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翁亭记》英译本评析——逻辑翻译观视角

2016-03-28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杨译醉翁亭记评析

魏 黎



《醉翁亭记》英译本评析
——逻辑翻译观视角

魏黎

《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对其译文进行评析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逻辑翻译观是从逻辑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文章对逻辑翻译观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将逻辑知识应用于翻译研究,通过丰富的例子阐述了思维的形式与规律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在理论的指导下,比较了杨宪益夫妇和翟理斯的译本,说明了逻辑翻译观指导文学翻译的可行性。

逻辑翻译观;醉翁亭记;译文评析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颂。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醉翁亭记》的英译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备受翻译家们的关注。在众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翟理斯、刘师舜、谢百魁、罗经国等的译本堪称佳作。近年来,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些译本进行了评析。总的说来,这些翻译批评大都从语言、文化、篇章、语言风格、美学角度入手,或单独分析某个译本,或比较两个及多个译本的优劣。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从逻辑翻译观的视角对译本进行评析。逻辑翻译观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阎德胜教授提出。30多年来,该理论被用于各种文本和文体的翻译,如科技文本、术语、合同、法规等。但是,该理论至今未被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翻译。鉴于此,本文将从逻辑翻译观的视角出发,对杨宪益夫妇和翟理斯的译本进行评析,进而验证该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

一、逻辑翻译观简介

逻辑翻译观是我国学者阎德胜在大量翻译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理论。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语言转换的过程,翻译模式是“语言+词典”的机械复制。这种理论长期以来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与传统翻译理论不同,逻辑翻译理论将逻辑学的知识和规律应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虽然与语言关系紧密,但其实起决定作用的是逻辑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陈家麒在“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在翻译中的作用”一文中举例说明了翻译不仅要依靠语法分析,更要运用逻辑判断,理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到忠实、准确的译文[1]。阎德胜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善和深化,他认为,要将翻译过程当作思维活动,将逻辑学与翻译学相结合,从而提升翻译学的高度,即将其看作应用逻辑学[2]。阎德胜还从概念、判断和推理三个思维形式入手系统阐述了思维与翻译的关系。译者首先接触到的是概念,阎德胜认为,翻译活动离不开思维活动的制约,翻译过程中,无论是词语逻辑层面,还是句式逻辑和句群逻辑层面,译者都要理解并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这一语言现象,恰当运用增加词语、删减词语和转换概念的翻译技巧处理翻译问题[3];再者是判断,从事翻译工作,必须满足译入语的形式逻辑要求,运用补足、调换主概念、宾概念和联系词等翻译技巧处理原文语言形式;最后是推理,阎德胜在“逻辑推理在翻译中的运用”一文中阐述了类比推理、复杂推理等语言现象在俄汉翻译中的处理技巧,并指出,必须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安排成符合要求的译文推理形式[4]。

阎德胜的研究奠定了逻辑翻译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众多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惠宇认为无论是原文的理解还是译文的表达,都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但有助于词义的理解,而且能弥补语法分析的不足[5]22-28。王海霞在“逻辑分析与翻译”一文中分别讨论了逻辑分析在词义理解、句子表达和篇章组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力地证明了翻译离不开逻辑这一观点[6]。李成明认为,翻译不仅涉及语言因素(词汇、语法、修辞等),更包括许多非语言方面的问题,而逻辑是其中最关键、最基本的要素[7]。方梦之也对逻辑翻译理论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 我们进行的是逻辑翻译研究,最重要的,就是根据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来确立两个民族语言文字的动态的、整体的翻译观。[8]”因此,逻辑翻译观不是静止的翻译观,就像李楠所说的那样:“翻译的本质便是在“动”,译者必须在正确把握原语和目的语思维的基础上,动态地把握翻译活动。[9]”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以变化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原文,根据原文各种逻辑联系的需要选用或构造不同的表达形式来组织译文,在词语的动态调整中寻求译文语言结构的动态平衡。

二、逻辑思维与翻译

(一)思维的基本形式与翻译

“翻译的整个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原文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果,译品则是思维活功的结果。[5]22”由此可见,思维在翻译中发挥重要作用。

思维包含三个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阎德胜指出,翻译时,译者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最先遇到的是概念,如何借助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准确把握原语概念的意义进而忠实、通顺地在译文中将其传达出来至关重要[3]。如:《醉翁亭记》中“醉翁”这一概念如何准确地翻译出来,需要译者仔细揣摩。杨宪益夫妇和翟理斯均将其翻译成“the old drunkard.”根据原文,我们知道“醉翁”的来由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drunkard”意为“someone who frequently gets drunk(酒鬼、醉汉)”,显然与原文概念表达的意义不符。

判断由概念构成,是对事物有所推定的思维形式。一个判断主要由主概念、联系词和宾概念三个部分构成。如:我是中国人/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他们”是主概念,“是”、“取得了”是联系词,“中国人”、“成绩”是宾概念。但是英汉表达判断时存在差异。汉语是一种“话题”突出的语言,主概念有时在句子中可省略。英语则不同,一个句子必须主谓宾俱全。如:《醉翁亭记》中的“山行六七里”,是谁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在汉译英时需要补全主概念。

推理是在已有判断的基础之上,根据特定的逻辑知识得出新的判断的过程。但是英汉主要推理模式不同。一般来说,汉语重归纳,中心句往往在句尾;相反,英语重演绎,中心句常出现在句首。因此,翻译时,需要适当调整逻辑顺序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特点。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旺盛,因此我方不得不提高报价。这是汉语中典型的“先因后果”句式,英语译文则为“we have to raise the offer due to the rising costs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strong demand of the market.”体现了英语演绎推理的模式。

(二)思维的基本规律与翻译

翻译不是以语法分析为依据,而是以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因此,要做好翻译,必须掌握思维的基本规律。逻辑思维包含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特定概念的意义是确定的。同一律要求翻译时不得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能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例如,X-ray can be produced by a special instrument…the light, being considered as one of many miracles, has little difference with ordinary light. 原译为“x射线可以由一种特殊装置产生,虽然这种光是众多奇迹之一,但它跟普通的光没什么区别。”分析原文可知,“the light”指的就是“X-ray”,为了保持前后概念同一,应将其翻译为“x射线”,而非“这种光”。再如,“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中“其”这一概念的含义需要译者仔细揣摩。通过“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一句可知,“其”指的是“山”,如果将“其”理解为“滁”,便会造成前后概念不一致。

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律要求保持思维的无矛盾性,翻译时,同一语境中,某物不可能同时既真又假,译文前后不能自相矛盾。例如,Parents in the countryside can look after their children all the time, andnoneedofgoingouttoworkleadstoneglectofchildren. 原译为:农村的父母时时刻刻都能照顾孩子,父母需要出去打工时,孩子也不会无人照看。从语法上看,原文“no need of going out to work leads to neglect of children. ”有两种理解,一是“need of going out to work doesn’t lead to neglect of children”, 二是“there is no need of going out to work, so there’s no neglect of children.” 阅读译文发现,译文采用的是第一种理解,语法正确,语义通顺。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译文违背了矛盾律。既然“父母需要出去打工”,那孩子怎会有人照看呢?此外,“父母需要出去打工”与“时时刻刻都能照顾孩子”也相互矛盾。因此,译者应采用第二种理解,将其译为“父母没有必要出去打工,因此孩子也不会无人照看。”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要求保持思维的明确性。反应在翻译中指翻译要用语准确,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例如,In terms of results, this approach, not to mention its advantages, does no harm to patients at least. 原译为“就结果而言,这种方法对病人并无害处,当然也谈不上好处。”译文读起来很费解,表意模糊,让人不知道这种方法到底是好是坏。应改为“就结果而言,先别提这种方法对病人的好处,至少它没有害处。”这样一来,译文肯定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更加明确规范。

三、逻辑翻译观指导下《醉翁亭记》译文评析

《醉翁亭记》的译本很多,本文选取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翟理斯的译本作为评析的对象。通过比较与评析,旨在说明逻辑翻译观可应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

例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是本句理解的重点。先看杨译,“You will see a hut with a spreading roof by the stream, and this is the Roadside Hut of the Old Drunkard.”。原文表达的意思是“像鸟张开翅膀一样”,“spreading roof”较为含糊,无法体现原文的神韵,违背了思维的排中律的要求。再看翟译,“In the road stands a kiosque, commonly spoken of as the Old Drunkard's Arbour.”直接把原文这一形象的拟人手法漏译了,显然是一大失误。

例2作亭者谁?……太守自谓也。

This hut was built by the monk Zhixian. It was given its name by the governor, referring to himself.(杨译)

It was built by a Buddhist priest, called deathless wisdom, who lived among these hills; and who received the above name from the Governor himself.(翟译)

阅读译文后发现,二者对“名之者谁?”中的“之”理解完全不同。杨译将其理解为前文中的“亭”,翟理斯则理解为“智仙”。仔细分析原文得知,这里的“之”指的是“亭”,是太守给“亭”取名,而不是给“智仙”取名。根据同一律的要求,同一语境中的概念意义是唯一的,翟译无疑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例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

Now at dawn and dusk in this mountain come the changes between light and darkness: when the sun emerges, the misty woods become clear; when the clouds hang low, the grottoes are wrapped in gloom. (杨译)

The sun's rays, peeping at dawn through the trees, and by and by obscured behind gathering clouds, leaving nought but gloom around, give to this spot the alternations of morning and night. (翟译)

原文用“日出”、“云归”描述了山间“朝暮”的变化,先分述后总述的描写方式体现了汉语典型的归纳推理模式。从译文看,杨译将原文语序进行了调整,先以“…come the changes between light and darkness”总领全句,而后再分述“朝暮”的变化。相比之下,翟译则按照原文的语序顺译下来,未做调整。根据英汉逻辑推理方式的差异,杨译采用了演绎推理的模式,比翟译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原文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至于负者歌于途,……滁人游也。”、“临溪而渔,……太守宴也。”这几句都是典型的归纳推理,而杨译对它们的处理方式相同,把“山间之四时也”、“滁人游也”、“太守宴也”先翻译出来,而后再展开叙述,译文明显采用了演绎推理的模式。再看翟译,语序与原文相同。从英汉推理模式的不同来看,杨译更加规范、地道。

例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Although men enjoy accompanying the governor there, they cannot understand his pleasure either. (杨译)

They rejoice with him, though they do not understand at what it is that he rejoices.(翟译)

此句翻译的难点在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其”的含义是什么。看完译文后发现,杨译和翟译均把“其”理解为“他的”,即“人们虽然懂得跟从太守游览很快乐,但是不懂得太守快乐着他的(即他自己的)快乐。”乍一看,这种理解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仔细琢磨后发现,本文的主题是“与民同乐”,如果太守只是在享受“自己的”快乐,又何谈“与民同乐”?太守应该是看到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自己从心底感到满足。因此,应该把“其”理解为“他们的(民众的)”,即“却不知道太守因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正确的译文应该是“they do not understand that he enjoys their pleasures.”这样看来,杨译和翟译均与全文的主旨相悖,违背了思维的矛盾律。

再看本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中的“人”字,杨译为“men”,翟译为“friends”。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这里的“人”明显指的是“民”,并不只是太守的“朋友”。所以,翟译明显与文章主题不符,杨译虽然理解无误,但是译文的传达也不完全准确。

文中还有一处类似的情况。“行者休于树”中“行者”翟理斯将其翻译为“travelers”。但是“traveler”指“a person who is on a trip or a person who travels a lot”,通常指外来的游客。从下文的“滁人游也”可以看出“行者”应该指的是当地民众,这也与文章“与民同乐”的主题相符。此处翟译显然也违背了矛盾律。

四、结语

逻辑翻译观将逻辑学的知识应用于翻译研究,打破了传统翻译研究仅仅关注语言的单一模式,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将逻辑翻译观用于《醉翁亭记》的译文评析,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逻辑翻译观适用于文学文本的翻译,它为文学翻译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支撑。

[1]陈家麒.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在翻译中的作用[J].中国翻译,1983(8):16-19.

[2]阎德胜.翻译科学是应用逻辑[J].中国翻译,1991(2):9-16.

[3]阎德胜.从概念的运用看翻译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必然联系[J].中国翻译,1989(2):1-6.

[4]阎德胜.逻辑推理在翻译中的运用[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9(6):62-65.

[5]慧宇.加强逻辑思维,提高译文“信”度[J].中国翻译,1991(2):22-28.

[6]王海霞.逻辑分析与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41-142.

[7]李成明.逻辑分析在翻译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1(4):44-46.

[8]方梦之.阎德胜与逻辑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1998(1):29.

[9]李楠.逻辑翻译学视域下的英译汉术语翻译腔解决之道[J].读书文摘,2015(18):42.

责任编辑:李应青

H059;B81-05

A

1673-1794(2016)04-0052-04

魏黎,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商务英语(安徽 滁州 23900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横向项目(KTF2015010);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横向项目(HX201549);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5A432)

2016-04-11

猜你喜欢

杨译醉翁亭记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教学内容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以《醉翁亭记》教学为例
浅析杨译《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扣题而教——《醉翁亭记》教学创意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文化语境视阈下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策略的选择
意识形态与翻译副文本的变迁:杨译鲁迅小说副文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