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综合利用,促转型升级
2016-03-27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张国强
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张国强
沼气与生态
抓综合利用,促转型升级
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张国强
农村沼气工程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近年来,河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农村养殖方式的转变、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也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把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作为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
一、充分认识“三沼”综合利用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旋律,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又是“十三五”时期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其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破除过去依靠资源消耗和无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河南省而言,目前过量使用农业投入品现象普遍存在,控制内源性污染任务繁重,“三沼”综合利用大有可为。沼渣、沼液作为农村沼气工程的重要产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是速缓兼备的优质有机肥,而且含有抑菌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激素、抗生素等有益物质,对防治植物病虫害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非常明显。据统计,目前全省年产5 600多万t沼肥,氮、磷、钾含量约为78万t、45万t、73万t,有机质、腐殖酸、粗蛋白的含量约为2 240万t、840万t、300万t。搞好综合利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进一步改变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状况,推进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向增施有机肥转变,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二)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
1.实现健康养殖。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展沼渣、沼液加工与利用,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够有效解决规模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推进健康养殖。
2.改善生活环境。沼渣、沼液如果在村庄中随意排放,不加以利用,仍然会对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加快与农村改厕、改圈、改厨的有机结合,能够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实现村容村貌的净化、美化、亮化,提高农民生活的文明、健康水平。
(三)有利于沼气产业化发展
农村沼气的生命力在于综合利用。如果仅就沼气论沼气,就能源论能源,没有发展前景,必须要“气肥并举、三业循环”(三业指的是沼气事业、养殖业与种植业)。只有搞好“三沼”综合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多功能性,获得显著的综合效益,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才能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建池、用池积极性,破解当前农村沼气的发展瓶颈,提高沼气利用率。开展“三沼”综合利用,不但要注重利用的数量,还要注重利用的质量,由简单利用向深加工、商品化方向发展,实现高值利用,使农村沼气在生产、生活、生态等领域中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沼气产业。
二、河南省“三沼”综合利用现状
(一)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共识初步形成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对沼气建设的认识只是一个解决生活用能的问题,综合利用的概念和意识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大中型沼气工程运行过程中,大量沼渣、沼液随意排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有机肥源,而且又造成了二次污染。经过近年来我们业务职能部门的试点示范、探索实践和广泛宣传,人们对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有了新的认识,自觉利用沼肥喷施、浸种、追肥的农户日益增多,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品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共识初步形成。焦作市温县赵堡把农村沼气与小麦、玉米种植生产紧密结合,实施绿色栽培,小麦产量高达728kg/667m2,玉米产量高达746kg/667m2,实现了粮食生产的新突破。长垣、舞阳和光山等县积极开展沼液、沼渣的试验应用,结果初步表明:沼肥能够使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0.17%~0.60%,使全氮提高0.003%~0.005%、全磷提高0.01%~0.03%,可使大棚黄瓜、番茄产量增长9.2%~23.7%,而且还具有明显的驱虫防病效果。南阳市西峡县把发展沼气与当地农业支柱产业猕猴桃生产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沼液叶面喷施、沼渣培肥地力、沼气水果保鲜等“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深受广大果农的欢迎,沼肥综合利用农户每年户均实现的生态产值超过1万元,全县年度沼气生态产业产值过亿元,其中沼肥综合利用技术的贡献率在20%左右。
(二)典型技术模式推广初具规模
在推进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工作中,各地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以及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典型模式。其中传统的“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模式17.8万处,沼肥利用面积1.47万hm2;与设施农业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模式9.256万处,沼肥利用面积0.93万hm2;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渣沼液利用+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发展模式790处,沼肥利用面积1.07万hm2,这些典型示范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孟津县平乐镇妯娌村有700户人家用上了沼气,普及率达到92%,该村从2007年始,把沼肥与80hm2有机梨生产相结合,形成了粮食生产—秸秆青贮养畜—发展沼气—有机梨生产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养殖、种植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每667m2平均增收超过20%。
(三)产业化发展态势初步呈现
目前,河南省畜禽养殖场各类沼气工程累计达到5 968处,近800处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将沼气工程与周边区域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相结合,将沼气工程所产沼渣、沼液作为优质肥料输送到大棚中,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量,改善所产蔬菜品质,提高市场竟争力,从而增加群众收入。新乡卫辉市利用永康生态农牧有限公司1 000m3沼气工程建立起占地45.07hm2以太阳能、沼气、养殖、蔬菜等为内容的沼气生态示范园区,实现了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园区采取企业+农户生产模式,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实现了订单生产,该公司现已成为全球500强麦德龙连锁超市河南唯一蔬菜供货商,效益十分可观。济源市涧北村3 000m3沼气工程配套建设了800m3的沼渣、沼液储存池,沼气工程周围建设高标准蔬菜温室大棚171座,通过管道输送或出料车运送,使沼渣、沼液能够及时运送到蔬菜大棚,一般每棚蔬菜隔15d就要冲施一次约3m3左右的沼渣、沼液,温棚所产蔬菜大部分被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调运出去,价格高还供不应求。另外,安阳、平顶山、巩义等地依托沼气工程进行固体肥、液体肥生产销售,也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沼肥产业化发展态势初步呈现。
三、“三沼”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省“三沼”综合利用取得了以上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有认识,但不够高。不少地方对“三沼”综合利用工作仍然停留在口头上,缺少付诸行动的具体措施,即使有点动作也是花架子,没有真金白银真刀实枪地下真功夫。二是虽有规模,但不够大。全省“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推广仅有28万余处,不足全省沼气总户数的10%,各地开展“三沼”综合利用仍处于农户自产自用为主阶段,利用规模小,利用方式粗放。三是产业化发展动力不足。沼气大部分仍以炊事用能为主,沼渣、沼液利用范围小,加工水平低,商品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化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缓慢。
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的建议
农村沼气的直接成效在于用气,发展生命力在于综合利用。“三沼”综合利用的好坏事关农村沼气事业的成败与得失,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农村沼气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扩大规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实现“三沼”综合利用服务专业化、利用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发展规模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三沼”综合利用工作,切实将其作为推进新时期农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业务指导,落实支持措施,确保“三沼”综合利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搞好统筹规划
结合“十三五”农村沼气建设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业发展实际,以及农户的需求和能力,因地制宜,制定“三沼”综合利用规划,推进科学发展。布局安排上,以规模化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势农产品基地等为重点;利用技术上,以沼液、沼渣替代化肥、农药为重点,将沼肥利用纳入到蔬菜、果品无公害认证范围;建设内容上,突出沼肥存储、加工、运输、施用等配套条件的规范化建设。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要把是否具备“三沼”综合利用条件作为今后沼气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一是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优先安排种养结合的企业。目前,只搞养殖的企业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往往自筹资金困难。在沼肥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肥料销售直接获得收入。而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企业,以沼气工程为纽带,能够将沼肥的价值转化到农产品中,切实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户用沼气项目。优先支持沼肥综合利用条件好的村,使农村沼气建设的效益真正得到发挥,才能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行。三是沼气服务体系项目。要向农业种植园区、种植基地、合作社和相关农业企业倾斜,开展对沼气农户服务的同时,满足自身利用沼肥的需求,实现双方的对接和互利双赢。四是吸引多方投资。通过项目带动,吸引企业、农户等多方投资,开展沼肥综合利用。
(四)强化服务与宣传
1.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要把“三沼”综合利用作为服务网点的重要服务内容,配备专用设备,强化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建成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体系。引导服务体系由以政府扶持为主向自我良性运作发展转变,探索“三沼”综合利用的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化经营、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2.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宣传“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和典型,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户和各类相关企业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服务人员,指导农户积极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帮助农户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五)加强技术创新
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业,围绕“三沼”综合利用的技术瓶颈和关键装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研发、示范、推广一批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研制适合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秸秆沼气工程等使用的商品化沼肥生产加工设备,为沼肥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针对蔬菜、果品和大田作物生长的不同需要,研究添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量元素、营养成分,生产专用沼肥的配方和使用方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农户在沼气建设和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发明创造,加速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