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对称双寡头市场下非线性定价对社会福利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

2016-03-26马小洪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5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

■ 马小洪(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5)



非对称双寡头市场下非线性定价对社会福利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

■ 马小洪(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5)

内容摘要:本文对非对称市场下寡头企业的非线性价格组合、消费者对边际价格与固定费用的敏感性、非线性定价的均衡市场格局、非线性定价的博弈均衡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非线性均衡价格与垄断价格以及非线性均衡价格与边际成本。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基于非对称双寡头市场下非线性定价带来的生产者福利变化、消费者福利变化以及社会总福利变化。最后提出,促进社会总福利改进应该从差别价格规制、引入竞争机制、承担普遍服务义务、放开非线性定价规制和维护市场主体公平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非对称双寡头市场 非线性定价 社会福利

问题的提出

通常情况下,企业定价会受到价格政策规制、市场供求关系、企业实力、产品质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进行差异性定价,向所有消费者收取的费用大体为边际成本价格。但是,如果差异定价没有被完全禁止,一些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寡头企业就会摒弃线性定价策略,采用非线性定价策略,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无法正常反映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出现差别价格,这就是非对称寡头市场下的非对称定价。非线性定价被一些行业的寡头企业纷纷采纳,是由于非线性定价可以有效的控制住运营成本,可以使寡头垄断企业有效的降低由于垄断而带来的福利损失,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还会为企业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但是在非对称双寡头市场下,非线性定价也会对社会福利政策的调整产生影响。当一些行业的寡头企业的非线性定价策略还会长时间采用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发挥其对社会福利政策调整的积极作用,规避消极作用,是很多学者在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非对称寡头市场下,非线性定价对社会福利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非线性定价的社会福利分析

(一)对寡头企业的非线性价格组合分析

非线性定价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最为熟知的有两部制定价、捆绑销售等。本文以两部制定价方式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这是由于两部制定价方式在市场上应用的较为普遍,并且价格结构简单。价格组合分析就是以两部制定价为研究对象,寡头企业会选用固定费用与边际价格两者的组合。

假设:企业1的两部制定价为T1=p1q1+E1;其中,T1、P1、E1分别为企业1所销售产品总价格,边际价格和固定费用;企业2的两部制定价为T2=p2q2+E2;其中,T2、P2、E2分别为企业2所销售产品总价格,边际价格和固定费用;则P1、E1和P2、E2有四种不同组合,如表1所示。

如表1分析可知,p1>p2且E1

(二)消费者对边际价格与固定费用的敏感性分析

在非对称寡头市场下,企业1采取的定价策略是较高的边际价格加较低的固定费用,企业2则是较低的边际价格加较高的固定费用。消费者会选择哪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取决于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边际价格“p”和固定费用“E”的敏感性。高类型与低类型的消费者进行比较,高类型消费者的消费数量是明显较大的,因此,边际价格的变动会对其消费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与之相反,低类型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小,边际价格对他们的消费选择影响小,因此,他们在进行消费选择时,更注重固定费用的高低。由于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边际价格“p”和固定费用“E”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在定价时就可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细化消费者,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如果企业想占领高端消费人群市场,就可以降低边际价格,适当的提升固定费用。

(三)非线性定价的均衡市场格局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非对称双寡头企业1处于成本劣势地位,会采用低固定费、高边际费的组合;非对称双寡头企业2处于成本优势地位,会采用高固定费、低边际费的组合。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高类型的消费者偏好于低边际价格的消费;低类型的消费者则偏好于低固定费用的消费。由此可以推断出,高类型的消费者会选择企业2的产品,低类型的消费者则会选择企业1的产品,因此,市场被划分为两个部分。

消费类型变量参数θ会有一个对应的消费者区分分界值,假设为θ*。当θ∈[0,θ*]的消费者为低类型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会偏好低固定费的产品;当θ∈[θ*,∞]的消费者为高类型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偏好边际价格低的产品。这样市场就会划分为两个部分。如果市场在θ*处达到均衡,则是市场竞争的最理想结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却并非如此。由于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在以θ*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消费者对企业1与企业2的产品价格的差异感觉并不明显,因此,他们也不会完全忠实于其中任何一家的产品,这样就产生了“中间市场消费者”,θ∈[θ*-ε,θ*+ε],ε为浮动值,“中间市场消费者”也是两家企业竞争的关键。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福利结果分析,因此,忽略中间消费者人群的存在,依然只有将消费者划分为高端消费者与低端消费者两类。

(四)非线性定价的博弈均衡分析

如上述研究可知,在非对称寡头市场下,企业1与企业2各自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各自的经营区域内处于垄断地位。然而,市场没有明显的界限,从整个市场范围内来看,二者都是对方潜在的竞争者。二者竞争的重点在不断的扩大市场上占有份额,由上述可知,二者的市场份额受θ*的影响,企业1的低端消费者θ∈[0,θ*],企业2的高端消费者θ∈[θ*,∞],对于企业1而言,θ*值越大越有利;对于企业2而言,θ*值越小越有利。为了达到市场目标,企业1和企业2都会降低二者的边际价格和固定费用。但是,无论是企业1还是企业2在降低边际价格或固定费用时,虽然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扩大,却同时也会造成单位利润的减少,甚至会导致整体利润下降,这样就会得不偿失,那么,如何保持市场份额与整体利润的平衡,就是企业1与企业2进行博弈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企业1还是企业2在调整边际价格和固定费用时,都需要同时考虑到两者的共同变动对其总利润的直接影响以及间接影响。其中前者是指边际价格和固定费用变动后对企业从原有市场获取利润额的变化;后者是指由于调整价格及费用而导致企业自身市场份额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总量。当两方面的影响之和对企业有利时,企业则进行价格及费用的调整,反之,则不应当采取行动。总之,企业在做出调整价格及费用的决策之前,必须充分考虑是否会使得企业在原市场利润增加额大于因市场份额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反之,该调整决策则为非理性。

(五)非线性均衡价格与垄断价格比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寡头企业的完全垄断并不能各自占据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市场,从而在该市场区域内实行经营,它们彼此会承受对方所带来的压力,如果定价过高,虽然可以带来高额利润,但是同时也压缩了产品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到商品的总体利润。因此,必须找出市场份额与总利润的平衡点,在平衡市场份额与总利润的同时,又不得不考虑对方给自身造成的市场竞争压力,因此,虽然二者在定价策略上采用的是非线性定价,却也不能“肆无忌惮”,也会有所顾虑,并不能行使完全的垄断力,迫不得已,只得在维持竞争性市场格式的原则下,将价格定得比垄断价格更低,从而增进广大消费者增加一定的社会福利。

(六)非线性均衡价格与边际成本比较

在非对称寡头市场下,企业1和企业2的价格都无法达到垄断价格,并且,迫于竞争的压力,价格定制中的边际价格甚至会低于线性定价方式中的边际成本水平。在线性定价方式中,边际成本价格是有“下限”的,即产品成本,如果低于这个“下限”,就面临亏损,退出市场竞争。然而,由于两部制价格是由边际成本与固定费用两部分组成,虽然边际成本突破“下限”,但是可以通过固定费用进行弥补,这就会增强企业2不断下调边际成本的力度,这对于企业1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就要求企业1在定价过程中除了要关注自身的盈亏,还要依赖于政府的非对称价格规制政策,限制优势企业采取最低定价独占市场份额。同时对企业2不断下调边际成本的行为进行约束,保障企业1可以长期存活,并保证有一定的竞争力,维持双寡头竞争格局。

表1 P1、E1和P2、E2四种不同组合及市场结果分析

基于非对称双寡头市场非线性定价的社会福利分析

(一)生产者福利变化

生产者追求更多更大的福利是它们采用非线性定价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结果。生产者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选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不会关心消费者的福利是否被剥夺,社会总福利是否改善,其主要考虑就是企业自身生产者的福利是否增长。对生产者的福利进行分析,首先应该分别分析具有生产优势的生产者的福利变化情况,再分析处于生产劣势的生产者的福利变化,最后分析生产者总体的福利变化情况。在非线性定价方式下,优势企业主导消费市场,尤其是盈利性较强的高端消费市场。优势企业能否进一步改善自身的福利,主要依赖于改进企业的生产者剩余,也就是与劣势企业的边际成本差。如果边际成本差大,优势企业的生产剩余就无法提升,优势企业的福利状况的下降。劣势企业占据的是低端消费市场,对市场发挥的主导作用本就相对较小,在非对称双寡头市场中,非线性定价博弈均衡下,劣势企业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在非线性定价策略的影响下,市场分割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劣势企业的市场份额会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可见,非线性定价对劣势企业的福利是有好处的。综上所述可知,非线性定价有可能会改善优势企业的福利,必定会改善劣势企业的福利。如果将二者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就会发现,“生产者剩余”对于福利的改进是尤为明显的,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者剩余”会不断扩大,采用非线性定价策略,优势生产者福利就会增加,而采用非线性定价就会改善劣势企业的福利,因此,综合来讲,非线性定价对生产者的福利改善是有促进作用的。

(二)消费者福利变化分析

与生产者的福利变动相比,消费者的福利变动是相对被动的,虽然企业在选择与确定定价策略时,不会过于关心消费者的福利变化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会静待结果,对企业选定的定价方式“坐以待毙”。消费者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在确定定价方式下来进行自我调整,变换购买策略,对生产者定价产生影响。对消费者福利变化进行分析,本文将消费者划分为高类型消费者和低类型消费者,以判断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生产者定价方式变动下,福利结果呈现的变化趋势。首先要分析高端消费者的福利变化,再分析低端消费者的福利变化,最后分析总体消费者的福利变化。高端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他们为了购买更满意的产品会接受更高的价格,同时由于较大的消费需求量,将使得固定费用分摊到每单位商品的平均价格则会比较高,即消费者的剩余价格必然会比较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可以大量购买高端商品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这个优惠是低端消费者无法享受的。“折扣福利”会对高端消费群体产生促进作用,提升他们的产品忠诚度,这样高端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就会获得更大的福利。与高端消费者相比,低端消费者的消费数量与消费需求都较低。在线性定价方式下,低端消费者只需要与高端消费者付出较低的费用就可以获得相同的服务,因此,占市场大部分的低端消费群体对此是不会忽视的。但是,在非线性定价策略中,它会更乐于接受劣势企业所提供的由较低的固定费用与较高的边际价格所组成的两部制定价。因此,低端消费的福利能否改进主要受边际成本的制约,劣势企业的边际成本越低,福利越大。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非线性定价方式下,无论边际成本还是固定费用如何,都会给高端消费者的福利带来改进,而只有劣势企业的边际成本较低,才会给低端消费群体的福利带来改进。

(三)社会总福利变化

社会总福利由生产者福利与消费者福利组成,社会总福利的改善受二者的综合改善情况影响。非线性定价方式下,社会总福利变化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企业成本差异程度”和“消费者类型差异程度”。如果企业成本的差异程度较大,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二者的差异就会十分明显,市场变化不大,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有利于二者在自身的市场内实现垄断,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这样生产者施压给彼此的竞争压力就会适当减少,生产福利就会增加。在非线性定价方式下,当企业及高端消费者的福利都得以提高的时候,就会出现低端消费者福利被“剥削”的现象。他们的福利或被生产企业所掠夺,或者高端消费者所转移。但由于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高端消费者会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强大购买力而抵消低端消费者的损失,这样就增加消费者总剩余,社会总剩余也会随之增加,社会福利也会增加。由此可见,采用非线性定价,社会的总福利是会显著增加的,这种整体福利的改进其实质上是一种对次定价方式所导致的福利损失补偿,这也正是“非线性定价方式”较“线性定价方式”在社会福利影响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非对称双寡头市场下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政策建议

(一)引入差别价格规制

长期以来,人们对非线性价格规制都是存在强烈质疑的,认为它是“价格歧视”方案中的一种。事实上,非线性定价与“价格歧视”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非线性价格规制是通过设计不同的价格来引导消费者,从而将消费者群体划分为高端消费群体与低端消费群体。而“价格歧视”则是企业强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强行将其进行消费群体的划分。只有区别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性,才能引导市场管理者对二者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管控手段,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二)强化市场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为了形成更有效的市场格局,让市场通过其自身的规律寻找到可以促进社会总福利改进的更好的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分拆原有的垄断企业,形成富有竞争性的市场格局。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电信被拆分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还可以引入新的竞争者,充分运用其在经营过程中独特的专业知识及行业经验。政府应该加大对竞争者扶持力度,让新的竞争企业先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然后运用高新技术降低成本,并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三)积极承担普遍服务义务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非对称双寡头会各自占据自己的市场,在局部内实现垄断。非线性定价策略的运用保证了一个垄断企业要负责高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另一个垄断企业要满足低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低端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满足具有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性质。“成本劣势企业”受到非线性定价策略的保护,长期占据低端消费市场,不退出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保护了低端消费者的消费权,同时一些理性的消费者会从中选择对自身效益最大化的价格套餐,由个体权益的充分保障以促进社会总福利的普遍增进。

(四)放开非线性定价规制

由上面的分析论述可知,在很多垄断行业内,采用非线性定价策略是有利于改善社会总福利的,这也就反映出非线性定价策略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从增加社会总福利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些行业的竞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适当的放开非线性定价规制,给消费者以更大的选择权,推出更多类型的套餐,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可以保障新进入企业快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培植新进企业力量,从而削弱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控制力,从而最终促进社会总福利的增长。

(五)维护市场主体权益公平

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不仅有劣势企业,还有低端消费者。低端消费者消费能力弱,消费数量少,在产品选择上更被动,为了保护低端消费者的需求能否满足,应该对劣势企业进行税收补贴,从而较为有力的局部垄断,同时对生产者或者高端消费者征收税收,以补偿低端消费者的福利,在一些特殊的行业领域内,甚至有必要限定“非线性定价”策略的运用,保护“低端消费者”。

结论

非线性定价是与线性定价相对的,在垄断行业中是常用的定价方式。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非线性定价的形成机理,探讨出非线性定价对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以及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结果,简要分析了应该如何利用非线性定价方式,并发挥它的优势。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两部制定价”为例的非线性定价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机制,在日后进一步的研究进程中,需要重点针对“三部制定价”以及“捆绑销售”等非线性定价方式的研究,以深层次、全方位的促进社会总福利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伟康.寡头垄断、非线性定价与市场分割[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3)

2.陈富良,徐涛.非线性定价的福利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非对称双寡头市场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2(8)

3.刘爱萍.包容性增长与我国社会福利政策转型研究[J].理论探讨,2013(1)

4.刘红妹,薛海龙.基于瓦格纳法则的我国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合理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4(25)

5.张晓娣,石磊.公共福利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关联——结构突变和状态转换的视角[J].经济管理,2014(8)

6.刘淑莲,杨超,李井林.同时采用线性与非线性定价的混合型价格歧视对社会福利影响分析[J].学术论坛,2014(1)

7.喻言.反垄断视角下中间品市场价格歧视研究——基于下游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非线性定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5(1)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
传承·总结·飞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换届大会纪实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专利制度问题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公告
改革创新谋新篇——北京市2015年社会福利工作亮点巡礼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公告
法国:以互惠方式解决老年人社会福利问题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其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