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夏玉米种肥同播 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6-03-27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胡振方陈新民
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胡振方 陈新民
浚县夏玉米种肥同播常见问题及对策
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胡振方 陈新民
夏玉米种肥同播是浚县近两年来推广较快的新技术,其模式是在玉米播种时,一次性将玉米种子和缓控释肥料施到田地里去,玉米生育期内不再追肥。该项技术集成了良种、良肥、良机和良法,达到了精量播种和播肥,推广了化肥深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肥良法配套。通过近两年试验,该项技术每667m2增长玉米产量10%左右,节省氮肥30%左右,每667m2增加收益200~300元。
一、夏玉米种肥同播的优点
(一)节省人工
种肥同播将原来的2~3次施肥改变为一次施肥,简化了栽培方式,节省了追肥的投入和人工成本。
(二)提高肥料利用率
种肥同播将肥料直接施进土壤,减少了肥料地表流失和挥发,肥料在土壤微生物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能提高肥料利用率10%~20%。在相同施肥量的情况下,肥料吸收的越多,利用率越高。
(三)苗齐苗匀苗壮
采用种肥同播的玉米出苗均匀、整齐健壮,有效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尤其是单粒播种,用种量少,每667m2可以节约种子成本10元左右。
(四)增加产量和效益
施用同等数量的肥料,由于提高了利用率,所以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增幅在10%以上,综合效益明显。
二、夏玉米种肥同播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一)播后不出苗
在夏玉米种肥同播后,一般6~7d就破土出苗,但个别地块由于种肥同播时技术操作不当,种肥隔离太近。种肥同播时,化肥集中施于种子附近,会使根区土壤溶液盐浓度过大,土壤溶液渗透压增高,阻碍土壤水分向种子根内渗透,使种子或种苗因缺水而受到伤害,严重时种子就不会发芽出苗。尤其是氮肥,即使浓度达不到“烧死”作物的程度,也会引起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出现了播种后地块不出苗,造成作物减产。
(二)黄苗、弱苗、缺肥症状
在出苗后,玉米苗生长不旺,形成老小苗,个别玉米苗根部出现暗红,上部叶片出现花白条纹等缺素症状,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给当年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其原因是缓控释肥肥效释放缓慢,作物苗期根系小、吸收能力弱造成。
(三)有缺苗断垄现象
前茬作物秸秆量大,秸秆处理不细,秸秆堆积是造成机播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所以播前应将前茬小麦秸秆粉碎或抛撒均匀,避免堆积,病虫发生后防治不及时、机手水平低也是造成出苗不齐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
(一)选用好的缓释肥、控释肥
种肥同播必须认真考察选用缓控释肥。该肥应具有以下特点:利用特效的高分子活性硫、聚乙稀、树脂等包膜材料,控制肥料的缓慢释施,使肥料释放时间和玉米生长阶段养分的需求相一致,达到肥料释放与玉米吸收同步。
(二)种肥的质量鉴别
1.分别将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放在两个盛满水的玻璃杯里,轻轻搅拌几分钟,复合肥会较快溶解,颗粒变小或完全溶解,水呈混浊状,而控释肥则不会溶解,且水质清澈,无杂质,颗粒周围有气泡冒出。
2.控释肥的核心是氮磷钾复合肥料,所以,将剥去外壳的控释肥放在水中,会较快溶解。若剥去外壳不溶解的,则是劣质肥料或假肥料。
3.不能根据颜色辨别。有些厂家仿冒控释肥的颜色,把普通肥做成与控释肥相同的颜色,如果放在水里控释肥脱色,水质浑浊且带色,说明是仿冒产品,真正的控释肥外膜是不脱色的。
(三)播种过程中应掌握的主要技术环节
1.用量。建议缓控释肥的用量按照往年施肥量的80%进行施用,要根据不同目标产量和土壤条件相应适当增减。如果玉米播种后不能及时浇水,种肥播量一般不超过25kg/667m2,在出苗后5~7片叶时,再穴施20~30kg/667m2。如果能及时浇水,种肥播量可以达到30~40kg/667m2。
2.安全距离。种子与肥料的科学隔离至关重要。隔离根据耧具的不同,分为垂直隔离和侧隔离。垂直隔离,要保持种子、肥料间隔5cm以上;侧隔离,要求种子与肥料距离应在8cm以上,最好能到10cm。目前,肥料生产厂家提供的种肥同播设备一般都是侧隔离。
3.及时浇水。播后1~2d如无有效降水,应及时浇蒙头水,注意土壤墒情,减少烧种、烧苗。
4.出现烧苗后的补救措施。如果出现大面积严重烧苗或不出苗的情况,应及时重新播种早熟玉米品种。如果出现个别因烧苗引起的黄苗、弱苗,及时增施氮肥并浇水。如果前茬是小麦,每667hm2增施5~10kg尿素或者10~20kg碳铵,配合喷施叶面激素,并保持土壤水分20%左右,可以减轻玉米烧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