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

2016-03-27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元化

王 振

(国立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

王振

(国立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他们能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信仰、自觉行为、价值追求、内在动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进程和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此情形下,积极扭转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认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究,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元化;价值取向

本文引用格式:王振.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重庆与世界,2016(1):57-61.

Citation format:WANG Zhen.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Under Diverse Views[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1):57-61.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他们能否把社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信仰、自觉行为、价值追求、内在动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程。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把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尤为重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意识多元、利益冲突多发、社会变动剧烈、社会矛盾凸显的转型期,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经受着多元化的冲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鉴于此,积极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多元化的表现

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一元化格局,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利益格局、文化等方面也发生着巨大改变,我国社会环境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第一,价值观念多元。与西方科学技术一道涌入的还有西方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有用即真理”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价值层面冲突碰撞,抢夺阵地,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错综复杂局面。

第二,文化多元。文化的跨国界、全球性流动是不可阻挡的态势,尤其是在文化相互交流、吸收、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影响,共存共荣。鉴于此,我们必须自觉提高文化自信,以积极和开放的心态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和现代文明的冲击。

第三,社会思潮多元。当前影响我国的思潮众多,例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主义、老左派、新左派、文化保守主义、新儒学主义、国家主义、消费主义,普世价值等,这些思潮虽然在不同阶段的社会存在状况不同,但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是古今中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汇集点,社会思潮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多元化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多元化的态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上引导的乏力。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社会长远发展及个人健康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一)必要性

第一,应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冲击的需要。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社会思潮、文化形态的长驱直入、不断渗透,虽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文化的繁荣,但其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理念不断受到挑战,资本主义腐朽文化时刻不忘腐蚀大学生的认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普世价值”等等错误思潮也不断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加强整个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保护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立性,对于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第二,统领、整合多元文化和思潮的需要。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总体呈现出“一心多边、多元共存、相互占领”的复杂局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虽然仍处核心地位,但其一元主导地位频受各方思潮和价值的冲击,因此不断整合多元文化价值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核心理念,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上,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思潮、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福泽个人、学校、社会的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第三,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现实需要。当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适应性外,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人生态度,对他们的主体行为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使之更好成长、全面发展。

(二)重要性

第一,助力高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仍然占据主流。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缺乏创新,教育手段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教育内容也仍以政治理论与意识形态教育为主,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创新性。尤其是在多元化态势愈发显现的时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远远滞后于社会文化、价值的变化,因此在整个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环境及价值观念相一致,推进其时代化、创新化、人本化转型,使之更具针对性,更显科学性,更有时效性。

第二,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是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培育人才、发掘真理、探求未知的文化摇篮,同时也是多元价值观念、社会思潮、文化形态传播的重要场所。如果没有核心主导、强势引领、积极向上、科学崇新的校园精神和氛围,高校将难以培育出政治素质合格、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所以,高校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走进报刊、走进宿舍、走进课堂、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和谐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合格,关系着国家的前程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持续不断的向前迈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要把大学生培育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任务是保证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加强他们理解、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更好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三、多元化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困境

(一)国家层面

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普遍认同,但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淡化倾向。

一方面,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不断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推动我国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助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一种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对此普遍认同,对于整合和引导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长驱直入,俘获了部分大学生,一些大学生开始向往西方文明,信奉西方民主及所谓的“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造成一些大学生奉行“马克思主义无用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转而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认同,开始崇拜资本主义,信奉“普世价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对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感到困惑和迷茫。

(二)社会层面

对建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普遍认同,但存在价值观念多元化、人生理想功利化倾向。

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自由,马克思称之为普遍的“人类精神的特权”。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1]758。对于民主,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1]748。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平等的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平等。民主则与自由相伴,自由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自由的保障。建设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民的呼唤,是我们在长期社会建设中达成的共识。另一方面,在网络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呈现出功利化倾向,尤其是西方文化的长期渗透,一定程度上使得崇拜个性自由的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无所适从,造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功利化。在理想追求上,这些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淡薄,过分注重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责任,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攀比心理滋生,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开始盛行,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建立在满足自己而忽视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

(三)个人层面

对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精神风貌普遍认同,但存在精神面貌扭曲、道德知行不一倾向。

一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体现,涵盖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精神面貌、道德品格、行为规范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塑造性。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年轻气盛,缺乏理性,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而对所有官员都产生偏见;热爱祖国却又对爱国主义认知模糊,失去理性和尺度,倾向于国家主义;希望诚信做人,却又在利益面前失去原则,得过且过,陷入实用主义;希望友善的与人交往,却又在为人处事中以自我为中心,奉行个人主义,心胸狭隘,缺乏宽容;作为学子,身处课堂,却又身在教室心在外,无法一心一意的对待学习。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善大学生的这种精神风貌,扬正气、树新风,使大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做到知而行,知行统一。

四、多元化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意识多元、利益冲突多发、社会变动剧烈、社会矛盾凸显的转型期。加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及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从以下3个维度着手。

(一)社会维度

首先,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顶层设计、政策出台到媒介宣传,个人响应再到最后社会践行,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一套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因此,要加强整个社会的制度建设,最终建立起完备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第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当中;第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当中。只有方方面面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有形”的东西、“活”的东西,才不至于沦为一种虚无的观念上的附属物。

其次,舆论引导。媒体舆论是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聚焦社会正能量。一方面,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介,客观报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和事迹,引领社会风气,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抢占网络舆论的制高点。要建立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层次并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网站作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于理论网站的每个板块”[2],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挂在网站主页上,作为网站宣传的重点内容。

(二)校园维度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关键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加强高校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500,必须做到思想明确、政治坚定。第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要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模式,“在不改变其特有的政治背景的情况下,从形式上、策略上淡化其政治色彩”[4];教务处从选修课、专业课、基础理论课等课程的安排上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做到灵活性、多样性与原则性的统一;社会科学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筹划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讲座和论文征文活动;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大力宣传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第三,通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用通俗易懂、符合大学生口味的方式、方法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校园文化熏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92一个好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大学的精神气质的表现,更能对师生精神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前沿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营造和渲染崇尚理论、学习理论、钻研理论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6]9,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占领校园文化的制高点。第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利用大学校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介,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及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处理校园突发事件,避免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利用知名学者、借助高校平台及时开展相关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第四,发挥高校理论社团和党团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个人维度

首先,个人认同。营造整个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的前提是公民个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或多或少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7]207。鉴于此,有必要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第一,加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二,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彼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磨练自身意志,提高自身修养。

其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要自觉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融入到实践中,用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所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参加志愿服务和献爱心活动,通过实践,提升对社会的认知,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各高校要根据教育环节和学校实际情况,创新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制定符合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形成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活动方案和课题立项。在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推动下,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出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品格和精神风貌。

面对社会多元化的复杂态势,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8],因此“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8],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王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反思[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冯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10)[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7]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教育报,2014-05-05.

(责任编辑张佑法)

作者简介:王振(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oi: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1.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1-0057-05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Under Diverse Views

WANG Zhen

(School of Marxism,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social ideology,culture and values show a wide range of development trends,and the leading role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y has been weakened,s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can transform their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spiritual beliefs,conscious behavior,values pursui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and is related to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rnization. In this case,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ocialism core values are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socialist core value; diversifi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