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易学方法的应用——以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为例
2016-03-28丁希勤祝中侠
丁希勤,祝中侠
(池州学院a.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b.思政部,安徽池州247100)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易学方法的应用——以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为例
丁希勤a,祝中侠b
(池州学院a.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b.思政部,安徽池州247100)
[摘要]正史中有大量的历史知识都与易学相关。如三皇五帝的传说、历代的五行之德及其相关制度、朝代更替、战争故事、帝王谱系、神话、灾异、预言、歌谣、梦等,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易学原理。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数字,往往是对《易经》数字原理的应用,并非实指。一部二十四史是经史合一的产物,舍经学无史学。以《易经》为主体的易学是经学之重,适用于今天大学本科课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教学;易学;方法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属于在天人相应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世间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问。《中国古代史》是大学历史本科专业课程,有许多历史知识都与易学相关。易学包括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周易八卦、天文星占、性命义理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常见的方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1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最早的传说,是关于世界起源的理论,运用了《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维。古人认为,万物是由五种物质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对应五帝,由此形成三皇五帝之说。《史记》曰:“三皇谓天皇、地皇、人皇。天皇有十二头,木德王,岁起攝提,兄弟十二人。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人皇九头,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1]965。天皇十二头,十二人,指的是子丑寅卯十二太岁,攝提格是十二太岁之一。寅为攝提格,五行为木,因曰木德王。地皇以火德王,火由木生,《易经》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加八等于十一,因曰十一头,十一人。人皇为土德,土由火生,《易经》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加七等于九,因曰九头,九人,九州。五帝有多种说法,凡指五行,通常的说法是中央土帝黄帝、东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根据《史记》,专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黄帝为有熊国,颛顼为高阳国,帝喾为高辛国,帝尧为陶唐国,帝舜为有虞国,但都姓姬,是同姓内流传的结果。
2 黄帝
最早的部落是炎黄部落。黄帝首先与炎帝战于阪泉,“三战,然后得其志”,而后又与蚩尤等部落“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计黄帝统一天下共进行了五十五场战争。五十五是五行数字之和,《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相加共得五十五,因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五十五战中,只交代了黄帝与炎帝之战,然后与蚩尤之战,这是对五行相生的演义。黄帝土德,炎帝火德,蚩尤是东夷的一个部落,五行为木,即木生火,火生土。黄帝在统一战争中,“教熊罴貔貅貙虎”为战,六兽并非六个部落,与华佗的五禽戏一样,指人的五脏六腑①。六兽是六腑的功能,比喻黄帝加强体能训炼,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3 夏朝
3.1夏木德
大禹治水,水生木,故夏朝木德。《宋史》曰“夏以木徳,商以金徳,周以火徳”[2]。夏王有孔甲、膺甲、履癸,甲为木,癸为水,为水生木。夏王季、桀等为木。木数三,《易经》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故曰孔甲三传到桀,三传是对桀木的演义。克木者金,焚木者火,金数是四,《易经》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火数是七,《易经》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故曰“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王。
3.2太康失国
历史上有后羿射日的神话,是比喻夏王太康统治时由于怠政被后羿赶下帝位,史称“太康失国”。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射去九个,而成为英雄。这个神话中,太阳象征夏王,九个太阳象征夏朝九州。射去九个太阳,比喻推翻太康的统治。
4 商朝
商是五音之一,五行对应于金,也就是说,商朝金德,金克木,故代夏朝而立。金生水,金必须经过水的冲刷才能从土石中脱颖而出,故商朝以子为姓,子是十二支之一,五行属水。商始祖契,契为丰大刀,刀的五行为金,也就是说,契的五行为金。金数是四,故曰“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玄王指契。契的第六代孙曰冥,六为水数,《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冥中也有六,故曰“冥勤其官而水死”。商从契到汤经过八迁,又曰“汤始征,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遂灭夏。十一是三加八,三、八是木数,象征夏朝木德。克木者金,故曰商八迁、十一战,其实是对商灭夏的五行数字的演义,与上述黄帝五十五战的道理相同,并非是实数。同样,商朝前期的“九世之乱”也非实指,而是对商朝五行金的数字九的演义,《易经》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商王自称“余一人”,余即金。盘庚迁殷,“殷道复兴”,庚是十天干之一,五行为金。克金者火,火数二、七,《易经》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泄金者水,水数一、六,《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各取克数和泄数,而曰商朝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
5 周朝
商为金德,克金者火,周为火德。周朝“剪商”始自古公亶父,亶中有日。亶子季历,季为木,木生火。季子昌,为文王。昌为二日,日、文的五行是火。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朝会者八百人。九年是金数,《易经》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金生水,孟为子水,津也为水。水生木,木数是八,《易经》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木生火,五行顺生,演义周朝火德。两年后即武王十一年,战于牧野,打败商纣王,纣王自焚而死,即是火克金。两年是火数,焚也是火,演义火德。火数二、七,《易经》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周初分封七十一小国,加上周朝,共七十二国,是火德之数。火数二,因此分东西二都宗周、成周。西周后期宣王中兴,宣为日火。末年幽王专政,幽的五行为水,水灭火,是对西周灭亡的演义。
6 秦朝
秦朝水德。水由金生,故秦国金德。《史记》曰:“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集解》曰:“秦襄公自以居西戎,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至献公时栎阳雨金,以为瑞,又作畦畤,祠白帝。少昊,金德也。赤帝尧后,谓汉也。杀之者,明汉当灭秦也。”《索隐》:“汉为火德,秦为金德,与雨金及赤帝子之理合也。故哭”[3]212。交代了秦国金德,至秦始皇统一天下改为水德。水的五行之色为黑,其数为六,《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秦朝崇尚黑色和六。《史记》曰:“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3]156。
7 汉朝
汉为火德,火数二、七,《易经》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史记》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注曰:“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3]210。火德还体现在汉初分封七个异姓王,后剪除异姓王,分封九个同姓王。同姓王都姓刘,刘的古体字为卯刀金,五行属金,金数是九,故封九个同姓王。汉初高祖进击匈奴,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七夜,至汉朝中期又发生七国之乱,七是火数,两个七象征汉朝火德。
汉武帝时有赤彘之说。《太平广记》曰:“汉武帝,汉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下,直入崇芳阁。景帝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蔽戸牖,宫内嫔御望阁上有丹霞蓊蔚而起,霞灭见赤龙盘回栋间。景帝召占者姚翁以问之,翁曰:吉祥也,此阁必主命世之人,攘夷狄而获嘉瑞,为刘宗盛主也,然亦大妖”[4]。赤彘,赤为火,象征汉朝火德。彘为猪,地支为亥。十二支中,亥与巳相冲。高祖刘邦是乙巳年出生的,五行是巳蛇。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弃了汉初立国七十年的黄老无为政治,对高祖来说无疑是一大转变,故用亥彘冲巳蛇形容其事。
火数为二,周朝火德,因此有东西二都,西周东周。汉朝火德,因此也有两个都城,两个朝代,为西汉之长安,东汉之洛阳。
8 魏晋
魏为土德。《后汉书补逸》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5]。指曹操和魏国。土数五、十,《易经》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因此《三国志》曰:“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6]24。土的五行之色为黄,因此袁暐《献帝春秋》曰:“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6]18。土数五,故魏共五帝: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帝曹奂,文帝的第一个年号曰黄初。
晋为金德。《宋书》曰:“昔土徳告沴,传祚于我有晋,今历运改卜,永终于兹,亦以金徳而传于宋”[7]。《通典》曰:“大晋以金徳王天下。”故《晋书》有“旌金徳,出西方”,“金徳将升”,“金徳韬华”等说法。晋由司马氏建立,马的五行为火,火数二、七,因此晋初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惠帝是晋朝的第二个皇帝,二是火数,惠帝下有心,心属火。在位时发生了八王之乱,八是木数。木生火克金,因此西晋很快衰落下去,最后为刘聪所灭。刘聪及乃父刘渊效法刘邦自称汉王,汉为火德,《晋书》曰刘渊“当心有赤毫毛”,即是对火德的演义。西晋为汉所灭是火克金。
9 南朝
宋为水德。《通志》曰:“大晋以金徳王天下,东晋并同西晋。宋水徳,齐木徳,梁火徳,陈木徳”[8]。水数六,《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因此刘宋统治六十年。《南史》曰:“晋帝禅位于宋。嵩神言江东有刘将军,汉家苗裔,当受天命,吾以璧三十二、镇金一饼与之,刘氏卜世之数也。汉建武至建安末一百九十六年而禅魏,魏自黄初至咸熙末四十六年而禅晋,晋自泰始至今百五十六年,三代揖让,咸穷于六”[9]36。又曰:“三十二者,二三十也,宋自受命至禅齐凡六十年”[9]83。
齐为木德。《南齐书》曰:“太祖年十七,梦乘青龙西行逐日,日将薄山乃止,觉而恐惧。家人问占者,云至贵之象也。苏偘云:青,木色。日暮者,宋氏末运也”[10]221。《南史》曰:“始帝年十七时,尝梦乘青龙上天,西行逐日”[9]81。南齐木德,木色青,“青龙”比喻南齐。“西行逐日”,“日将薄”,比喻宋将亡。《南齐书》曰:“永明中,虏中童谣云:黑水流北,赤火入齐。后梁以火徳兴”[10]236。“黑水北流”指北周水德,水的五行是黑色。“赤火入齐”,指梁火德代齐而立。
梁为火德。《芝堂谈荟》曰:“齐永明中,先是魏地谣言:赤火南流丧南国。是岁有沙门自北赍火而至,云以疗疾,多得其验,咸曰圣火。后梁以火徳兴”[11]。《南史》记载,梁武帝出生于甲辰年,出生时有文在右手曰“武”,及长,有相术者言:“君龙行虎步,相不可言,天下方乱,安之者其在君乎”[9]110?又言:“君项有伏龙,非人臣也”[9]112。易学上,甲临官于寅,寅为虎,辰为龙,故曰“龙行虎步”。龙、虎是古代四方神兽,另外两兽为朱雀、玄武。出生时有文在右手曰“武”,文即朱雀,武即玄武之意。《南史》曰:“始天监中,沙门释宝志为诗曰: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帝使周舍封记之。及中大同元年,同泰寺灾,帝启封见舍手迹,为之流涕。帝生于甲辰,三十八,克建邺之年也。遇灾岁实丙寅,八十三矣。四月十四日而火,火起之始,自浮屠第三层。三者,帝之昆季次也”[9]138。木数三、八,《易经》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比喻木。金数是四,《易经》曰“地四生金”,四中复有四,比喻金。浮屠指佛,五行也为金,第三层为木。木指萧衍,萧为木。金克木,但梁朝火德,木生火反制金,故曰浮屠起火始自第三层。释宝志诗其实反映了萧衍和梁朝对待佛教的态度。萧衍本人喜欢佛教,三次舍身同泰寺,但作为一国之君显然是不可以的,因此臣僚三次化巨额将其赎回,以同泰寺之火为其预警。
陈为木德。木数三、八,《易经》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因此《陈书》为陈的建立者陈霸先编撰了自汉太丘长寔以来八代谱系。第六代名匡,第七代名达,达在西晋末年永嘉中南迁到江南,说:“当有王者兴焉,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12]。匡字有王,达字有大,即大王之意。“二百年后”指南迁以来到陈的建立共计二百四十年,三八二十四,用来演义陈朝木德。“当有王者兴”指陈霸先字兴国,吴兴人。《南史》记载陈后主时,“有神自称老子,游于都下,与人对语而不见形,言吉凶多验,得酒辄釂之,经三四年乃去。船下有声云:明年乱。视之,得婴儿长三尺而无头。蒋山众鸟鼓两翼以拊膺,曰:奈何帝!奈何帝”[9]183!后主共有两个年号,至德有四年,祯明有三年。有神自称老子,游于都下,经三、四年乃去,暗喻至德、祯明年号。至德比喻老子《道德经》,道即神,故曰有神自称老子。陈后主讳叔宝,古体字为寶,下有贝。字元秀,小字黄奴。元为二、儿,奴为女,故曰婴儿,比喻后主。陈木德,木数三,故曰婴儿长三尺。婴儿无头,头比喻天,象征后主失去天子之位。“奈何帝”,“明年乱”,指祯明三年覆灭。“众鸟鼓两翼以拊膺”,拊膺谐音覆婴,比喻后主覆灭。
1 0北朝
北魏土德,土生金。金数九,土数十、五,《易经》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故《魏书·序纪》为北魏编撰了九十五个祖先。关于北魏早年的大迁徙,《魏书》记载了一个重要的传说,“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泽,谋更南徙,未行而崩。献皇帝讳邻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13]。南徙从七十三世宣帝开始,至八十一世圣武帝完成,持续了九世。宣帝讳寅,寅为正月。献帝拆开为南、犬。犬为戌,戌为九月,献帝是宣帝之后第八世,故曰历经“九难八阻”。南移路线是自北而南,北方神兽有亥猪、子鼠、丑牛,牛最大。南方神兽有己蛇、午马、未羊,马最大。于是虚拟一个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比喻迁徙的路线。易学上以寅午戌三合火局,象征南方。宣帝讳寅,献帝字中有戌犬,神兽为午马,三合南方之局。
北周水德。水的五行为黑色,《周书》曰:“今魏历告终,周室受命,以木承水,实当行录,正用夏时,式遵圣道,惟文王诞,玄气之祥,有黑水之谶,服色宜乌,制曰可”[14]。因此为宇文泰编撰了字“黑獭”,“生而有黑气如盖”,“背有黑子”的神话。
北齐木德。《隋书》曰:“(齐后主武平)七年,宫中有树,大数围,夜半无故自拔。齐以木德王,无故自拔,亡国之应也。其年,齐亡”[15]。《北齐书》曰:“神武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尝乘驿过建兴,云雾昼晦,雷声随之,半日乃绝,若有神应者。每行道路,往来无风尘之色。又尝梦履众星而行,觉而内喜”[16]。昼晦是阴掩阳,比喻神武高欢专政。雷是东方震卦,比喻北齐木德。日为天子,“半日乃绝”比喻高欢为半个天子,“梦履众星而行”是天子之兆。
综上所述,正史中关于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特点的陈述都与阴阳五行等易学相关。易学是中国古代人的主要思维方式,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以干支命名帝王的现象,自春秋以后逐渐形成《尚书·洪范五行》、《易经》等经学书籍,到汉代成为官方的教科书,成为后世科举文人必读之书。此后,易学思维通过儒学五经的灌输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同时被带到史书的编撰和注释中,以致经史合一,舍经学无史学。现代高校的《中国古代史》教科书是根据二十四史编写的,许多内容离不开易学上的解读,易学无疑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注释:
①古人非常重视五脏六腑,《黄帝内经》对此有专门的陈述,后世将其信仰化,参见丁希勤的《五显信仰的实质及与道教的关系——对徽州婺源县灵顺庙的考察》,《安徽史学》2009年第6期,和《徽州灵顺庙与东南民间信仰》,《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这两篇文章中所讲的五位正神和六位从神相当于黄帝与六兽的关系。黄帝五行为土,土数五,故黄帝对应五脏,六兽对应六腑。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二)[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4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965.
[2]脱脱.宋史[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84.
[3]司马迁.史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4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李昉.太平广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4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姚之骃.后汉书补逸[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16.
[6]陈寿.三国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5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沈约.宋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5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5.
[8]郑樵.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7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88.
[9]李延寿.南史[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6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萧子显.南齐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徐应秋.玉芝堂谈荟[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81.
[12]姚思廉.陈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20.
[13]魏收.魏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6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7.
[14]令狐德棻.周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6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22.
[15]魏征.隋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11.
[16]李百药.北齐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6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0.
[责任编辑:束仁龙]
作者简介:丁希勤(1974-),男,安徽怀宁人,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祝中侠(1963-),男,安徽太湖人,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委托重大项目(2012jyzd13w);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2jyxm567);池州学院特色专业(历史学)。
收稿日期:2015-10-18
DOI:10.13420/j.cnki.jczu.2016.01.03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6)01-01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