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层制管理架构下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2016-03-28贺艳洁杨浩强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层科层制学生会

贺艳洁,杨浩强



论科层制管理架构下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贺艳洁,杨浩强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已形成了明显的科层式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层级化、组织分工专门化、组织运行制度化。在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实际运行中,科层式管理模式曝露出了阻碍工作效率、引发目标置换、催生官僚作风、压抑自主创新等诸多弊端。高校学生会组织要走出科层式管理的困境,充分发挥其组织功能,就必须精简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组织目标,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民主建设,提供参与机会;弱化行政干预,促进自主创新。

学生会组织;科层式管理;困境;出路

科层制是现代高等院校典型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原则。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科层式管理的特征,并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导致了学生会组织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影响其自身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高校学生会如何走出科层式管理的困境,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真正成为学生自治的组织,便成为了摆在高校学生会组织面前今后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科层式管理架构分析

科层式管理的思想来源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科层制(bureaucracy)理论。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理想类型”,它是一种“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等级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具有专业分工明确、职权等级森严、制度规则化、非人格化、资格法定性、行政效率化等特征”[1]。依照科层制理论来审视我国高校的学生会组织,不难发现,其中确实隐藏着科层制管理的影子。

(一)组织结构层级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我国高校科层式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学生会组织实际上已经逐渐成为了高校的一个“准基层行政机构”[2]。按照现代科层制的组织原则,在高校学生会组织中,大体上可分为“校学生会”和“院(系)学生会”两级;在每一级独立的学生会组织中,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全部的职位又可以分为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各分工部门部长、副部长,部门委员、部门干事等若干层级,而且每一级职位的承担者都被赋予了对其下属进行合法控制的权力。也就是说,这些层级按照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责任,由高到低,权力逐级分散,形成了一条垂直分叉类似于金字塔形态的权力结构体系,从而体现出了典型的科层制管理的特征。

(二)组织分工专门化

在韦伯看来,分工专门化是指“科层管理结构为达成其组织目的,以特定方式分配其职务的各种规则性活动”[3]。高校学生会组织中的分工从大的方面看,可分为校、院(系)不同层级的机构,分别负责组织学校和院系不同层面上的工作;从小的方面看,每个学生会组织内部又可分为一系列职能分工明确的“专门化”部门,如组织部、纪检部、学习部、文娱部、体育部、宣传部、女工部、信息部、通讯部、社会实践部等,分别负责组织内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高校学生会组织内部明确的职能分工和部门设置的专门化,保证了学生会组织的高效运转,并充分体现了科层制管理思想强调“工具合理性”组织设计导向。

(三)组织运行制度化

为了保障各项工作事务有条不紊地开展,高校一般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学生会组织的上级领导部门(主要是校团委、学工部及各院系的团总支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各级学代会拟定并通过的章程和决议等,来对各级学生会的组织目标、部门设置、职责权限、干部选拔和工作程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处于一种制度化的规则框架之内,以保证组织运行的规范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学生会组织的制度化运行模式,不仅有利于对高校有关学生管理理念与制度的反复强调和集中落实,而且也为学生会组织的成员提供了办事依据和行为准则,虽然规范和引导了学生会组织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同时也会受到这些管理制度的控制和约束,充分表现出了科层制管理模式的“非人格化”特征。

二、科层式管理架构下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发展困境

(一)阻碍工作效率

在科层式管理模式下,由于学生会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强调的是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垂直沟通和命令服从,因此,当各平行部门面对一些没有被明确规定由谁或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的事务时,便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踢皮球”的现象,甚至导致组织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影响组织工作的效率。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例如开展全校性的突击大检查、组织大型的文体活动、处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等等,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但当学生会组织的机构十分庞大时,协调沟通的速度就会非常缓慢,严重降低了学生会组织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大,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内部机构部门设置不合理的学生会组织中,其工作效率更低。

(二)引发目标置换

高校学生会的价值目标是根据学生需求“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然而,科层制管理模式下的学生会组织,扭曲了“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目标,异化成为学生管理的工具,也就是说,有些学生会组织的成员不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为广大同学服务上,而是更多地放在应付一些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或者代表上级领导、权力部门对学生进行监控、组织和管理上。特别是在一些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控制下,学生干部做的更多的是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圆满完成上级领导吩咐和布置的任务,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规章制度只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三)催生官僚作风

科层制渗透下的高校学生会组织,由于其格外强调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层层节制关系,往往会导致组织成员对权力的向往、崇拜和追逐,从而使学生会组织演变为少数学生干部获取特权的名利场,并催生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官僚主义作风。“学生组织内部实行上下级这种行政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学生干部出现行政化趋势,主席布置任务给部长,部长布置任务给部员,老部员再安排给新部员,结果苦活累活大多数是新加入组织的低年级部员来做,形成新的校园学生官僚体系”[5]。在学生会组织中,存在着浓厚的官僚主义气息,尤其在高年级同学更为明显、突出,这样,促使低年级同学过于追求权力,逐渐形成对上级领导阿谀奉承,对部门成员盛气凌人的习气,进而必然导致一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总是不遗余力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上面,甚至出现了送礼行贿、请客吃饭等腐败现象,以获取更多晋升机会。近年来,高校学生会组织被广为诟病,甚至被指为是“藏污纳垢之地”、“大学最阴暗的一角”[6],也正是由此而发。

(四)压抑自主创新

科层制的非人格化要求组织成员必须严格服从层级和制度的约束,从而使组织成员沦为了科层机器中“附属而又不可或缺的零件”,并为之付出了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沉重代价——组织成员被训得规规矩矩,“自主性”和“创造力”消失殆尽。一方面,学生会某一部门的成员常常需要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上反复从事同样的工作,这种相对单一、枯燥的工作,使某些部门成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懈怠、厌烦等等情绪,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本的兴趣和热情,既不利于部门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自主、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会组织成员长期处于规章制度的强制约束之下,使他们很难获得足够的自主空间,并逐渐形成了“循规蹈矩”、“依法行事”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组织成员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甚至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知道遵守规章制度的奴隶。

三、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一)精简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在高校学生会组织中,从主席、部长到干事至少有五个层级,包含数十个名目繁多的职能部门。层级和部门过多导致很多高校的学生会组织都出现了“干事不干事”的现象,因为他们很多人不是不想干、不会干,而是根本没有机会干。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组织的工作效率根本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局面,学生会组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精简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其一,通过减少学生会组织的管理层级来减少决策和行动之间的时间消耗和信息失真,增强组织的行动力和灵活性;其二,要尽可能在最低限度上来划分和设置职能部门,避免部门重叠和机构臃肿,使组织的部门结构更具弹性化;其三,要严格控制学生会组织成员的数量,尽量精选高素质的学生组成学生会的管理队伍,避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情况出现;其四,要尽量规范并简化学生会日常管理工作的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事务,让学生会组织可以专注于自身的本职服务工作。

(二)明确组织目标,强化服务意识

高校学生会组织在科层式运作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重管理轻服务的目标置换现象,甚至异化为高校党团组织或行政机构实现其管理功能的工具,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会组织在科层制管理的渗透下迷失了“服务学生”这一根本宗旨和价值目标。组织的价值目标体现在组织成员的行为中,而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因此,高校在学生会组织的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和强化组织成员的服务意识,才能将学生会真正打造成一支“充分发挥桥和梁纽带作用,表达和维护同学利益,努力为同学服务”[7]的学生自己的自治组织。具体而言,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会干部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处理好“管理者”与“服务者”两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全方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学生会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营造一种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工作氛围,使组织成员形成共识,并共同致力于学生会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

(三)推进民主建设,提供参与机会

民主参与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大发展趋势。科层制强调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导致了权力在上级部门的过度集中,并容易迫使组织成员形成阳奉阴违、排斥异己、“对上不对下”的官僚心态,无法保证组织运作上的真正民主,同时也会使学生会失去广大同学的信赖和拥护。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学生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全力推行民主化建设。第一,在选举学生会各部门成员的过程中,团委、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可以将权力下移,做到不插手、不干预,尽可能发挥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尽可能保证选举过程的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第二,在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中,避免出现学生会主席的“一言决定论”,让所有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保证各部门成员的民主权力。此外,作为学生自己的自治组织,学生会还要尽可能地拓宽广大学生参与学生会管理事务和对学生会干部进行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渠道,拉近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倾听来自学校基层的声音,汇聚每个人智慧的火花,更好地促进学生会组织的发展。

(四)弱化行政干预,促进自主创新

在我国高校科层制管理的体制背景下,许多高校的学生会虽然被标榜为学生自己的自治组织,但事实上,这个自治组织俨然已成为高校某些部门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组织内部成员每天只工作,从不拿工资。学校行政权力的介入,使学生会很难发挥组织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仅仅是应付完成团委等其他相关部门下达的各类任务,忽略了其自身的服务功能,更不用提维护学生权益了。因此,要纠正这种错误倾向,就必须弱化学校的行政干预,逐渐去除罩在学生会组织上方的官方帽子,逐步展现其作为自治组织的特性,“把行政干预限定在必要的限度,将学生会从高强度的行政管制中剥离出来,打破主管部门与学生会之间‘命令——服从’的权力赋予模式,使主管部门的角色由直接指挥回归宏观指导”[8],从而为学生会组织的自主发展和创新留出足够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清楚界定高校学生会组织与学校团委的关系。对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学生会、研究生会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9]。由此可见,共青团与高校学生会组织之间应该是一种在独立自主前提下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命令”与“服从”,或行政化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只有理清了这层关系,学生会组织才能在实际运行中最大限度地彰显其自主品格和创造活力。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2-202.

[2]张勇,潘素萍.论高校学生会组织创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3):26.

[3]张新平.对学校科层制的批判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3(8):30.

[4]时立荣,周延东,蒋卓晔.高校学生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与价值目标一致性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7.

[5]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6]陈伟.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EB/OL].http://www.docin.com/p-577899394.html.

[7]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EB/OL]. http://www.docin.com/p-221193532.html.

[8]刘俊.高校学生会组织价值回归的目标定位[J].当代青年研究,2011(12):93.

[9]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EB/OL]. http://www.docin.com/p-221193532.html.

责任编辑:刘海涛

On the Reforms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Union in the Bureaucracy Management Framework

He Yanjie,Yang Haoqiang

Currently, College Student Union has formed clear characteristics of bureaucracy management including stratific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many drawbacks are showed in the bureaucracy management such as hindering the efficiency, leading target replacement, creating bureaucracy, restricting innovation etc. To get rid of the dilemma of bureaucracy management, we should simplify the organization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clear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 promot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tion, and weaken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llege student union; bureaucracy management; dilemma; solution

G645.5

A

1673-1794(2016)04-0110-04

贺艳洁,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杨浩强,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2016-05-11

猜你喜欢

科层科层制学生会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公司的“科层文化”现象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海尔企业科层制异化的特点及类型研究
论科层制的困境及扬弃
——基于马克思和韦伯文本的研究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另一种可能:非科层模式①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美国大学治理理论模式:边界及其缺陷分析
对中职学校学生会建设的几点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