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与分析
2016-03-28陈新宝马国生谈云昌胡淑芳方向亮赵知维方达福湖北省阳新县种子管理局阳新500阳新县农业环保站阳新县特产局阳新县农业局
陈新宝马国生谈云昌胡淑芳方向亮赵知维方达福(湖北省阳新县种子管理局,阳新500;阳新县农业环保站;阳新县特产局;阳新县农业局)
阳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与分析
陈新宝1马国生1谈云昌1胡淑芳1方向亮2赵知维3方达福4
(1湖北省阳新县种子管理局,阳新435200;2阳新县农业环保站;3阳新县特产局;4阳新县农业局)
摘要:概述了湖北省阳新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的普查概况、普查现状、普查分析3个方面内容,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精准扶贫”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阳新县;种质资源普查;概况;现状;分析
1 普查概况
1.1 县域概况[1-5]阳新县位于幕阜山北麓、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并具有地形复杂—山丘河湖江相互交错区、气候独特—亚热带北缘地区季风区、生态脆弱—灾害频发的地域贫困区三大特点。全县海拔8.7~860.0m、114°43′~115°30′E、29°30′~30°09′N,全县22个镇区场418个村。全县人口105.94万,其中农业人口78.75万。土地面积2782.80km2,其中耕地面积97.99万亩。2014年农业总产值288.20亿元,占生产总值460.58亿元的62.57%,“农业大县”特点十分突出。农业大县及其县域三大特点,造就了本县粮、油、果、麻、茶、饲等品种资源多样性的生存基础。
1.2 普查时间 阳新县分别在1956年、1981年进行了第1次、第2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2015年9-12月随同全国的步伐进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下简称“作物普查”)。目前,“作物普查”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1.3 普查对象 一是因县制宜,着重对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绿肥、饲料等14类作物地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品种的15个镇区场的20~30个重点村组进行普查。二是因地制宜,重点普查县域内水稻、红薯、豆类、蔬菜4种主要作物。三是因特制宜,注重果树、苎麻、桑茶、湿地植物4个方面的特异资源搜集。
2 普查现状
2.1 全县资源基本查清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干群的支持配合下,阳新县“作物普查”领导小组专办经过近4个月的不懈努力,第1阶段共普查出了品种资源125个,包括当地农家品种59个,野生近缘种2个,野生资源59个,选育品种5个。其中,粮食类资源28个,油料类资源3个,麻类资源1个,水果类资源15个,蔬菜类资源10个。
2.2 珍贵资源送省入库 回收、上交省农科院珍稀、名贵地方资源的种子(果实)、枝条、块茎等材料34份。
2.3 其他资源翌年待查 由于作物有春、夏、秋、冬四季播种、收获等区别,故此次普查不能代表全面普查,有许多遗漏的其他作物资源品种,必须进行翌年四季复查,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覆盖面不广,有待补漏。
3 普查分析
3.1 分布广泛
3.1.1 四大野生资源分布最为广泛 在“作物普查”发现的125个农作物品种资源中,全县各地均有不同品种、群体状态出现。分布最为广泛的是野绿豆、野扁豆、野苎麻、野菊花等4类野生资源。
3.1.2 4类农家品种主要分布在县西南边远山区 红薯类、豆类、芝麻类、药材类农家品种主要分布在紧邻江西省交通不便的枫林、洋港、龙港3镇的连片山区。
3.1.3 4类珍稀果树资源分布在花果之乡 柑橘、枇杷、枣子、李子四大百年以上全国有名的古老、珍稀、独特品种资源,集中分布在花果之乡黄颡口镇(过去称为花果乡、花果公社)花果、沙港、凤凰3村连片的小雅山脚下。东临长江、西靠大山的优良气候环境长期养育了4类宝贵资源。
3.1.4 4类水生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北网湖湿地 野莲藕、野菱角、野芡实、野湖草等4类水生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北网湖湿地的核心区(网湖五爪咀、金湖)、缓冲区(兴国宝塔湖、城东综合新塘)和实验区(黄颡口菖湖、湋源口尧治湖)[6]。
3.1.5 5个古老果茶桑资源分布在四山一湖 古老银杏树(551年树龄)、古老茶叶树、古老板栗树、古老桑枣树(附着3个大灵芝)分别分布在七峯山、钟山嶺、金竹尖、大德五领山、黄颡口菖湖。
3.2 资源流失
3.2.1 县域经济工业化快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流失
随着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快速发展,加之“意识淡薄、重视不够”、“规划缺位、管理落后”、“投入不足、扶持乏力”,各种污染交叉、叠加,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严重性[5]、土壤酸化的广泛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性[7]。县内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沿江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等8个镇区的工业化发展,既带来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区域内稻、麦、薯、棉等地方品种资源大量流失。
3.2.2 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加速了资源流失 随着农村小型城镇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化变革的发展,特别是县内四大国营农场农业新品种更新、经济作物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不断提高、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化养殖迅猛发展等因素[5],动摇了农、饲作物当地品种抗逆性全面、适应性广、质量好的优势,放大了“追求产量的人”说其产量低的缺陷,导致了品种资源结构变化。该县在1981年第2次农作物资源普查中,以前大量种植的阳新御谷、木港大麦、洋港白玉米、糯高粱、中棉、鱼籽黄油菜、细叶绿苎麻等名牌品种消失殆尽。
3.2.3 气候环境变化导致湿地野生资源快速消失 受全球气候环境不断变化及县域内独特气候加速恶化的影响[1],加之湖北网湖湿地管理体制多次变更,网湖水域大量缩减的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湿地生物总量减少等因素[6],导致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因栖息地环境变化而急剧减少,一些地方品种和特异资源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8],其中最为突出的假稻、歪头菜、野芝麻、野豌豆等名贵珍稀野生资源近乎灭绝。
3.3 持续利用
3.3.1 宣传、推广地方品种资源,科学利用先进典型
宣传、推广白沙镇平原村大面积种植野菊花、金银花及其加工系列产品和“互联网+”全省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村,黄颡口镇菖湖村方学敏多年种植地方品种晚糯105、野莲藕(莲籽)发财致富典型户,湋源口镇饶治村费明基多年承包百余亩水域种植多粉型野莲藕(莲籽)、多角型野菱角、野芡实、野茭白和养鱼脱贫致富混合种养典型模式。宣传先进典型,有利当地资源持续推广利用。
3.3.2 研究、制定全县实施“精准扶贫”主要农家品种资源持续利用规划 按照全县资源分布情况,研究、制定2016-2018年全县红薯、糯谷、豆类、菜类、果树等独特品种“精准扶贫”、“快速扶贫”的持续利用规划。
3.3.3 加快研究开发“地方资源+、旅游+、互联网+”农业强县具体持续利用规划[9]按照古老而珍贵的特有资源,加快研究、开发七峯山古老银杏树、野菊花;枫林腊米、鸡眼豆;黄颡口土枇杷、石滚枣、朱红橘等“地方资源+旅游+互联网+农家乐”模式的持续利用规划。
3.4 资源保护
3.4.1 认识保护 通过“作物普查”,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认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食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加大对濒临灭绝的野生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调查和收集,深化基础研究,确保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实现可持续共享利用[8],这是资源保护的重要思想基础。
3.4.2 文字保护 资源资料的保存,在上交省级部门电子保存的基础上,本县更要搞好资源文字建档保存,并印制众人容易识别的《全县资源彩印手册》,告知后人“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人人有责”。
3.4.3 体系保护 探索建立“科研院所+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体系+农户”的链式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搞好“资源栽培保护”,特别是“古老资源病虫害防治保护”。
3.4.4 基地保护 建设全县重要资源保护区,如“糯稻资源保护户”、“果树资源保护片”、“药材资源保护带”、“豆类资源保护村”、“芝麻资源保护组”、“蔬菜资源保护点”、“野绿豆、黄豆资源保护块”、“红薯资源保护区”、“野生资源保护圈”等。
3.4.5 法律保护 制定县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以完善种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运用好全国于2016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种子法》的新亮点,鼓励农民在个人自繁、自用的基础上,可在当地出售[10],加快当地优质资源的迅速推广。
参考文献
[1]方达福.山丘湖区种植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为例.现代农业科技,2014(14):312-313,323
[2]黄石市统计局.黄石市统计年鉴(2006-201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5
[3]湖北省阳新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阳新县志.武汉:崇文书局(长江出版传媒),1986-2005
[4]赵知维,方永阳,方向亮,等.桃树流胶病与立地环境的关系.现代农业科技,2012(4):219,222
[5]方达福,方向亮,方永阳,等.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湖北农业科学,2012,51(3):629-632
[6]方向亮,董明锋,方达福.关于完善湖北网湖湿地生态与农业生态建设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5(5):291-293
[7]方达福.当前土壤洁沃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与预防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25-26
[8]张士龙.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启动(重点收集濒临灭绝的野生资源).湖北日报,2015-09-29(11)[2015-12-09].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50929/hbrb2749949.html
[9]童秀清.旅游+、互联网+、富硒+、恩施市农业华丽转身.(2015-10-30)[2015-12-09].http://www.hbenshi.gov.cn/xwzx_97/szxw/201510/t20151030_180015.html
[10]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答记者问.新种子法有哪些亮点?.农村新报,2015-11-07(2)[2015-12-09].http://epaper.cnhubei.com/html/ncxb/20151107/ncxb2776402.html
收稿日期:(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