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旅游翻译探究

2016-03-28余义兵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原文交际

温 健,余义兵

(1.铜陵市第一中学,安徽 铜陵244100;2.池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文化视域下旅游翻译探究

温 健1,余义兵2

(1.铜陵市第一中学,安徽 铜陵244100;2.池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旅游翻译实践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章基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差异的背景,以信息有效传播为目的,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从而满足国际游客需求,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文化差异;旅游文本;变译;译写

中国是文化大国,也是旅游大国。要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旅游和文化产品的交流尤为重要。旅游业承载着跨文化沟通和理解的使命,具有带动、促进众多行业发展;但是旅游宣传、旅游翻译人才短缺这个瓶颈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外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的交流和国家“软实力”的整合与发挥,而国际旅游促销、传播、文化交流都离不开翻译。旅游翻译的目的就是对外国旅游者传播本国的旅游文化,要让外籍旅游者易于接受本土文化,必须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激发他们对旅游信息的兴趣。

1 旅游文本翻译基本原则

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应该是文化层面的诠释,揭示语言形式与文化隐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所进行的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旅游翻译应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因此要注重文本功能的传递和读者的理解,充分考虑语言文化差异在旅游资料中的具体反映,避免盲目“归化”,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1.1 确保信息有效交流

旅游文本原文信息在译文中充分传递,而且要译出原文的功能。旅游文本是一种文化载体,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文化因素考虑进去。旅游翻译有其理论和实践的独特性,更强调目标受众需求的针对性,追求精准转换传播效果。翻译是一种交际服务,翻译服务的一般功能是将一个新的(目的语)读者群融入一个本来是在源语言群体中进行的交际行为之中。尤其是文化信息的交流,要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推介中国。文化输出涉及到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更涉及到这个文化输出的战略和战术。文化输出的战略就是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宣传中国,战术上要采取变通的策略和方法。汉语文本自然考虑中国人和使用汉语为交际语言者的文化心理,因此,旅游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翻译,应该考虑文化差异,在真实传达原作者的意图、诠释中国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应适当考虑外来游客的实际需求及译文对他们产生的实际效果,允许局部的等效创造,寻找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增强旅游宣传的效率。

1.2 要以“读者”为本

旅游翻译是一种应用型翻译,实践性强。译文在功能上要与原文一致,要以本土文化为出发点,但又要符合目的语的体裁规范,从而达到与目的语读者成功交际的根本目的。要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推介中国,在翻译过程中,必要时可以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取变通的手段摄取原文中的相关信息,以满足特定的需求,这也是翻译理念和译者角色适应市场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情势发展的变革。旅游翻译存在学术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学术属性主要是从两种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要求准确、到位,是一门语言科学。商品属性主要是指旅游翻译是服务,为了产品价值的最佳实现,旅游翻译的诉求重点由“转换”转为“传播”,这是适应市场销售传播的一种需求。这也是文化多元性的一种反映。

此外,中文旅游文本材料多见的是华丽的词藻,复杂多变的句式和引经据典的说道。而英语旅游文本的词语选择非常严谨,关键词一般简明扼要、清晰明了、一语中的,句法简单,突出读者的地位。说服产生效果的前提是受众从说服性信息中读到自己赞同的意义,成功的说服就是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出者通过信息交换达到共鸣的过程,这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从而促成旅游行为。

2 旅游翻译的主要策略

2.1 变译

所谓的变译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既保留原作精神,又行文流畅,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和译者同样的感受。旅游材料的翻译离不开变译,在原文作者对受众的需求全然不知,或跨文化意识单薄的情况下,译者不仅仅是原文的解读者,还是外语版的原创者。从这个层面上看,原文和译文是对等的。这就要求翻译过程不是简单的字面上转换,而是要运用变通手段,弥补文化缺失,释放语言外的信息,最大程度满足游客的求知、求美、求新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如汉语中的“粽子”若直接翻译成“Zongzi”,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仅仅是一个专有名词,不知道是地名还是食物,词汇和意义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在跨文化交流中是不对等的。若照搬全译,则不能有效交际,达到传播信息的效果。不妨采用变通手段进行阐译。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原文的意思用译文表达出来。“粽子”可改译为“a traditional Chinese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尽管这个改译中还不能够把“粽子”的传统文化内涵全部表达出来,至少让游客体验到异域的饮食文化,满足游客求知需求。

2.2 译写

Susan Bassnett和Lefevere在《翻译、改写》中指出:“Translation is,of course,a rewriting of an origi⁃nal text.”旅游材料的改写或译写不能拘泥于词汇、短语、句子、段落、篇章,而需要针对旅游消费实际需求,兼顾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系统整体战略而有的放矢。旅游材料涉及原文作者所设定目标群体和实际的受众群体之间的文化、所处社会发展阶段、心理期待等差异,很难以对等的语言风格和目的语进行处理,“译写”再创造尤为必要。信息型文本翻译一般采用忠于原文的译法处理。中文服务的是中文读者,信息需求的量、度等方面与外来游客存在差异,因此,即使是信息性材料也存在删繁就简的技术问题,以便突出服务的针对性。例如:(中新社)北京一月九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九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旨在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With the Four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opened Monday in Beijing,China started a new march towards transforming itself into a nation of innovation.(adapted from China Daily)话语表达方式在译稿对此做了较多调整。译稿从中提取了“创新”这一关键词。经过译写,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与受众之间建立起各个层面的“认同”。译稿比较符合英文写作思维模式和外国受众的阅读习惯。

3 结语

由于旅游文本的复杂性、综合性和交叉性,很难对其语言特点从词汇、句法、语法、语篇和修辞等方面进行总括性论述。译文的好坏应以是否在目的语读者身上产生同样效果和反应为标准,因此,功能的对等并不意味着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形式上的对应,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习惯等,采取变通的手段和方法处理文化信息,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矛盾,在忠实原有文本的原则下,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缩小两种文化之间差异,达到有效交流,从而满足游客需求。

[1]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吕和发,张文,蒋璐,等.文化视域下的旅游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3]蓝红军.何为翻译:定义翻译的第三维思考[J].中国翻译,2015(5):25-30.

[4]宁立正.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J].上海翻译,2015(2):40-43.

[5]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1(1):93-96.

[6]吴云.旅游翻译的变译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4):21-24.

[7]朱献珑.英语对外报道导语的语篇分析及译写策略[J].上海翻译,2008(4):33-36.

[8]鲍晓英.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3(5):62-65.

[9]屠玉蓉.从跨文化的视角看旅游英语翻译[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96-97.

[责任编辑:钱果长]

H315

A

1674-1102(2016)04-0115-02

10.13420/j.cnki.jczu.2016.04.031

2016-07-2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13)。

温健(1974-),男,安徽铜陵人,铜陵市第一中学教师,主要从事翻译和英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跨文化原文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