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东部23个酿酒葡萄栽培品种初芽抗寒性的分析研究

2016-03-28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3期
关键词:致死温度抗寒性欧亚



美国东部23个酿酒葡萄栽培品种初芽抗寒性的分析研究

随着美国葡萄酒市场需求量的持续高涨,在美国东部欧亚种葡萄栽培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因为欧亚种葡萄的抗寒性普遍较弱,而在寒冷地区种植的一些抗寒性能不明的新品种,导致了频繁的冬季冻害,产量受到很大损失。为此,本实验对欧洲、南非等地主栽的23个酿酒葡萄品种的初芽抗寒性展开了研究分析,并利用3种统计方法:mode-date、分段回归(piecewise regression)、年均半致死温度LT50(AFT),来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低初芽半致死温度LT50。

葡萄初芽耐冻性FT以LT50表示,在俄亥俄州田间每2周检测一次,连续检测3个休眠期。结果表明,采用AFT法可以很准确地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低半致死温度LT50。AFT方法的误差估计明显低于mode-date法和分段回归法,而且用AFT法统计出的葡萄存活率与2014年美国遭受极地涡旋(polar vortex)侵袭后葡萄的存活率数据最为一致。连续2年的平均AFT统计显示,黑佳美(Gamay noir)的半致死温度为-19℃,巴贝拉(Barbera)为-15℃,而且不同品种间的FT差异可以精确到1℃。

本实验结果对于受低温限制的酿酒葡萄生产园在选种具有适宜抗寒性的欧亚种葡萄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来源: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2016, Volume 67, Issue 2(丁燕编译)

猜你喜欢

致死温度抗寒性欧亚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取样部位、时间对植物高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番茄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枣树抗寒性检测方法的筛选
巴梨的抗寒性试验情况初报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