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6-03-28周旭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学生

周旭

(安徽农业大学组织部,安徽合肥230036)

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周旭

(安徽农业大学组织部,安徽合肥230036)

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存在认识不深、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师资力量匮乏、校内外协同不力等问题,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安徽农业大学较早提出“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念好引、培、孵、助“四字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地方农业院校应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等途径入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协同;实践;师资

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人大、北航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正式拉开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1]。十多年来,部分高校先行先试,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3〕9号),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做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各高校开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创新创业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吹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号角,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农业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的职责。地方农业院校在大学生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应大有可为。

1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各地方农业院校掌握的资源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也有先有后,一定程度上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存在诸多缺失。

1.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深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表现为政府努力推动,高校则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2]。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停留在制定政策、喊喊口号,制定的改革措施没有动真格、下狠心,持观望态度和“学习考察”状态的居多,真正推出实招的少,还没完全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阶段转变过来。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把实践课程等同于创业教育课程,认为多开设一些实践课,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还有些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创业孵化成功的企业关注的多,对在校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1.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够

创业教育理念未能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没有凸显专业优势与特色等等。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看,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不够,缺乏系统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多为选修课,而且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与学生的需求差距较大;在仅有的课程中,它们又与专业教育脱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受惠面偏小[3]。在课程的授课内容中,也很少有教师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感兴趣的学生主要靠“自学”、“自悟”,即使学生有创业的意向或愿望,该创什么业、怎样创业的问题始终困惑着他们,往往愿望很好,兴趣很大,但收效甚微,创业的机会真正来临时,他们更多的是茫然和无所适从。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练地摊、送外卖”的创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创业须有创新,创新依赖科技,而科技主要来源于在校的专业学习。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对接专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深度融合。

1.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教育者应“多才多艺”,是个“通才”[4]。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专门的学科或专业,师资严重匮乏。仅有的少部分专业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指导,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科研项目或成果直接嫁接,效果并不理想。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是由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人员或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老师担任,缺乏创业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技能的系统培训,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单兵作战”,在知识与技能的统筹传授时“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创新创业校外导师数量不足,有的学院在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统筹协调不够,推进力度不大,构建全链条、全要素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落实还不到位,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需求。

1.4协同育人推进不力

一是校内相关部门协同不够。创新创业教育涵盖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培训、竞赛锻炼和创业孵化等环节[5],教务、学生管理、就业、财务、实践基地平台管理等学校相关部门均置身其中,各有担当。教务处负责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创”基金项目管理与实施,团委负责创新创业类竞赛和创业孵化,招生就业处负责创业理论培训和模拟实训等,多个“婆婆当家”,容易出现表面上都负责、实际上谁都不负责的现象,各自为政,出现问题相互推脱,缺乏协同,形不成合力,以致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不力,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二是校外协同不畅。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尤为重要,但是,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中均无专门的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和孵化平台相对较少,学校通过开放办学,集聚社会各方资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服务的力度还不大,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校地、校校、校企等校外协同育人机制。

2 安徽农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学校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抓好引、培、孵、助“四字诀”,从思想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条件建设和协同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凝练出《农林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施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模式得到李源潮、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教育部、农业部的高度肯定,被农业部评为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催生了农业部、教育部和团中央共同实施的“万名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衍生了农业职业教育领域的“农场生产与经营管理”专科专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中央、省主流媒体对学校“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1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安徽农业大学于2004年校第四次党代会上就明确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先后启动了学分制改革,配套实施了主辅修制、小学期制、创新实验班以及“卓越计划”等改革,建立了拔尖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合作型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2014年校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以“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重点的“卓越计划”,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多年来,学校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建设优势和特色学科,采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外延发展和内涵改造相结合、培养引进与整合共享资源相结合、创新管理机制与加大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农林生命等优势学科为重点,加大特色学科共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工、理、文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构建了园艺、林学与林业工程、生物学与作物学、畜牧学与兽医学、资源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农业工程与信息科学、食品科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经济学与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9大学科群,形成了以农为核心,农工结合、理农结合、农经管结合、农文法结合等多学科交叉互补、互动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专业分布已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技术、循环农业、精准农业和农机装备、新型肥药、贮藏加工、农村民生等各个方面,专业结构日臻合理。

(2)学分制改革。1994年,学校开始学分制改革的探索,灵活并有针对性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2005年,学校全面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改革。学校围绕“教”与“学”这两个中心环节,以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为基础,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推动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院实验中心、教师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了转专业制度、主辅修制度、导师制度和小学期制等。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学生个人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实施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一个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产的人才培养体系得以逐步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的单科专业培养到多学科交叉培养,从校内自主培养到聚集各类社会资源协同合作培养,形成了围绕拔尖创新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卓越应用农林人才培养的结构体系,实现了高等农业教育与行业的对接、与产业的对接、与市场的对接。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国家级(培育)重点学科、优秀特色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选择一定比例的优秀本科生,按照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建立高素质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积极推进“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生命科学学院于2010年实施了“生物创新试验班”培养计划。创新实验班独立建班,采取单独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组建以来,该班同学踊跃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累计获得36项国家、省、校级大创项目,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的比例达90%以上;先后在BMC Genomics、IJSEM、国家重点期刊等上发表论文10余篇;50%以上学生考取了国家科研院所和985、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此基础上,2014年,学校成功申报了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在农学、茶学等7个专业中实施拔尖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为安徽农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以“现代青年农场主教育培养计划”为重点的“卓越计划”,探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分别在相关学院实施了卓越农艺师、卓越经济师、卓越水利工程师、卓越软件工程师、卓越畜牧工程师、卓越会计师等项目。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荃银高科、共青团安徽省委联合开展了“安徽省农业现代化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满足农业集约化、适度规模化需求,服务农业一线,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创新创业人才。荃银高科10年资助500万元用于该项目。“现代青年农场主”班按照“资源共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构建了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共同推动就业创业的“五个共同”的育人机制。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探索“海外农场主培养计划”,打造“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升级版,服务农业“走出去”战略。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学校实行“小学期制”,利用小学期,大力推进辅修制和双学位制,扩大了辅修专业的覆盖面与受益面。如2012年,学校与云南大益集团合作“大益英才班”,遴选信息与计算机、经济管理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等学院学生辅修茶学专业,选择茶学专业的学生辅修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行业。公司对完成辅修课程学习、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同学予以奖励,并优先录用。

国际合作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学远程课程学习、学业评价、学分认定模式。通过短期交流、社会实践、学期交换、学年交换等加大了学生的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加拿大湖首大学开展“2+2”整班招生项目,拓宽招生渠道,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教育学科专业,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和层次。

2.2完善“一二课堂联动,凸显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育的全过程,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训练,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核心,开发并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了《创业教育学》《创业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思维训练》《成功创业者案例》等课程。同时,将以农业科技创新与创业为核心的素质拓展活动列为必修学分,设4个必修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纳入选修课程模块,开设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选修课程。实施学分互认,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可以直接获得学分,优秀成果可以作为毕业实践或论文学分,其它成果可以申请获得选修课程的学分。对创业实践成绩优异的学生优先推荐研究生或免费延长学业年限,激励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2)加强创业培训。推进GYB、SYB等创业培训,开办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培训班,整合政府、学校、企业、校园资源,遴选邀请各类嘉宾参与“神农大讲堂”、“企业家进安农”、“我的农场我做主”等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创业政策解读、创业沙龙、团队路演、座谈交流,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有机衔接。

(3)以创新创业为主线加强实践实习教学。学校出台了《安徽农业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安徽农业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施方案》,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统筹推进,合理设置课程学分、明确培养计划,集聚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着力培养有诚信、有自信、有责任、有能力的“四有”安农人。学校高新技术农业园区按功能建立了农萃园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农业机械示范区、分学科专业农业生产示范区等区域,满足涉农专业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的需要。将科研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新生研讨课,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学科前沿特色课,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每年遴选500项左右的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学生创新创业实践。2014年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高校。

2.3搭建“训赛一体、择优孵化”的实践平台,孵化创新创业项目

学校以“兴农杯”、“爱农杯”、“学术科技月”等活动为载体,举办具有农科专业特色的竞赛活动。依托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试验站和各类教学科研基地,逐步建立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集“教学实习、生产实践、科技示范、创新创业”一体化的网络式实践教学基地130余个,分批建成了3个国家级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中心、5个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基地、1个省级农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初步形成“创意培育、创能提升、创业孵化”等三个不同层级的实践平台,能够基本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锻炼需求。以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高新技术农业园为依托,在园区内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入园孵化。近五年来,园区内累计承担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0多项,承接大学生创业计划35项,入驻8个创业团队。建立了校内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吧”,已有10项具有“农”字特色的创业项目入驻孵化中心。同时,学校还与荃银高科联合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大学生“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施行管理监督、教育培训、资金融通、服务保障等四维运行体系,以此搭建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孵化、实战”于一体的递升式宝塔型五级育人平台。

2.4实施全方位跟踪服务,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1)建立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联动机制。成立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坚持“四个结合”,即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相结合、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团学工作相结合,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加强“四个对接”,即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涉农企业对接、与农业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接、与农业示范园区对接、与实习实训基地对接,建立了资源互补、协作共赢、成果共享的创新创业合作机制,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

(2)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学校整合资源,在政策、场地、资金、师资、竞赛、实训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激励措施,成立指导老师团队。遴选一批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团,为各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管理、法律、融资、财务、营销、技术等问题,提供“一对多”的辅导;由相关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干部组成辅导团,实行“一对一”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为创业团队提供基础跟踪管理、团队建设、政策咨询、参赛指导、人文关怀等服务。对创业实践成绩优异的学生优先推荐研究生或免费延长学业年限,消除他们后顾之忧,激励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每年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经费100万元,对获得国家或省级支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给予1:1配套资助。

近年来,学校累计投入500余万元,资助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3064项,参与学生12748人次。先后与安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合作,设立校企合作基金40余万元,先后资助52个创新创业项目。已有23个“挑战杯”优秀项目入园孵化,10余个项目签订了风险投资协议。每年在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获奖20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研发创新成果150多项,瓜果储藏、农用车辆运输保障系统等一批成果已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每年近60%的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1%成为创客,“三农”一线输送了众多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涌现出一批以贾长敬、胡昆锋、王效龙、孔小藤、梁延良、刘迪迪、鲍恩财等为代表的青年创业典型。

2.5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

(1)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在现有的按类招生、分段培养基础上,实行按型分流。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实行人才培养类型分流,各专业按不同的方向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类型。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库。实施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加大学生专业选择的职业测评指导及未来发展指导,加大学生专业选择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权重。

(2)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逐步改变传统的以学分绩点为主的学业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改革传统纸笔考试方式,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特点采用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个性化考核方式,倡导作品考试、论文考试、活动考试;大力推广课程无纸化考试。改革毕业论文完成方式,鼓励学生结合创新基金项目、创业实践、竞赛活动、科研活动等完成毕业论文。

改革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引导机制和个性发展支持机制,构建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等在内的多维度学生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评价机制。科研项目要积极吸收高年级本科生参加,鼓励科研经费支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作为重要评价因素,形成支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机制。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评价制度。

(3)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位一体改革。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方案、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和学分评定方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的活动方式、记录方式、学分认定、学分使用等制定详细明确的管理办法。编写符合我校实际的教材,并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

3 地方农业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培养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是各农业院校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作为地方农业院校,更应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地方需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3.1立足“三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学校领导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其次,学校要明确“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这一定位,把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聚焦在适应“三农”发展的需要上,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田野山林,让人才植根“三农”大地。再次,学校要坚持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三结合”,着力在培养“农趣”、激励“农志”、提高“农技”上做文章,把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农业科技的支撑度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

3.2适应“三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天花板”、“地板”的双重挤压和“红灯”、“黄线”的双重约束,已到了重要的转折关口,必须走“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作为农业高等院校,要积极适应地方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把握“双创型”人才的“规格”标准和素质要求,实行分类选拔、卓越培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和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两块硬骨头,“改到深处是教师,改到难处是课程”。一是深化学分制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学分体系,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纳入选修课程模块,对创业实践成绩优异的学生优先推荐研究生或免费延长学业年限,为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也为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创造空间。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专业融合的理念,实现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聚集校内外资源协同合作培养人才,形成围绕拔尖创新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卓越应用农林人才培养的结构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农业教育与行业对接、与产业对接、与市场的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三是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三农”需要为原则,大力推进专业改造和专业结构调整。强化农科专业,非农专业也主动“近农、靠农、强农”,在专业布局上扩大对地方农业产业的覆盖面和支撑度,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四是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创新实验和生产实践构成的“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彰显农技、农机、农艺、农经以及农业文化“五者结合、互有侧重”的农业院校特色,注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课程模式建设。同时,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新,“互联网+农业”孕育众多商机,学校应加快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创新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3.3服务“三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实践出真知。学校要积极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形成以优势农林学科为依托的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要大力开展国家、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举办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创业新创业类竞赛,打造“以赛促训、赛训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要秉承“赛训结合、择优孵化”的思路,设项目、搭平台、助孵化,为创客引路,为创意培土,为创业护航。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是主角,但不是高校的“独角戏”。农业高校应发挥“农”字优势,依托现代农业园、综合实验站、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要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要逐步建立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内外结合、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全方位创新创业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要进一步加强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友好院校的互动,积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共同培育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

[1]鲍桂莲,冯爱秋,肖章柯,等.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22-23.

[2]严毛新.政府推动型创业教育: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与成因[J].中国高教研究,2011(3):45-48.

[3]宋华明,朱立芳.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5(3):74-77.

[4]张立付,周旭,杨仕勇.“双创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辅导员职能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3):44-46.

[5]宋丽娜,王志贤.地方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创新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8):24-27.

[责任编辑:束仁龙]

10.13420/j.cnki.jczu.2016.05.031

G642

A

1674-1102(2016)05-0137-06

2016-09-22

周旭(1970—),男,安徽砀山人,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赶不走的学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