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传播的文化危局
2016-03-28王继鸽
王继鸽
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传播的文化危局
王继鸽
当前,我国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性的新媒体出版传播获得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然而,新媒体数字化出版传播仍存在文化混乱、文化消解、文化失语等诸多问题,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也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不协调。
新媒体;出版传播;文化混乱;文化消解;文化失语
[作 者]王继鸽,副编审,江汉大学期刊社。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媒体数字媒介在国人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字出版传播在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族复兴征程中,无疑起到了政治监督、经济刺激、文化传播、社会沟通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经济新增长、先进文化传承、社会和衷共济注入强大动力。然而,在数字出版传播一派欣欣向荣的背后,数字出版业的文化传播力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也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不协调,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警惕。
一、文化混乱:出版传播不能唯利是图
当代主体媒体文化主要包括以图书、报刊、电视、广播为主的传统媒体文化,和以网络化、数字化传播为介质的新媒体文化。尽管现在传统媒体通过高科技包装与改造,呈现出新的生存业态,但是依然很难抵挡各种新媒体的围追堵截,举步维艰。
新媒体的确能够带给受众一种崭新的文化体验方式,它的好处也是多方面的。第一,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只要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就可以查询到全球世界各种即时性讯息。第二,良好的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信息接收的娱乐和休闲。受众在接收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再像面对传统媒体那样,只能被动接收。第三,介质的多样性为人们的文化接收提供多元选择。新媒体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超市”,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变成一个“买方市场”,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性接收。这些改变都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文化进步。据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数据显示,和广播、电视和PC端相比,目前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已经成为我国大众最普遍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500件社会热点事件的统计也表明,其中44.4%的事件由“两微一端”等互联网渠道披露并引发公众关注。移动端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成为网络舆论的策源地,并逐步影响社会舆论的整体走势。[1]这说明,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进行文化分享体验最重要的渠道。
然而,似乎“无所不知”的新媒体也带来我国媒体文化的混乱,给当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文化影响。“新媒体”作为人类科技革命催生的一种新文化形态,一经面世就被裹挟进商业市场,其产品被物质化驱动打上“商品”标签,媒体经营者转岗成为“商人”,媒体传播机构转型变成“商家”,新媒体的赚钱效应驱使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浪潮席卷整个媒体领域,造成一种国人从未经历过的文化现象:媒体成为一架被商业化这匹唯利是图的野马牵拉之下狂奔的马车,这架马车上载着亿万媒体的使用者和接受者,而吃力地驾驭这架马车的,是新媒体产品的形式“策划人”和内容“创意者”。[2]这些新媒体披挂着网络开放自由的外衣,通过不可告人的方式掘取商业利润,有的以所谓“打擦边球”的方式传播传统媒体不便传播的内容,成为不法经营者和高智商犯罪分子的帮凶;有的利用后台控制收集人们点击认证的用户信息,出卖给有关商家,为信用诈骗提供方便。这种泛滥之势无疑将给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媒体整合和文化整合带来种种障碍和难题。
二、文化消解:出版传播社会责任在哪里
新媒体以网络、数字化传播为手段,以手机、电脑为载体,已经深入当今我们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多数主流新媒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但是毋庸讳言,一些新媒体机构和传统媒体机构捆绑成利益集团,为了博人眼球、获取更多受众以便吸金,大量炮制低俗、无聊的传播内容,发布虚假不实的违规广告,刺激人们的声色诱惑,煽动大众物质享乐。这种媒体文化消费现象客观上抵消了社会主义文化教化和道德教育的效果,使我国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受到致命威胁。
一项关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表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有每天深阅读的习惯,三分之二的学生每周阅读专业学习之外书籍的时间不足7小时。[3]这显示,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电子化、碎片化阅读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许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然而,海量信息的快速阅读令国人欢喜的同时,也同样令人忧心忡忡。微信上曾经有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被频频转发:一百多年前的人躺着吸鸦片,一百多年后的人躺着玩手机,不同的时空背景,姿态却惊人相似。有网友感触颇深地评论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成为当今人们痴迷新媒体活生生的写照,使人在忧虑的同时倍感苦涩。著名作家王蒙就曾表示,当前用浏览代替阅读,用传播代替服务,用碎片代替经典的现象,造成文化有断裂危险。这绝非危言耸听。
新媒体的数字化出版传播还对中华传统语言文化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尽管新媒体在传播话语的生动性、贴近性方面令人耳目一新,也创造了一大批像“网红”“神马”“浮云”“给力”这类好词汇,但是,网络词汇的生造、滥用常常令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特别是新媒体的受众中还有很大一批正在接受文化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本就对固有的语言文化缺乏判断认知能力,往往会把错误的网络用语当作学习文化范本,消解掉原本在课堂上接收到的正确的知识文化。长此以往,传承中华文化的青年下一代终有一天会陷于话不会说、字不会写的窘境。
正是因为新媒体的数字化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可谓“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才凸显其出版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之大,因此,新媒体出版单位不能唯利是图,要勇于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挑起弘扬、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新媒体人要做有良心、良知的传播者,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安贫守道的坚守,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价值体系才不会被新媒体泛滥传播的负面文化影响消解、冲蚀。
三、文化失语:出版传播何去何从
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成为经济巨人的同时,我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事务上仍然处于失语状态,缺乏话语权。当今,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最重要背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增强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确定为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可谓意义深远。大国崛起的“中国梦”不仅要努力建成经济强国,还要建成文化强国,要通过有效的新闻出版传播促成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柳斌杰指出,一走出国门就会发现,几乎看不到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看不到中国有些什么思想、有些什么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既没有主导权,也没有话语权,这与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极不相称。[4]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传播机构,因此,建成新闻出版强国是文化强国的奠基工程,建设文化强国,新闻出版业应当做开路先锋,新媒体数字化出版传播应该成为其中的主力军。
国际话语权的舆论标杆往往被世界知名的传媒集团把控,它们麾下媒体众多,不少世界知名传播机构往往也是这些传媒集团的子公司,这些媒介异口同声,经常能够左右国际舆论。在全球文化竞争中我国由于意识形态、语言差别处于弱势地位,要想获得话语权,必须努力提高现代出版传播能力,通过跨媒体、跨行业融合,借船出海,打造世界级出版传媒集团。近十多年来,为了增强我国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成立了一批出版传媒集团,总数已达119家。[5]尽管数量众多,但是都是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组建而成的,大多是某个特定领域的单一行业性集团,缺乏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我国传媒要在国际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要努力打破行政制约的整合发展模式,探索产权明晰的控股和参股传媒集团模式,不断增强内涵实力,真正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体发展,把自己建成能够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全球性和全国性传媒集团。
新媒体因为与数字出版融合的天然优势,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这场国际文化较量的主要力量。可以利用数字出版与全球读者沟通互动的最大优势,充分挖掘、传播符合中华文化价值取向的内容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读者群及出版市场,传递中国话语。一方面,在发挥出版传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功能时,要努力提升数字出版的文化品位,不能为了经济效益唯利是图、卖国求荣;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传播要大力彰显文化的民族性,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因为数字出版传播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才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应对世界性文化挑战、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就新媒体数字技术而言,我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拥有先进技术光环的新媒体机构,产出的未必都是先进的文化产品,有的甚至是文化垃圾。所以当前我国的新媒体数字出版既不需要“赶潮流”般的催生猛长、无限做大,也不必望而生畏、守着一亩三分地“自娱自乐”,而需坚守“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新媒体文化产品,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性出版传播品牌,我们的声音自然会传遍全球。
[1]人民网.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发布[EB/OL].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6/0324/c209043-28223363.html.
[2]李鹏程.文化危机三题[J].江海学刊,2014(3).
[3]刘进.新闻调查:让读书不再成为节日[J].江汉大学报,2016(3).
[4]柳斌杰.加强研究当前我国传媒业重大理论问题[J].现代出版,2010(9).
[5]搜狐网.2015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状况[EB/OL]. http://mt.sohu.com/20160811/n4637329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