,从文化、社会的双重维度,梳理并阐释“农民工”媒介形象流变,为理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他者与自身、性别与权力等复杂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3.重庆大学王琦的《理想与现实的博弈:2001年至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从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的研究角度,将2001年至2011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看做一个从理念到实践、从生产到传播的动态的过程,将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变化与中国大众传媒的变化和整个中国政治、经济的演进以及世界整体局势的变化结合起来,以发展和联系的眼光对中国纪录片的整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能动的分析和探讨,通过2001年以后中国纪录片所面临的纪录片终极目的与市场化探索之间的原则、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博弈,总体性、综合性地总结了国内十年纪录片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提出中国纪录片的长远发展在于正确处理市场化进程与纪录片基本原则的关系问题。
4.四川美术学院徐静君的《电视节目策划》结合行业现状,分析了电视的基本知识、电视节目的分类及其定义、各个类型的电视节目基本策划方法等。
四、2013—2014年重庆市电影和戏剧戏曲的主要创作
重庆市2013年至2014年戏剧影视学作品在创作、定型发行和展播展演中呈现逐步推进、稳步发展的趋势。
相比2012年重庆电影总票房5.5亿元的态势,2013年重庆电影总票房上升到6.75亿元,在2013—2014年重庆电影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中,电影作品的题材由抗战主旋律作品创作向娱乐性、多元化和多种题材转变,形成电影作品的多元化创作特点,在两年的创作、发行和展播中,不仅抗战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取得创作丰收和社会认可,其他由重庆本土创作的青春励志电影、喜剧电影、地域文化电影等也获得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公映方面,有野夫编剧,重庆导演罗英执导,张永安作曲的抗战情感电影《将离草》和反映涪陵本土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 《大顺·1927》;在多元题材创作、公映方面有马雍执导,刘先畅、刘训编剧,重庆鼎盛影业公司、重庆保利万和院线有限公司等联合拍摄的原创青春电影《圣地渴望》;重庆作家冉见森、刘先畅等编剧,新生代导演刘彬杰执导,重庆艾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重庆天文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青春喜剧动作电影《穷途》;马雍执导,潘富荣编剧,重庆嘉裕影业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行的《青春. com》(公映);重庆本土创作的社会题材的剧情电影《深情约定》(农村支教的感人故事,导演大飞,编剧刘先畅,获得2014年度国家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和在2012年获得中国电影文学最高奖项“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的《爸爸的晚餐》(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郑正创作)。另外,一些反映地域特色的重庆电影也新鲜出炉,像《老刘的婚路历程》(重庆电影家协会主席余纪担任导演、编剧)和《黄连有点甜》(导演李红翔)等,其中,由重庆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走过雪山草地》(导演王才涛)获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此外,重庆青年电影人创作的作品《小学鸡大电影》(导演:四川外国语大学甘剑宇)、《医院里的中国》(导演、编剧: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陈宇舟)获得第八届FIRST青年影展学生竞赛单元最佳剧情片和最佳纪录片两项大奖,其中《小学鸡大电影》成功入选第十届香港亚洲电影节。
在2013—2014年重庆戏剧、戏曲作品方面,演出与创作以重庆市歌剧院、重庆杂技艺术团、重庆芭蕾舞团、重庆市话剧团、重庆市川剧院、重庆市三峡川剧团、重庆市京剧团以及各区县文化馆为主要力量。2013年重庆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获得首演,原创话剧《幸存者》亮相全国话剧展演,重庆市川剧院排演的传统川剧《玉簪记》首演,重庆市川剧院院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主演的歌剧《凤仪亭》在加拿大首演,此外还有,重庆杂技艺术团创作的大型魔术情景剧《中国梦·重庆梦——梦幻奇观》,重庆市话剧团新编话剧《大刺客》,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编排的《在金钱与理想的天平上》等,以上的诸多戏剧、戏曲作品获得社会好评的同时,尤其是以歌剧《钓鱼城》和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为代表的重庆市优秀剧作成绩喜人。歌剧《钓鱼城》荣获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剧作奖、音乐奖,荣获“金孔雀综合大奖”、金孔雀优秀编剧奖、优秀作曲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6个单项奖及金孔雀组织奖;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参演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并被文化部、澳门民政总署确定在2014年“濠江月明夜”中秋晚会上献演。另外,现代京剧《张露萍》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川剧《鸣凤》荣获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小剧场话剧《7080》成功入选2013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传统京剧《三打陶三春》在巴黎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传统戏曲节比赛中获得本届戏曲节最高奖——“塞纳大奖”;话剧《幸存者》获得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除上述剧作外,像原创话剧《幸存者》、音乐剧《城市丛林》、青春川剧《鸣凤》、经典爆笑舞台剧《乌龙山伯爵》、新编川剧《李亚仙》、情景歌舞剧《爱情天梯》、原创杂技剧《花木兰》、川剧《灰阑记》、现代川剧《白露为霜》等都是代表我市这一时期创作水平的剧作,其中杂技剧《花木兰》瞄准国际市场,远赴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士、乌克兰等国家完成逾千场商业演出,创中国杂技团队海外商演最佳成绩。
五、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点和研究平台建设
目前,我市戏剧与影视学硕士授予单位有四川美术学院设置动画艺术理论与方法、影视艺术理论与方法两个研究方向,重庆大学设置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数字媒体与动画、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五个研究方向,重庆邮电大学设置电视编导与制作、动漫创作与制作、移动数字媒体艺术三个研究方向,西南大学设置影视与戏剧创作理论与实践、影视产业与文化传播、电影美学与戏剧美学三个研究方向。其中由彭吉象教授牵头的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含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四个学科方向)被评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成为戏剧与影视学设立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后我市在本学科建设上的又一突破。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以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与化妆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8个本科专业(方向)为系统支撑,向跨学科相邻方向(美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设计艺术学、美术学、音乐舞蹈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管理学等)融合与发展,逐步与重庆区域传统资源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形成学科发展带动区域文化研究和影视教育发展的特色。
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的拓展和进步,为新设立的一级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广的支撑,具体有:
(一)四川美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实战代实验”指导思路下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建设学科实践教育平台
2013年该校规划的四川美术学院视美影视动画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成为重庆市属高校第1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基地建设通过对校外实践共同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的拟定,来实现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共建,并建立由学校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构成的指导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另外,像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中国西部高校动漫人才培养及产业助推主题论坛”等常规学科建设论坛平台的建设也成为四川美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理论与运用的结合性研究
在理论与运用的融合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该校此学科规划的 “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在2013年正式成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此实验室以数字娱乐与交互技术、数字影视实验美学、数字影视特效与数字表演三个板块作为支撑,带动数字特效、娱乐、表演、虚拟美学、仿真互动等课题的研究,通过支撑研究来探索电影电视和数字技术、游戏在生产制作、叙事流程、美学体验、消费等方面的关系问题,通过艺术理论研究和技术运用研究的结合来建构影视艺术理论与科学方法。另外,像“国家移动终端原创动漫标准高级研修班”、爱奇艺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实习基地”、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与重庆电影集团的战略合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为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系统性、高水平发展提供支撑。
(三)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实践平台的进一步延伸
重庆邮电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已有的重庆市数字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庆市高等学校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践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与巴南电视台共建实习基地探索面向社会传媒人才的培养。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以华语电影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平台进行了深入的电影教育和电影文学的研究。
六、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的重要突破
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和进展
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特别委托重大科研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4项。其中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1项。具体为:
1.四川美术学院周宗凯主持的《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及开发运用工程》,其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古生物中有“中国印记”的代表性物种进行复原,二是将近现代灭绝的动物进行复原,并进行相关技术研究。拟通过研究实现创建中国动物复原体系独立知识产权及其内容产品的目标。
2.重庆大学彭吉象教授主持的《3D电影:新技术与新美学》,其研究以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支撑,针对我国3D电影发展问题如3D软件技术开发艰难与自主知识产权缺失,3D影视产业链不完整、产业资源亟待整合,3D影视作品带来的新美学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理论成果。
3.重庆大学黄鹏副教授主持的《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2010)》,其研究立足于普通历史学视野下通过对于历史学关键坐标的梳理,对西方和中国史学史进行经典研究范式考察,并在结合其他史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电影史学史学科的理论构架。
4.重庆邮电大学余志为研究员主持的《中西书写体系的媒介认知效应研究》。
5.金燕副教授的《动漫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研究》。
6.何晓燕副教授的《中国电视剧海外营销与传播研究》。
7.张骞的《暴力电影对儿童内隐攻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8.孙玉成副教授的《民国动画教育考》。
9.西南大学虞吉教授的《中国电影“影像传奇叙事”的原初性建构》获得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二)其他课题和成果的相关研究稳步推进
近两年,我市高校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省(市)级课题与成果研究上也得以发展。据部分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4年项目获批近40余项,其中重庆市教改重大项目2项,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2项,重庆市教改一般项目2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8项,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2项,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项目1项,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四川省省级重点研究中心课题1项。出版著作、编著、译著16项;发表研究论文233篇,其中SCI 23篇、CSSCI88篇(含拓展版)、ISTP 28篇、核心26篇。
七、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态势与发展
综合来看,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构、研究更为系统和丰富,取得了很大发展。
1.在原有基础学科对于新学科特色优势的明显支撑下,形成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在电影、数字艺术及动画艺术、新媒介及电视艺术方面实现跨学科研究。
2.影视艺术美学、数字艺术美学及其拓展跨学科研究成果特色优势明显,在影视实验美学向数字、仿真、交互交融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3.学科的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建设取得发展,形成了具有西南区域特色的学科发展平台。
综观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依然存在以下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由于本学科博士点缺乏导致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层次、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
2.重庆市本学科建设的统筹发展和有效交流问题。
3.重庆市本学科发展规划中的系统性、国际性学科交流与提升问题。
[1] 任晟姝.集思广益求同存异——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首次会议综述[J].艺术教育,2013(9):41-43.
[2] 马聪敏.2012年戏剧与影视学年度报告[J].文艺争鸣, 2012(3):108-111.
[3] 余志为,彭吉象.从观看到体验——转变中的3D电影美学观念[J].当代电影,2014(9):176-179.
[4] 吴申珅,彭吉象.3D电影的美学进阶:从视觉奇观到观念表达[J].现代传播,2014(6):58-62.
[5] 杨尚鸿.3D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悖论[J].当代电影, 2013(10):169-172.
[6] 袁海涛,黄琳.电影艺术媒介的演变:3D电影的任务、范式及反思[J].电影评介,2014(1):56-61.
[7] 黄琳,徐兴标.多选择多视角下的游牧叙事——数字媒体时代互动电影的叙事模式及其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13(6):97-105.
[8] 虞吉.“反叛与回返”:有关“第五代“转型的史论审视[J].当代电影,2014(12):55-60.
[9] 范蓓,陈峥.中国当代独立电影:挖掘现实、寻找方法、建构风格[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105-115.
[10] 杨尚鸿.试论当代重庆“电影城市”的“异托邦”呈现[J].当代电影,2013(1):191-194.
[11] 黄琳.论象征影像系统与解构型影像系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1):73-78.
[12] 王英莉.论重庆乡土电影的美学特征及流变[J].当代电影,2013(3):182-184.
[13] 林咏.一种新的电影美学的诞生[J].中国图书评论, 2013(8):12-18.
[14] 万子菁.微电影不微——自媒体时代广告型微电影的商业价值[J].大众文艺,2014(9):182.
[15] 周宗凯.别了,中国动画学派[J].美术观察,2013(4):20-21.
[16] 李兴亮,黄琳.艺术文化视野中的数字艺术美学[J].当代电影,2013(10):179-182.
[17] 黎杨全.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空间转向——以动画影片《红色幽灵》和《鱼的忧伤》为例[J].民族艺术,2013(3): 54-58.
[18] 王茜濡.动画影片生态伦理学实践研究——以动画影片《红色幽灵》和《鱼的忧伤》为例[J].生态经济,2014 (2):237-241.
[19] 黄琳,曾志刚.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质[J].民族艺术研究,2014(8):105-111.
[20] 李益,夏光富.新媒介审美特性探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8-134.
[21] 王睿.新时期重庆电视文艺发展研究[J].青年记者, 2014(5):89-90.
[22] 王昌文,唐雪莲.图文传媒的数字化审美形态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42-43.
[23] 龚艳,彭吉象.电影教育访谈[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3):1-6.
[24] 秦红雨,董小玉.挑战与应对:论媒介融合时代的视觉文化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14(3):140-142.
[25] 寇强.基于地域文化导向的高校动漫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9-220.
责任编辑:罗清恋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Chongqing’s Drama and Film&TV Studies from 2013 to 2014
YAN Guo
(Film-Video-Animation School,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Shapingba Chongqing 401331,China)
From 2013 to 2014,Chongqing’s drama and film&TV studies have obtained new development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film&TV art theories,themain creation of film and drama,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s and research.These progresses help to conduct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system between the film,digital art and animation art,new media and TV’s art.Great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study of the film&TV experimentswith digitization,simulation and interaction.
drama and film&TV studies;film study;television broadcasting;digital art;animation
J805
A
1673-8004(2016)03-0073-09
2015-12-08
闫国(1982— ),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