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
2016-03-28滕新才
滕新才
三峡研究 栏目主持人:滕新才
主持人语: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刘备析朐䏰(或径作“朐忍”)县西北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治今开县城南二里彭溪源,属益州固陵郡。在开县上下隆重纪念建县1 800周年之际,本刊适时推出乡贤何仁刚《古代开县建置沿革详考》,耙梳文献,条分缕析,釐正古城历史,从政区沿革地理、区域经济开发、地名学理考究三个层面揭橥文化要义。罗小华博士涉历事久,多有高见,其《巴文化杂识二题》以为,朐忍或作“”,字本不存,盖因传抄中讹误类化为形声字之故。滕新才教授《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比物属事,连类离辞,首次对金元文学的神女情结和云雨意象做全方位清理,为学界踵事增华。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
滕新才
(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万州 404020)
辽金元时期是巫山文学的成熟期,少数民族作家的诗文创作非常活跃。古老词体《巫山一段云》又放异彩。巫山神女依然是讴歌的主题,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新增53组“云雨”词汇,构成一个庞大的云雨意象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巫山一段云》;云雨
三、巫山神女:永远的爱神
巫山文化的任何视角,都必须聚焦巫山神女。离开了巫山神女,巫山文化将黯然失色。
宋玉《高唐赋》、《神女赋》塑造了一个绝世美丽、热情大胆而又、凛然难犯的女神形象。此后,巫山神女一直作为独具特色的爱神、美神之经典出现在各体文学中,成为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名。
辽金元文人吟咏巫山神女有两个倾向。一是惯将巫山神女与洛神、湘妃(娥皇、女英)并举。这在唐诗中已见端倪,直白者如王涯《思君恩》“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1]3885(卷三百四十六),隐晦者如王建《寄远曲》“美人别来无处所,巫山月明湘江雨”[1]3377(卷二百九十八)、唐彦谦《无题十首》其三“楚云湘雨会阳台,锦帐芙蓉向夜开”[1]7730(卷六百七十一)、苏替《听琴》“弦中恨起湘山远,指下情多楚峡流”[1]10264(《全唐诗逸》卷中)。辽金元文人在此基础上,将无边才情恣意释放,无论是对死者的追念、对神仙的膜拜,还是对美人的倾慕、对鲜花的讴歌,甚或是对男同性恋的揶揄,都能在漫不经心间将古代神话中公认的四大女神糅合到一起。
股骨干骨折多数由强大的暴力所致,如车祸撞击、重物压砸、高处跌落等,骨折多发生于股骨中下1/3交界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常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2],因此尽早进行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是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根本措施。目前CPM已经作为其常规康复技术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修复,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以达到缓解疼痛、消除关节粘连,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11]。徐权妹等[12]研究表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应用CPM治疗,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表3辽金元诗文中巫山神女与洛神湘妃并用统计
作者 | 作品 | 篇名 | |
张济 | |||
袁桷 | |||
袁桷 | |||
郭翼 | |||
| |||
方回 | |||
滕宾 | |||
杨载 | |||
范 | |||
王结 | |||
王结 | |||
乔吉 | |||
顾瑛 | |||
沈禧 | |||
马熙 | |||
张翥 | |||
王冕 | |||
舒 | |||
王沂 | |||
此类题材有一个共同旨趣,即表现帝妃之恋。恋爱中的女方,是赤帝之季女、伏羲之少女、尧帝之爱女,有着高贵的血统,自然也是气质优雅、超凡脱俗了,“其象无双,其美无极”[2]888(卷十九宋玉《神女赋》)是她们的共同特征。而恋爱中的男方,是叱咤风云的舜帝、风流倜傥的楚怀王,次一等也是才高八斗的陈思王曹植这类贵胄子弟。人们总是向往不属于自己的美好事物,仙女是世俗中人不可企及的,地位是红尘中人热衷追求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编织成美丽的爱情梦想,很多文人皆有此好。于是就有了历代津津乐道的帝妃(人神)恋爱故事,并将这些浪漫故事有意涂上人间色彩,倾注到古文、诗词、散曲、戏剧中,附丽于红尘男女的现实生活。上表中的佳句妙词,当作如是观。
二是云雨意象的升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描写巫山神女辞别楚怀王时有一句经典语:“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2]876(卷十九宋玉《高唐赋》)即此一语,成就了文学史上永远的云雨意象。同事程地宇教授指出:“‘云雨’一词,有自然现象的本义和性文化喻义两重含义。而且这两种含义同时并存(并将永远并存)。”[3]26(《前言》)如果说两汉至隋代“云雨”一词尚处于由自然现象向性文化符号演变的进程中,既有“不含床第之义”的本真意象,亦有用作“好合之代词”的隐喻意象的话,那么金元时期的“云雨”一词,前者已经微乎其微,后者却是登峰造极,尤其是在散曲、杂剧、南戏作品中,可谓俯拾皆是。故曰:元代文学实乃中国文学发展之分水岭,此前为雅文学时代,诗歌、散文为文学主流;此后是俗文学时代,戏剧、散曲(明清两代增加小说)为文学主流。唯其通俗俚鄙,能直截了当反映新兴市民的审美情趣和热烈情怀,方才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一代文学大观。再微观地考察,一代巨著《西厢记》,如果抽去其云雨意象的文字,就绝不可能成为“花间美人”[4]17([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卷上《古今群英乐府格势》第三集)的上品,更不可能成为“天下夺魁”[5](贾仲明[北双调·临波仙]《挽王实甫》)的杰作。
表4 金元作品云雨意象统计
作者 | 作品 | 篇名 | ||
〔 | ||||
卢挚 | 慨星槎两度南游,想神女朝云,清秋。 |
| ||
张昱 | ||||
张昱 | ||||
宋禧 | ||||
胡奎 | ||||
郭翼 | ||||
金涓 | ||||
王中 | ||||
张昱 | ||||
贝琼 | ||||
王沂 | ||||
邾经 | ||||
郑昂 | ||||
高永 | ||||
许衡 | ||||
吕 | ||||
胡助 | ||||
乔吉 | ||||
乔吉 | 我 | 李 | ||
张昱 | ||||
郑洪 | ||||
周巽 | ||||
周驰 | ||||
瘸 | ||||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第四出 | ||||
侯册 | ||||
杜 | ||||
卢挚 |
| |||
你 | ||||
| 黄 | |||
乔吉 | 杜 | |||
张昱 | ||||
〔 | ||||
金涓 | ||||
汤式 | ||||
萨 | ||||
郑 | ||||
高明 | ||||
李治 | 摸 | |||
王寂 | 鹧 | |||
看 | 杜 | |||
望 | ||||
包 | ||||
徐琰 |
| |||
白朴 | 董 | |||
刘边 | ||||
卢挚 |
| |||
滕宾 | ||||
曾瑞 | ||||
梅 | ||||
〔 | ||||
贡奎 | ||||
张 | ||||
乔吉 | ||||
乔吉 | ||||
贝琼 | ||||
顾佐 | ||||
张逊 | ||||
张翥 | ||||
宋 | ||||
高明 | ||||
高明 | ||||
陆仁 | ||||
戴良 | ||||
胡布 | ||||
金信 | ||||
永 | ||||
梁州令南 | ||||
| ||||
| ||||
别 | ||||
周 | ||||
吕 | ||||
破 | ||||
汤式 | ||||
汤式 | ||||
汤式 | ||||
汤式 | 平安信阻 | |||
袁桷 | ||||
陈旅 | ||||
何中 | ||||
吕 | ||||
虞集 | ||||
陈旅 | 题 | |||
郑东 | ||||
戴良 | ||||
〔 | ||||
王晔 | ||||
金涓 | ||||
李 | ||||
郑 | ||||
郑 | ||||
乔吉 | 杜 | |||
王晔 | ||||
刘 | ||||
〔 | ||||
马熙 | ||||
舒 | ||||
镏涣 | ||||
吕诚 | ||||
望 | ||||
望 | ||||
曾瑞 | 王 | |||
刘 | ||||
郑 | ||||
郑 | ||||
| 但则要捉对 | |||
| ||||
| ||||
白贲 | 往 | |||
张 | ||||
乔吉 | ||||
邦哲 | ||||
逞风 | ||||
乔吉 | ||||
周巽 | ||||
张翥 | ||||
陈基 | ||||
张 | ||||
魏初 | ||||
杨载 | ||||
萨 | ||||
鹧 | ||||
姚燧 | ||||
仇远 | ||||
仇远 | ||||
黄 | ||||
袁易 | ||||
张昱 | ||||
陈基 | ||||
郭钰 | ||||
于立 | ||||
张翥 | ||||
张翥 | ||||
张翥 | ||||
张翥 | ||||
张埜 | ||||
汤式 | 眼睛儿盼行云不 | |||
萨 | ||||
滕宾 | ||||
神女凌波洗云去,莫(ù)为行雨阳台东。 | 舟 | |||
张昱 | 退 | |||
周巽 | ||||
张翥 | ||||
马弓 | ||||
锦云堂 | ||||
王旭 | ||||
虞集 | ||||
乔吉 | ||||
徐琰 |
| |||
乔吉 | ||||
姚燧 | ||||
东堂 | ||||
曾瑞 | 尚 | |||
包 | ||||
曾瑞 | ||||
陶学 | ||||
南 | ||||
高明 | 〔南 | |||
| ||||
小桃红咏美(其二) | ||||
中吕·粉蝶儿 | ||||
金水 | ||||
钱大 | ||||
曾瑞 | ||||
汤式 | 〔 | |||
仙吕·八声甘州盼望 | ||||
汤式 | ||||
汤式 | ||||
汤式 | ||||
张 | ||||
乔吉 | 是学的击玉敲 | |||
刘 | ||||
〔 | ||||
梅 | ||||
高明 | ||||
乔吉 | 李 | |||
舒 | 贺 | |||
斗鹌鹑 | ||||
徐琰 |
| |||
〔 | ||||
南乡子 | ||||
刘 | ||||
汤式 | ||||
刘兑 | ||||
萨 | ||||
徐琰 |
| |||
乔吉 | ||||
董 | ||||
汤式 | 〔南 | |||
乔吉 | ||||
乔吉 | ||||
乔吉 | ||||
乔吉 | ||||
高明 | ||||
〔 | ||||
张氏 | ||||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风声谁唤起? | ||||
临 | ||||
| ||||
虞集 | ||||
虞集 | ||||
七 | ||||
杜 | ||||
破 | ||||
逞 | ||||
〔 | ||||
乔吉 | ||||
汤式 | ||||
曾瑞 | ||||
汤式 | ||||
汤式 |
这真是一个庞大的云雨意象群!所衍生的词汇空前绝后。表中所列104个云雨意象词汇,其中“朝暮云”、“巫山云”、“巫峡雨”、“楚云湘雨”、“巫云蜀雨”、“断云含雨”已见于唐诗,“朝暮云雨”、“雨暮云朝”、“楚台云”、“楚峡云”、“雨云期”、“行云行雨”、“尤云殢雨”、“殢雨”、“访雨寻云”、“云情雨意”、“雨意云情”、“雨云情”、“雨迹云踪”、“雨魄云魂”、“雨怯云娇”、“怯雨羞云”、“愁云怨雨”、“愁云恨雨”、“恨雨愁云”、“云收雨歇”、“雨散云收”、“雨收云散”、“残云剩雨”见于宋词,“朝云”、“暮雨”、“朝云暮雨”、“暮雨朝云”、“云雨”、“雨云”、“巫山云雨”、“巫云”、“巫山雨”、“巫峡云”、“楚岫云”、“阳台云”、“阳台雨”、“阳台云雨”、“楚云”、“云雨期”、“行云”、“行雨”、“行雨行云”、“为雨”、“为云为雨”、“为雨为云”并见于唐诗宋词,其余53组全属新创词汇。在这方面,唐诗偏重于写实,其表现力和涵盖面相形见绌。宋词倾向于寄意,隐喻性和世俗性更加明显。文学史上把散曲称为“词余”,正表明散曲与词的渊源关系和发展路径。所以元曲在宋词基础上,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大胆表现红尘男女的火热情怀,将云雨意象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文本意义来说,最贴近宋玉《高唐赋》原著的词汇是“朝云”、“暮雨”、“朝云暮雨”、“暮雨朝云”、“朝雨暮云”、“朝暮云雨”、“朝暮云”、“雨暮云朝”、“云雨”、“雨云”、“雨雨云云”、“巫山云雨”、“巫云”、“巫山云”、“巫山雨”、“巫峡雨”、“巫峡云”、“楚台云”、“楚峡云”、“楚岫云”、“阳台云”、“阳台雨”、“阳台云雨”23词,它们是所有衍化词汇的渊薮。由此附丽地域概念,便有“楚云”、“楚云湘雨”、“湘云楚雨”、“楚雨湘云”、“楚雨巫云”5词,将巫山神女与湘妃故事并举。另有“巫云巫雨”、“巫云蜀雨”、“吴云楚雨”3词与此致思路径类似。
表现男女约会、欢爱及缠绵悱恻的词汇,有“雨约云期”、“云期雨约”、“雨云期”、“云雨期”、“行云行雨”、“行雨行云”、“送雨行云”、“行云”、“行雨”、“为雨”、“为雨为云”、“为云为雨”、“握雨携云”、“携云握雨”、“携云挈雨”、“携云带雨”、“尤云殢雨”、“殢雨尤云”、“殢雨”、“尤云”、“沾云殢雨”、“拨雨撩云”、“撩云拨雨”、“访雨寻云”、“论云说雨”、“云情雨意”、“云雨意”、“雨意云情”、“雨云情”、“雨迹云踪”、“云踪雨迹”、“雨魄云魂”32词。其中“雨云期”为“雨约云期”省,“云雨期”为“云约雨期”省,“云雨意”为“云情雨意”省,“雨云情”为“雨意云情”省。
表现男女偷食禁果、私定终身的词汇有“掩雨遮云”、“窃雨偷云”2词。这种“非正统的美好追求”[6]152,给当事人带来的是爱情的欣喜、羞涩,思念的焦灼、愁苦,负心的悲痛、怨愤,于是又有“欢云娱雨”、“喜雨欢云”、“雨爱云欢”、“雨怯云娇”、“雨弱云娇”、“怯云羞雨”、“怯雨羞云”、“娇云嫩雨”、“雨念云思”、“雨涩云悭”、“愁云怨雨”、“怨雨愁云”、“愁云恨雨”、“恨雨愁云”、“愁云零雨”、“雨恨云情”、“雨泣云愁”、“泣雨愁云”、“泪雨歌云”、“埋云怨雨”等词。
全真教第五代掌教宗师丘处机在其诗词中反复使用“云收雨霁”、“云收雨敛”2词,论其旨趣纯是表现自然界的云开雨住,天气转晴,但摹景状物的写作手法很显然是由《高唐赋》化用而来。而同样意境的词汇,用在世俗文人笔下,则赤裸裸地表现男女离散、爱情中断,乃有“雨散云收”、“雨歇云收”、“云收雨歇”、“雨收云散”、“雨歇云高”、“雨歇云还”、“雨杳云埋”、“剩雨残云”、“残云剩雨”等词。
以上是对金元文学云雨意象的全方位清理,目前尚未作深入探析,愿为有识者提供实证研究的资料,亦幸甚焉。
[1] 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南朝·梁]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程地宇,滕新才,陈卫星.巫山诗文·先秦至隋代部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4]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5] 谢伯阳.全明散曲[M].济南:齐鲁书社,1994.
[6] 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李朝平)
Wushan Literature Survey during Liao, Jin and Yuan Dynasties
TENG Xinca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Chongqing, 404020)
Liao, Jin and Yuan dynasties are the mature periods of Wushan literature during which the minority writers’ literary creations were very active and the ancient style A cloud in Wushan took new life.Wushan’s goddess was still a theme of extolling and new 53 groups of Cloud and Rain words were increased on the basis of Tang Poetry and Song Ci, making up a huge Cloud and Rain imagery group and mak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During Liao, Jin and Yuan dynasties; Wushan literature; ACloud in Wushan; Cloud and Rain
I206 文献标示码:A
1009-8135(2016)02-0001-15
2015-11-20
滕新才(1965-),男,重庆荣昌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史。
重庆三峡学院与巫山县校地合作项目“历代巫山诗文集成”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