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风筝的人》叙事学解读与情感探析

2016-03-28高宝宝

传播与版权 2016年9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高宝宝

《追风筝的人》叙事学解读与情感探析

高宝宝

《追风筝的人》于细微处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用简单朴实的记述文体阐释成长的内涵。作者运用第一人称视角、空间化的叙事模式讲述阿米尔的成长过程。叙述过程中充满转折,风筝这一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贯穿始终,友情、亲情、轮回、追求……作者通过温暖细腻的笔触牵动着读者的心,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叙事角度;空间化结构;风筝;救赎

[作者]高宝宝,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追风筝的人》一书,以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令人瞩目。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无须图表与诠释就能打动并启发吾人。故事娓娓道来,轻描淡写,文采飞扬,雅俗共赏。儿时的嫉妒、自私、怯懦、畏缩,成长中的羞耻、负疚、挣扎与最终的自我救赎,时刻引起读者的共鸣。书中的视角选择、角色刻画、风筝意象的隐喻、时间与空间的完美交错无不值得一读。

本书从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始,这段感情成为贯穿全书的脉络。在一次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阿米尔去追最后被割断线的风筝,遭受了非人的欺侮。阿米尔窥视到了一切,却因自身性格的缺陷选择了退缩。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往美国。之后阿米尔结婚,父亲离世,儿时负疚的梦魇始终困扰阿米尔。多年后父亲的朋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打破了阿米尔看似平静的异国生活,他得知一向憎恨谎言的父亲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最终阿米尔决定迈向对自己和亲情的救赎之路。

一、叙事角度的多样选择

从“追风筝”的人的角度统领全篇,体现出作者从内而发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及作者对哈桑忠诚不渝、单纯美好的肯定与叹息。但又从“放风筝”的人阿米尔的视角来叙述,这一正一反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人性的美好与人性的弱点。作为故事内叙述者和人物叙述者,从阿米尔的视角来看,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现出阶级差异和种族歧视,可以更加全面诠释背叛、救赎与成长的内涵,以及无可辩驳、无法公平却拼死努力的人生。

“最为重要的是,对视角的分析使批评家们意识到,对人物的同情不是一个鲜明的道德判断的问题,而是由在小说视角中新出现的这些可描述的技巧所制造并控制的。”[1]《追风筝的人》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但叙事视角呈现多样性。作者用“我”追忆往事的眼光进行叙述,这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小说中的常规视角。作者常常运用内心独白,采用零视角和第一人称外视角,将视角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从一个场景转向另一个场景,甚至深入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他们心中所思所感的一切。

哈桑的母亲莎娜芭年迈去世时,作者写道:“小索拉博甚至更加难过,他不停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找他的莎莎,但你知道,小孩就是那样,他们很快就忘了。”作者既是小说事件的见证者,又是参与者,并时不时地进行干预。叙述者针对小孩的记忆进行干预,发表自己的想法,也许是有所指,或与阿米尔儿时无法忘记的记忆形成冲突——有些事可能会被忘记,但有些事不可能被遗忘。

二、空间化的叙事模式

哈维在《后现代状况》中将小说空间化处理的趋势称为“时间的空间化”。读者通过作者的纵向空间化描述,了解事情发生的始末并观摩阿富汗人民生活的全景。其精彩之处在于通过还原历史,描述人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小说的结构,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

作者笔下对外部环境及家庭的描写实为对读者思维空间的构建。开篇写道:“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抬眼看看那比翼齐飞的风筝。我忆起哈桑。我缅怀爸爸。我想到阿里。我思念喀布尔。我想起曾经的生活,想起1975年那个改变了一切的冬天。那造就了今天的我。”[2]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将26年前在喀布尔的生活与现在的状态连接起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出对以前故事的叙述。

“那条通向两扇锻铁大门的红砖车道两旁植满白杨……爸爸亲手在伊斯法罕选购了精美的马赛克瓷砖,铺满四个浴室的地面,还从加尔各答买来金丝织成的挂毯,用于装饰墙壁,拱形的天花板上挂着水晶吊灯。”[2]作者通过对细节的详细描述,一步一步地构建着读者的想象空间,这本书的吸引力亦来自于作者让文化在书页上栩栩如生的功力。

卡勒德·胡赛尼的笔触有一种魔力,他将两个空间相融于无形,无时无刻不在雕塑着读者的思维空间,引领读者跟随他的脚步在时空中自由穿梭。他将读者带入每个空间时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每处细节,每个时段,每个镜头,每个微笑,每次心理变化……

三、独特的意象隐喻

在整个叙事文本中,风筝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丰富载体。在这里,风筝象征着“自由”,象征着向上的追求和有限的自由;风筝象征着救赎,象征着阿米尔对那份“为你,千千万万遍”的真情接力;风筝象征着生活,每个追风筝和放风筝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态度,或真诚,或功利,或付出,或悔悟……在阿米尔这些图什普族人的心中,风筝又象征着阿富汗人民的尊严和他们回归祖国的希望。

小说的开篇“我抬起头,望见两只红色的风筝……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2]自然而然地提及“风筝”,可以看出主人公对风筝有着特殊的情感。接着,将“追风筝的人”引入读者的视线中,带着无数的疑问进行接下来的阅读。

“冬天是喀布尔每个孩子最喜欢的季节……当然还有风筝。放风筝,追风筝。”[2]这时的风筝是孩子心中对未来的希望,是对生活简单的追求,是对世界美好的想象。

“每逢林木萧瑟,冰雪封路,爸爸和我之间的寒意就会稍微好转。那是因为风筝。”[2]这时,风筝又是阿米尔与父亲之间连接的介质,是阿米尔与爸爸之间薄如纸的交集。

“我的风筝仍在飞翔,我的动作无懈可击,仿佛阵阵寒风都照我的意思吹来。我不敢抬眼望向那屋顶,眼光不敢从天空移开,我得聚精会神,聪明地操控风筝……”[2]在激烈的斗风筝比赛过程中,风筝是欲望、是胜利,是获救,是唯一的机会,让他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非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非仅仅被听到的人。

“他一诺千金,替我追到了最后那只风筝……那小巷是死胡同,哈桑站在末端,摆出一副防御的姿势:拳头紧握,双腿微微张开。在他身后,有一堆破布瓦砾,摆着那只蓝风筝。”[2]这时,风筝是怯懦,是自私,是罪恶,是痛苦记忆的标志,是噩梦的开始,是救赎的萌生。

“我已经有四分之一个世纪没有放过风筝了,但刹那之间,我又变成十二岁,过去那些感觉统统涌上心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然后我转过身,我追……”[2]这时的风筝是亲情的延伸,是救赎的释然,是成长的突破。风筝隐喻主人公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四、时间策略的设计

故事的开始,主人公阿米尔以倒叙的形式回忆儿时与哈桑一起度过的童年,采用外倒叙与完整倒叙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整个故事生动形象。

作者通过外倒叙的形式,向读者交代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的原因,也通过阿米尔回首往事而揭示他的个性特征,以及对其行动的导向作用,向读者呈现出一个生动的阿富汗,一个发人深省的关于成长与救赎的故事。通过完整倒叙,对童年故事的细腻描绘与深刻的人物刻画,将叙述的全部“前事”都恢复起来,由此构成小说叙事的重要部分。

叙述者多次提到那次追到风筝之后哈桑遭受到的欺侮,这是一种叙述上的重逢。它既发挥了强调的作用,又表现出这件事情对阿米尔精神上的巨大困扰。当父亲向阿米尔提及关于塔赫里将军女儿的流言,使得再也没有媒人敲响将军的家门时,他叹气道:“这也许不公平,但几天内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也足以改变一生,阿米尔。”这也许与哈桑一生的改变有契合,又会让人想起那个发生在哈桑身上悲伤而不公的时刻。

几次对阿米尔的自责与愧疚感同身受,几次对哈桑的纯良与忠诚无限悲叹,几次对索拉博的绝望与沉默热泪盈眶。《肖申克的救赎》里讲道:“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但一定要成为强者。”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作者用沉静而敏锐的笔触向读者阐释了何为成长:成长就是尝试学习自己曾经缺失又羡慕的那些品质,直到突破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成长是与自己的一场博弈;解读了何为救赎:当阿米尔为了封存自己的羞耻与负疚,撒谎赶走阿里和哈桑时,哈桑选择了“最后一次为他牺牲”。作者对阿米尔的心理描述急速转变而又真实贴切:沉重、高兴、惊讶、再高兴,变化频繁却又短暂。人生就像一条连环锁链,从一环走向另一环,总能找到下一步的出口,但又走不出锁链的终端;刻画了无尽的轮回:风筝依旧是那个风筝,飘荡在恒定的天空,但哈桑终究逃不过命运和种族的戏谑,无法并永远无法成为放风筝的少爷,他只是一个哈扎拉人,那个追风筝的人。而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多年之后也不可避免地经受了和父亲一样的惨痛经历。“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当阿米尔感知着哈桑带来的“为你,千千万万遍”的爱与忠诚时,带着负疚与救赎的决心,他踏上了解救索拉博的救赎之路。“‘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原来,追风筝的路上怀揣着的是一颗充满爱与真情的心。“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吹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2]小说以三个“我追”结尾,也许阿米尔正在慢慢接近索拉博的原谅,追的是风筝,追的是记忆,追的是悔恨,追的是救赎,追的是总会继续又须尽力使其美好的日子。

哈桑追风筝,追的是“为你,千千万万遍的爱与忠诚”。阿米尔追风筝,追的是对自己的完善与救赎。每个人都在追风筝,或是希望、或是自由,折或是一条回归内心的小路……

[1]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定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感恩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