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派记事”之词义探析

2016-03-28黄丽娟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记事新闻学印象派

黄丽娟

“印象派记事”之词义探析

黄丽娟

新闻才子任白涛写的《应用新闻学》是中国第一本应用新闻学著作,在此著作中,任白涛提出了“印象派记事”。主要探讨著作中“印象”与“印象派记事”的含义,分析提出这些术语的时代背景及其在中国新闻史上产生的影响。

任白涛;印象派记事;词义

[作 者]黄丽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任白涛(1890—1952)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新闻学者,笔名冷公、一碧,1890年2月3日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911年辛亥革命后,担任上海《民立报》《神州日报》《时报》《新闻报》驻开封特约通讯员。1916年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因酷爱新闻学,参加了“大日本新闻学会”,着手研究新闻学。他“课余,于坊肆遍搜新闻学之一类典籍,旁稽各种新闻杂志,终仿杉村氏(日本《朝日新闻》著名记者)著《最近新闻纸学》之体例,编制此书(即《应用新闻学》)”①引自任白涛著:《应用新闻学》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括号内为笔者额外添加。。完成《应用新文学》初稿的时间段为1916年冬至1918年夏。1921年任白涛留学归国,并在杭州创办中国新闻学社,“这个学社是个人研究所的性质”②陈立新:《从“新闻价值”一节看任白涛与伍超之版权纷争》,《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期。,以“中国新闻学社”的名义,任白涛在1922年11月自费出版了《应用新闻学》。在1935年至1937年间,任白涛又完成六卷本、130万字的《综合新闻学》,介绍了英、美、日、德的新闻学理论与观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任白涛定居上海,继续修订《综合新闻学》,1952年8月病逝。

任白涛著写的《应用新闻学》是中国第一本应用新闻学著作。在该著作中,他提到“印象(impression)”这种叙事文类别以及“印象派记事”的做法,在中国新闻史上鲜为人知也鲜为人提及。那么,任氏所提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提法?本文主要探讨任白涛在新闻写作中提到的“印象”与“印象派记事”的含义,分析当时提出这些术语的背景以及该提法的意义。

一、“印象派”与“记事”概述

“印象派记事”在新闻著作中鲜为人见也鲜为人知,在《应用新闻学》中,该提法出自第三编“制稿”中叙事文的做法与类别。为明白其含义,笔者将分别阐述“印象派”与“记事”的含义,并分析当时提出这一说法的时代背景。

印象派这个词起源于绘画艺术,兴起于19世纪60—90年代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有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1841—1919)等人。1887年,法国印象派画家已取得成功。此时,日本的黑田清辉(1866—1924)到巴黎学习。1893年黑田清辉带着印象派外光写生画法归国,创立了印象派画风占主导地位的绘画团体“白马会”。20世纪初日洋画界印象派兴盛。

20世纪初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赴日留学高峰期,任白涛便是赴日留学生之一。为富国强民,中国知识分子纷纷取法于欧美、日本。中国的印象派绘画主要就在这一时期从日本传入中国。除了绘画技巧,“印象派”一词也是间接来自impression school的日译。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是没有“印象”一词的,更没有“印象派”一说,当时中国文学中也没有“印象记事”这一说法。而这里的“記事(きじ)”一词亦不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记事,在日语中它指的是(报纸、杂志上的)新闻、消息、报道、报导。如“新聞の記事になる”中文是“被登上报纸”之意;除此之外,日语中的“記事”还有“记事文,叙述文”的意思,例如有“記事文体”这样的搭配例子。

印象派绘画的核心意义是讲究以瞬间的印象作画,即画家通过眼睛与头脑对客观景物做瞬间的捕捉与快速呈现。“提倡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自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③王明明:《浅析法国印象派的审美特点》,《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第8期。随着印象派绘画的兴盛,印象主义逐渐向音乐、文学领域蔓延渗入。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一些文学家就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

任白涛在留学日本期间著写《应用新闻学》,提出“印象派记事”。他倡导的是印象派记事之作者“殆以其头作活动摄影之机械。影片摄得后,一一于报纸上演出之,且演且加以说明”①任白涛:《应用新闻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55页。,这与印象派绘画在核心意义与操作上是基本一致的。由此表明,任白涛提出此等术语主要是受日本印象主义与日本新闻用语的影响。

二、《应用新闻学》中的“印象派记事”文本分析

受日本印象主义与新闻思想的影响,任白涛提出“印象”与“印象派记事”的新闻写作术语。在具体操作上,任白涛在其著作中更多的是描述与示例,没有明确的操作步骤。下面主要对任氏著作中提及的“印象派记事”作简单的文本分析。

(一)印象派记事即“概于委曲之记事中,加描写的文句”

在《应用新闻学》中,任白涛将制稿分为论说文、叙事文、特殊文、趣味文四个门类进行论述;在叙事文一类,其做法与类别又分为委曲(Full Report)、概要(Outline)与印象(Impression)。“委曲者,尽力求详之谓,凡遇重大或特注人目事件,如国会会议、名人之演说、国务总理施政方针之宣布等类,用此等叙法,即速记体记事也。”②同①,第55页。概要指的是:“事件苟无详叙之必要,则只记其大旨,是谓之概要之记述。”③同①,第56页。委曲讲究详尽,概要力求精简,而印象介于二者之间。“新闻社之特派通信员,投身于某种社会之漩涡中,记其见闻……乃由记者纯洁光明之脑中映得之材料,即所谓立体的观察,曲线的描写是也。”④同①,第58页。由此可见,“印象”这种叙事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背景,即在“社会之漩涡”的复杂局面中,记者没有条件使用委曲叙事,又不甘以概要形式呈现之,于是便凭借“观察”这种采访手段,将客体印入脑中的“象”用“描写”的方式加以呈现。运用观察,记者可以“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目睹第一手材料,可使新闻报道增强真实感和说服力,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⑤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第147页。。运用描写的手法,记者可以“刻画人物的行为动作、言谈、神情以及人物肖像,乃至人物的心理活动;具体描绘新闻事件中重要的事实、生动的情节、典型的细节,新闻现场的景物、气氛、场面和社会环境等等。”⑥同⑤,第168页。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立体感,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强烈地吸引和感染广大受众。”⑦同⑤,第168页。因此,印象派记事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记事之制作法,它通过“立体的观察,曲线地描写”“于事实之记录中,加人生的药味”,因而该作法,使“记事中之人物与记者,殆如交膝相语。读者读之,亦大有身临其境之趣。”⑧同①,第58页。

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加人生的药味”难免会有记者主观色彩的介入,但任白涛认为,印象派记事并不排除记者的主观色彩,也并不影响新闻写作的客观性要求,因为“其(指印象一派的记者)所带之主观,乃第三者之主观,实际仍为客观。”⑨同①,第55页。

(二)印象派记事是对中国文学写作中描写手法的借用

第一批近代中文报纸是在19世纪初诞生的。在报纸诞生之初,中国文坛并没有一套与报纸这种新事物相适应的文体存在,因而“报纸不得不从中国古典文学的仓库里借用适合于自己的文体”⑩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为遵循报纸的独特规律与特殊要求,报纸在文体上不断变革,“一面吮吸古典文学的营养,一面逐渐突破旧文学的藩篱”。⑪同⑩。但是,在1815—1895年报纸诞生后的80年间,文体的变革是缓慢的,基本上还未摆脱旧文学的窠臼。在19世纪中叶,报纸上的印象派记事就已经开始了,这意味着印象派记事是出现在报纸文体借用文学写作手法的早期。而任白涛认为“印象派记事,实成一种之‘新闻文学’,为新闻叙事中最有价值者”,⑫同①,第58页。也说明印象派记事的确是从文学写作方法中借鉴发展而来。随后,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进一步提出“描写记事(Descriptive writing)”,称“此种记事与‘印象主义’同一血统。即委曲嫌其过长,概要又嫌其枯寂,遂用此描写的叙法”。“同一血统”表明两者在意义上是类似的或者一致的。也就是说在19世纪中叶近代报刊产生初期,文学写作中的描写手法就已经“嫁接”到了报纸文体中,而印象派记事,是承接了描写记事的手法。

结合前文对印象派的分析,这里似乎产生了矛盾:印象派记事到底借鉴的是日本的印象主义还是中国文学的描写手法呢?

根据时间线索,笔者认为“印象派记事”这一术语借鉴的是日本的印象派,但这种记事方法却借用的是中国文学写作手法。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写道“报纸上之印象派记事,起自十九世纪中叶”,也就是在鸦片战争发生后不久;而印象派绘画艺术最早兴起于19世纪60到90年代的法国,也就是说在“印象派”这个词诞生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与印象主义类似的写作手法。报纸在文体上借鉴了文学写作中描写的手法,并结合自身规律与特点,对这种方法不断进行改进与变革。随着日本印象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其在核心意义上与中国报纸的描写记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任白涛留学日本受日本印象主义与新闻用语的影响,遂将中国报纸这种类似于描写的叙事方法称为“印象派记事”。

(三)“印象派记事”的提出、兴盛与衰退

新闻史研究表明,我国新闻写作及研究是从“零”起步的。从1815年到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新闻写作的“学术拓荒”期。在这一时期,关于新闻写作的研究表现出了一般学科开创期的共性:知识分布的零碎,向邻近学科借鉴,从实践中提炼,向外学习、汲取,术语的不规范、零散,和其他学科交融,向前发展性等。①刘继中:《试析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历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11页。其中“向邻近学科借鉴”与“术语的不规范、零散”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在报纸发展初期,我国新闻写作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性话术,不同学者纷纷取法于欧美、日本,积极借鉴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手法技巧,使得中国新闻在理论与应用层面不断突破、精彩纷呈。同时,“百家争鸣”的局面又导致报纸文体的分类模糊,报纸不同文体的称谓、新闻写作主体的称谓五花八门,新闻写作手法也是东西兼学兼用。如新闻文体方面就有“特别纪事”“匿名寄书”“委屈”“概要”“印象”“描写记事”等不同的学术称谓,新闻写作主体也有访员、探员、报事人、通信者、访事人、电报记者、记者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白涛在《应用新文学》中提出“印象”与“印象派记事”也就缺乏新闻理论术语上的承接性与系统性,反而具有个性化与开创性的特点。民国初年,黄远生开创一代通讯,“远生通讯”影响深远,使得通讯文体兴盛一时。任白涛高度赞扬“远生通讯”中的印象派记事之法,称“我国印象派新闻记事作家之第一人,厥为黄远生。盖远生所处为政治漩涡,政治上之战争与军事上之战争,其记事之印象笔法,殆殊途而同归”②任白涛:《应用新闻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由此,“印象派记事”成为当时流行一时的术语,该记法亦影响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新闻写作研究。如徐彬彬、舜华、张季鸾、陶菊隐、邵飘萍等著名记者都运用过印象派记事之法来写通讯。

由于处在新闻理论术语不规范、零散的状态,不同的报纸、不同的人都各自运用着自己的一套新闻术语,这使得“印象”与“印象派记事”等术语在传承与扩散的过程中面临着困难。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理论与新闻术语越来越系统化、规范化,“印象”这种叙事文体术语慢慢被新的、大众化的文体称谓“通讯”所取代,“印象派记事”这种写作术语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转变为“描写”“叙述”这种更明晰、更准确的称谓。

三、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在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中提到的“印象”与“印象派记事”两个术语主要是受日本印象主义与日本新闻术语的影响,其中印象(Impression)是一种新闻文体,介于委曲(Full Report)与概要(Outline)之间,相当于现代的通讯;印象派记事是一种新闻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在中国近代报纸产生初期就已存在,它主要借鉴于中国文学写作中的描写与叙述。在中国,关于“印象派记事”的实践要早于理论。

由于在新闻写作研究初期,新闻术语没能规范化,各种学术称谓繁华纷呈,“印象”与“印象派记事”在这种凌乱与热闹中“诞生”,既显得合情合理,又显示出任白涛在新闻实践方面的开创性。虽然这些术语在新的时代已被人们束之高阁,但它在中国新闻史上发挥的作用以及富有的时代印记都是不可抹灭的。

[1]杜胜祥.浅论任白涛的新闻思想[J].新闻爱好者,2001(1):37.

[2]王湛国.新闻学子任白涛[J].新闻爱好者,1994(11):22-23.

[3]李秀云.任白涛的两个“第一”[J].新闻爱好者,2005(1):34.

[4]胡跃进.印象派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云梦学刊,2007(5):113-115.

[5]宋海永.浅析印象派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1(8):46,52.

[6]李会歌.中日同形词的比较和研究(一)[J].科技信息,2010(35):329.

[7]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58.

[8]刘继中.试析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历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11-18.

[9]陈立新.从“新闻价值”一节看任白涛与伍超之版权纷争[J].国际新闻界,2012(1):77-78.

猜你喜欢

记事新闻学印象派
《安徽记事》
记事中的“情节”
「印象派画家」金农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记事
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