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会技术”研究综述
2016-03-28包国光
■包国光
国内“社会技术”研究综述
■包国光
纵观国内的社会技术和社会技术哲学研究历程,显示出如下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提出和界定“社会技术”概念,阐述研究社会技术的意义;第二阶段,论证社会技术的存在,对社会技术进行分类;第三阶段,分析社会技术的本质,提出“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第四阶段,对社会技术的理论与应用问题进行拓展探究,引介国外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状况。国内的社会技术哲学还处于学科创立的初级阶段,在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所依靠的学科根基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式。在社会技术的构成要素、社会技术的发明应用模式、社会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入探讨。
社会技术;自然技术;社会问题;社会技术哲学
进入21世纪,社会技术哲学在中国正式打出了旗号。社会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的分支拥有了明确的哲学特征和地位,有一批学者从事着社会技术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我国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的历程,显示出以下四个阶段性特征。
一、社会技术概念的提出(1980—1993年: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
(一)社会问题与社会技术概念的提出
我国学界一般认为钱学森先生是最早在国内使用并解释“社会技术”一词的。[1]钱先生1980
年时使用过“社会技术”这种表述,指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以社会为对象的技术”。不是指“自然技术”的社会应用,也不是社会化的自然技术,而是改造“社会”的工程技术。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哲学界对社会技术问题并没有给予更多重视,技术哲学本身的学科地位尚未巩固,较多探讨的是一般(自然)技术哲学。但是,社会技术问题也没有被完全忽略,在关于“社会科学是否也是生产力”的争论中,讨论到了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和中介问题,社会技术被间接地涉及了。
(二)“社会科学的生产力属性”争论中涉及的社会技术问题
余田、蔚源[2](1986)把社会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表现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通过指导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把劳动者的潜能转化为生产力。第二,通过指导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再通过劳动者实现生产力。第三,通过组织管理生产和经营,使劳动力作为整体而发挥生产力的作用。第四,论证评价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价值,并组织应用使其发挥生产力的作用。李运亭[3](1887)也认为社会科学通过制定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加强科学管理等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现代生产力构成的主要因素。何鸽志[4](1989),提出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融合一起,渗透和进入生产过程,就能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社会科学知识以管理和决策的形式发挥生产力作用。
董光璧[5]在1989年提出“社会技术载体”问题,认为社会技术物化在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中,类似于自然技术知识物化在工具、设备之中。各种社会组织的运行程序或运行方式也构成社会技术知识,即可操作的社会知识。魏明国[6](1993)认为,社会科学能够以社会技术或社会工程的形式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如工艺美学、工程心理学等;从而成为生产力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要素或环节。
二、社会技术的涵义界定和存在论证(1993—2000年:与自然技术相对立的“技术”)
(一)社会技术概念的涵义及其对象
贾果、王西凉[7](1993)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应用的角度,来解释“社会技术”概念,认为社会技术是“推动社会向高效和谐、公平运行的一种方式”,是“关于人类、社会及其环境间互作用的一种方法体系”,并把社会技术的特征概括为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把“人—社会—环境”视作社会技术的对象。这种“社会技术”的界定与理解中,社会技术是社会实践中应用社会科学知识方法去“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技术”,其中包含着“生产工程技术”。
朱今[8](1995)指出了社会技术的“对象”特点和方法特点。由人参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系统是社会技术的对象,包括“人—人”系统、“人—事—物”系统。社会技术的功能是认识、控制和改造社会,综合集成方法是社会技术的主要方法。
潘天群[9](1996)从与自然科学和自然技术相区别的立场出发,来界定社会技术。主张社会技术是形成和改造社会关系的方法或手段,其特征是关于“怎么做”的规范性的(normative)和有效性,并应证明运用社会技术是合理的、有效的、公正的。
(二)“社会技术”的存在领域与类型
吴卫东[10-11](1998,2000)对社会技术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他把社会技术理解为人与人交往打交道过程中,协调、理解、和谐、合作的方式、手段、技能、技巧等总和。公共关系技术、广告技术、传播技术、讲演技术等被称为狭义社会技术。吴卫东还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论证了社会技
术的存在,并对社会技术进行了分类。文兴吾[12](1999)论证了从精神与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出发,从实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出发,作为生产力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陈昌曙[13](1999)对“社会技术”概念持谨慎保留态度。他认为虽然从逻辑上和实际上都难以否认“社会技术”的存在,但要从概念涵义上像“自然技术”那样界定清楚也非易事,“社会技术”一词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
三、社会技术本质的分析(2000—2004年:“社会技术哲学”学科的形成)
(一)作为实践性“社会知识”的社会技术
文兴吾[14](2001)认为,实践性的社会知识和应用分为五个层次:社会哲学层次,社会基础科学层次,社会应用科学层次,社会工程技术层次,社会工程的操作、实施层次。社会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程序和规则,是从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社会调查而来的。田鹏颖、陈凡[15](2002)把社会技术在本质上理解为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体系”,其功能是改造社会关系的,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16]杨建科、陈永明[17](2002),杨建科、王宏波[18](2003)等也把社会技术的本质理解为知识,与自然技术相同地以方法、手段、技能、技巧等知识体系的形态表现出来。运用社会技术这种知识体系,要依靠法律、制度、政策、规则、习惯等,对各种层次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进行调整。
(二)社会技术的特征和社会技术哲学的问题域
田鹏颖(2002)通过与社会科学的对比来概括社会技术的特征,提出社会科学是反映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对社会现象、本质、规律进行说明和解释,追求全面的真理性;社会技术是调控和改造人(组织、集团、群体)的行为过程,把科学(理论)变成现实,追求社会利益(领导、群众利益、经济、政治利益)的价值最大化。
田鹏颖、陈凡[19](2003)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社会技术哲学专著——《社会技术哲学引论》,书中阐述了建立社会技术哲学学科的意义、可能性与必要性,论述了社会技术的存在论、本质论、形态论、价值论、规律论等问题。在另一部专著《社会技术哲学》中,田鹏颖[20](2005)进一步阐述了社会技术哲学的视域和方法,对社会技术的存在与认识问题,进行了历史的和系统的分析考察。
田鹏颖[21](2004)提出了社会技术哲学应探讨的11个问题:第一,社会技术的本质;第二,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关系;第三,人与社会技术的关系;第四,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五,社会技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第六,社会技术形态问题;第七,社会技术系统结构问题;第八,社会技术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第九,社会技术精确性问题;第十,社会技术中技术程度问题;第十一,社会技术其他相关问题。社会技术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技术与人的素质、社会技术与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社会技术与文化传统、社会技术与地理因素等有何关系。
四、社会技术的理论与应用问题探究(2002年至今,社会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一)“社会技术”与自然工程技术的关系
田鹏颖[22](2002)探讨了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辩证关系,以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吴卫东[23](2003)也提出了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差异的根源,由于在作用对象、评价原则、实脸方法、可接受性、参照系数以及技术进步快慢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常立农、周常国[24](2010)从协同学的理论出发,依据自然工程活动的特点,把自然工程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协同关系概括为两种主要模式:
一是在工程决策阶段,由社会技术主导的协同模式;二是在工程设计实施阶段,由自然技术主导的协同模式,并把“工程社会技术”界定为,通过工程法规、工程政策、工程制度等对整个工程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调控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二)国外社会技术研究的引介与比较
田鹏颖等[25](2005)探讨了国外一些思想家的社会技术哲学思想观点,指出国外一些哲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M·邦格、卡尔·波普尔[26]、杜威、马克斯·韦伯[27]等均对社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在社会技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启示我们: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技术范畴是成立的,社会技术概念在历史上就被一些学者使用过。
梁波[28](2007)介绍了日本学者对社会技术的理解。社会技术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顺利运行,将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制度结合起来,创造出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有效方案。解决社会问题不仅仅需要工程技术,也需要法律、经济规则、社会规范等全部社会体系(的技术)。梁波还对社会技术语用范围的扩大化提出了批评意见,主张不能将“社会技术”泛化,不能把解决一切非(自然)工程技术问题的手段都称之为社会技术。他反对诸如“政治技术”、“外交技术”等标签化的提法。
李新宽[29](2007)比较研究了18世纪中国与英国的社会技术的差异对社会制度革新走向的影响,主张社会技术比(自然)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更具有决定作用。社会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在中古晚期,社会技术进步是科技突破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英国社会技术比中国的社会技术提高的快,更具有促进政府效率的性质。正是社会技术水平的差异,才导致中英在18世纪发展模式的分道扬镳。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社会技术”分析
杨庆峰、王云霞[30](2004)从马克思的“两种关系”理论立场出发,重新解释了社会技术地位。他们类比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技术”,提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蕴含着另一种技术理解的可能性。可以推论出同自然技术相并列的社会技术概念,这种社会技术是对理解技术可能性的描述,不是社会科学知识的直接应用。
田鹏颖[31](2008)从马克思的“两种实践”观视角,探讨了社会技术的本体论隐喻问题。周新成[32](2008)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证了作为实践性知识体系的社会技术如何可能的问题,指出实践活动分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交往活动也属于技术范畴。社会技术便表现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而实现改造社会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四)社会技术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纪占武、郑文范[33](2005)从社会技术视角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认为社会保障也是一种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技术。王进[34](2010)分析探讨了社会技术同制度之间的三个共同特点:第一,对象和切入点均为社会中需要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第二,具有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的功能和约束力;第三,都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两者包含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规则规范。
侯远志、金向阳[35](2010)探讨了社会技术与制度的关系。指出二者在管理与调节社会方面的功能相似性,只是在作用层次上有所不同。制度在确立和维系人们关系的实践方式方面具有社会技术的性质。社会技术在改造人类社会、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方面,也发挥了规范社会存在和发展方向的制度性的作用。在社会技术与制度的关系中,制度是更根本的方面。
(五)社会技术应用及创新分析
李世雁[36](2001)分析了法律技术的应用,指出法律是另外一种社会技术,是现代社会用理
性处理由竞争与合作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方式手段。
李伯聪[37](2005)把“社会技术”和“社会活动或组织的方法”当作同义词来对待,通过分析一项具体的“投票现象”,把投票方法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进行集体决策或集体选择的社会技术。他还指出,社会技术并不等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应用”。任何技术都是讲究操作性或运作性(operation)的,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操作(运作)对象不同。在社会技术的应用中,“人”既是对象又是行动主体,因而就出现了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个人目的和集体目的、局部和整体的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田鹏颖[38](2005)分析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的一体化趋势。田鹏颖[39](2007)对“社会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界定。把社会技术创新理解为: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新方法、新途径、新组织的创造。社会技术理念创新是根本,社会技术形态创新是载体,社会技术设计创新是保障。
唐丽[40](2010)区分了社会技术的英文表述的两种含义:Socialtechnology和Sociotechnics。前者Socialtechnology是广义理解的社会技术,即社会的技术或是社会中的技术。后者Sociotechnics是狭义理解的社会技术,即严格意义的与自然技术相区别的社会技术。根据“社会技术”一词的不同应用语境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以解决重大复杂社会问题为目标的社会综合治理技术;相对于个体技能的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化大生产技术;协调社会群体间利益关系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技术;社会中的技术。
胡志丹等[41](2011)将社会技术分为制度技术、组织技术、教育技术、文化技术4个组成部分,分别分析了它们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衡孝庆等[42](2011)把环境社会技术理解为基于一定环境伦理基础的环境政策、环境法规、环境保护理念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并从环境社会技术出发探讨了规划产业共同体的理据、路径、机理及意义等方面。
孙启贵、方本新[43](2012),运用社会-技术系统的多层分析框架,分析和探讨了影响电子健康创新与发展的复杂因素以及电子健康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认为电子健康系统的推广、应用与创新不只是信息技术向健康领域扩散的简单线性过程,而是动态的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即技术与社会活动的协同演化过程,除技术因素之外,更应当关注用户、组织、制度乃至更广泛的异质性社会因素与非技术问题。
五、总结与评论
国内的社会技术哲学还处于学科创立的初级阶段,虽然在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所依靠的学科根基仍然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研究“范式”。目前国内的社会技术哲学研究及其成果,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通过与自然技术对比,区分出两种社会技术概念
第一种“社会技术”概念是与“自然技术”相对立的,在应用领域、应用对象、应用结果、构成要素等方面,都与自然技术完全不同,不包含任何物质实体性的“工具装置”,如某些学者所说的解决社会性问题的实践性知识、法律手段、制度措施等。这种社会技术是“纯粹的社会技术”,即不包含任何自然技术成分,本文称其为社会技术Ⅰ。
第二种“社会技术”概念并不完全排斥“自然技术”,虽然在应用领域、应用对象、应用结果等方面,与自然技术不同,但在构成上却可以包括某些“自然技术”成分,如某些学者所说的解决社会性问题的安全技术、侦破技术、教育技术、健康技术等。这种社会技术是复合的社会技术,即它是由社会技术Ⅰ和某些自然技术成分综合集成的,本文称其为社会技术Ⅱ。
(二)通过参照(自然)技术哲学研究模式,建立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纲领
国内的自然技术哲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创新论、技术伦理学、技术解释学、技术心理学等分支领域逐步建立起来。有的学者已经提出并尝试建立社会技术哲学的社会技术本体论、社会技术认识论、社会技术价值论、社会技术创新论等。
(三)注重理论分析,实用研究不足
概念界定和本质分析方面的研究多,社会技术的研制、发明、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实用性的研究比较少。
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技术哲学研究要获得学科的独立地位和牢固基础,今后应该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深入的探讨,首先需进一步探究澄清以下几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的关键问题。
1.社会技术的要素构成
“社会技术Ⅰ”如果不包括任何物质实体要素,那么这些“非物质实体性要素”(经验、知识、方法、制度等)以什么形式、怎样存在着呢?“社会技术Ⅱ”如果是由“社会技术Ⅰ”和“自然技术”复合组成,那么这两类要素怎样结合在一起呢?
2.社会问题的界定与划分
如果社会技术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那么社会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就成为区分社会技术和自然技术的依据了。那么,“自然技术”的应用对象领域中就不应有社会问题。不可回避的就是社会问题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界定、划分等问题。
3.社会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社会技术Ⅰ和社会技术Ⅱ的发明应用机制都是怎样的,社会技术Ⅰ在被应用着和未被应用时都以什么方式存在着,以非物质实体性要素构成的社会技术Ⅰ怎样作用于它的“对象”呢?“谁”是社会技术Ⅰ的使用者?
4.社会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
社会技术哲学独立于自然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是什么,一般的技术哲学范式向社会技术哲学研究领域扩展时应做怎样的变形转换?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1]钱学森.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N].上海:文汇报,1980-09-29.
[2]余田,蔚源.也谈社会科学的生产力属性[J].福建论坛,1986(4):6-8.
[3]李运亭.略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87(2):53-55.
[4]何鸽志.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吗?[J].求索,1989(1):54-59.
[5]董光璧.论社会技术[J].自然辩证法报,1989(10).
[6]魏明国.关于社会科学和生产力关系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3(7):11-14.
[7]贾杲,王西凉.社会技术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4).
[8]朱今.作为社会技术的综合集成方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4).
[9]潘天群.存在社会技术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0).
[10]吴卫东.社会技术与社会技术学体系构想[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8(1).
[11]吴卫东.从技术进化史看社会技术的合法性[J].北方论丛,2000(3).
[12]文兴吾.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J].社会科学研究,1999(5).
[1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35-237.
[14]文兴吾.社会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研究,2001(1).
[15]田鹏颖.社会技术概论[J].社会科学辑
刊,2002(2).
[16]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4).
[17]杨建科,陈永明.试论社会技术创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8]杨建科,王宏波.社会技术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9]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20]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1]田鹏颖.社会技术: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视域[J].社会科学辑刊,2004(6).
[22]田鹏颖.论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辩证关系——兼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3]吴卫东.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关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5).
[24]常立农,周常国.自然工程中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协同问题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8).
[25]田鹏颖.国外“社会技术”研究的哲学批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
[26]田鹏颖.卡尔·波普尔视野中的社会技术[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2).
[27]赵大宇,田鹏颖.马克斯·韦伯的社会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05(6).
[28]梁波.日本的社会技术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6).
[29]李新宽.中古晚期中英社会技术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0]杨庆峰,王云霞.社会技术在马克思技术哲学中的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7).
[31]田鹏颖.从马克思的“两种实践”统一观看社会技术的本体论隐喻——兼论从康德的“实践智慧”到马克思的“社会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
[32]周新成.社会技术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何以可能[J].企业家天地,2008(4).
[33]纪占武,郑文范.从社会技术的视角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
[34]王进.论社会技术与制度的内在关系——兼论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J].科技信息.2010(9).
[35]侯远志,金向阳.制度是社会技术应用的中介[J].理论导刊2010(11).
[36]李世雁.浅论社会技术——技术、法律、环境与社会[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2).
[37]李伯聪.略论作为社会技术的投票方法[J].哲学研究,2005(3).
[38]田鹏颖.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的一体化趋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39]田鹏颖.现代性悖论的消解与社会技术的创新——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技术哲学思考[J].求是学刊,2007(1).
[40]唐丽.社会技术的类型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1]胡志丹,王奎武,柏鑫,等.社会技术对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8):55-59.
[42]衡孝庆,魏星梅,邹成效.环境社会技术对产业共同体的规制:绿色解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52-55.
[43]孙启贵,方本新.社会—技术系统视野下的电子健康技术与创新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81-85.
[责任编辑:杨 彧]
Review on Domestic Study of Social Technology
Bao Guoguang
Throughout dom estic research on social techn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ocial technology, it has show n the follow ing phase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phase put forw ard and defined the concept of social technology,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social technology. The second stage proved the existence of the social technology and classified it. The third stage analyzed the essence and proposed the research outline of philosophy of social technology. The fourth stage expanded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troducing foreign research situation of philosophy of social technology.D espite of som e achievem ents, dom estic study on philosophy of social technology is still in the prim arylevel, w hich reflects that the discipline founda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w eak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paradigm has not been set up. Further discussions, like the elem ents, the invention m ode and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social technology philosophy still need to be elaborated.
Social Technology; N atural Technology; Social Problem s; Philosophy of Social Technology
B029
A
1673-8616(2016)04-0055-08
2016-03-25
包国光,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辽宁沈阳,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