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开县建置沿革详考
2016-03-28何仁刚
何仁刚
古代开县建置沿革详考
何仁刚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一部政区沿革史包含着县级政区和统县政区的因革,即县级政区和统县政区的析并废立、县级政区和统县政区的统辖关系的沿袭与演变以及政区地名的演化史。在整个政区沿革史中,与统县政区相比,县级政区沿革史处于基底。基于此,在爬梳排次相关正史方志等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对开县的建置沿革先作个案考察并绘制沿革示意图,先展示汉丰—开州—开县长达1 158年的建置沿革史,再从政区沿革史、区域经济开发和地名学三个方面阐发该个案的研究意义。
政区沿革;汉丰;开州;开县
作为史学研究中一大抓手,政区沿革研究从古至今一直为史家所重。政区沿革是由众多县级政区和各级统县政区的沿革构成,而在整个政区沿革史中,县级政区沿革处于基底。不论已经消失的古县份,还是现存的当代县份,抑或现已改易名称的旧有县份,所有县份的沿革都是中国政区沿革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取开县来作一个县级政区沿革的个案研究,以期对其所属地区的政区沿革研究有所助益。
一、开县县域内古县的析合历程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蜀汉刘备分朐䏰县地置汉丰县,开县县域之内独立建制即肇始于此,至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为县,开县之名自此始,时隶属于四川布政司夔州府。其间,今开县地域经历了长达1 158年之久的析合流变历程,最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县级政区,即今重庆市所辖的开县。本文的讨论对象开县,北依巴山,南近长江,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和长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是渝东北地区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其东接重庆市巫溪、云阳二县,西邻四川省宣汉、开江二县,南抵重庆市万州区,北连重庆市城口县。
对于该析合流变过程,涉及开县的总志、省志、府志和县志、正史中的地理志或州郡志及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读史方舆纪要》等舆地专志均有所涉及,但或年久有所散佚,或为约略不详且不够全面,故笔者不揣鄙陋,搜罗诸志并参考近现代政区研究著作就开县县级政区的沿革作一系统考述,以就教于方家。按开县县域内县级政区析合过程,可将开县建置沿革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加以考述并绘制出开县建置沿革图。
(一)前“汉丰”时期(216年前)
在汉丰县建置之前,开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前“汉丰”时期。夏商时,地属“禹贡荆梁之域”[1]3246(卷六十九夔州府条)。西周为古庸国地,至周匡王二年(鲁文公十六年,前611),楚、秦、巴三国联合灭庸,三分其地,今开县县域入于巴国。再至战国时,先属楚后属秦,于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置朐䏰县[①],开县县域即属朐䏰(其治所在今云阳县双江镇),属巴郡。至秦一统(前221)时,仍为巴郡朐䏰县地。秦亡汉兴,朐䏰县为巴郡所辖十一县之一[2]1603(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上)。
(二)汉丰县建置与“汉丰”时期(216—553年)
自汉建安二十一年(216)设置汉丰县,至西魏废帝二年(553)巴蜀地区入西魏版图时,历338年。
1.汉丰县建置与“汉丰”单行时期(216—420年)
汉建安二十一年(216),蜀汉先主刘备于朐䏰县西北部析置汉丰县(治所在今开县老县城南二里),属益州固陵郡[②],取“汉土丰盛”之义。此为现今开县县域内首个独立的县级政区建置。蜀汉时,章武元年(221)改固陵郡为巴东郡,汉丰县属益州巴东郡。魏景元四年(263)十一月魏灭蜀汉,次月分益州七郡为梁州,汉丰县属梁州巴东郡[3]149(卷四魏书四)。西晋初年废汉丰县,至太康三年(282)后复置,属梁州巴东郡。太安二年(303),巴东郡改属益州,汉丰县属益州巴东郡。
东晋(317—420年)疆域广狭无常,原益梁二州大部分辖地曾历经三次失而复得的过程,但绝大部分时间巴东郡地始终为晋所辖[4]49-50。前期有成汉(304—347年)据益、梁(巴东郡除外)、宁三州而立,东与东晋于汉丰县西北界分野呈东西对峙态势。除晋咸和五年(330)冬和咸康五年(339)十二月成汉两次短暂攻陷并占据巴东郡外,汉丰县地均在东晋版图中。由于该时段成汉据益、梁大部,东晋于巴东郡侨置益州,永和三年(347)桓温领兵灭成汉后,巴东郡改属荆州[5]1120(卷三十七州郡三)。中期有前秦据蜀(373—385年),与东晋于汉丰县西北界呈东西对峙态势,汉丰县属东晋荆州巴东郡。后期有谯纵据蜀(405—413年)自立,除义熙元年(405)至二年及六年至九年外,巴东郡地仍属晋,汉丰县为巴东郡属县。此即所谓“汉丰”单行时期。
2.析置巴渠、新浦二县与宋齐梁“三县”时期(421—553年)
南朝宋永初中(约421年),于汉丰县地析置巴渠县[6]2672(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治所在今大进镇榨井坝,此即开州之巴渠县,非达州之巴渠县)、新浦[1]3262(治所在今开县南门镇新浦村徐家坝)二县,合汉丰共三县皆属荆州巴东国[6]2672-2673。泰始三年(467),置三巴校尉,辖荆州巴东、建平二郡和益州巴郡、巴西、梓潼三郡,至南朝宋末年废。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分荆州巴东、建平二郡、益州巴郡和梁州涪陵郡,新置巴州,永明元年(483)废州,所领诸郡县各还本属[7]275(卷十五州郡志下),汉丰等三县时即属荆州巴东郡。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六月[③],分益州置信州(治今奉节县东),汉丰等三县属信州巴东郡。此即所谓宋齐梁“三县”时期。
(三)开州建置与“开州”时期(554—1372年)
本阶段自西魏废帝三年(554)设置开州,至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为县,始称开县,其间包含隋大业二年(606)废州至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共十二年废州时期,历819年。
1.西流县的增置与魏周隋“四县”时期(554—626年)
西魏废帝二年(553)八月,西魏攻梁武陵王萧纪而取巴蜀之地,今开县地即在其中。自此,包括开县在内的巴蜀地区于西晋末年两百余年后再次先于南方其他地区纳入北朝(西魏―北周)版图。此后,西魏末年至北周末叶(554—576)期间,州县政区变动频繁,其中就包含开州的设置及其所辖郡县变动。下文先就西流、永宁二县建置来源问题和开江、马镫、周安三郡及领县问题作一考述,再陈述这一时期的沿革。
关于西流、永宁二县建置来源问题,《隋书•地理志》《读史方舆纪要》等皆云:梁为汉丰,西魏改为永宁,开皇末改盛山;《旧唐书•地理志二》载北周时改永宁;《太平寰宇记》又云:天和元年于汉丰置周安郡,西流为周安唯一属县,王仲荦于《北周地理志》中按《寰宇记》所载推知:“《隋书•地理志》《舆地广记》及《读史方舆纪要》均言:‘西流,后魏曰汉兴,西魏改焉’,然而后魏(北魏)不辖此地,当泛指其后的西魏。西流应为汉丰之后名,永宁或为汉丰析分所置新县。”然而,王氏又不能自圆其说。原因在于《寰宇记》“于汉丰置周安郡”说本身就问题重重,既言置周安郡于汉丰,又言周安郡领西流县,汉丰治今开县南二里,而西流县治却在百里之外。王氏按此所得出的结论既无法解释开州马镫郡的去向,也不考虑天和四年开州徙治当在原开州四郡范围之内。笔者认为:根据隋大业二年废开州后西流、万世二县一同改属通州,西流县为西魏废帝二年(554)析巴渠县地新置,改巴渠为万世;同年改汉丰县为永宁县,非王氏所言“汉丰分西流”。
关于开江、马镫、周安三郡及领县问题:按《寰宇记》“后魏初于今达州新宁县理立开州,领东关、三冈、开江、马镫四郡,与州同理”,“(天和)四年自东关郡城移开州于今理,今州西九十里,浊水北故州城是也,领周安、东关、三冈、开江四郡,其周安郡领西流一县;其年,东关、三冈二郡属通州。”《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8]117,138据此进行详实的考订,以开江郡领新浦、永宁二县,以马镫郡领西流县;前后所述开州四郡只有马镫与周安不同,以马镫郡改周安郡领西流、新浦二县。但蒲氏的考订未考虑天和四年开州徙治,尚值得商榷。《寰宇记》明言“(天和)四年自东关郡城移开州于今理。今州西九十里,浊水北故州城是也”,按《读史方舆纪要》[④]浊水又称垫江亦即今浦里河,据此天和四年开州治当在新浦县治。虽《寰宇记》载“后魏恭帝三年(556)于县置开江郡,领新浦一县”,同时又云“后魏初于今达州新宁县理立开州,领东关、三冈、开江、马镫四郡,与州同理”,然开江郡当是以开江为名,古代以流经西流县治的今映阳河-桃溪河为开江正源,故开江郡当于废帝二年(554)置于西流县。结合上述,同年置马镫郡于浊水北岸的新浦县,领新浦、永宁二县。开州徙治周安郡治新浦县,周安郡领新浦一县。
西魏废帝三年(554)正月,“改置州郡及县”[9]34(卷二文帝纪下)。分巴渠县地置西流县(治所已没入今开县三汇口乡三汇水库),置开江郡,开江郡辖西流一县;实行“去汉化”政策,改汉丰县为永宁县;割信州巴东郡所辖新浦、永宁置马镫郡,治新浦县,辖新浦、永宁二县;置开州于东关郡治(新宁县治),辖东关(南朝梁所置)、三冈(南朝梁所置)、开江、马镫四郡,以开江为名。为去除重名,以县北万世谷为名,改巴渠县为万世县[⑤]。时新浦、永宁、西流三县属开州;万世县属信州。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万世郡,辖信州巴东郡的万世县和开州马镫郡的永宁县,治万世县;改开州马镫郡置周安郡,辖新浦一县。四年(569),开州自东关郡城移治于新浦县治,东关、三冈二郡改属通州,时开州辖周安、万世、开江三郡;五年(570),改开江郡为江会郡,仍领西流一县;建德五年(576),废江会郡,以所领西流县属周安郡,时周安郡辖新浦、西流二县;万世郡改属开州,时开州辖周安、万世二郡[6]2670 [10]1020-1021。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废周安、万世二郡,以开州领原周安、万世二郡所辖四县:新浦、西流、万世、永宁。十八年(598),为去除重名[⑥],改永宁县为盛山县,以县治西北之盛山为名。大业二年(606),省并州县,废开州,所辖盛山、新浦二县改属信州,所辖西流、万世二县改属通州;三年(607),以州为郡行郡县制,信州为巴东郡,通州为通川郡。七年(611),新浦县徙治于今开县南门镇莲池村旧县城[6]2673。义宁二年(当年五月唐建元武德)(618),复置万世郡于盛山,割通川郡之万世、西流二县、巴东郡之新浦来属,共辖四县:盛山、万世、新浦、西流。
唐武德元年(618),改万世郡为开州[6]2670,移盛山县治于开江北面,即今开县老县城,仍为开州州治,辖四县:盛山、万世、新浦、西流。二年(619),万世县移治于今县东北六十五里旧县坝[6]2672[11]369(今开县温泉镇县坝村)。三年(620),萧铣取通、开二州,置通州总管府,同年铣败,唐仍置通府;七年(624),改通州总管府为通州都督府,开州属之[12]874-875。此即所谓魏周隋“四县”时期。
2.废西流县与唐宋“三县”时期(627—1043年)
唐贞观元年(627),省西流县入盛山县,时开州辖三县:盛山、新浦、万世;二十三年(649)六月,高宗即位,避太宗偏讳而改万世县为万岁县(太宗朝按礼“二名不偏讳”原则,不避偏讳,当时的民部、李世勣、虞世南可证;高宗即位后才要求避太宗偏名。)时开州辖三县:盛山、新浦、万岁[13]1038(卷四十地理四;卷六十七方镇四)。天宝元年(742),以州为郡,以开州为盛山郡,盛山郡辖三县:盛山、新浦、万岁;乾元元年(758),复盛山郡为开州[6]2671。广德元年(763),因“盛”与“圣”音同而犯讳,以水为名,改盛山县为开江县,时开州辖三县:开江、新浦、万岁。宝历元年(825),废万岁县入开江县,不久后复置。大和三年(829),割通州新宁、巴渠二县属开州,翌年(830)新宁、巴渠二县复改属通州。
贞观元年(627),按照“山川形便”原则,始分天下为十道,属山南道。五年(631),罢通州都督府,开州直属山南道。景云二年(711),分山南道为山南东、西二道,开州直属山南西道(监理区)。至德元载(756),改置山南西道防御使,辖州十三,开州为其一;广德元年(763),升山南西道节度使,开州为其属州;不久降为山南西道观察使;建中元年(780),又升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天复二年(902)[14]786(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七月,王建遣将王宗涤攻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治地,今陕西汉中),王建据有山南西道节度使所辖开州等十州。天祐二年(905),王建割山南西道节度使巴、渠、开三州,升巴州防御使为巴渠开三州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12]854-855,开州属巴渠镇。
五代十国时期,先后属前蜀(907—925年)、后唐(925—934年)、后蜀(934—965年),开州及其领县建置盖依唐制。后唐同光三年(925)十月[15]8941(卷二百七十三后唐纪二),前蜀山南节度使王宗威以梁、开等五州投降后唐,开州地属后唐。在后唐据蜀期间,孟知祥逐步以剑南、西川两节度使辖地为根据地逐步据有前蜀大部分领地。后蜀明德元年(934)闰正月,孟知祥于成都称帝,年号明德,史称后蜀;开州之地属后蜀。
北宋前期,开州领县依旧。乾德三年(965),灭后蜀,得四十六州,开州即在其中,置西川路;开宝六年(973),分西川路置峡西路(即峡路);太平兴国六年(981),合西川、峡西二路为川峡路;至道三年(997),始定全国为十五路,复分西川路置峡西路,开州属峡西路;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利州路,分峡西路为夔州路、梓州路,统称为川峡四路,其后开州皆属夔州路。此即所谓唐宋“三县”时期。
3.省新浦与两宋“二县”时期(1044—1282年)
北宋庆历四年(1044),省新浦县入开江县[1]3262,时开州(郡号盛山郡)辖二县:开江、万岁,仍属夔州路。关于万岁改清水之事[16]449,《宋朝事实》云:“庆历四年改清水”,《读史方舆纪要》载:“宋初改”,均不确;《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卷第八仍载万岁县;《宋史》卷八十九《地理五》则称清水,而未言何时改,《舆地广记》《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一与之略同。故宋元丰年间之前改清水皆不妥。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三绍兴元年(1131)四月甲戌条[17]1540-1541载:“朝奉郎新通判建昌军庄绰言:‘自大观以后,避龙、天、万载等字,更易州县名,不当也’”,并参京西北路(颍州万寿、汝州龙兴)、河北西路邢州龙冈、陕西路(京兆府万年、蒲州龙门)、两浙路(处州龙泉、衢州龙游)、江南西路(袁州万载、吉州龙泉、虔州龙南)、荆湖北路鼎州龙阳县、成都府路(嘉州龙游、石泉军龙安)、潼川府路资州龙水、利州路龙州、夔州路涪州武龙县、广南西路(昭州龙平县、宜州龙水、化州石龙)等十一路中十九例州县避“龙、万载、万年、万寿”讳而更易州县名。其中,宣和三年有六例,二年有五例、元年有四例、宣和中有四例、大观年间一例、政和五年一例,宣和年间合计十七例。由此推知“开州万岁改清水”当与前述颍州万寿、京兆府万年、袁州万载三县同在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而以宣和三年(1121)最有可能。北宋宣和三年(1121),万岁县改名清水县,以水(今东河,古称清水或清江)为名,时开州辖二县:开江、清水。南宋时期沿袭北宋建置,开州辖二县:开江、清水,隶属夔州路。此即所谓两宋“二县”时期。
4.省县入州与开州单行(1283—1372年)
宋末,宋蒙两军在开州等地展开了持续十余年的拉锯战。元中统二年(1261)秋,元朝以杨大渊等将领兵开始攻略开、达等州;后与宋兵先后战于平田、巴渠两地。至元四年(1267)十一月,元军立夔府路总帅府,戍开州,开始攻略开州等地,九年(1272)九月,东川元帅李吉等略地开州[18]3777-3783(卷一百六十一,卷六十)。直到十二年(1275)正月,元将杨文安等攻开州,开州最终入元朝版图。
十五年(1278),设四川东道宣慰司,开州为其属州。二十年(1283),实行省县入州(参照梁山军升州、省南浦县入州、云阳军升州及省云阳县等入州、大宁监升州及省大昌县等四州军政区变动,可推知省开江、清水二县应在至元二十年),以户口损耗省开江、清水二县入开州[18]1444,时开州无领县。二十二年(1285),开州与达州、梁山州一同改属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夔州路。此为笔者所谓元开州单行时期。
(四)降州为县与现代开县育成期(1373年至今)
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明氏夏政权灭亡;七月,明朝政府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治成都;八月“蜀地悉平”后,改夔州路为夔州府,废开州。六年(1373)六月戊戌,复置开州,隶属夔州府;九月己亥,降州为县,开县属夔州府,开县之名自此始[19]1030(卷四十三地理四)。九年(1376),四月甲午,夔州府降为夔州,为重庆府属州,开县属重庆府夔州;六月,改四川行省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十年(1377)五月戊寅,夔州升为直隶州,直隶四川布政司,开县属夔州直隶州;十三年(1380)十一月,夔州直隶州升为府,开县属夔州府。明亡清兴,盖依明制,一直隶属于四川省夔州府。
基于上述对古代开县建置沿革的考述,现绘制一副建置沿革示意图来展现其自先秦古县朐䏰分置汉丰至开州降州为县历经1158年的析合流变的沿革史(含元至元二十年后不领县的开州),如图1所示。
二、余 论
上述对开县的建置析合流变的历史过程所作的分阶段考察和梳理,具有以下意义。
(一)政区沿革地理层面
在政区沿革地理层面、微观层面考察县级政区颇具意义。
对开县县域内的古代县级政区进行分阶段考证,一方面从横向角度来说,利于厘清今开县地区政区沿革的历史进程,以此为例,延及峡江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区沿革,可补救古代方志的不尽详赡与近现代方志的粗略;另一方面从纵向角度来看,考察一县政区沿革的个案分析,利于从微观视角对中国政区沿革史上的重大政区改制作相应有益思考。譬如,东汉末至三国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演变、隋开皇初废郡行州县二级制、大业初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唐宋的道路制、元初省县入州、明初改路为府与降州为县。
(二)区域经济开发史层面
从一定程度上说,开县县域建置沿革史亦是一部开县县域的经济开发史。
在一既定区域内,独立的政区建置从无至有、由少到多,表明随着人口增殖、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发程度也得以不断加深[20]。这就是行政管理对地区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性反映。譬如,就西汉时期全国郡级政区的分布状况而言,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荆州、扬州、益州、交趾四部地域广阔却仅有29郡,不及全国郡级政区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关中地区就设近50郡,占全国郡级政区总数的一半[21]171。这种政区建置分布状况即可充分表明西汉时期南方地区尚处于开发初级阶段而关中地区经过长时段的开发,自商周以来就已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重心。
换言之,政区建置可作为考察地区开发程度的一项参考因素。对于开县县级政区建置沿革的详细考察也能反映开县自上古至明清这个长时段的地区经济社会开发史。汉丰县建置于东汉开县得到相当程度开发的历史背景上,并在随后的两百年间进一步发展,巴渠、新浦、西流三个县级政区才得以设置。
(三)地名学层面
在地名学层面,通过对开县政区建置沿革史的系统梳理,我们能从开县县级政区析合流变的历史过程追溯到今开县县名的源头和流变,亦兼具地名学研究意义。
古开州地域内县级政区地名多以水名地或以山名地。南朝宋巴渠、新浦二县,分别因巴渠、新浦二水而得名;唐宋的盛山县和开江县之名则源于县治西北三里的盛山和县南的开江[⑦],宋时的清水县因清水(古称巴渠水,即今东里河,现简称东河)[⑧]而得名,属于以水名地。
现今开县之名始于明洪武六年(1373)降开州为开县。开州则是以开江为名,于西魏废帝三年(554)始置于东关郡治,隋大业二年(606)废州,至义宁二年(618)于盛山县复置万世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万世郡为开州,此即唐至明初(618—1373年)的开州[22]。故,开州之名究其根源,源于当地母亲河开江,亦属以水名地。以上所述就是开县之名的渊源与流变。
[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 [西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 [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魏俊杰.十六国疆域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5] [南朝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8]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9]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0] [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三十三开州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11] [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 周振鹤主编,郭声波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3]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6] 周振鹤主编,李昌宪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7]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18] [明]李善长,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9] [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 蓝勇,龙驹,等.三峡开县秦巴古道路线考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5,117.
[2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2] 马强.唐代士大夫在开州的政治、文学及意义——以唐开州刺史韦处厚、唐次、崔泰之为考察对象[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1):44-48,138.
(责任编辑:李朝平)
①]《晋书•••地理上》《宋书•••州郡三》《南齐书•••州郡下》《旧唐书•地理二》《太平寰宇记》《方舆胜览》均作“朐䏰”,《汉书•地理志》作“朐忍”。盖本作“朐䏰”,《汉志》简化作“朐忍”。
②]《读史方舆纪要》所引《晋书·地理志》与现本异,分析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析分易名关系,现本《晋书·地理志》恐误,《纪要》所载为是,即:“(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刘璋分巴郡立永宁郡。建安六年(201),改永宁为巴东郡。二十一年(216),刘备分巴东立固陵郡。(蜀汉)章武元年(221),又改固陵郡为巴东郡,前巴东郡为巴郡。”
③]按《梁书》卷三武帝纪下云“普通四年六月乙丑分益州置信州”,《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八夔州条云“梁大同三年于郡(巴东)理立信州”,均言之凿凿。今按前者成书于唐,后者晚于前者三百余年,以此采信前者,以普通四年为是。
④]按《读史方舆纪要》:浊水又称垫江。“垫江,县南四十里,源出梁山县之高梁山,春夏泛涨,人多垫溺,流经渠口浦入于开江,亦谓之浊水。”
⑤]避唐太宗讳,即《旧唐书》“万世县作万县”说。万世郡及县,避太宗讳,唐志万世郡多作万安郡,讳言万世县,《寰宇记》等多据唐志,略改万世事。按《读史方舆纪要》:“齐梁因之,后周改县曰万世县”。
⑥]除开州的永宁县外,此时原北齐地泽州、瀛州和原南陈地高州亦有永宁县。
⑦]按《读史方舆纪要》:“开江,县南一里。志云:源出新宁县(今四川开江县)(东北)雾山坎,流入县界合于清江,又东南入云阳县境,即水经注所谓彭溪也。”又因处县南谓之南河。相对于大江称小江。
⑧]按《读史方舆纪要》云:“清江,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达州万顷池,流入县界,经县治东合于开江,谓之叠江。”陈桥驿:《水经注校证》2007版第775页:(清水)“源出西北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即巴渠水也。”
A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Ancient Kaixian
HE Reng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n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usually contains the evolution of country-level-districts and Tongxian-level-district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abolishing, division and union of then, the evolution of govern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yp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nam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Compared with the Tongxian-level-districts, the country-level-districts is more fundamental in the whol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Therefore, taking Kaixian for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1158-year administrativ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Hanfeng, Kaizhou to Kaixian and draws a diagram of it. Finally, this investigation draws on many official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local chronicles concerned and tries to show its significance in three aspects: administrative evolutionary history, region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oponymy.
administrative evolution; Hanfeng; Kaizhou; Kaixian
K928 文献标示码:A
1009-8135(2016)02-0019-06
2015-12-15
何仁刚(1990-),男,重庆开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