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苋菜套种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2016-03-27马长青张春华毛宝山李海洲江苏省高邮市农业委员会2256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苋菜套种黄瓜

马长青 张春华 毛宝山 李海洲 冯 明 钟 越 (江苏省高邮市农业委员会 225600)

大棚苋菜套种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马长青 张春华 毛宝山 李海洲 冯 明 钟 越 (江苏省高邮市农业委员会 225600)

利用大棚苋菜茬口套种春季黄瓜,能有效避免连作障碍,实现冬春蔬菜高效栽培,满足市场需求。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精细育苗、精准肥水管理、无害化病虫害防治及合理的温度调控等。

苋菜;黄瓜;套种;栽培技术

在冬季和早春低温寒潮时节,利用多样化栽培设施,开展叶菜、瓜类等蔬菜的轮作栽培,不仅可充分利用土地及温光资源,实现蔬菜高效生产,满足早春季节市场供应需求,还能调节茬口,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其中,大棚苋菜套种黄瓜模式,通过应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方式,既能节省用工成本,又可减少农药施用量,还能实现安全优质生产,满足人们对冬、春季节蔬菜产品的需求。该模式于12月种植苋菜,翌年3月在红苋菜中套种黄瓜。苋菜于春节前后上市,产量达15 000 kg/hm2左右,均价8元/kg,产值达12万元/hm2;黄瓜于4月上市,产量52 500 kg/hm2左右,均价4元/kg,产值达21万元/hm2;扣除成本,合计经济效益可达15万元/ hm2。现将该种植模式相关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苋菜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高产、口感好、茎叶柔软的优质高产品种种植,如“花叶米苋”、“大圆叶红苋菜”。

1.2 设施条件

苋菜采用钢架大棚栽培,棚高2.5~3 m,边高1.2 m,跨度6~8 m,长度60 m左右,建立棚顶喷灌设施。同时,为增强抗寒能力,大棚内还应加搭中棚。在套种过程中,宜根据蔬菜类型建立合适的灌溉设施,前茬作物苋菜宜采用棚顶微喷灌,黄瓜生长前期随同苋菜一起灌溉,至苋菜收获完毕后,在黄瓜行间铺设滴灌设施,以满足黄瓜栽培水肥一体化的需要。

1.3 整地育苗

施腐熟有机肥45 000 kg/hm2加45%复合肥600 kg/ hm2,将土耙细整平并作畦,畦宽1.5~2 m,每棚4畦,健全完善田间排水沟系。冬季播种时间一般于12月中下旬,由于气温偏低影响出苗,可适当加大用种量,适宜播种量为30~45 kg/hm2。播种后覆盖地膜、小拱棚,晚上加盖草帘保温。

1.4 温光调节

苋菜喜温暖气候,耐热性强,不耐寒冷,20 ℃以下生长缓慢,因此冬春栽培保温措施至关重要。从播种到采收棚内温度要保持在20~25 ℃,播种后覆盖地膜,闭棚增温,促进出苗。一般播种后15 d左右即可出苗,此时可揭去地膜,使幼苗充分见光。如天气特别寒冷时,还需在小拱棚上加盖一层草帘。苋菜生长前期以保温增湿为主,后期则应避免温度过高,棚内温度高于30 ℃时应适当通风降温。同时,在保证苋菜不受冻的情况下使苋菜多见光,促使其色泽鲜艳、品质好。

1.5 田间管理

大棚苋菜从播种到出苗需15~20 d,出苗后揭去地膜,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长出2~3张真叶时,可在灌溉时随水追施1次速效肥,过10~15 d再追施第2次,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并以追施氮肥为主,每次施尿素37.5~45 kg/hm2。苋菜生长期间宜经常保持田间湿润,多雨天要排水防涝。

1.6 病虫害防治

大棚苋菜易发生白锈病和病毒病,叶片被害后,形成黄色病斑和皱缩,影响品质。防治方法是:(1)加强肥水管理,适度密植,清沟排渍降湿,避免偏施氮肥。(2)白锈病于发病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7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用25%病毒克杀王500倍液加绿丰宝1 500倍液混合液,或菌克毒克200~250倍液防治。苋菜虫害主要为蚜虫和夜蛾类害虫等,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如用10%一遍净3 000倍液或5%抑太保1 50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5~7 d即可采收[1]。

1.7 采 收

苋菜从12月中旬播种,于春节前后上市,到4月初采收结束,生育期近4个月,此时正值蔬菜淡季,特别是春节前后销售价格最高,因而经济效益较好。当植株高达10 cm左右、有5~6张真叶时,即可间拔采收,边收边长,产量达15 000 kg/hm2。

2 黄瓜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抗病、质优丰产的品种种植,如“津研4号”、“津优35”等。

2.2 精细育苗

黄瓜育苗期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铺设电热线,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播种前3~4 d浸种催芽,播种时将种子直接播在装有基质的穴盘内,每穴播1粒发芽的种子,并在种子上均匀覆盖一层粗蛭石或珍珠岩等基质,播种后用水将基质浇透。在秧苗生长中后期,每隔5~7 d喷1次0.2%磷酸二

氢钾溶液和0.3%尿素溶液的混合液。苗龄40 d时进行移栽,移栽前7~10 d注意炼苗,以提高幼苗的适应性和成活率[2]。

2.3 科学定植

春黄瓜于3月上中旬定植,在苋菜间苗采收时预留好黄瓜定植位置,长、宽各15 cm左右。定植密度应根据栽培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生长期而定,土壤肥力较低时可增加种植密度,相反,品种侧枝结瓜多、土壤肥力高时可适当稀植。一般定植行距50~60 cm、株距25~30 cm,每畦栽两行。

2.4 吊 蔓

吊蔓要在黄瓜“龙头”向下弯时进行,一般3~4张叶片绑蔓 1 次。先用垂下的吊绳轻轻地在植株中下部绾1个活扣,然后围绕植株缠上两周,以防止活扣松动导致茎蔓继续匍匐在地上,在吊蔓前1 d将茎蔓上的不定根全部剪断再吊蔓。吊蔓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此时茎蔓含水量少,吊蔓时不易折断茎蔓。顺蔓是把瓜秧横向拉引,将“龙头”移到另1株上方,所有“龙头”均按同一方向水平移动,以利于黄瓜生长,减少弯瓜。顺蔓要整齐,“龙头”南低北高,以利于见光[3]。

2.5 灌溉施肥

黄瓜不耐旱,喜湿润。发芽期需水量为种子重量的40%~50%;幼苗期要求水分少,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80%~90%;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水分供应不匀,易产生畸形瓜。黄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含有机质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微酸性(pH5.5~7.0)的沙壤土最适宜黄瓜生长发育。黄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随其生育进程而增加,抽蔓前吸收量占15%~25%,抽蔓至结果初期吸收量占20%~40%,结果中后期吸收量占35%~45%,其中叶、果各占50%。黄瓜对氮、钾、钙吸收量大,但对浓肥敏感,应以勤施淡施为宜。

具体方法为:缓苗后至第1朵雌花开放,植株开始甩蔓,此时应控制好水分。根瓜座住后要追肥,穴施有机无机复混肥900 kg/hm2。结瓜后,利用滴灌设施适当增加灌溉次数。结瓜盛期,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进入旺盛阶段,需肥量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应每隔1~2 d滴灌1次,于清晨或傍晚滴灌为宜。另外,还要随水追肥,一般每隔7~10 d追施1次,每次施硫酸铵150 kg/hm2。为防止植株早衰,可用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进行叶面追肥,对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

2.6 温度调节

黄瓜定植时地温应稳定在11 ℃以上,春季结瓜后温度不断上升,如温度超过35 ℃,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 ℃。

2.7 病虫害防治

2.7.1 病害防治

黄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农业防治措施为土壤消毒、药剂处理种子、使用净水净肥、拔除焚烧病株等。药剂防治,枯萎病可用50%多菌灵水溶性粉剂800~1 000 倍液灌根防治;霜霉病可用百菌清烟剂3 750 g/hm2,在傍晚闭棚熏烟防治;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疫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2.7.2 虫害防治

黄瓜主要虫害有瓜蚜、黄守瓜、瓜实蝇、斑潜蝇及红蜘蛛等。农业防治措施为加强虫情测报、清洁田园、摘除带虫枝叶。药剂防治,瓜蚜可用10%吡虫啉150 g/hm2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黄守瓜可用2.5%敌杀死乳油3 000 倍液防治成虫,用90%敌百虫晶体1 500~2 000倍液防治幼虫;瓜实蝇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斑潜蝇可用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克螨特2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2.8 采 收

黄瓜一般在定植后30 d左右开始采收,其采收标准是瓜条显棱、顶花带刺。适当早收,盛果期每2天即可采收1次,既能提高黄瓜品质,又能确保丰产。

[1] 钟越,马长青,冯明,等.冬苋菜-春瓠子-夏秋小白菜高效栽培技术[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4):145-147.

[2] 郭世荣,王丽萍.设施蔬菜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3] 赵光华,刘国栋,齐艳花,等.日光温室嫁接黄瓜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瓜菜,2008,21(6):69-70.

2016-03-22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编号:SXGC(2015)232]。

猜你喜欢

苋菜套种黄瓜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夏季,适当吃一些苋菜!
摘黄瓜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