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早稻“中早39”主要特性和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2016-03-27应峥嵘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农技站311800寿建尧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118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机插诸暨市技术规程

应峥嵘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农技站 311800)寿建尧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800)

超级早稻“中早39”主要特性和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应峥嵘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农技站 311800)寿建尧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800)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的常规早籼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经6年的示范试验,该品种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为促进超级早稻“中早39”的推广种植,总结了其主要特性和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中早39;主要特性;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抗常规早籼新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2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常规早稻超级稻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该品种进行示范试验,2010~2015年加大机插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该品种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通过6年的机插大田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总结了超级早稻“中早39”的主要特性和机插栽培技术规程,现介绍如下,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1 超级早稻“中早39”的主要特性

1.1 生育期适中

“中早39”属于中熟早籼类型的水稻品种,适合在诸暨市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0 d左右,移栽后返青快,且整个生育期间长势旺盛,分蘖能力中等偏强,适宜作机插栽培。

1.2 植株形态理想

“中早39”株叶形态较为理想,株高86~89 cm,茎秆粗壮;叶鞘叶缘紫色,叶片挺直、较厚,宽窄适中,叶色中等偏深;谷粒稃尖紫色,无芒;后期较耐高温;穗基部灌浆较饱满,转色、熟色均较好。

1.3 穗粒结构合理

“中早39”主茎穗与分蘖穗发育进度较一致,抽穗整齐。每667 m2有效穗数21万~23万穗,成穗率70%以上;每穗总粒数122~130粒、实粒数113~118粒,结实率91%左右,千粒重26.1 g。

1.4 抗病性强

经浙江省区试主持单位于2008~2009年委托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中早39”平均叶瘟0级,穗瘟0.8级,穗瘟损失率1%;白叶枯病9级;抗稻瘟病。2009年参加国家区试,稻瘟病抗性为所有参试的14个品种中最好的,综合指数仅为2.2。

1.5 抗逆性好

“中早39”对肥水条件的要求中等偏上,抗倒性好,一般产量水平不会发生倒伏,高产栽培条件只要协调肥水管理、保持合理群体,也不会发生倒伏。同时,“中早39”苗期耐寒性、中后期耐涝性和后期耐高温性均较强。

2 超级早稻“中早39”的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2.1 机插秧苗准备

2.1.1 看苗施好起身肥

在栽前看苗施好起身肥,促使苗色青绿。具体为:机插前3~4 d,叶片淡黄褪绿的脱力苗,每667 m2用尿素4 kg左右;叶色较正常的,每667 m2施尿素2~3 kg;叶色浓绿的,不要施肥。要求先上水淹过秧盘,在傍晚露水未上时撒施肥料。要根据机插时间先后,分批施用起身肥,且要求撒施均匀,严防烧苗。

2.1.2 适时控水炼苗

机插前进行控水炼苗,以减少秧苗体内的自由水含量、提高碳素水平、增强秧苗抗逆能力。一般结合施起身肥,在机插前3~5 d根据天气情况控水炼苗。

2.1.3 带药下田机插

秧苗个体小、嫩绿,易遭稻蓟马、蚰虫危害,在栽前1~2 d可用千红等农药防治。同时,施用爱苗以增强秧苗抗性。

2.2 机插大田准备

2.2.1 大田要求

要求田面平整,表层软硬适中,田面没有杂草、成堆稻草和杂物等。耙田平整后,待1~2 d土壤沉实后清水插秧。2.2.2 适施基肥

机插前10~15 d翻耕大田,2~3 d后根据土壤质地施好基肥,一般每667 m2施碳铵25~30 kg加过磷酸钙25 kg,拌匀撒施耕耙后基本整平田块,等待机插。

2.3 大田机插技术

2.3.1 适期机插

机插秧苗的壮秧要求为:秧龄20~25 d,株高12~15 cm,叶龄3.5~4.0叶,苗基部茎宽2 mm以上,白根多。

起苗移栽的关键是注意轻运、轻放、随运、随栽,要尽量减少搬运次数,避免秧块变形,达到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运秧车秧苗堆放不宜超过2层,到田头卸下后,立即插的秧苗可放在田塍上,过段时间插的秧苗宜放在机插田田面上,使秧苗能自然舒展,以利机插。天晴风大时,盘秧不宜临空搁起,当天机插不完的秧苗不能放在旱地上过夜,以防止生理失水引起青枯死苗,同时,夜间温度低,秧苗根系裸露在外,易受冻害。

2.3.2 适宜机插密度和基本苗

机插大田要求田水要浅,一般每667 m2大田机插标准盘秧25盘,插种密度为直行30 cm、横行12~14 cm,每667 m2插1.50万~1.80万丛,每丛有苗4~5本,每667 m2基本苗数7.5万~8.5万苗。

2.4 大田管理技术

2.4.1 除草管理

机插后7~10 d施好除草剂,可每667 m2施灵秀1包对水60 kg,在田面无水层情况下喷雾除草,隔1~2 d灌水上田并每667 m2撒施尿素5~6 kg;或结合施肥每667 m2用尿素5~6 kg尿素拌入灵秀1包一起撒施除草。稗、杂草较多的田块,可加入杀稗王或苄黄隆一起喷雾除草。

2.4.2 水浆管理

要求基本无水层插秧,插后灌水扶苗,待返青后浅灌、勤灌。前期宜灌浅水,结合露田促根,中期搁田塑造理想株型,到稻根露白再上水,循环往复至孕穗期浅水不断,后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不宜断水过早,以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叶寿命、促进灌浆。

2.4.3 施肥管理

机插稻前期苗小、根系弱、吸肥能力差、前期吸肥较少,因此插后7~10 d每667 m2撒施尿素5~6 kg;中期吸肥量大、吸收比例高,每667 m2施尿素10 kg左右促进分蘖成穗。同时,增施磷钾肥以促进水稻根旺、秆健、叶挺、抗病、增产。

2.4.4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重点抓好早稻螟虫、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1] 寿建尧,葛金水,杨长登,等.高产抗病早籼新品种中早39在诸暨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2,18(3):64-65.

[2] 寿建尧,杨长登,戚航英.超级早稻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J].中国稻米, 2014,20(4):65-68.

[3] 寿建尧,杨长登,戚航英,等.中早39攻关田单产超700 kg/667 m2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5,21(6):77-79.

2016-05-23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110201);绍兴市农业丰收计划项目(编号:2014-14)。

猜你喜欢

机插诸暨市技术规程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南粳51不同机插密度试验初报
简述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
潭两优83在湘北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