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民间艺术视觉形式语言研究——以淮北地区为中心
2016-03-28曹光宇
曹光宇
淮河流域民间艺术视觉形式语言研究
——以淮北地区为中心
曹光宇
淮北汉代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鲜明的人文和地域特点,集中表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淮北市汉画像石的雕刻艺术语言、造型艺术语言、图案形式语言三方面进行淮北汉画像石的视觉形式语言研究。我们发现二千年前的的淮北汉画像石融合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与当代艺术有很多相似的形式语言。
汉画像石砖;雕刻艺术语言 ;造型艺术语言;图案形式语言
汉画像石砖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在中国丧葬民俗中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产生和当时汉代的厚葬习俗紧密相连。“汉画像石是在西汉时期礼俗与墓葬制度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1]全国各地出土的画像石艺术集中体现了汉代文化精神,主要分布在现今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省份。四川画像石清秀、精细;河南画像石雄壮浑厚;陕北和晋西北画像石简约自然;山东、安徽、和江苏画像石厚重浑朴。各地画像石艺术风格和题材各有不同,有着鲜明的时代和地域性特征,各个地区、各个时期雕刻技法既有联系,又相互影响。
汉画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认为:“淮北画像石特点有二:一是绘画雕刻的艺术性强,无论构图和线条都栩栩如生,特别是有部分画像已采用立体透视法,实开近世美术之先河。二是画像内容丰富,特别富于神话性、历史性、社会性,且多异于其他各地汉画,故有特别的研究价值”。[2]淮北汉画像石以形象化的内容集中表现了汉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是汉代人精神创造的真实写照,成为了解淮北汉代社会民俗文化和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珍贵图像史料。
一、淮北汉画像石的雕刻艺术语言
画像石是绘画和雕塑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最早的浮雕艺术。汉画像石是先由画工在石块上绘出线勾的画面底稿,再由石匠们按照画稿加以雕镂刻画出立体物像,最后由画工再加彩绘。汉代艺人大胆运用夸张和概括的手法,借助石面雕刻对汉代社会生活进行了精细的刻画描绘,用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图像表现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生活习俗。画像石在材质上虽有局限性,但汉代艺人以刀代笔,创造了多种雕刻技法,用有限的空间表现了无限的想象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最能体现画像石艺术特点的是汉代艺人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和阳线刻两大类,从淮北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看,目前淮北汉画像石发现的雕刻技法大致可分为:
(一)阴线刻
阴线刻是淮北汉画像早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多出自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光滑或粗糙的石面沿着主体物象的轮廓线在石面上直接用阴线条勾勒物象,保持了画像石的平面装饰性。吴曾德在《汉代画像石》中谈到:“中国绘画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善于运用线条,绘画与阴线刻画唯一的不同在于一个是画线,一个是刻线,即把绘好的线条刻上。这种阴线石刻画还往往上了一层彩色,有白色、黑色、红色、蓝色、绿色等。由于年代久远,这些色彩多已剥落,但留下些残迹仍依稀可辨。所以,阴线刻画与绘画在风格上基本一致”。[3]2-3这种雕刻技法的特点是画像石表面没有凹凸,物像与余白在一个构图面上,物象的体积感减弱,保持了石面原先的平面感。如淮北博物馆馆藏的龙、凤、龙马、扶桑和铺首衔环等多采用阴线刻雕刻技法。
(二)阳线刻
线刻的另一种形式是阳刻线,即在物像轮廓内雕成凹面,而物像轮廓用阴线雕刻完成。阳刻线的技法近似篆刻阳文,保留文字其余部分剔除印出朱文的技法。阳刻线是保留物象主体,物象之外的背景用刀凿剔除,被剔除部分制成平面,再以阳划线在背景上加强点、竖、斜线造成特殊效果。这种雕刻技法根据表面凸起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1.浅浮雕。浅浮雕为淮北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的主要雕刻技法,物象轮廓以外削低,物像浮起较高,有的地方细部用阴线刻表现,起伏明显,立体感更加强烈。吴曾德在《汉代画像石》中说:“一般称此法为‘剔地’(或‘减地’)浅浮雕”。[3]3如淮北出土的文职门吏图画像石,上下两个门吏身着长袍,束腰,戴平冠,双手合十,好像在迎接主人。画面中物象弧面凸起,细部用阴线雕刻,线条运用简洁,人物表现得惟妙惟肖,画面富有动感和气势。
2.高浮雕。高浮雕是在浅浮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于东汉晚期。把物像的某些部分刻透镂空,使物象凸起较高,细部转折处做剔地,类似立体的圆雕。淮北出土的形态各异的铺首衔环很多采用高浮雕雕刻,抽象并具有装饰的效果。
从雕刻方法来看,淮北出土的汉画像石的大多是以浅浮雕为主,也有一些画像石是采用多种雕刻技法,如有的先用浅浮雕雕出大体形象轮廓,再用作为装饰的阴刻线雕刻出形象的细节特征;也有采用浅浮雕雕刻凸显形象后,再用阴线刻雕刻出形象大体特征。淮北汉画像石多种雕刻方法的合理运用,刻画出了一幅幅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二、淮北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语言
(一)以形写神 变形夸张
淮北汉画像石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大胆地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加以夸张对比,造型注重整体感觉,采用动态把握,提炼概括,简略了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在写实的基础上借助于线条合理的变形和适当的夸张处理后,以意送神,准确地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又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体现出汉代艺人们的艺术素养和运用线条造型的艺术手法已经相当成熟。如淮北出土的一块画像石,画像中伏羲、女娲的形象是正常人加上蛇身,两条蛇躯的尾巴紧紧的交缠着,画面中人物塑造大胆精简、造型整体,采用极为简约的表现方式,想象、夸张的手法增强人物的个性特征,反映出对意象造型的准确把握。
(二)线性造型 简约概括
“简约”是儒道思想在绘画中的体现,中国传统绘画以线条来造型,讲究简约精炼。杨絮飞在《汉画像石造型艺术》一书中描述:“一般来说,汉画像石中的形象除了建筑物、器皿、车辆、工具等物品本身就为直线造型,其形象外轮廓部分为直线外,大多人物、动物等主要形象的外轮廓均以曲线为主”。[4]艺人们不拘泥于精雕细琢的刻画,用曲直、刚柔、巧拙、粗细、繁简、疏密等线条的交错运用,充满了韵律和节奏的对比。用较长的线条整体神韵的概括性的表现,使得画面形象简约生动具有装饰美,在形象塑造上充分地体现了线条运用简约线条运用简约精炼、古拙浑朴、自然酒脱的三个特点。淮北汉画像石的艺人们以线条造型运用以刀代笔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淮北汉画像石在塑造人和动物形象的外轮廓上面,大都是较有运动感、节奏感、流动感的曲线使形象生动活泼更富生命力,能够用线条准确把握动态的外观是淮北汉画像石雕刻技法的特色。
三、淮北汉画像石的图案形式语言
淮北出土的汉画像石非常丰富,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是这里出土大量汉画像石的重要原因。淮北汉画像石题材涉及汉代政治、经济、生活、社会、战争、风土人情等,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耕种、渔猎、百戏、车马出行等基本上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体现一个时代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根据图案在汉画像石中形式语言分类可将其分为主体装饰图案和边饰纹样图案。
(一)主体装饰图案
淮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主体装饰图案的题材可分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两种:
1.现实性题材。汉代画像石艺术冲破了商周宗教神秘艺术的禁锢,人们把眼光转向关注现实生活,真实、形象地再现当时汉代人的宗教观、哲学观和审美观,是思想进步的一种体现。现实性题材在淮北出土的画像石中占有很大比例,有车马出行、生产劳动、官吏、武士、舞乐、饮宴、杂技等,生动描绘了现实生活中墓主生前的生活状态。
2.非现实性题材。汉代意识形态以儒家思想和道家神仙思想为主,淮北出土的汉画像石有“东王公西王母图”、“伏羲女蜗图”、“月宫图”、“四神图”等,塑造了很多神仙和表示祥瑞的珍禽瑞兽,表达了汉代人心目中的神仙世界和死后渴望到达的理想生活状态。如淮北博物馆馆藏的《天马行空车马出行图》原石上有一翼马行空,足踏云纹。中部有一翼马行空,昂首嘶鸣,马后有一羽人拽马尾。前一羽人一幼马,幼马头部鬃毛阴刻处理成树枝状。下部左起有一车,车上有华盖,单面轮,车内御者一手扬鞭,车主为一老者头戴高冠,手执一圆状器物。画面上有节奏型排列的三片卷云纹。这是一幅把现实生活、想象和传说融合在一起为题材的典型的阴线刻画像,伏羲、女娲在汉画像石上屡见不鲜,人们把他俩视为人类的始祖神,可以看出这些形象是神仙“世俗化”的体现,反映出汉代祖先崇拜、泛神崇拜、 道家羽化升仙的观念。
(二)边饰纹样图案
边饰纹样图案是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体图案相得益彰,与主体图案的装饰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边饰纹样图案是淮北汉画像石的又一特点。边饰纹样图案,民间称其为“花边”,常见以边框的形式分布在主体图案的两侧、三侧及四周边缘起到装饰作用。淮北早期的画像石,边饰纹样图案比较简单,由一种图案花纹组成单层二方连续;中期的画像石中边饰纹样图案所占的面积变大;后来边饰纹样图案变化更加丰富,有的画像石的边饰图案所占比例超过了主体图案。常见的边饰纹样图案有常青树纹、菱形纹、水波纹、十字穿环纹等。常青树纹和水波纹常用于石棺墓内的内壁装饰上,菱形纹和十字穿环纹常用于画像石墓墓门的门楣与两边的门柱上,也有在石棺墓的内壁全是采用菱形纹图案装饰。
四、结论
淮北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是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艺术遗产的一部分,以巧妙的造型语言、精湛的雕刻技法、丰富的题材形式向人们展示汉代画像石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王洪震认为:“汉画像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5]学习、借鉴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格外重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蒋英炬.关于汉画像石产生背景与艺术功能的思考[J].考古.1998(11).
[2]高书林.淮北画像石[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吴曾德.汉代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杨絮飞.汉画像石造型艺术[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5]王洪震.汉画像石[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8.
责任编辑:李应青
A Study on the Visual Form Language of Folk Art in Huai River Basin—— a case study of the Han Dynasty stone in Huaibei
Cao Guangyu
The portrait stone of Han Dynasty in Huaibei is a treasure of China ancient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humanities and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with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an people’s ideas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 visual form of language study about the stone relief of the Han Dynasty in Huaibei city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like stone carving art language, art language and pattern language. We foun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Han stone relief in Huaibei integrated a variety of artistic language art of painting, sculpture art, architectural art, folk art in one,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art of performance has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form of language. We should take the related reference of contemporary art language stone and a variety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art for the in-depth research.
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 art; language; language art; pattern language
J0-03
A
1673-1794(2016)04-0075-03
曹光宇,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设计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绘画(合肥 230011)。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266)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