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意外”,适时引导
——思政课堂教学中“意外”情景的巧妙处置与教学思考
2016-03-28陶佳
陶佳
(安徽省庐江中学,安徽庐江231500)
巧用“意外”,适时引导
——思政课堂教学中“意外”情景的巧妙处置与教学思考
陶佳
(安徽省庐江中学,安徽庐江231500)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教学实例,教师需重视与学生互动,巧用课堂出现的“意外”情境,注重启发和引导,培育学生主动思考和探寻能力,促进教学相长。
高中;思想政治;意外;课堂教学
一、课堂上的笑声
某乡农民刘某拉了一车西瓜准备去县城卖,途中碰到一伙歹徒拦路抢劫,一车西瓜被劫走了。无奈中,刘某跑到派出所报案。听了案情,值班民警说:“现在已经下班了。再说,一车西瓜也不值多少钱,这事我们管不了!”然后扬长而去。
这段文字摘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作为一则情境导入材料,它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也不难理解,然而正是这则看似简单的材料却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反应。
课堂教学中,我依据预设的教学思路,在情境导入环节,引导学生阅读这段材料,思考“探究与共享”中的几个问题,准备探究讨论。此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学生刚一开始阅读材料就发出一阵阵笑声,询问之下,有学生回答:“抢一车西瓜也能用抢劫吗?坏人这样做值得吗?”学生用两个反问向我提出了新的问题。考虑到课堂教学的任务,我没有立即就学生的问题深入,就在我思考怎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接下来同样的事又发生在我所教授的另一个平行班级的课堂上:同样的笑声和相似的问题,简直如出一辙。此时,我意识到相同的问题背后一定有共性的原因。这一次我没有放过学生的笑声和疑问,我没有急于解释,而是布置学生课后查找抢劫罪的定义,并和学生约定自习课在全班开展“一车西瓜是否值得抢?”的讨论。
在准备讨论之前,我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备课时我对这段材料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和回答问题作了充分的思考,认为教材根据这则材料设置的几个问题涉及本框题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且材料较简单,我想学生不难从中得出:公民要勇于行使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合法渠道;以及公民应该依法负责任的行使监督权等结论。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确实解决了,但学生节外生枝的反应所涉及的问题虽然出乎预料却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反应的背后说明学生存在怎样的问题呢?这些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更坚定了我希望抓住这个契机把教学引向深入的想法。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几个让学生讨论的问题:1、判断抢劫罪是否能以被抢财物的价值为依据?2、如何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3、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法制观念?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然后我把这几个问题布置给学生课下准备。
二、“意外”的收获
不少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抢劫罪的名词解释。通过大家共同分析,学生们很快就明确了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显然,那种认为被抢夺的财物价值不大就不能算抢劫的观点是错误的。至此我的第一个问题学生顺利解决,知识目标达成,学生自己找出了答案,很有成就感。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学生踊跃发言,还引用了一些格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有的同学还结合传统道德的内容谈了个人应该坚持的道德准则,充分认识到对他人和社会的任何有害行为,都应当要受到惩罚,而不应当把所侵犯的客体价值大小作为是否是犯罪的标准,学生们在自我分析中实现了对自我的教育,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很满意。但我的目的还不止于此,这时我又趁热打铁抛出第三个问题,因为有了前面两个问题的知识准备,学生们的思路进一步打开,很快大家就达成共识:在我国这个依法治国的国家,除了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还必须要用法制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中学生要树立法制观念,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至此,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我所期待实现的德育目标基本达到。
组织这场讨论,事实证明并非多此一举,首先,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意外反应带有普遍性而非个别现象,因此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同时,学生的笑声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关系到在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应有怎样的法制观念和价值观。所以,我希望借助这个讨论,除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重要的是利用这个契机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更好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可以说这堂讨论课延续了课本知识的教学,对课堂教学目标有所延伸,师生共同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三、课堂“意外”引发的思考
(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要为学服务”,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注重“因材施教”,这些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并不都能真正贯彻这些理念。就备课来说,教师常常更加注重教学的内容,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包括课件的制作等方面花费很多精力,这些当然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往往很容易就忽视了教学的对象——学生。这样的备课不是以学生为本,也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只是按照教师预先安排的内容进行,仍然类似于“满堂灌”,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无从谈起,而这显然与新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本文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之所以让教师意外,就是因为教师没有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来备课,主观的将“抢劫罪”这个法律名词认定为学生已知的知识。
所以,笔者认为要想让课堂教学真正取得成效,首先就要以学生为本。在创设学习情境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阅历等,要分析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并从学生的这些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别把课堂变成只有老师一人的舞台,要在老师的精心引导和师生共同努力下,让学生真正全身心融入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像插上翅膀的小鸟一样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
(二)重视学生课堂上的反应,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笔者认为,教师不能简单的认为将自己准备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疑问就算是有效地教学活动。要想教学活动取得成效,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要把学生是否有所收获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提出的问题,敏锐的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引导、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当然关注学生的反应不是放任学生思维的随意发散,因此,不是课堂上学生产生的每一个疑问都需要解答,但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必须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在认识或者思维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例如,本文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笑声”,反映出学生因为普遍对相关的法律概念模糊不清,导致对情境材料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并暴露出在价值观上的问题。对于类似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去深究,似乎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放过这些可能普遍存在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反应,通过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的问题,教师既没能真正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同时又可能失去了很好的教学深入地机会,更不要说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了。如果教师能以学生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为契机,引导、鼓励学生在思考、探讨中实现自我教育,学生必将在知识、能力或情感等方面有更大的收获,而教师因为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一定会促使三维教学目标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1]孙佰玲.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2010,(03).
[2]屈亚红.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05).
[3]浅议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三、而今识尽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写这首词时,已是步入老境。眼看国事日非,而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涉世未深。乐观自信但想法单纯。“为赋新词强说愁”,对人们所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随着年岁增长,阅历的加深,中年以后的辛弃疾饱经忧患,深切体会到在投降派执政情况下,自己的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愁。而抒发这种愁是要犯大忌的,作者不宜明说,“却道天凉好个秋”。词表面看似洒脱,实则十分深沉含蓄。
“词坛巨龙”、“人中豪杰”的辛弃疾有过“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壮丽人生。但是,辛弃疾的后半生,是凄凉的,这是壮志未酬心不甘与无人用英雄的凄凉,是辜负胸中十万兵的凄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原来悲壮的战斗生活只不过是梦幻一场。白发丛生,壮心消磨,这才是活生生的现实。“神州陆沉”、“胡尘未断”,眼前万里江山,需要英雄驰驱,但辛弃疾只能在荒郊野屋,卧听风雨,回忆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的战斗历程,只能以“梦里江山”的形式抒写心中的悲愤。国家需要满腹韬略的人才,他却只有将平戎兵书,换取农家种树书。他可以像大将一样“沙场秋点兵”,指挥三军若定,但却落得“管山、管水、管树”的老境,只有把一棵棵伟岸的长松,当作威武的士兵,“检校长身十万松”。(《沁园春》)
辛弃疾晚年赋闲在家,去世前,看到不听自己劝告的韩侂胄已使北伐大业毁于一旦,在忧愤之中,辛弃疾“大呼杀贼数声”,悲愤地离开了人间。
从辛弃疾所留词作和其生平事迹看,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士,首先他是一个战士和英雄,文人只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其词是其“不平则鸣”的心志的表现,典型再现了他各个阶段的苦闷忧愤和深刻的社会矛盾、心理矛盾。
[参考文献]
[1]王美玲.浅析辛弃疾词中豪放中见悲壮的成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138-140.
[2]徐拥军.论辛弃疾的隐逸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72-76.
[3]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爱国思想[J].兰台世界,2013,(12):121.
G633
A
1671-5993(2016)01-0076-02
2015-01-15
陶佳(1974-),女,安徽庐江人,安徽省庐江中学政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