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2016-03-27包银山

财经理论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供给

包银山

(内蒙古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包银山

(内蒙古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供给侧改革给互联网产业带来新机遇,必须加强宏观政策的调控引导我国互联网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文章回顾了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来源及互联网经济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互联网经济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产业的社会政治功能,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中国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为供给侧改革做出贡献。

供给侧改革;互联网产业;影响

一、引言

供给侧改革在我国提出的背景,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而世界总体经济环境恶化。一系列经济刺激行动使得中国经济独秀于世界,但也带来了“后遗症”,同时中国又处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速换挡期。为破解三期叠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供给侧改革方案。供给侧改革要求中继续扩大需求的同时,重点从供给体系出发解决经济增长困局。供给侧改革从根本上指出当前形势下破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难题的新选择,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关键点。习近平同志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2015年度APEC会议上向全世界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倡议,认为货币刺激政策不能解决世界范围的经济问题,必须推动供给体系向适应需求方向转变。

供给侧改革方案的提出,为我国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产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手,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受惠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互联网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互联网产业不依赖土地,没有高消耗,也没有高污染,凭借创新引领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供给侧改革是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当前我国互联网欣欣向荣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发达经济体,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等均处于世界前列。然而,供给侧改革揭露中国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也给互联网一个警钟。互联网产业的经济学特性使得互联网产业暗藏危机,文章认为政府对互联网产业的宏观调控符合互联网产业自身特征。在论述时,文章首先从文献回顾出发,结合供给侧改革理论和互联网经济理论,从我国现实情况的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互联网的经济特性及互联网的经济政治功能,最后结合供给侧改革针对互联网产业提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二、文献回顾

基于经济学基础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国内学者已有相对成熟的成果。互联网企业行为属于市场竞争范畴,又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学界对互联网产业的自由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均有所研究。

理论界对于互联网产业相关经济学现象进行研究。譬如,长春市委党校解梅娟等其文《以“互联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阐述了互联网对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作用。江西财经大学的赵立昌等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分析》一文中利用SCP范式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企业更多地采取模仿、不公平竞争的手段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规模经济水平并不明显,存在着业务同构化、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市场绩效相对低下,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利润水平没有明显提升,反而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管制应该采取的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万劲波等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中也认为要促进“(互联网)企业有序竞争并将产业导向创新驱动”。浙江大学李有星等在其论文《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中讨论了基于国内法律限制实施互联网金融监管意见,认为监管主体应该地方化,采取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等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港制度。

本文重点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来源及互联网经济的相关理论,分析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经济特性及社会政治功能,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理论基础

习近平同志提出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其所依据的供给侧改革经济学理论源头始于19世纪初期。萨伊出生于法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重要的经济学家,他提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是供给学派的最为重要的思想源泉,也是此次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理论出发点。萨伊提出建立了所谓的“萨伊定理”,其核心思想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即主要指出市场为主体,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由市场自由竞争产生经济发展动力。由于其相当夸大了市场的作用,且忽略了政府的调控功能,直接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同时亦使基于古典自由主义理念的经济政策受到严重挑战。英国人凯恩斯针对萨伊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不足,建立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干预,理论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凯恩斯主义取代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后实施的罗斯福新政就以其为核心,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真正有效地解决了美国那场经济危机,也引导世界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霾。长期的宏观经济管理下资本主义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各国开始怀疑凯恩斯主义倡导的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该理论是造成滞胀的主要原因,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更是乘机发难,认为国家宏观干预经济发展导致市场失去活力,供给学派的观点再次占到上风。以加拿大的蒙代尔和美国的拉弗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学术观点再次成为各国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英国撒切尔政府带领英国走出经济困境,美国里根政府为美国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两者均减少政府宏观调控,支持市场自由竞争,最终“里根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取得了成功。

宏观政策的调整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存在产业结构性过剩,通过供给侧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思路与途径。同时,“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不仅要求传统产业紧密结合互联网,也要求互联网产业深入融合传统产业。

四、互联网的经济特性分析

互联网整体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网络、系统和信息。其网络是实现互联网功能的基础,主要包括传输线路、传输节点设备、信息转换设备及运行中这些设备上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基于网络开发的各软件应用;信息则是指利用网络和系统处理的数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社会经济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中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能够快速传递信息,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速度彻底的发生了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进而推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二是互联网处理处理信息,使得人们在获取信息后可以快速使用,降低了交易风险成本,提高了资产的流动速度;三是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习惯,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快捷、高质量的服务,可以购买到舒适、贴心的产品。互联网产业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将网络、信息和系统有机地组合起来,表现出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及准公共产品属性等经济特性。

(一)规模经济性

规模经济性是指在增加投入要素数量的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互联网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就意味着互联网产业的固定成本通过规模的增大而分散。

典型的经济例子为铁路等公共交通设施。以铁路为例,初期建设铁路需要大量资金,一般铁路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不待全线完工难有回报,且资产专用性强,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电信行业亦是如此,电信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样需要巨量资本,同样投资回报期长。这样的行业如果多家企并行运营,必将会使客户平均分散,结果就是每一家企业都无法聚集足够量的客户群体导致无法盈利,从而使得整个行业亏损,同时多家企业重复建设导致巨量浪费,因此必须形成垄断规模,这中全球成为共识。但是垄断会导致企业占据有利地位,损害客户群体的利益,于是必须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细化管理。

互联网产业同样表现出规模经济特性。以阿里巴巴为例,前期迅速扩张时期需要大量投资,只有少量客户的淘宝难以维持巨大的运营开支。99年阿里巴巴公司创立即从高盛、富达等获得500万美元融资,一年后获得软银、富达等2500万美元融资,04年获得软银、富达等8000多万美元融资,一年后获得雅虎10亿美元融资。大量投资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阿里巴巴产品,迅速聚集了大量的客户,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流量迅速成为各网络销售平台之首。淘宝发展之初为单一的C2C网络销售平台,通过自身良好营运而客户数量迅速激增,此后淘宝平台产品迅速增加,聚划算、阿里旅行等等。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产品逐渐丰富起来,并聚集了大量的客户。只有长期形成规模性质的客户群体,才能分担前期巨额投资资本。

(二)范围经济性

范围经济则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的共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互联网产业的范围经济性,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类型而降低产品成本,或者通过多种产品合并生产降低成本。

互联网产业的产品,往往在互联网空间多重勾画,只需要现实空间紧密配合。共享经济中的打车出行网络公司滴滴出行作为典型案例。譬如,打车出行网络公司,先期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并行在国内市场竞争,双方产品具有趋同性,均含有专车、出租车等服务,到2015年2月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合并后即共同生产产品以节约成本。后期弱化快的打车平台,发展滴滴打车并改组为滴滴出行,滴出行平台在稳步占据出租车市场后,利用同样的平台推出快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公交,甚至同城快送等多项产品。每一项产品都利用共同的平台,相对应实体经济中同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多种多样产品。

在互联网产业,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降低成本相对投入远远低于传统行业。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扩大经营范围时引起的产品定位不准确问题。扩大经营降低成本的成功当属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淘宝初期产品主要为C2C,个体零售对个体客户。后。淘宝从零开始到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而其中优良资产天猫则从中剥离出来,发展为单独品牌。阿里巴巴集团发展历程充分显示了互联网企业的范围经济性。

(三)准公共产品属性

公共产品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的产品,即具有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即指人们在消费公共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同时也消费该产品,或者排除在技术上可行,但费用过于昂贵而使得排除没有意义,从而实际上也是非排他的。非竞争性它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他人从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他人参与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概括起来公共产品一般不因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而制约自己的消费。公共产品从理论上存在,但客观现实中每一产品都不是无限制多量与无限制使用。即使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公路、铁路也会因使用客户数量的增加而有所限制。春运期间铁路一票难求现象就揭示了客观实际。在现实世界中,更多的产品是处于理论上绝对私人与绝对公共产品之间,在这里归纳为准公共产品。

互联网产业必然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而且其更偏向于公共产品类型,这是讨论互联网产业社会政治功能的理论基础。网络具有开放性,符合互联网协议就可以接入全球一体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互联网本身就承认了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属于准公共产品。互联网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其产品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网络信息共享、网络资源下载、网络商务、网络游戏,既以公众为赢利对象,也以公众为服务对象。

五、我国互联网产业现状

互联网不属于个人,就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在政治功能不可避免。互联网产业的社会属性导致互联网经济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便捷。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人,这种深刻而剧烈的影响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一)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沟通的重要通道

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最初级的面对面信息传输,通过喊、说、写或者肢体语言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再后来发展信鸽、驿站通信等方式,电报与电话发明后,人类信息可以实现及时远距离的相互传递,移动通信的发明使得人类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快捷。新时代的互联网发明,引领人类社会沟通通道再次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及时通信依赖的数据流量,非通信公司的通话线路空间。互联网已经代替通信公司成为大众首选的沟通渠道。以微信为代表的及时通信工具已经威胁到体积庞大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公司的收入。不管是腾讯公司的QQ、微信,阿里集团支付宝集成的通信功能及微软的MSN,还是百度公司网页HI,赶集网、58同城网的及时通讯,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

沟通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带来巨大的社会便捷性,也诞生了新型的网络集团公司。不同于传统通信公司预付费方式,这些新型公司的营收方式均为免费,客户需要支付给通信公司流量费用,但无需支付通信费用。免费的平台加上便捷的通信方式,使得发挥社会公共沟通渠道职能的新型网络集团迅速集聚了大量的用户。用户数据成为新的赢利模式,而赢利与公共服务并存丰富社会沟通通道。

(二)互联网的社交功能更加突出

信息化为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变化的另一方面就是开辟了新的空间。在传统物理空间之外,人类构造一个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规则与物理空间不同,这种不同并非冲突或矛盾。互联网创造出的网络空间,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场所。在网络世界社会交往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相互交换、相互连接,网络空间数字世界的主体在物理空间可能从来没有交集,可能没有社会交往,但是在虚拟空间可以随意交往。而针对现实世界已经有共同社会交集的群体,网络空间虚拟世界拓展了其社会交往空间。可以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是有机联系的,虚拟空间是物理空间的有效延伸与拓展。

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空间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交往的方式,为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新的方式与途径。社交网站人人网、脸书、QQ空间及私密性更强的微信朋友圈,都成为社会交往的新方式。博客、微博等互相关注、点赞成为替代电话问好的方式。个人进行某项活动向社会公布的方式不再是奔走相告,在报纸发布公告,而是更快捷更方便的社交网站上发布消息。

(三)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的公共平台

互联网为大众创业提供两个方向,一个是把握互联网特点创设互联网企业,另一个是利用既有互联网平台进行其他产业的网络经营。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迅速大量林立。互联网公司的繁荣为大众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事电子商务打下基础。电子商务的优点,买卖双方无需直接面对面交易,货币电子化,市场公开透明化。公开与透明使得民众创业门槛降低,创业中诚实守信等品德因素占据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互联网企业线上营收已经赶上或者超过线下规模。以阿里巴巴集团淘宝为代表,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网络商务平台迅速扩展。不管是企业对企业的B2B,企业对消费者的B2C,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的B2G,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的C2G,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的C2C,企业、消费者、代理商三者相互转化的电子商务的ABC,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商业模式的C2B2S,以供需方为目标的新型电子商务的P2D,都是电子商务的模式。

(四)资源共享化市场优化社会资源

对于社会资源的有效治理一直难有相应的可以依赖的治理手段。互联网迅速发展使得社会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社会个人与组织可以顺利接入与世界广泛联系的互联网。个人或组织的闲置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重新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与最优化。借助互联网共享社会资源形成了共享经济,是当前最新最快崛起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是供给侧改革解决资源浪费与资源重复配置的重要手段。

当前,产业结构处于重大调整与重构期间。共享经济的优势发挥显著,向全行业渗透拓展。共享经济进入快速扩张期,譬如交通工具的共享,包括私人家庭用汽车出租、自行车出租、轮船资源共享、飞机租赁等;家庭闲置物品、企业闲置物品与空间,包括家用电器、书籍、办公用品甚至空闲的办公室等等;服务领域的资源共享,包括家政等零散劳动力、家教等知识脑力工作等等。有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共享经济将增长二十多倍。典型的共享经济企业汽车租赁共享公司优步,短短五年时间成为市值超过五百亿美元的世界最大出租汽车公司。我国新兴汽车租赁公司滴滴打车、神州租车同样发展迅速。

(五)大众传媒通过互联网服务社会

互联网具有用户数量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迅速增加。据工信部统计,当前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9.8亿户。用户数量多是互联网第一特点。而3G、4G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使得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以手机等为代表的移动平台可以及时获取、评论、分享信息,产生了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的特点。鉴于此,大众传媒借助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4G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实现社会政治影响力的提升。传媒公共性主要表现为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大众传媒通过互联网为大众服务更加便捷,具有更好的传播速度。我国汶川地震时期,互联网主流媒体均通过各种形式展开纪念活动,而社会救助等活动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迅捷地获得支持。

在互联网时代,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组织的大众传媒已经趋于融合。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等,其用户数量庞大,用户对产品依赖性强,互动性特点突出。以微博为例,具有网络影响力的微博关注用户几乎达到千万级,即微博消息发出后可以及时传播到数千万客户。新媒体完全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其对社会普遍影响力已经居于传统媒体之上。而传统的大众媒体传统媒体,包括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等,都在逐步转型,都在谋求自身与互联网的结合。我国最权威的传统媒体代表央视,也在通过互联网电视、互联网门户、微博、公众号等方式传播信息。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量迅速过亿,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总量在一千多万公众号中排名第一,显示出互联网的速度,也反映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结合才是生存之道。拒绝与互联网融合的大众传媒已经显现边缘化。

六、政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实施结构性调整,对我国传统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互联网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然而,如何在发展中避免互联网产业发展出现偏差,如何适应改革,如何优化互联网产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必须采取防范性措施,迎接供给侧改革。

(一)增强法律法规建设引导互联网产业竞争良性合理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互联网方面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法治建设得到加强,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上世纪90年代即颁布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网络管理办法》,后在97年颁布法规《中国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其后各种规定逐步建立,这些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于维护我国互联网产业市场秩序发挥重要作用,依法整顿和规范互联网产业市场秩序有了依托,积极完善互联网市场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从总体上看,我国互联网方面的法规体系及法治环境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目前的法律建设法规现状还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产业竞争的需要,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互联网产业建设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互联网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日都在涌现出不同的互联网企业,他们繁荣了市场,也因为法规不完善而频出问题。百度魏则西事件暴露出网络竞争的不良秩序,二是互联网市场竞争行为不规范。互联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部分企业惟利是图已经造成严重恶劣影响。近期百度推广夜间时间大量赌博链接再次暴露出互联网产业规范存在的严重问题。互联网产业法规不完善,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方式缺乏创新,监管力量薄弱,与繁荣发展的互联网产业严重不相适应。必须以创新精神完善互联网产业法规制度建设,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以创新的制度应对创新的企业行为,这是现实客观的需要。通过加强宏观统筹规划,制订互联网产业法治体系框架方案,并且必须抓住关键,尽快制订互联网产业建设的核心法律。

(二)宏观调控引导互联网产业理性投资

任何产业过分投资都会引发泡沫。新兴的互联网产业虽然是朝阳产业也遵循这一规律。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规模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传统行业,产业规模也十分庞大。有评论认为,在传统行业与发达国家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互联网产业我国已经领先发达国家,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典型代表阿里巴巴集团,创业时期以英语老师马云为代表的18人小公司,从1999公司创立发展到今天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的成功成为互联网产业创造财富的代表,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成功代表。与阿里巴巴共同享受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成功还有滴滴打车、饿了么等等依托互联网创业新兴公司。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准确定位客户群体,合理引进投资,高效发挥互联网的使用价值。

在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一定现象的重复投资与浪费。酷6网、亿唐网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大规模烧钱后落败。企业的烧钱行为不仅仅关系企业的个体,更是资源的浪费,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损失。再比如最近以二手车为主几家互联网企业,最近已经开始在同样定位产品上开始惨烈竞争。瓜子网、人人车、赶集、58同城等都在二手车市场投入巨量广告。政府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市场良性合理的投资于建设,避免互联网产业走向泡沫化。互联网产业建设发展必须加强国家规划与行业协调,两者互相结合破解互联网产业重复建设及粗放增长的困局。

(三)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依赖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唯有快速畅通的互联网做支撑,互联网企业才能发展有依托。没有互联网基础设施就不会有中国繁荣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集中在公路、铁路等方面,而且包括网络、通信等等方面。在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归于三大电信巨头,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一部分。以供给侧改革为牵引,调整国家基础建设方向,引导煤炭、钢铁、玻璃、水泥等存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资金进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解决当前结构性过度依赖资源、产能过剩引发的困境,是传统产业大量过剩资金重获发展的新机遇。实施供给侧改革,不仅强调自由竞争,而且必须发挥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宏观调控要发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形成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市场供给。

我国电信业三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其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属于大型上市央企。中国电信同样是国有独资企业集团。面临供给侧改革的机遇,三大电信运营公司均加大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家公司开发4G移动通信技术为互联网增速贡献力量。网络通信速度的提升是实施互联网产业战略的基石。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提升还需要网点覆盖做支持。为了实现4G网络的全面覆盖,三家企业必须进行通信塔的升级覆盖,光纤通信的发展要求全国范围进行光纤升级改造,线路铺设更是耗资巨大。通过供给侧改革引导过剩领域剩余资金进入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是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突进。

(四)推进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供给侧改革首先在传统行业中展开。我国“供给侧”存在消耗资源多、产出比例低、效率底下等问题,供给侧改革要求我国总体经济结构实现调整。国家宏观层面推进“互联网+”战略,谋求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传统产业凭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这种结合具有双向性。互联网产业可以主动出击,主动作为,利用自身优势寻找传统产业切入点,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双赢。

传统行业,不仅仅包括工业、制造业等,而且包括交通、教育、金融、医疗、旅游等各行各业。互联网产业在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过程中,首先是要加强互联网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深入理解。互联网产业在供给侧改革中能否获得再次腾飞,关键点就在互联网产业能否把握住传统产业的特点。一旦对传统产业有了深入了解,就有了发展的契机。“饿了么”迅速成长成为互联网产业里的佼佼者,就是因为其对传统餐饮业有深刻的了解。互联网与餐饮结合充分实现了双赢。其次,培养一支融合性新型人才队伍。既懂互联网又懂传统产业的人才是推动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的重要力量。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所缺乏的。“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就是从餐饮外卖传统行业中实践并发掘了商机。三是增加政策支持。供给侧改革与“互联网+”战略的推出,重点在传统产业,离不开互联网产业的支持。政府在展开工作时不能只注重了传统产业一端,忽视了另一端的互联网产业。必须通过政策支持与引导互联网产业,将优势资源引入传统产业领域。

[1] 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2016,(2):17-22.

[2] 赵立昌,史忠良,彭少华.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分析[J].企业经济,2012,(1):118-120.

[3] 何跃鹰.互联网规制研究——基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4] 谢印成,高杰.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5,(7):58-61,105.

[5] 许鑫.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J].传媒研究,2011,(5):63-70.

[6] 李江.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15.

[7] 卢赫.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9,(7):28-31,53.

[8] 谢印成,高杰.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5,(7):58-61,105.

[9] 丁建勋.要素再配置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6):1-10.

[责任编辑:郭秀艳]

The Impact of Supply-Side Reform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dustry in China

BAO Yin-shan

(School of Marx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hhot 010070, China)

Supply-side reform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Internet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macro-policies to guid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s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in China as the supply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to contribute to supply-side reform.

supply-side reform, internet industry, impact

2016-07-29

包银山(1975- ),男(蒙古族),内蒙古科左后旗人,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及民族学等研究.

F49

A

2095-5863(2017)01-0055-007

猜你喜欢

供给
价格由谁来决定——了解供给和需求
看看供给侧改革
发力供给侧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重庆 五方面入手改善供给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