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万县场集考论
2016-03-28何仁刚
何仁刚
清代万县场集考论
何仁刚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古代集市是农村市场的载体,在西南地区则多称为“场”、“场市”或“场集”。对场集发展的研究是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万开云”板块战略的提出,对万州等地的场集发展史研究显得更具现实意义。研究以相关方志文献为依托,先对清代万县场集作一考订,后就交通、盐业与场集的发展作出评述。
清代;万县;场集
2016年2月2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万开云”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所定义的“万开云”板块包括万州区(原万县)、开州区(原开县)和云阳县,其发展目标为加快构建“三组团、同城化”城镇空间格局,培育“三组团、双两百”增长极。
一、场集概念与核心文献
为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万开云”板块规划主要是以县(区)城为中心,有重点地择优培育20个区位条件较好、承载能力较强和资源特色明显的重点特色小镇。在“万开云”板块规划和实施之际,笔者不揣鄙陋,拟根据现存文献对清代的万州区境内场镇作一细致考订,就其发展路径予以评述,以就教于方家。当代场镇渊源于明清时期的“场”(在各省区称谓不一,如集、墟、店等,在四川、重庆则多称场),现采用咸丰《万县志》、同治《增修万县志》为便于行文,将道光《夔州府志》万县形胜图、乾隆《万县志》、咸丰《万县志》、同治《增修万县志》《万县乡土志》《四川省万县地名录》简称为道光形胜图、乾隆志、咸丰志、同治志、乡土志、地名录,兹不赘述。的称法,统称为场集。明清时代的场集,后来多发展为乡镇(公社化时期为公社)驻地,也有部分场集现为行政村驻地。
本文所采用的核心史料是道光《夔州府志》(修撰于清道光七年)万县形胜图[1]、咸丰《万县志》、同治《增修万县志》、光绪三十二年(1906)编《万县乡土志》及1988年版《四川省万县地名录》,正德《夔州府志》、康熙《夔州府志》、乾隆《夔州府志》、乾隆《万县志》、四川省测绘局1981年版《四川省地图册》[2]103-104和1995年版《万县志》作为辅助参证的文献。
二、万县场集汇考
明洪武初万县编户四里,成化十八年(1482)为五里,即大周、三真、市郭、巴南、新丰。清初缩编为三里,即大周、三正、市郭。笔者谨以里甲为序,依次条陈对各里各甲内各个场集的考订。
(一)大周里场集
大周里除小九甲外皆在江北,从东北西包合县治,北界开州,东抵云阳,西迤一尾,与开州、开江、梁平接壤。场集数咸丰时为21个,同治时为22个,光绪三十二年时为28个(暂不含三块石、余家嘴)。
1.孙家漕(一甲):今孙家镇驻地,始见于道光形胜图,作“孙家曹”。咸丰《万县志》作孙家,同治《增修万县志》及光绪三十二年编《万县乡土志》作孙家漕,《四川省万县地名录》作为孙家槽。道光七年(1827)前建场,为万县老场。地名录“因四面环山,中间一沟”[3]121,明末孙姓居此,故名。
2.亭子垭(一甲):今孙家镇天宝村境,始见于道光形胜图,亦为万县老场。道光府志、咸丰志和乡土志作亭子丫,同治志作垭,用字不同。该地地处孙家漕通梁平县道中一垭口,地名录云“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山垭建亭子,故名”。
3.余家场(一甲):原余家乡驻地,今余家镇余家村驻地,始见于道光形胜图,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道光七年前建场,为万县老场。为当地望族余氏一族所建,故名余家场。咸丰志卷一学校载有,咸丰九年大周里一甲余茂林率子孙族众捐建太和书院于红岩寨,可窥得当时余氏一族之望。
4.邵家场(一甲):原邵家乡驻地,今余家镇邵家村驻地。清初邵姓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
5.关龙桥(一甲):原关龙乡驻地,今余家镇关龙村驻地。关龙桥始建于同治年间,由龙姓人捐建棺材滩上的石桥,故名关龙桥。其后建场,场以桥为名。本场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
6.回龙场(一甲):原铁炉乡驻地,今余家镇回龙村驻地。始见于道光形胜图,后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地名录记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场,实误,当道光七年前建场,咸丰志、同治志漏记该场。溪河环抱本场,有蟠龙回首之势,故名回龙场。
7.弹子场(一甲):今弹子镇驻地,清光绪年间建场,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位于浦里河畔,以坝中一巨石屹立,形如錾子,名錾子坝,后讹为弹子坝。建场后,场以坝名。
8.分水场(二甲):今分水镇驻地,地处万县通梁平要道之上,为万通衢。明代设分水舖、分水马驿于此,于弘治十年(1497)设分馆于此,清代裁撤分馆,仍设分水舖、分水驿及分水舖塘房。见于道光形胜图、同治志,当道光七年前建场,咸丰志漏记。分水之名,源于该地界梁两侧溪水背向而流,为分水岭。道光八年(1828)(咸丰志作八年,同治志作四年)知县仇如玉劝捐设义学于此。
9.黄泥氹(二甲):原黄泥乡驻地,今分水镇礼福村驻地。乾隆年间既已建场,为万县老场,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该地有终年不涸的泥氹,呈黄泥色,故名。
10.瑞池场(二甲):原瑞池乡驻地,今郭村镇瑞池村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相传本场西一喷泉池,雾气笼罩,颇似祥兆,谓之瑞池。咸丰七年(1857)新增瑞池场义学,为一方教育要地。
11.三元场(二甲):原三元乡驻地,今分水镇三元社区驻地。乾隆时建场,为万县老场。为三位举人共筹建场,故名三元场。
12.王家场(二甲):原培文镇驻地,今分水镇王场社区驻地。乾隆三十四年(1769)王姓建场,名王家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1920年当地望族郎氏于王场建培文桥,后亦名培文场。
13.大兴场(二甲):原大兴乡驻地,今分水镇大兴场社区驻地。清光绪年间建场。由陈姓筹办,地名录言取“大家兴办”之意。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
14.高山坡(前三甲):原高升乡驻地,今李河镇高升村驻地。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均作高山坡,为万县老场。当通梁平之要道,交通便利。相传有官员宿于此,后得悉升官,当地人易名高升坡。其中恐有附会之意,或是为了雅化地名而做出的一种行为。
15.三正舖(前三甲):原三正乡驻地,今分水镇三正村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明代既设三真舖,正德《夔州府志》有载。清代仍设,并设塘房,至雍正间避讳,易名三正。本场当县西通梁平之要道,舖而成场。今讹“舖”为“埠”,亦作三正埠。
16.新场(后三甲):今后山镇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乡土志卷七地理录。地属大周里后三甲,初无定称,称新场。1929年,撤里甲建乡镇,以后三甲为后三乡,音讹“后三”为“后山”,后山场之名源于此。地名录云“以峡马石上为前后之分,故为后山乡”[3]146,此处存疑。
17.高梁舖(五甲):今高粱镇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明清均设高梁舖,并设塘房,在万县通梁平舖路上。因设舖于高梁山(即今铁凤山或称铁峰山)南麓而名。
18.佛寺舖(五甲):今李河镇福世村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明清均设佛寺舖,并设塘房,在万县通梁平舖路上。道光八年(咸丰志作八年,同治志作四年)知县设立义学于此,为一方的教育中心。今福世之名源于“佛寺舖”谐音。
19.西溪埠(六甲):一作西溪舖。今沙河街道安乐村境苎溪北岸。明清既设递舖,为万县西路第一舖,离城十五里,其余府县志同。因舖而成场仅见于乡土志,咸丰志、同治志无本场。今讹“舖”为“埠”。
20.三块石(六甲):见于咸丰志和同治志,离城二十里,为万县老场。然乡土志大周里六甲图中并未将三块石列为场集,不明其故,或光绪年间本场既衰,同甲的西溪埠遂兴。从该图看,其东为五郎桥,再东为西溪埠即西溪舖(离城十五里),再东则为沙河子(即沙河街道驻地);其西为大沙坝,再西即高梁舖(离城二十五里),上述诸地皆位于苎溪河北岸。
21.麻糖舖(七甲):今天城镇驻地塘坊场北五里。地处通往开县的要道上,是清代万县的南北向交通干道。本场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其中所述北大路“由县治出西门行七里至西大路之草街子,又分道……至塘坊,又经狮子山北行五里之麻糖舖”。可见,麻糖舖非塘坊场,在其北五里,具体位置待考。
22.陈家坝场(八甲):今天城镇陈家村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均载,为万县老场。咸丰志卷一载,咸丰七年所建油房沟义学即在附近,即地名录中“垭口油坊”。
23.中坝子场(八甲):原董家镇驻地,今天城镇董家村境。始见于乡土志,盖清末同治光绪间建场。因四面环山,中间一坝,故名中坝子。
24.双矶舖(八甲):今钟鼓楼街道双溪社区境,始见于乡土志,盖同治光绪间建场。清时设递舖,即双溪舖,见于正德《夔州府志》卷二邮驿、康熙《夔州府志》卷二舖舍、乾隆志卷一舖舍,为万县东达云阳的第一舖,离城十五里。本场因舖设场,因离城较近,早年建场需求不足,故建场较晚。
25.熊家场(九甲):今熊家镇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均载,为万县老场。以望族熊姓于场建有熊家祠堂,故名熊家场。地名录有雄嘉寺,当为“熊家”雅化而成。乡土志卷六人类录所载大十甲熊氏一族有千余户,九甲与大十甲相邻,九甲熊氏或与其同族。
26.大周溪(九甲):今大周镇驻地。地处长江北岸,大周溪入江处。正德《夔州府志》载,即设周溪驿和周溪舖,在县东五十里,参照离城里数当为大周溪。康熙《夔州府志》有周溪舖,乾隆《夔州府志》所载表明乾隆元年时始改为小溪舖,设于小周溪。古递舖,因舖成场,建场尤早,设塘房驻兵防守,道光形胜图有“大舟溪塘”。大周溪之“周”本作“舟”字,意为该溪可行大舟,地名录所言洪水时行人不得渡河,绕溪一周,略显牵强。咸丰志、同治志载大周溪属大周里十甲,乡土志以其属九甲,存疑。
27.黄柏溪场(小九甲):今黄柏乡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道光形胜图有黄柏溪,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均载,为万县老场。溪以溪边植黄柏为名,场以溪为名。地处长江南岸,因有小码头而建场。
28.小周溪(十甲):今小周镇境,原为小周镇驻地。地处长江北岸,小周溪入江处。乾隆《夔州府志》和乾隆志皆有小溪舖,并设塘房防守。古递舖,因舖成场,建场尤早。
29.姚家岩场(十甲):今小周镇姚家村境,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清末建场。
30.余家嘴(十甲):今云阳县巴阳镇巴阳村境。同治志卷三疆域“治东九十里余家嘴交云阳界”,乾隆志、咸丰志同;民国《云阳县志》卷五山水载“江水至万县大周里佘(余)家嘴、栈溪沟入县境”,嘉靖《云阳县志》卷一疆域志和乾隆《云阳县志》卷一疆域云“西至万县界六十里在站溪舖交界”,咸丰志卷一山水载余家嘴在黄柏溪对岸。由乡土志大周里十甲图知,余家嘴属飞入云阳的瓯脱地带,在巴阳村驻地栈溪沟入江口。1952年划归云阳。1999年版《云阳县志》载:“1952年6月,万县第三区小周乡所属之巴阳、高坪、官塘、柏林、回龙、石柱六个村划归云阳县之竹溪乡管辖”,1995版《万县志》同载。此“巴阳”即是今云阳县巴阳乡巴阳村。清设塘房,见于乾隆志、道光形胜图、咸丰志等文献。始见于同治志,当咸丰后期至同治初年间建场。但此场在乡土志大周里十甲图中,未绘作场集,存疑。
(二)三正里场集
三正里,明代为三真里,雍正时避讳改为三正。其在万县西南隅,大周里三正舖以南、以东,除一甲在长江以东外,余则皆在长江以西。里分十甲,三正里十甲清时无场集。场集数咸丰时为8个,同治时为10个,光绪三十二年时为15个(暂不含存疑的吴家窑场、西界沱)。
1.大溪口(一甲):今溪口乡驻地,与瀼渡镇隔江相望,始见于道光形胜图,后见于同治志、乡土志,均作大溪口。因处长江支流大溪入江处,故名。
2.吴家窑场(一甲):在今溪口乡境沿江地带,仅见于道光形胜图,因塘房设场。乾隆志即载吴家窑塘,为西部水塘,分兵驻守。咸丰志、同治志则未载本场,存疑,或因衰败而不见于记载。
3.复兴场(一甲):今燕山乡驻地,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均载,万县老场。据传原场毁于水,清代复修,复修时间不晚于咸丰。
4.万顺场(一甲):今新乡镇驻地,见于道光形胜图作万顺场,咸丰志不载,后见于同治志、乡土志。地名录云原名万顺场,咸丰时毁于火后新建,名新场。盖道光七年前建场,后毁于咸丰间,后复建。
5.西界沱(一甲):今石柱县西沱镇驻地,处长江东岸,东进利川要道,南宋至清曾设巡检司。乡土志三正里一甲图中有西界沱,但未见万县与石柱划拨本场的记载。存疑,抑或清属万县,后划归石柱。
6.武宁场(二甲):今武陵镇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道光形胜图、咸丰志作武陵场,同治志作武宁场。本武宁场,因方言“n,l”不分,以“陵”代“宁”,音讹为武陵场。场以古县为名。北周武帝时置源阳县于此,属南州南宾郡,建德四年(575)改南宾郡为怀德郡,改源阳县为武宁县;隋开皇三年(583)罢南州、怀德郡,属临州,大业二年(606)废临州,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州,武宁县属之,八年改置浦州,贞观八年(634)又改万州,武宁为万州属县;明洪武四年(1381)省武宁县入万州,设巡检司[4]2885-2887。清设塘房,分兵驻守。同治志卷八地理志场集载:“万县……其户口繁多,今惟大周里新场、三正里武宁场、市郭里龙驹坝为最”,可见武宁场为万县西南一隅的大场。道光八年(1828)(咸丰志作八年,同治志作四年)知县设立义学于此,为一方的教育中心。
7.响水场(三甲):今响水镇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均作响水滩,乡土志作响水场,为万县老场。因其溪滩大、滩深、穴空,水声大而得名。
8.包子场(三甲):今龙沙镇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因建场于沙土包梁,一名沙包子。
9.龙安场(三甲):原龙安乡驻地,今龙沙镇龙古社区,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传明末建一石桥,名龙虎桥,后因桥古老,亦名龙古桥。建场后,场号龙古桥,亦名龙安场。
10.甘宁坝场(四甲):原甘宁镇驻地,今甘宁镇甘宁村境,道光七年前建场。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作甘宁坝,乡土志作甘宁坝场,为万县老场。坝以三国时名人甘宁为名,场以坝为名。
11.凉风丫场(四甲):原凉风区公所、凉风镇驻地,凉风、甘宁合并后甘宁镇移驻于此。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地处山垭,夏季风大凉爽,故名。一作凉风垭。
12.瀼渡场(五甲):今瀼渡镇驻地。原名壤涂,《水经注·江水》中既有“又东迳壤涂而历和滩”[5]742,根据前后文分析,此壤涂即本场。正德《夔州府志》载,明代设瀼塗驿(水驿),清代因之,后讹“塗”为“渡”,即为瀼渡。乡土志卷七地理志所列沿江险要之地亦有瀼渡。道光形胜图有瀼溪塘,瀼渡场见于咸丰志、同治志,而乡土志中有瀼塗驿,未绘作场集,存疑。道光八年(1828)(咸丰志作八年,同治志作四年)知县于此设立义学,为一方的教育中心。因此,瀼渡场建场亦甚久远,早于道光七年。
13.岩口场(五甲):原岩口乡驻地,今龙沙镇岩口村,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
14.洋河溪(六甲):在甘宁镇庙坝村境,道光七年前建场。道光形胜图作杨河溪,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作洋河溪,为大周里六甲老场。清于此设水卡,与瀼渡驿、小周溪为长江北岸重要码头。地名录作杨何溪,并释为“清代杨、何二姓居此溪边”,不知何据,存疑。
15.柱头山场(七甲):今柱山乡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然道光形胜图作“猪头山”,即此。场以山名,此山山形如柱头,故名。乡以场名,简称柱山。
16.高峰场(八甲):今高峰镇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地名录谓“清初建场”。以地势高亢得名,一名高边。
17.一盌水(九甲):亦作一碗水,原龙宝镇万全村驻地,今双河口街道一碗水社区境,始见于乡土志,盖同光间建场。
(三)市郭里场集
市郭里位于万县东南隅,长江以东以南,江南地除三正里一甲、大周里小九甲及九甲小部分外皆属市郭里。清代市郭里分十甲,一甲无场集,场集数咸丰时为16个,同治时为18个,光绪三十二年时为33个(暂不含存疑的傅家场、裕隆场、六竹溪以及建场时间晚近的凉水井、茨竹垭)。
1.五间桥(二甲):今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驻地,建场或早于道光七年。道光形胜图有“五杆桥”,本地方音“间”与“杆”音同,同治志作“五间桥”,咸丰志未载。故建有五间平桥,亦名五安桥。今万州区的五桥片区地名,就是“五间桥”的简称,五桥机场之名亦渊源于此。
2.长岭岗(二甲):今长岭镇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志,盖同治光绪间建场。地处八华里的山岗上,故名。清末以来相当繁盛,利川等地山货、桐油、药材等土产均运至此驻栈,再经万县港出川行销。
3.傅家场(二甲):今长岭镇梨树村驻地,为万县老场,道光形胜图中“付家场”即此。咸丰志、同治志均未载,其可能在咸丰同治年间已经衰落。地名录云明末清初,姓傅的在此设店开场,故名。
4.裕隆场(三甲):仅见于同治志,约建于同治年间,离城四十里。原凉水乡境,具体位置待考。
5.凉水井(三甲):原凉水乡驻地,今长岭镇双庙村。宣统三年(1911)建场。以场北凉水井得名。
6.白羊坝(四甲):今白羊镇驻地,道光七年前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道光府志作白坪,咸丰志作白羊山,同治志作白羊坝,乡土志卷七地理录标为白杨坪场。
7.双石场(四甲):原双石乡驻地,今白羊镇双石村驻地,同治七年(1868)建场。奠基时发现形状相同的两块石板,亦名双石板。
8.石龙场(四甲):原石龙乡驻地,今白羊镇石龙村驻地,亦名何家石板。地名录中云“道光三年在此一山岩上刻有‘石龙场’三字”,然咸丰志、同治志不载此场。始见于乡土志,当建于同治光绪年间。
9.魏家场(四甲):即石龙乡魏家村驻地,今白羊镇魏家村驻地,光绪间魏姓建宗祠而得名。地处白羊镇东北边缘地带,地接云阳盘龙镇。
10.新场(五甲):今太安镇驻地,即鸡公山场,咸丰志、同治志均载,亦称太平场,太平公社即因其名。咸丰九年(1859)因老场废弛而新建于此,故名。咸丰志载,鸡公山即天峰山,在治南八十里,山上有石鸡,故名。地名录云老场在今太安镇河堰村驻地,言其建于明代。
11.万福场(五甲):位于新场至向家嘴的道路上的中间位置,具体位置无考。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所附的市郭里五甲图,当建于同治光绪间。
12.向家嘴场(五甲):一名向家咀,原向家乡驻地,今属长滩镇。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所附的市郭里五甲图,当建于同治光绪间。
13.地坝滩(前六甲):今地宝土家族乡驻地,地处泥溪河西岸,清乾隆年间建场,古名双龙场,咸丰志、同治志、乡土志均作地坝滩,盖其原名地坝滩,音讹为地宝滩,乡名地宝由此来。民国时于对岸设大兴场(今云阳耀灵乡驻地),原属万县,在1941年整理县际飞地时同火埠塘、清水塘划归云阳。
14.白土坝(前六甲):今白土镇驻地,乾隆年间建场,咸丰志、同治志、乡土志均载有此场。古人发现此坝田中泥土呈白色,故名,经现代勘察其土壤多以白膳泥夹沙土为主。
15.堡子岭场(前六甲):原普子乡驻地,今普子乡普子村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因场前为土堡,场后为山岭,因名。堡,一音pù,与“普”字同音,后讹为普子岭。
16.新场(前六甲):在白土坝场以东,白土村陈家岩西北不远处,原白土乡白土村境,具体位置待考。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
17.火埠堂场(前六甲):一作火埠塘,原云阳县云峰乡驻地,今清水土家族乡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清代市郭里前六甲地处万县与云阳、奉节、湖北利川三县交界地带,犬牙交错,飞地插花地甚多。据1995版《万县志》和1999版《云阳县志》知,1941年调整各县不便管理之飞地时,即将万县飞入云阳的火埠塘、清水塘划归云阳。
18.清水塘场(前六甲):今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清水村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原属万县,与上述的火埠塘同划归云阳。
19.赶场坝(后六甲):原赶场乡驻地,今龙驹镇赶场村驻地。清乾隆初年建场。始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乡土志亦载有此场。清代此坝上建有上、中、下三条小街,为川鄂两省边界中心场集。
20.过路场(后六甲):即过路滩,今梨树乡龙头村境。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
21.马坝塘(后六甲):在龙驹镇马坝村境,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
22.柳坝场(后六甲):原团结乡驻地,今龙驹镇柳坝村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此坝原有一棵大柳树,清代即名柳坝场。
23.分水场(后六甲):原为团结乡分水村驻地,今龙驹镇分水村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以境内分水岭名。
24.龙驹坝(七甲):今龙驹镇驻地,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万县老场。同治志卷八地理志场集载:“万县……其户口繁多,今惟大周里新场、三正里武宁场、市郭里龙驹坝为最”,可见龙驹坝在市郭里诸场之最,是整个长江以南的万县市郭里的中心场集。道光八年(1828)(咸丰志作八年,同治志作四年)时,知县劝捐设立义学于此,为一方的教育中心。咸丰志卷二武制载,设外委一名于龙驹坝,额设马步战守兵一百九十九名,可见龙驹坝乃战略要地。
25.老鸦塘(七甲):原凤仪乡驻地,今恒合土家族乡驻地,乾隆十三年(1748)建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乾隆志卷二武备载,汛塘房十六处,老雅岩塘为南路塘房,咸丰志卷二武制同。可见“老鸦塘”源于“老鸦岩塘”省称。地名录“此塘侧一大树栖息老鸦”[3]437实属附会。
26.新开田(八甲):今新田镇驻地,乾隆间建场,亦称新开场,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清初开垦出大片农田,故名。新田镇以场名简称为名,新田港之名渊源于此。
27.茨竹垭(八甲):今茨竹乡驻地,1912年建场,地处山垭,盛产茨竹,故名。
28.走马岭(九甲):今走马镇驻地,见于道光形胜图、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山形似行走之马,故名。走马镇马鞍村驻地旧设有一场,名马鞍场。
29.双河口场(九甲):原双流乡驻地,今走马镇双流社区驻地。地名录作光绪二年建场,但道光形胜图有双河口,确切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光绪二年”说暂存疑,或建场早于道光。因地处枣木溪与相近沟两河汇合处,故名。
30.小河坝场(九甲):原谷雨乡驻地,今走马镇小河社区驻地,地名录作光绪年间建场。但道光形胜图有小河坝,该场确切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建场时间暂存疑。处于驷步河与一小河的交汇处。
31.长滩井(小十甲):今长滩镇驻地,地处磨刀溪岸,磨刀溪即《水经注》所谓南集渠,亦名于阳溪。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本场曾为羊渠县关于羊渠县的建置年代和治所,杨光华先生在《羊渠、南浦县建置沿革考——兼及魏晋“峡中”武陵郡》中,搜罗相关文献,在总结既有观点的基础上,对羊渠县和南浦县作了相当详实的考证和论述,足堪定论。治。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蜀主刘备分朐忍县设羊渠县,建兴八年(230)改羊渠置南浦县,移治于今利川市南坪镇境。西晋泰始三、四年间(267、268),吴复置羊渠县于此,晋平吴后省入朐忍,东晋时复设南浦侨县于此[6]36-49。作为一盐业中心场集,早至汉代时既已开井煮盐,羊渠县的设置就与产盐密切相关,《水经注·江水》载“南水出涪陵县界,谓之〔于〕阳溪,北流迳巴东郡之南浦侨县西。溪硖侧,盐井三口,相去各数十步,以木为桶,径五尺,修煮不绝”[5]742。唐设渔阳监(“渔阳”与“于阳”同,以于阳溪为名)于此,宋为渔阳镇,至乾隆十一年(1746)已有盐井十眼,所产盐量可使市郭里自给,产量在府内各县中仅次于云阳、大宁(今巫溪)。南扼通鄂之要道,乾隆志、咸丰志均载于此设塘房,交通、军事等地位突出。
32.龙泉沟(小十甲):一名龙家沟,原泉水乡驻地,今长滩镇泉沟村驻地,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老场。
33.沙滩子场(小十甲):原沙滩乡驻地,今长滩镇沙滩村驻地,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原系河滩,积沙成坝,故名。
34.罗针田场(大十甲):今罗田镇驻地,乾隆五十九年(1794)建场。地名录言以其一土包形似罗盘称罗针包,四周多良田,故名罗针田。当川鄂要道,为边贸性中心场集,今镇名源于场名。此外,罗田镇石龙村有石龙场,曾于此设场。
35.马头场(大十甲):原马头乡驻地,今罗田镇马头村,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为万县众边贸性老场之一,因其地形像马,头在场头,故名。
36.大兴场(大十甲):原属万县,今湖北利川市谋道镇杨柳村驻地南1.5公里[7]80,始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盖同治光绪间建场。1955年12月划归利川。
37.磨刀溪场(大十甲):原属万县,今湖北利川市谋道镇驻地,本场原名磨刀溪,以长江支流磨刀溪源于此得名,见于咸丰志、同治志及乡土志,咸丰前建场,为万县重要的边贸场集。清末地名雅化作谋道。1995年版《万县志》载1955年将谋道、白胜、大兴三乡划归利川,1993年版《利川市志》同载。
38.六竹溪(大十甲):具体位置待考。咸丰志、同治志均记“六竹溪,二百二十里;磨刀溪二百四十里”,未见于乡土志卷七地理录大十甲图,但在文字部分叙述市郭里腹地内险时有述及罗针田、六竹溪、磨刀溪等。可见,此场为万县老场,且在磨刀溪场附近二十里处。
三、交通、井盐与万县场集的发展
场集是比区域中心市场更低层级的乡村基层市场的载体,是中国传统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纵向来看,集市在市场体系中向下联系着其附近的聚落,向上联系着更高一级市场。从横向来看,同一层级的集市相互联系,将其附近聚落囊括在内,构筑起大小不等的市场贸易圈。上述利用方志文献对清代万县场集的考订,有助于厘清万县场集的兴起与发展状况,对场集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利于从更深层面把握当地的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据笔者统计,万县三里,咸丰时共有45个场集,同治时共有50个场集,光绪三十二年时共有场集76个据笔者统计,乡土志卷七地理录各甲分图所标绘的场集数确为76个,分图前的总说述及场集六十七处,恐是总说中误“七十六处”为“六十七处”。笔者所见该乡土志中分图说可惜业已散佚,甚为可惜。(其中不含存疑的三块石、余家嘴、裕隆场、六竹溪以及建场较晚的凉水井、茨竹垭)。从咸丰初年至光绪末年,五十年余年内,万县的场集增长甚为迅速,场集数增加了68.9%。从场集的后续发展来看,上述场集在民国及其后的时段里多数发展为建制镇。以乡土志所载的76个场集而论,其中现为乡镇驻地有32个,占总场集数的42.1%,曾为乡镇驻地而今不为乡镇驻地的有28个,占总数的36.8%,共60个场集,占总数的78.9%。由此可见,上述场集基本奠定了现万州区的场镇格局,建制镇多由清代场集发展而来,逐步形成万州区境的城镇体系。发展好这些场镇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从兴起的主导因素来看,万县场集大致可分三类:一类为由交通要素主导而兴的场集;一类为因某产业而兴的场集,产业因素居于主导地位;一类为一甲的中心地,小区域内区位优势明显。
第一类交通性场集,在清代万县中,这类场集为数不少。乡土志卷七地理录载“总之全境道路则以西上梁山东赴云阳之塘路、北上开县南往利川之大路为干,以干路分行各里甲者为支”。东西向的塘路即舖路,因舖而兴的场集为数甚众。西路西上梁山的舖路中,由县城向西即有西溪舖、高梁舖、佛寺舖、高山坡、三正舖、分水舖;东路东赴云阳的舖路中,由县治向东即有双矶舖(双溪舖)、大周溪、小周溪、余家嘴。其中还有不少带“舖”字的,且清乾隆元年(1736)后裁撤部分递舖后留下来的五个西路递舖均发展为场集。由此可见,舖路直接引致了这些场集的兴起与发展。除递舖型场集外,北上开县南往利川的大路上,也兴起了不少场集。北上开县的大路,里程较短仅四十余里,有一场集麻糖舖。南往利川的大路,里程较长有一百三十里,其上场集分布较为密集,由南向北有五间桥、长岭岗、长滩井、马坝塘、赶场坝、龙驹坝等6个场集。上述东西向塘路、南北向大路上的场集颇为兴盛,譬如龙驹坝即是市郭里第一大场,川楚通衢,货殖辐辏。此外,万县还有中大路通忠州(今忠县),从县治出南门,沿长江北岸往南行进,中途所过场集有洋河溪、瀼渡驿、武宁场,以武宁场为三正里第一大场。武宁场,古为武宁县治,滨临长江,处中大路之上,水陆交通便利,故为万县西南重镇。
第二类产业性场集,该类场集在万县表现得不甚突出,仅有个别盐业性场集。在夔府地区,井盐生产历史悠久。先秦时期该地区的巴人就以盐业而兴于此,至今食盐尤称盐巴,是巴人井盐文化的孑遗。就清代中后期夔州府所领六县而言,云阳县云安场、大宁县(今巫溪)宁厂煮盐历史尤为悠久,至迟可追溯至汉代,汉代于云安、宁厂二地既设盐官。清代万县盐业产量虽不及云、宁二场,煮盐史亦如云阳、大宁二县悠久,但仍有因盐而兴的场集,即长滩井,唐代时在此设有盐监征收盐课。东汉末年刘备于长滩井设羊渠县,此分设县治之举即与控制当地盐业密切相关。长滩井地处南往利川的大路之上,为南大路的中间点,处市郭里腹心地带,设有塘房防守,为一方重镇。至乾隆年间以长滩十井的产量可供市郭里食盐自给,仅凭井盐运销,该场足为市郭一里的中心场集。
第三类场集,作为一甲之内的中心地,本甲的村落到达该点的距离都不至于太远。由此兴起的场集有支路与东西向塘路、南北向大路和中大路等干路相连通,多为服务于本甲的较小场集。此类场集甚多,大周里的孙家漕、余家场、邵家场、王家场、熊家场等,三正里的柱头山、甘宁场、响水滩等,市郭里的白羊坝、龙家沟、双石场等皆属此类场集。
综而论之,从笔者的统计数据来看,近半数的清代万县场集在咸丰以后的清中叶建场,发展速度较快,至清光绪三十二年时场集共76个。在后续时段里,近八成的场集发展为乡镇(公社化时期的公社)驻地。2004年全重庆市内合并乡镇时,约四成的场集仍是今万州区境内的乡镇驻地,是当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前沿阵地。在万县场集兴起的历史过程中,交通要素的影响十分显著。西上梁山东赴云阳之塘路、北上开县南往利川之大路及沿江通往直隶忠州(今忠县)境的中大路深刻影响着清代万县场集格局,其中不乏龙驹坝、长滩井、五间桥、武宁场、高梁舖、大周溪等重要场集。除交通要素外,在本区内长滩井颇具特色,其产盐量相当可观,食盐行销市郭里,为市郭里的盐业中心。此外,还有一类场集,作一甲范围内的中心地,它们发挥着沟通村落与大型场集的中介作用,往往均有支路与上述大路相联通。
参考文献:
[1] [清]恩成修,刘德铨.道光夔州府志·卷三形势万县形胜图[M].道光七年(1827)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2] 四川省测绘局.四川省地图册[M].内部出版,1981.
[3] 四川省万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万县地名录[M].内部出版,1988.
[4]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三十三江水[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13.
[6] 杨光华.羊渠、南浦县建置沿革考——兼及魏晋“峡中”武陵郡[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3):36-49.
[7] 湖北省利川县地名办公室.湖北省利川县地名志[M].内部出版,1984.
[8] 万县志编纂委员会.万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9] [清]高培修,赵志本.乾隆万县志·故宫珍本丛刊:第217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0] [清]冯卓怀.咸丰万县志,咸丰十年(1860)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11] [清]范泰衡,等,纂.同治增修万县志[M].王玉鲸,张琴,等,修.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12] [清]佚名.万县乡土志[M].光绪三十二年(1906)编,民国15年(1926)石印本,上海师范大学古籍室藏.
(责任编辑:于开红)
A Study on the Chang-ji of W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HE Rengang
Country fair is the carrier of the ancient rural market. It was usually called“Chang”, “Chang-shi” or “Chang-ji” in southwest China.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ji is very important in economic histor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position of “Wan-Kai-Yun” Plate Strategy, it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Chang-ji in Wan County and other regions. Therefore, relied on some related local chronicles,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Chang-ji of W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at first and then makes commen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ng-ji and its transportation and salt industry.
Qing dynasty; Wan County; Chang-ji
F724
A
1009-8135(2016)05-0012-08
2016-04-20
何仁刚(1990-),男,重庆开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历史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