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6-03-27许闻科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150管帮超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委员会202150
许闻科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50)管帮超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委员会 202150)
崇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许闻科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50)管帮超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委员会 202150)
崇明区自2003年初步明确生态岛建设目标以来,经多年发展,崇明生态立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发展态势也渐入佳境。为进一步推进崇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在分析总结崇明区农业现状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崇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
生态农业;现状;发展特点;措施;崇明区
崇明区自2003年初步明确生态岛建设目标以来,历经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于2010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进一步对崇明生态岛建设明确方向、规范路径、调控进程。近年来,崇明生态立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发展态势也渐入佳境。为进一步推进崇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在分析总结崇明区农业现状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崇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
1 崇明区农业现状
1.1 地理位置
崇明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素有“东海瀛洲”之称。全区三岛(崇明、长兴、横沙)陆地总面积为1 411 km2,耕地面积为5.05万hm2。崇明区水洁、天蓝、气清,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宝地。
1.2 自然资源
崇明区地处北亚热带,四季分明,土地资源优势明显,作物适种性强,生物资源多样性明显,并拥有丰富的名、特、优、稀农业物种。目前,崇明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农产品资源,如崇明优质稻米、崇明清水蟹、崇明白山羊及崇明特色果蔬、花卉等。
1.3 农业经济
崇明区全区辖18个乡镇、270个行政村(其中有8个渔业村)。农村人口为39.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7%。2015年崇明区农业增加值为22.9亿元,占全区经济总增加值的7.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795元,同比增长10.2%。
2 崇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
2.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快速发展
目前,崇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形成了“一核、两翼、三区、四产业、五体系”的发展格局,建立了北部垦区高效生态农业核心区,形成了光明、上实两大现代农业基地,培育了东、中、西三个循环农业示范区,打造了优质稻米、蔬菜、清水蟹、白山羊四个主导产业,完善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五个支撑体系。经国家农业部综合评价,崇明国家农业示范区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在全国153家示范区中排名第27位。
2.2 农业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崇明区具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总数为全市第一,稻米、水产品的认证率为全市第一。崇明白山羊、崇明老毛蟹等6个农产品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全区已有187家企业共1 263个产品获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认证面积占全区农业生产总面积的90%。全区成功创建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10个、市级示范区22个,基本形成了国家、市、区三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格局。
2.3 农业生产能力逐渐提升
近年来,崇明区在粮食生产上,通过持续调优品种、调新技术、调强服务,促进了粮食单产、优产水平的逐年提升;在蔬菜生产上,围绕市场需求,引导常规绿叶菜与特色蔬菜种植面积双扩,促进了规模效益和比较效益双增;在地方特色种植(养殖)上,进一步推动了清水蟹、白山羊、金瓜等品牌产业的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同时,通过探索发展“稻田养鳖、稻蟹共生、林下食用菌、菜田蚯蚓黄鳝”等20多种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农业向立体无公害、绿色农业发展,使农业生态效益得到了持续释放。
2.4 农产品产销体系日趋完善
通过组建崇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崇明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以及在上海市各区开设510个销售网点,大力拓展了门店直销、市场批发、农超对接、农标对接、电子商务和社区直销等营销模式,构建起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物流,再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有力促进了崇明区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
2.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
通过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土地经营权优先向本地种(养)能手规范有序流转,着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增量向提质转变,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经营企业转型升级,造就了一批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15年,崇明区培育发展各类家庭农场446家,扶持建立市、区级示范合作社139家,引导组建清水蟹、金瓜等崇明特色农产品品牌联社6家,有效拓展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0.67万hm2。
2.6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崇明区累计种植绿肥4万hm2次、秸秆还田9.33万hm2次,并通过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化肥用量折合纯氮由410 kg/ hm2下降至350 kg/hm2、农药用量由11 kg/hm2下降至9 kg/hm2,崇明区土壤环境质量达到1、2级标准的耕地面积占比超过99%。同时,通过联动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中小型养殖场整治,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持续降低,中小型养猪场总数从3年前的2 300户减少至756户,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提高了7%。此外,全区森林总面积约2.6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1.62%,土壤清洁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等指标均位列全市前茅。
3 “十三五”期间崇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
为加快崇明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实现“农产品产值有限、价值无限”,力争使崇明“三农”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应以生态岛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运用“生态+”的新理念,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和产业融合,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3.1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产品产销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直供直销、订单农业、电子商务,积极构建基地生产、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整合联动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继续扩大崇明特色农产品在全市的影响力,使崇明成为市郊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让市民能更便利地享用到崇明优质农产品。
3.2 着力打造农旅结合新亮点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林水”项目试点,按照“田宅路统筹、农林水联动、区域化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崇明农业“接二连三”发展。通过有效挖掘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批集体验、休闲、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将高效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模式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发展新内涵、提升发展新水平,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同时,积极为市民提供理想的生态休闲场所。
3.3 严格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崇明绿色农产品的生命线。为此,崇明区将充分发挥设施菜田、高标准粮田、标准化养殖场等基地的功能,严格实行农产品安全“零容忍”制度,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积极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3.4 建设崇明区生态农业科创中心
根据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崇明区坚持“服务市民、致富农民、改善生态”的原则,发挥“产业孵化、创业引领、综合展示”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推进机制创新,主动与上海市农科院及相关大专院校开展对接,采取“1+X+Y”的模式(“1”即以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崇明基地为中心,“X”即以基本建成的科技示范基地为辅助,“Y”即是形成若干个“博士创业园”),从而全面推进崇明区生态农业科创中心建设。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