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十个全覆盖”的历史机遇 切实加快兴安盟扶贫脱困进程

2016-03-26苗银柱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全盟牧区农牧民

■文/苗银柱



抢抓“十个全覆盖”的历史机遇 切实加快兴安盟扶贫脱困进程

■文/苗银柱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和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工程,对兴安盟来说是最大的扶贫攻坚工程。自治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解决了我盟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力解决的民生难题。两年来,全盟上下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推动“三农三牧”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建设、管理、产业发展“三个核心要素”,牢牢把握抓好基层组织带头人、强化目标任务考核和问责、做好宣传动员群众“三个关键环节”,牢固树立用工业化思维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逐步引入城市化管理模式管理农村牧区、用最小的财政办好最大的民生“三种先进理念”,坚决克服我盟农村牧区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农牧民投入能力低和政府财力不足等诸多困难,全民动员、全党参与、全社会共建, “十个全覆盖”工程如浩荡春风为千里草原带来了蓬勃生机,为千万农牧民带来了巨大福祉,成效成果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预想。

一是没想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对农村牧区的影响这样大。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短短两年时间,全盟硬化街巷3383余公里、改造危旧房3.8万户、解决11.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幼儿园621所、标准化卫生室847个、便民连锁超市847个,为640个嘎查村文化室配备了设备,为26.7万农牧民发放了养老保险,为近2万人发放了高龄津贴。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的嘎查村,一改过去破房烂院、道路泥泞、垃圾遍地的陈旧面貌,取而代之的是红墙碧瓦、绿树成荫、富足祥和的美丽乡村。

“十个全覆盖”:乌兰浩特市葛根庙新村

二是没想到群众对“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热情这样高。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就是要让农牧民尽早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广大农牧民积极主动配合工程建设,投工投劳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以火一般的热情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牧区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善,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农牧民的精神状态,群众对我们的党更加拥护、更加感激。这也说明,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处处想着群众,群众就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新建文化室

牧民喝上放心水

三是没想到广大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这样深。“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带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有的全力以赴帮助嘎查村盯跑项目,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上下协调;有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倾尽全力,多方筹措资金,甚至自掏腰包垫资建设;有的节假日顾不上休息,在嘎查村一住就是几天、十几天,每天一干就是几小时、十几小时,甚至带病坚持工作,与群众一起干、一起苦、一起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尽管干部脸晒黑了、身体累瘦了,但是心却与百姓贴得更近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通畅了。

四是没想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这样强。两年来,全盟在“十个全覆盖”工程上累计投入近60亿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力带动了建材、苗木、商贸流通等产业发展,提升了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对全盟GDP增长贡献率超过10%,拉动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就地转移农牧民2万人,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十个全覆盖”工程给兴安盟带来了既有产业的壮大、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更为我们找到了破解贫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扶贫成果。2015年前三季度,我盟经济社会呈现出“九高两降”的良好态势。“九高”,就是我盟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和贫困人口收入增长比例全部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5项指标增速均排在全区第1位,预计年内将有7万人稳定脱贫、超出年初计划2万人;“两降”,就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盟信访和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走低,同比分别下降83%和20%。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先进的兄弟盟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工作精神特别是王君书记关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再鼓干劲、再接再厉,以决战决胜的魄力和人一我十的干劲,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确保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兴安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思想认识要再提高。一是抓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意义、重大作用,引导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认清“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理解和把握工程推进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切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二是抓思想引导。坚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培养锻炼干部、考察检验干部、发现识别干部的试金石和主战场,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带着责任和感情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切实做到导向明确;组织旗县市党政一把手、盟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撰写“十个全覆盖”心得体会文章,达到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工作的目的。三是抓作风改进。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强化担当意识,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担责负责,进一步强化行动落实,创新工作举措,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第二,推进力度要再加大。对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一是强化领导,做到组织力度再加大。成立由盟委书记任组长、盟长任常务副组长、盟委行署分管领导和盟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织,要求各旗县市照此执行,以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和领导力量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二是夯实责任,做到落实力度再加大。全面开展“干部下乡驻村”活动,大规模派干部进村入户,制定任务清单,明确驻村责任,确保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三位一体、贯穿始终。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各旗县市每周向盟委报送一次“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对已经完成、正在实施、计划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嘎查村分类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明明白白。三是加强督查,做到推进力度再加大。由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带队,盟委各委员、行署有关副盟长以及盟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检查组,对全盟“十个全覆盖”工程进行专项检查。

第三,工作举措要再完善。在规划设计上突出“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设计,坚持不大拆大建、不贪大求洋,缺什么补什么,不落一村一户,不留盲区死角,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在资金整合上突出“广”,不断拓展投融资渠道,集中财力、整合资金、银行贷款、社会投入、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特别是要充分借助厅局帮扶的巨大力量,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着力破解资金瓶颈,盟旗两级筹资确保达到40亿元以上用于2016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在施工建设上突出“精”,在确保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向抓细、抓精、抓深方向努力,做到屋顶有瓦、墙体有砖、路肩硬化、环境绿化,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档次和水平。同时,围绕各项工程早启动、早建设,提前搞好大宗建筑材料备料,全力支持钢厂、砖厂、水泥厂等相关企业加大生产力度,保证质量、降低价格,确保2016年工程用料需求。在村屯绿化上突出“美”,本着成行、成片、组团式的原则加大重点区域绿化力度,特别是村屯绿化和庭院绿化要突出果树经济林,既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也让农村牧区环境绿起来、靓起来、美起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在产业培育上突出“优”,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立足我盟林多地广、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等优势,引项目、引科技、引能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推动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特别是要按照王君书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指示要求,在苏木乡镇开展庭院温室大棚试点,经验成熟后在全盟推开,把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变成创造财富的“宝地”。在后期管理上突出“常”,坚持一手抓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农牧户、管护队、嘎查村委会、苏木乡镇政府、相关部门“五位一体”的“十个全覆盖”工程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一手抓农牧民素质提升,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牧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共同管理、维护好村容村貌。在力量投入上突出“聚”,把“十个全覆盖”工程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财力,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向“十个全覆盖”工程倾斜。

第四,监督问责要再强化。将督促检查贯穿始终,推行“一周一报告、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观摩”的工作机制,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活动,逐地逐项对照工程数量、建设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包联干部“明白卡”制度,对各级派驻工作组、下基层干部和嘎查村第一书记建档立卡,明确驻村开展工作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每个阶段有验收。发挥好实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十个全覆盖”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考核办法,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对下基层干部的工作成效进行有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于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本着从严、从重、从快的原则坚决查处,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作者系中共兴安盟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 佳

猜你喜欢

全盟牧区农牧民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 记践行“四力”先进个人、 锡盟盟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杨超杰
民族传统游戏在牧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新巴尔虎左旗
2017年锡林郭勒盟气候事件与灾害及对多个行业的影响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观摩考察感受
落实“8337”发展草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