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针熨烫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6-03-27鞠庆波王鹏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眼针肩手中风

鞠庆波,王鹏琴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眼针熨烫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鞠庆波,王鹏琴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目的:观察眼针熨烫止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7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以眼针熨烫止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以4周为观察周期,每病例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疗效评定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针熨烫止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眼针;熨烫止痛技术;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指患者中风后并发肩手疼痛及其肢体运动障碍[1]。常在患中风后1~3个月内出现,在中风后继发的各种并发症中其发病率占12.5% ~70%,临床表现为节段性疼痛、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因疼痛较重并发孪缩,若不及时治疗将影响患者全面康复,甚至导致永久性手指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手综合征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应早诊断早治疗。本研究采用我院眼针特色疗法加熨烫止痛技术,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治疗过程未结束患者离院,脱落1例,有效病例33例。治疗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4.23 ±9.37)岁;病程 35~87 d,平均病程(58±10.42) d;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6.37±10.88)岁;病程33~86 d,平均病程(55 ±7.34)d。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颁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制定。肩手综合征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标准:有神经系统疾病;肩部、手部疼痛以单侧为主;患侧局部皮肤潮红,皮温升高;患侧手指呈屈曲态,活动受限。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符合上述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并符合分期标准中的 I期标准,即发病早期,病程为1~3个月内;肩手综合征确为中风后所致。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既往有肩周炎、周围神经损伤、上肢骨折等影响上肢功能活动或疼痛的疾病;合并有严重的肺内感染、重症糖尿病、肾功能障碍、语言理解障碍、痴呆等影响客观评价者;治疗过程除针灸及烫熨疗法还使用了其他对照组未使用疗法。

2 方法

2.1 治疗组

眼针+局部烫熨疗法 +常规康复治疗,每日1次。眼针治疗:眼针穴区选择上焦区、心区、肾区、下焦区。体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针刺手法:常规消毒后,持针在距眼眶内缘2 mm的穴区部位进行平刺操作,刺入真皮至皮下组织,进针7~8 mm,保持针体处于该穴区内。进针后不需行针、无需提插、捻转;如果进针后针感不明显,可施以刮柄法或将针体提出1/3,稍改变方向后再行刺入。留针30 min,留针期间分别于10 min、20 min时间点轻刮针柄1 min。

局部烫熨疗法:将装好中药饮片的药袋置于蒸锅内蒸透后取出,晾至患者可耐受的温度放置于患处,再在此包上叠加另一刚从锅里取出的热药包,之后用治疗单覆盖于其上,15 min后两包位置互换,30 min后治疗结束。

常规康复治疗:良肢位摆放;避免腕部屈曲;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冷热水浸泡法;向心性缠绕法;间歇性气压治疗。

2.2 对照组

常规康复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2.3 观察指标

对研究病例治疗前后采用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日常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定;采用简化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综合疗效评定。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综合疗效评定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前屈上举 150°,外展90°,内旋后伸达对侧肩脚下角;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基本不痛,前屈上举120°,外展80°,内旋后达第10胸椎;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3]。

采用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日常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3.2 疗效比较

表1显示,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无治愈,显效 10例,有效 14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72.7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100%)]

3.3 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治疗前后比较

表2显示,2组治疗后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

表2 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比较(分,±s)

表2 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例数 时 间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 34 治疗前18.32±4.78 25.84±7.41治疗后 58.76±6.83*△ 70.81±8.05*△对照组 33 治疗前 19.03±6.37 24.99±6.54治疗后 43.73±5.60* 59.44±7.29*

3.4 不良反应

所有67例研究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病因可能为腋窝和手背部的泵血机制效能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过度牵拉手关节、手部意外的小伤害等,肩痛还可能与关节挛缩、局部炎症损伤等有关[4]。肩手综合征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康复治疗多采用向心性加压缠绕、冷疗、避免腕部屈曲、早期患肢抬高、主动活动、被动活动等,均取得一定疗效。近年来,中医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报道日渐增多,方法各异,常见有以针刺、仪器配合中药外用以及综合多种疗法与现代康复相配合,均取得满意疗效[5-7]。

眼针疗法是我院特色疗法。我院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早在20世纪70年代,结合《内经》关于经络与眼的关系理论,并根据华佗的“观眼识病”的方法,首创眼针疗法。眼针疗法无痛安全,取穴简单,操作容易。目前我院已将眼针疗法应用于中风、面瘫、头痛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显著疗效[8-9]。尤其在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中多有应用,并有显著成效。熨烫疗法是将装有20多味中药的药袋放入蒸锅内蒸熥加热,然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持续加温的一种中药外治疗法,它能使腠理疏松、气血流畅,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镇痛消肿等作用。可以通过皮肤直接给药,且热效应持久,药理和热力联合作用于肌表,内传经络脏腑起到治病调理的作用,在我院应用已有30余年历史。

眼针烫熨技术是在眼针治疗的过程中行烫熨治疗,针药结合治疗再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多种治疗技术的叠加互相促进,能提高止痛效果,从而提高中风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依从性好。因此,笔者认为眼针烫熨技术配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王茂斌.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8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刘刚,林妙君.电致孔脉冲仪配合正清风痛宁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4): 98-99.

[4]杨森,王鹏琴.近五年中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资料综述[J].光明中医,2014,29(3):639-642.

[5]王小清,高崇,马松武.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 942-943.

[6]余智.推拿结合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11):1689-1691.

[7]马越,李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CD].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4):201-204.

[8]荆思琪,王鹏琴.彭氏眼针治疗头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038-1039.

[9]徐辉,王鹏琴,陈以国.眼针结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9):123-125.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by Eye-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Ironing Analgesia

JU Qing-bo,WANG Peng-q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actu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by eye-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ironing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Methods:67 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Patients in tri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eye-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ironing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n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appli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was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 for 4 week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rial group(97.06%)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72.73%),The function score and ADL score in trial group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re are actu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by eye-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ironing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ye-acupuncture;ironing analgesia;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R246.82

:B

:1006-3250(2016)07-0960-02

2015-12-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407001)-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痰瘀阻络)临床实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LPGZS2012-09)

鞠庆波(1972-),男,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从事针灸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眼针肩手中风
近10年眼针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悬吊下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眼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应用研究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肩手综合征应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评定及研究
眼针疗法近20年临床研究概况
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选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