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学院校临床阶段医学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2016-03-26朱晓博徐斐妮慈维昊朱佳博周法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务科重庆0008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重庆0008重庆医科大学20级临床年制系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2营重庆0008河北省阳原县县医院内科河北阳原0800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重庆0008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旅陕西西安002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导师制医学院校

吕 雪  朱晓博  徐斐妮  慈维昊  朱佳博  王 旭  周法涛  李 民.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务科,重庆 0008;2.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重庆 0008;.重庆医科大学20级临床年制系,重庆 0;.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2营,重庆 0008;.河北省阳原县县医院内科,河北阳原 0800;.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重庆 0008;.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旅,陕西西安 002



军队医学院校临床阶段医学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吕雪1朱晓博2▲徐斐妮3慈维昊4朱佳博5王旭6周法涛7李民1
1.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务科,重庆400038;2.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17营,重庆400038;3.重庆医科大学2013级临床7年制1系,重庆401331;4.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12营,重庆400038;5.河北省阳原县县医院内科,河北阳原075800;6.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13营,重庆400038;7.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旅,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军队医学院针对临床阶段学生实行导师制的改革实践在其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无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两届即2010级、2011级在我院进行临床见习的军校学员,通过成绩比较及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探寻导师制在军队医学院的实施效果与情况,并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结果将2010级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的成绩分别进行比较,将2010级与2011级预防专业学生的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分别进行比较,得到结果为这两个专业参与导师制改革的临床阶段医学生的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未实施导师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导师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结论军队医学院校医学生导师制的改革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具有相关问题,还需不断完善与改进。

[关键词]医学院校;临床;导师制;改革;操作技能

军校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多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发育及临床应对能力还不够成熟[1-3]。很多学员对临床实践学习内容、方式方法产生困惑。基于上述事实,如何提高军队医学院临床阶段学员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这一问题已成为军队医学院教育模式改革中一大热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院校选取2011届临床专业和预防专业的实习阶段学生实施导师制改革。通过导师制的改革实践,在提升学员成绩的基础上,导师与学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尊重,相互促进[4-6]。军队医学院临床阶段的学生也通过导师制的改革开阔了医疗、科研等方面的视野。故导师制的改革实践取得一定成绩,为军队医学院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并且在改革过程中使全体参与导师制改革的人员初步了解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意义、目的和大致实施方向,为日后推进导师制教学改革打下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010级临床专业及预防专业学生共200人设为对照组,年龄22~23岁,平均(22.4±0.2)岁,男生140人,女生60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150人,军事预防医学50人,均未参与导师制教学。选取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011级临床专业及预防专业学生共200人为实验组,年龄21~23岁,平均(22.1±0.5)岁,男生130人,女生70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162人,军事预防医学38人,参与导师制改革。两组学员的生活条件、锻炼情况及学习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参加临床实习的两届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针对临床阶段学生实行导师制的改革实践在其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无帮助进行分析。定量方法:收集2011、2010级临床专业和预防专业学生的临床阶段的实习及成绩,录入数据库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定性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学生填写,从问卷结果反映对学生对导师制的作用及影响等方面作出的评价。

1.3观察指标

分析评价学员在临床阶段学生实行导师制的改革实践在其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无帮助,观察比较2011级和2010级各专业的临床实习及操作技能成绩,专业包括:临床专业和预防专业;同时对导师制进行调查问卷,主要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临床应对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最后得出结论。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习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满意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011级和2010级临床专业学生(临床阶段)实习及操作技能成绩的比较

2011级临床专业的学生其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分数均高于2010级本专业学生,证明学员开展实行导师制对成绩和操作的提升有明显的好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专业2010级和2011级实习成绩比较(±s,分)

表1 临床专业2010级和2011级实习成绩比较(±s,分)

2010-临床2011-临床t值 P值150 162 66.75±5.63 75.33±3.22 3.335 0.023 64.33±3.32 77.33±2.22 5.776 0.034年级专业  人数  实习成绩  操作技能

2.22011级和2010级预防专业学生(临床阶段)实习及操作技能成绩的比较

2011级预防专业的学生其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分数均高于2010级本专业学生,证明不仅在临床专业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在预防医学学习、对成绩和操作的提升也有好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预防专业2010级与2011级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比较(±s,分)

表2 预防专业2010级与2011级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比较(±s,分)

2010-预防2011-预防t值 P值50 38 63.44±5.89 74.22±2.67 4.563 0.0032 65.44±5.88 75.34±6.88 7.377 0.003年级专业  人数  实习成绩  操作技能

2.3对导师制的评价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问题见表3,主要针对导师制对实验组的学生的学习、临床应对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或作用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虽不能以定量的方式来精确评价导师制的改革,但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调查反映出参与导师制改革的学员对改革的认同度,以定性的形式评价导师制的改革。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实施导师制的2011级军队医学院临床阶段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助于提升其实习、临床操作成绩,同时也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表3 导师制的评价(n=200)

3 讨论

本组试验中,比较2011级临床专业实验组与2010级临床专业对照组学生实习成绩、操作技能成绩,2010级临床专业学员的实习成绩为(66.75±5.63)分,技能操作成绩(64.33±3.32)分,而2011级临床专业学员的实习成绩为(75.33±3.22)分,技能操作成绩为(77.33±2.22)分,两项成绩均优秀于没有实施导师制的2010级临床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届预防学员,2011级预防学员的实习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也均优秀于2010级学员的成绩(P<0.05)。两个专业同时比较说明科学实施导师制有助于学员成绩的提升。在导师指导下,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业上得到更详细的专业性指导。导师的言传身教和学习经验能对学生有所启迪,能够让学生尽快熟悉医院的日常工作流程并学会有效自主学习,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学员开展问卷调查发现96.9%的学生认为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学习方面的管理,提高实习期的学习质量;93.1%的实习生认为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97.8%实习生认为在导师指导下,其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师生已意识到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医学生刚进入临床,区别于之前的教学环境,易产生迷茫,继而产生一系列学习生活工作上的问题。进行导师制改革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最基本的目的是带领新入临床实践的医学生走出困境与迷茫[2]。在导师制的改革实践中,突出“导师”作用,正确启发、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并且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3]。

通过导师制的开展,学生与专业老师的感情日益深厚。一方面,在学习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进步,在临床上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大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导师制是否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带来改变与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将“教书”和“育人”这两项教育实践活动独立开来[7]。多年来,多数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采取的是班主任制。班主任起到的作用主要在“育人”上,但对于优秀班主任的标准并不统一。并且班主任多数为高年级学生,不能够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与班上学生沟通交流,导致班主任的“育人”效果无法有保障、无法达到统一合格水准。通过导师制的实施,赋予导师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将“教书”、“育人”这两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规避大多数高校课堂上教师只管上课,课后班主任只管学生活动现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8,9]。导师与班主任相比不但更具专业知识,而且更具专业素养与经验。这样的条件也使得导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能够利用自己的阅历为学生提供意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10]。导师通过教学、临床等活动与实习生进行更多的交往,全方位地关心和指导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方向。同时,导师以自身树立标杆、榜样,弘扬优秀的医风医德,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获得优良的操作能力与沟通技巧,为祖国医学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11]。

此外,在导师制的改革过程中,除了采取传统教育方式,也可考虑将新型教育方式如网络化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以便进行课后知识的学习、巩固与拓展。网络化教学可以弥补课堂由于时间所限不能展开讲解非重点知识点的缺陷。网络化教学的引入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使学生透彻、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拓宽其医学方面的视野[12]。但网络化教学应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因为这种教育手段使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不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其严重后果可能会造成育人的缺憾。

导师制的改革还可采取导师轮换制度。固然长期同一个导师教学利于培养感情、增加师生交流,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学员临床医学思维的局限[13]。每个导师的教学方式不同,且并不适合于所有学员。轮换制度可带给学员不同的教学模式与临床医学思维模式,开拓学员医学视野,拓宽其医学思维,更利于让学员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并在医学思维上取长补短、融会贯通[14]。而且,不同导师的经验阅历也各不相同,故导师轮换制度能够让学员通过与不同导师的交流了解到更多不同病例及临床实例,使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能获取更多知识、积累更多阅历与经验[15]。在一定程度上,导师轮换制度还有主动纠错的作用,减少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的错误[16]。

导师制的改革还能为学员、为导师、为医院带来怎样的影响?导师制的改革还有哪些方面亟待去完善?以上都有待于我们在导师制的不断推行中继续探寻探索,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罗旭.医学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探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3,12(3):1105-1107.

[2]熊青平.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2,8(9):91-92.

[3]郑河源,唐骏,罗建远,等.从执业医师考试看临床技能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69-71.

[4]辛兵,王翠先,刘玉村,等.加强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思考[J].医学教育,2012,(1):1-3.

[5]王南平,肖长义,刘先哲.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效果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3,12(6):89-90,98.

[6] Zhang ZH,Liao CH,Ping J,et al. Discussion in tutorial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clinical medicine[J]. Researches in Medical Education,2008,7(2):210-211.

[7] Eggen P,Kauchak D. Educational psychology:Windows on classrooms(6th ed.)[M]. 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2012:11.

[8]王奇金,王艺伟,刘随意,等.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医院的实施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27(18):7-8.

[9]周栩,金为民.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6):742-746.

[10]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1,26(5):80-84.

[11]翟理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药学教育,2014,18(2):23.

[12]赵卫平,李娜.医学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55-56.

[13]沈诒成.解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数据统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1(4):26-28.

[14]高书杰,刘学政,金祥秋,等.本科生毕业实习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0-11.

[15]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4,23(4):59-60.

[16]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5,(1):10-1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utorial system towards medical students in clinical stage in military medical schools

LV Xue1ZHU Xiaobo2XU Feini3CI Weihao4ZHU Jiabo5WANG Xu6ZHOU Fatao7LI Min1
1.Teaching Affairs Section,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2.17th Battalion, Department of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3.Department 1, Grade 2013, Seven-year Clinical Program,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4.12th Battalion, Department of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5.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Hebei Province Yangyuan County Hospital, Yangyuan 075800, China; 6.13th Battalion, Department of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7.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 Brigade, Xi'an 7100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towards medical students in clinical stage in military medical schools on their learn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Methods Medical students in clinical stage of Grade 2010 and 2011 in our schoo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2 were selected and surveyed by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the effects of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from two majors,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ade 2010 and 2011 in both clinical practice and operating skill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both majors, students who attended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had better perform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operating skills than those who did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showed that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could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in military medical schools is effectiv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Key words]Medical school; Clinic;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Operating skill

收稿日期:(2015-10-23)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3170)▲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6)02-0162-04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导师制医学院校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