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智慧湖泊”综合效益分析
2016-03-27王玉琴
王玉琴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14)
武汉市“智慧湖泊”综合效益分析
王玉琴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4)
介绍了武汉市湖泊管理现状和武汉市“智慧湖泊”项目内容。“智慧湖泊”即通过新建视频监控平台,接入多个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并建立湖泊地理信息平台和湖泊形态分析平台。针对该项目论述了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智慧湖泊;社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1 城市概况
武汉市水资源十分丰富。武汉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 200 mm,年均水资源量达7 000亿m3以上。武汉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之称,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武汉三镇,166个湖泊星罗棋布,坐落其间,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长江、汉水穿越并交汇市中心,河流165条。全市现有水域面积约2 000 km2,占全市面积的25%,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湖泊面积达779 km2,其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湖泊有40个、水域面积约180.15 km2;东湖水域面积33 km2,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2 湖泊管理现状
武汉市湖泊分布面广,且现有湖泊保护、巡查及执法人员分散,力量不足,严重制约湖泊保护工作。为了改善武汉市湖泊生存环境,提高水务部门湖泊监督和执法力度,制止随意排放污水和侵占湖泊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水生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提高武汉市湖泊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武汉市水务局防汛信息中心计划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建设“智慧湖泊”项目。
近年来,武汉市加大对湖泊环境治理及保护力度,2012年10月,武汉市人民政府以武政[2012]103号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了批复,要求按照“三线一路”的思路抓紧完成新城区126个湖泊的保护规划,保护好全市湖泊资源。
3 实施效果评价
该项目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遥感等先进技术理念,针对武汉市湖泊存在的水质恶化、面积萎缩、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构建以天地空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为基础的智慧湖泊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平台系统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及时发现和制止涉湖违法行为的能力,以实施决策支持和预警预报,有利于滨江、滨湖城市水文化和景观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提升武汉市的整体形象,突出城市特色,为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生产和投资环境。
3.1社会环境效益
(1)项目实施后,针对武汉市湖泊初步建立了智慧湖泊视频监控系统,使武汉湖泊不再是以前的被动管理,而具有主动的防范功能,能够支持武汉市湖泊管理系统的发展和运行效率,提升水质优化率,提高水体的环境容量,修复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并为武汉市湖泊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2)项目实施后,将随时监控侵占湖泊等现象,有效地保护了湖泊水域保护线(规划蓝线),构筑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体系,突出以湖为中心美化环境,使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机融合,提升湖泊的观赏价值。
(3)项目实施后,将及时监控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污染物的入湖入江,湖泊的天然属性逐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得到提升,水体原有的各种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改善湖泊水质和水生环境,恢复区域水生生境完整性,重建健康的生物链,为水生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
(4)项目的实施后,保护了武汉市城区的应急水源,通过智慧湖泊视频监控系统,使应急水源的水质达到水源地的水质标准,对于武汉市的饮水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3.2经济效益
(1)项目实施后,随着水环境改善,将促进武汉地区的高新产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吸引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并带来直接收益增长。
(2)项目实施后,随着监控系统的完善,侵占湖泊执法力度得到提高,同时将减少执法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减少经济损失。
(3)通过智慧湖泊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入湖入江的污染物得到了有力的控制,治理湖泊水质耗费降低。
(4)智慧湖泊视频监控系统消除了河湖水质进一步恶化的根源,水质的改善将恢复其资源价值。
4 综合分析
该项目实施后,使湖泊的水质恢复了自净机理,保护了湖泊的环境及生态系统,为城市风貌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同时,完善了“全市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察、社会监督”的执法监管体系。
TV213
B
1009-7716(2016)03-0088-01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3.026
2015-12-11
王玉琴(1963-),女,湖北武汉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造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