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桑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2016-03-27陈立坚

果农之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清园桑果果桑

陈立坚

(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城固 723200)

果桑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生津止渴、祛病强身多种功效,是集鲜食、保健与药用于一体的优质小杂果。每当春夏季节果桑成熟,此时正是水果淡季,鲜美的桑果成为时令美味果品。桑椹能加工成果汁饮料、果冻、果酱、桑椹酒等特色产品;桑叶又可用来养蚕、做药、作饲料等,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果桑的价值备受人们青睐,栽植面积也迅速扩大,已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但果桑菌核病在有些地方时有发生,给果农造成毁灭性威胁,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 发病途径和发病规律

菌核病是果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由真菌侵染引起。果桑菌核病的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在次年春天气温回升到15℃左右时,土壤中的菌核开始发育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害新芽、桑花、桑椹,发病期多在5月上、中旬(桑果成熟前夕)。被害桑果肥大,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捻破后可闻到发酵的腐臭味,病果中心有一块黑色干硬的菌核。病椹表面有时会产生白色菌丝,在20~25℃和湿润的气候环境中菌丝通过风、雨、昆虫等媒介能迅速蔓延、扩散。桑园通风透光条件差、果桑开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结实期气温偏高的情况下,菌核病发生重。

2 防治措施

2.1 选用抗菌核病较强的果桑品种

选用红果 2号、8632、白玉、王桂花蜜、台湾长果桑、日本果桑富士红、韩国果桑大白珍珠等,这些品种抗菌核病的能力较强。谨防栽种品种单一,一旦得病,几乎全军覆没。可适当搭配早晚熟品种,既延长了桑果供应期,增加果品风味,又可避免爆发菌核病时导致的毁灭性打击。

2.2 加强桑园管理,净化园内环境

对前一年冬季果桑园没有进行冬耕的,要在2月下旬,对果桑园进行一次深春耕,春耕深度要10厘米以上,把掉落在地表的菌核深埋于土中,即使菌核不失活,它的子实体也不能萌发出地表,产生的子囊孢子不能飞出地面传染危害桑椹。冬季清园要彻底,剪除病枯枝,并及时烧毁。清园后普喷一次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

2.3 开沟降湿,剪枝增光

透风透气差、低洼积水、树龄老的桑园发病较严重。低干密植桑园较中高干稀植桑园危害严重。建立桑园时,避免地势低洼的地块,栽植密度一般以400~500株/亩为好。密度太高则桑椹品质降低、产量不增;通风性差,病害加重。树形一般培养成中干桑,为了保证产量和便于采摘,果桑的枝干高度可以升高至1.2~1.5米。生长季节及时整剪枯枝弱枝,使桑园通风透光,杀灭病原菌,同时可增加枝条间的距离,避免果实相互碰伤,感染病菌。果桑园内外要保持沟系畅通,做到雨停田干,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繁殖机会。

2.4 以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措施并举

由于果桑菌核病是真菌病,发病快,感染性强,而且果实未成熟前很难发现,等发现时使用药物防治为时已晚。所以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宜早不宜迟,特别要重视第一次用药的时间,这是防病的关键。一般桑花初开时开始用药,后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至少用2次。使用菌核净、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速克灵、百菌清等抗菌剂交替,直到已有部分桑果由青变红时停喷。期间如遇阴雨天,也要在雨停树枝已干时立即施药。摘果前20天停止喷药。发现病果应及时摘除,带出园外深埋。

3 防治中的注意事项

(1)提倡药物防治为主、冬季清园和春季深耕为辅的原则,切实做好果园预防病害发生,病害防治宜早不宜迟。

(2)化学药剂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或分装的药品,对药时要严格按照目的浓度配用,喷药时间应选在晴天或阴天进行,喷药时要上下左右全树喷均匀周到,并且要对发生过病害的园子附近地块桑叶认真喷药。

(3)由于每年春季各地气温回升不同,果桑发芽时间也有差异,所以防治时期要依据当地气候和果桑生长时期用药,不可错过防治最佳时期,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4)药剂要交替使用。多次、重复使用一种药剂会使病害产生抗药性,所以在防治中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要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对前一年发现有病害的果园要适当加大农药用量和配备浓度。

(5)果桑作为一种食用水果,必须要按照无公害要求规范和标准管理,所以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首先要考虑食用安全,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保证无公害生产,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

猜你喜欢

清园桑果果桑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核桃清园和施肥技术
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柿园清园技术
冬季葡萄园如何清园
赣南脐橙冬季清园技术要点
摘桑果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