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研究
——读《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
2016-03-27王锦,李蔚
王 锦,李 蔚
(1.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济南 250358; 2.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 250001)
【中外历史与文化】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研究
——读《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
王锦1,李蔚2
(1.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济南250358; 2.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250001)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以政治文化为视角,抓住了这场革命的民族特点——彻底性、坚决性和激烈性,揭示了近代法国政治动荡和法兰西民族政治参与意识的文化心态根源,并从中对法兰西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进行了一番透视。该书作者一改过去苏联史学研究模式束缚下对大革命一般化、简单化的论述;实现新内容下的大革命锻造的新风格,新方法中的年鉴史学、心态史学与政治文化史学的综合,新角度层面的革命政治文化的转变;阐释“两个法国人到一起必谈政治”的根源。该书对于探寻革命运动、政治动乱的一般规律和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大有裨益。
政治文化;年鉴学派;心态史;彻底决裂;不落窠臼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从爆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史学界对于该问题探讨的热度似乎从未消减。200周年的纪念日时,世界各地又出版了几百部作品。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变,有人称它是传统到现代的分水岭,有人则被它的血腥所震惊,大革命给法国乃至世界带来了百年影响直到今天尚未完全平复。为什么227年前的这场革命能够引发人们如此热衷的研究呢?作为一名中国史学工作者,面对庞杂的文献及众多的研究,又如何才能做到不落窠臼呢?
周谷城先生曾说过,文化发展的方向不能忽视,研究文化的方向和追求理想的前途也不应落空。而高毅先生著的《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一书,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总结了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借鉴国外史学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把年鉴史学、心态史学、政治文化史学的相关内容引入历史研究,一改先前部分简单化、一般化的结论,开辟研究新思路。
一、新内容下的大革命锻造的新风格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一书分为6个部分——绪论、第一编“决裂—在传统中挣扎”、第二编“祖国在危急中”、结语、附录和后记。
绪论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大革命的政治文化的相关要点。提出两大基本问题:(1)大革命政治文化的根本特征:“同旧世界彻底决裂”的信念。革命参加者马拉·莫热曾说:“革命绝不能半途而废,革命不进行到底就会流产……革命者应当踢开一切阻碍革命前进的绊脚石,坚定不移地把革命进行到底。”[1]21(2)基本构成:主要由资产阶级的亚政治文化和人民大众的亚政治文化组成。具体涉及“大革命政治文化的概况及研究误区”“心态史与法国革命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与历史学”等。强调从政治文化和心态史层面研究对深化大革命史乃至整个法国史研究的意义重大。
第一编,“决裂—在传统中挣扎”,共三章:“宪法的窘迫”“代议制的困境”“平等的幻梦”。该编是对绪言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的具体回答,主要就传统与现实的比较联系,分析传统文化在革命文化中的遗留,从时间层面和精英文化视角分析革命的渊源,突出“挣扎”;从“文化心态突变”的认识到对某些集中于政治层面的辩论——法权之争、王权与公意之争、代议制与直接民主之争等,在以论证法国革命人士在同旧传统决裂时的矛盾心理,以及法国专制主义传统的根深蒂固和彻底决裂的不现实性,从而对以抗议君主专制开始、接受君主专制结束的大革命这一历史怪象,做出令人折服的政治文化学阐释。对本编开头所提到的法兰西民族本来是一个十分注重传统的民族,该民族的心态何以能够在革命时代发生如此重大的突变这一问题也作了充分说明。
第二编则对应绪论中后一问题,也是本著的重点,重视革命文化本身,从空间层面与当时存有的革命亚文化对比分析,探究革命理论与实践,论述大革命中的危机与革命意识。最后点出无论法国革命能否彻底完成,必须动员最广大范围内的人民大众。而在充分调动人民大众的政治积极性与参与度方面,只有资产阶级的革命精英们才可能提高其觉悟,完成同旧传统彻底决裂之使命,凸显政治文化在传统中的孕育与创生。
从行文结构和内容阐释方面,对比上下两编,可发现作者无形之中铺就了一种参照层,有传统(过去)、现实(现在)与理想(未来)的冲突和关联、有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描述,从不同层面和视角阐释着大革命中政治文化的最重要特征——“决裂”信念和基本构成,将大革命所遇到的种种障碍(传统隐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流露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革命对象的强烈敌意等方面)纳入新的阐释范围。
“大革命时代锻造了我们的政治风格,这是一种悲剧性、充满强烈情绪和激烈言辞的风格:人称内战式风格。”[1]217“结语——群众现象与法兰西内战式政治风格的形成”承接前文,从大革命政治文化的两支亚文化一一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历史关联入手,着力阐释大革命时代群众现象的基本特征,注重大革命政治文化与现代法国的关系。从历史性角度,揭示大革命中与理性精神结伴而行的非理性特征及内战式的政治风格。将国内史学界有所忽略的革命中的一些象征物——三色旗、小红帽以及象征群众团结的“联盟节”等映入视野。并得出结论:大革命的群众现象对于理解整个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大革命以来法国的政治风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点。作者在“后记”中更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例,指出法国人很难向瑞士人那样能够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明明是合理的政见,只要出自敌对党派之口,就很难得到另一派的认同”[1]312。并突出强调“大革命政治文化”的“顽强延续力”。相比1991年版[2]增补的主要部分在于书后加附两篇文章,主要讲述法国革命政治文化和中国的关系,通过中法文化的比较,引发法国式革命与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互动与深思。这也是作者对原著内容深化出的新成果。
著名法国史研究专家张芝联先生给予该书高度评价,称其为“近年来外国史研究领域方面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3]。作者采用新方法,运用新材料,探究新问题,“开辟研究和思考的新径”。该书内容上既强调历史的复杂性,又体现政治文化的变动性,避免机械线性分析,让行文“动”了起来。
二、新方法中的年鉴史学、心态史学与政治文化史学的综合
受“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影响和苏联史学研究模式的长期束缚,我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工作中公式化、简单化和一般化的倾向比较突出。常满足于说明革命群众的先锋推动作用,革命的阶段性和领导者的更替,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雅各宾专政的必要性、彻底性及其失败的必然性等等。长期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始终未深入到“政治文化”层面。相反,还有人指出“把心理学运用到历史学”是“反科学”的。而《法兰西风格》一书是一个“大胆尝试”,对大革命史做了一番较为系统周密的研究与思考。高毅先生此书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他注意到上述提到的过去研究工作中的缺陷,并努力加以改进;积极借鉴国外史学方法与成果,把政治文化史学、年鉴史学、心态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引入历史研究[3]。政治文化史学强调民族的政治传统、习惯、观念、行为、象征物对群众特别是革命运动的影响,年鉴史学引导我们注意在历史长河中起长期作用的那些结构因素,心态史学着重考察群众意识与无意识的作用。如文中运用心态史方法论述大革命政治的公开性同雅各宾派的衰亡及专制独裁再生的辩证关系。进而对大革命时代的政治文化作出深刻分析,强化阐释武器,加深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作者正尝试用文化和心理两把锋利的双刃切开大革命这具旧尸,解剖法兰西民族在这场战斗中所表现出的决绝与狰狞,以取得“新”样。
作者反对把一切历史现象均同经济生活直接挂钩,用阶级划分说明全部政治行为。因为在历史表象和“终极原因”之间存在无数的“中介”。除经济利益,还有思想、精神、心理、感情等因素。比较早其150年爆发的英国革命,不难看出是法兰西民族的危机意识、轻信谣言以及决裂感,决定法国革命不同于英国不流血的和平渐进改革之路,而呈现出更激烈、更彻底的特征。当然书中并未完全排斥传统研究方法。作者既不贸然效仿某个流派,更从未抛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他反对亨特教授将社会经济基础割裂开来、孤立对待法国政治文化的倾向,在分析法国革命的激烈性和彻底性时,牢牢抓住革命资产阶级与群众联合的主线。同时也注重对大革命事件进行阶级的分析,借鉴年鉴学派之法,把大革命放进18世纪的社会经济的历史运动中研究,充分认识到精英阶层的强大作用[4]。故而,作者在批判性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实现思考和论述的新转向,把着眼点放在“政治文化学”和“心态史学”的探究上,为史学研究开辟新领域。
陈崇武在对《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一书的评价中指出,该著作借鉴国外史学的成果方法,抛开传统研究方法,把法国年鉴派史学、心态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引进大革命史研究中,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增强了历史的立体感[5]。这意味着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型,从过去的阶级划分法和一味的向经济决定论靠拢中逐渐脱身,转身趋向一种更宏阔的政治文化研究。当然作者在考察众多中间因素来论述大革命复杂化的同时依然无法完全跳出传统史学的两分观点,一些细节分析可能略失可信度,但并不影响对该著重要价值的衡量与判断。
三、新角度层面的革命政治文化
马克思曾说法国无产阶级是欧洲无产阶级的“政治家”。本书在法国大革命史学研究领域所实现的突破和超越,关键一点在于作者成功引入“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总结了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开辟了致思新径。政治文化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强调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运动对群体政治心态“型式”的影响;专指一个民族的群体政治心态,或该民族在政治方面的群体主观取向;注重群体政治心态对于群体政治行为的制约作用。而“同旧世界彻底决裂”的观念是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根本特征;资产阶级亚文化与人民大众亚文化是其基本构成,二者对立统一;内容涵盖参加大革命的个人和群体所有的话语和实践,及其所反映出来的全部观念形态,无论明晰还是模糊。作为一种历史创造,这种政治文化既确定个人和群体活动的目的,又通过其活动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它维持着政治活动并赋予其特定意义,同时自身也在随着新要求的提出和旧要求的变化而改变。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史学界把法国大革命看作一个单质的政治事件来阐释,对其研究也大多停留于经济或社会结构层面。而作者以政治文化为视角,充分抓住这场革命的民族特点——彻底性、坚决性和激烈性。正如马克思所言,倘若没有“全体人民,特别是群众即各被压迫阶级”的“无限的革命热情”,没有法兰西民族强烈的近乎宗教狂热的“政治参与意识”[6],要把革命步步推向前进,直至“把全部封建遗迹从法国地面上一扫而光”[7],根本不可能。
“政治文化”一词较好地体现了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或短时段与长时段的辩证关系。而政治,体现为制度的变幻无常、政坛的波诡云橘、权力的更迭不息,可以说是精英文化的一个再造物;文化,其本身就是社会最深层的群体心态,终究属大众性质,故充满惰性,并趋于静止。从该意义上讲,任何一场革命是一部政治—文化的历史,法国大革命更是一部精英文化(短时段因素)和群众文化(长时段因素)在剧烈冲突中相互适应与强大、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历史。因此,从政治文化这一角度去认识、探究法国大革命,对我们从精英文化与非精英文化、短时段与长时段的辩证关系上整体把握大革命的特征和实质,推动大革命史学研究,深化对革命运动所呈现的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十分有益。
这里“政治文化”一词本身似乎“很好地体现了短时段与长时段或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结合”,但略失严谨。文化之为文化总免不了“化”的一面,总是既有稳定持久的一面,又有流转变迁的一面;且似乎没人可否认任何一项社会政治制度的实质性改变均须花费时日,也没人能够否认精英文化本身即是一种文化。
此外,无论是就政治内涵还是文化界定而言,总少不了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之意。故若仅用社会心理、群体政治心态来界定政治文化概念,难免有失偏颇。以上两点也算是本书的美中不足吧。
四、结语
人们常说:两个法国人到一起必谈政治。为什么这个民族如此普遍地热衷于政治?为什么近代法国的政局会如此的动荡不安?本书也给出了解答。这与法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形势、激烈的党派纷争以及法兰西民族强烈政治参与意识密切相关。具体说,一方面是深受法国注重传统的历史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法兰西民族源远流长的民主传统。法国有34 433个村镇有着自己的地方史学会。一部枯燥乏味的历史读物,在法国可像小说一样使人着迷——法文的“历史”(histoire)和“故事”是同一词。历史方面的小有成就常意味着政治上的出人头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政治家,如基佐、戴高乐等人,同时也是著名历史学家。而尽管书中前半部分偏重的是传统文化因素,以大革命的“决裂”特征为着力点,叙述法国传统政治文化与革命的关系,但若加入对革命的原因尤其是启蒙运动的介绍是否可使这部分内容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从心态根源上讲,这与法兰西民族的同旧传统全方位“彻底决裂”的意识对其性格(既崇尚理性,又热情奔放富于幻想,常耽迷于空想,陷入非理性的狂热的矛盾性格)的内在制约性,以及在革命狂热的浪潮和反革命的对抗状态中逐渐形成的以强烈的情绪化为基本特征、以激烈的党派纷争以及大范围内群众的积极参与为表现形式的内战式政治风格有关。托克维尔指出,当时的法国要在他们的过去与未来之间划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要一劳永逸地彻底改变法兰西民族的面貌。在革命人士意识到彻底决裂的不可能性时,会陷入难以自拔的焦虑和恐慌,而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与革命阵营内部接连不断的分化与危机让其使出浑身解数,走向另一极端,即大革命呈现出的激进性、分裂性以及二元对抗性色彩。而传统与现实、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联和冲突,使得当时的法国革命者同旧传统的完全决裂其实是一种在旧传统中的挣扎。
总体而言,《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一书立意新颖,对前后衔接的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与阐释,使行文极富张力。通过论述和剖析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一些基本状况,来揭示近代法国政治动荡和法兰西民族政治参与意识的文化心态根源,并从中对法兰西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进行一番透视。这对当时的史学界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引领读者进入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深水区,再思大革命这一艰巨命题。做好这个课题,一方面,有益于我们从短时段与长时段、精英文化与非精英文化的辩证关系上把握法国大革命的性质、特点,进而发展大革命史学;另一方面,对于深化法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对于探寻革命运动、政治动乱的一般规律和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将大有裨益。同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运用新方法、掌握新材料、研究新问题,方能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
[1]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张芝联.《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序[J].群言,1991(6).
[4]段德智.法国大革命的新阐释[J].历史研究,1993(6).
[5]陈崇武.中国的法国史研究[J].历史研究,1998(6):157.
[6]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1.
(责任编辑张佑法)
Study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French Revolution After ReadingTheStyleofFrance:ThePoliticalCultureofTheRevolution(EnlargedEdition)
WANG Jin1, LI Wei2
(1.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 2.Jin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Jinan 250001, China)
ThestyleofFrance:ThePoliticalCultureofTheRevolution(EnlargedEdition),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ulture,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 revolution ethnic characteristics, that was thoroughness, resolution and severity, to reveal the cultural mentality modern, which triggered French political turmoil and consciousness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nspected the French national character and national spirit.It gets rid of shackles of Soviet historiography, which induced the generaliz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on discourse about French Revolution;it makes the content with new sty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volu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synthesized with the Annals school historiography, psychology history,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istoriography, and the perspective transformed with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revolution;and it explains the reason why two people together would talk politics.All in all, the book is beneficial to explore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the general rule of political turmoil and the way to achieve political stability.
political culture;Annals school;psychology history;thoroughness and resolution;depart from the conventional patter
王锦(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李蔚(1969—),女,教授。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9.011
本文引用格式:王锦,李蔚.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研究——读《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J].重庆与世界,2016(9):66-70.
format:WANG Jin, LI Wei.Study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French Revolution After ReadingTheStyleofFrance:ThePoliticalCultureofTheRevolution(EnlargedEdition)[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9):66-70.
K14
A
1007-7111(2016)09-00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