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优化而精彩 因游戏而快乐

2016-03-25陈莹张静

江西教育B 2016年2期
关键词:园长幼儿园游戏

陈莹 张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为此,我们以游戏为切入点,大胆尝试,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以游戏的精神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追求游戏教育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发展。

大胆尝试

一、三大变化,实现游戏时间和游戏环境的优化

1.变“碎片化时间”为“模块化时间”——孩子游戏的时间多了

首先,我们将幼儿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时间进行整合,实现无缝衔接,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游戏。幼儿进餐后可以直接进入游戏活动,先用完餐的幼儿可优先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减少了幼儿等待的时间。其次,我们将原本“碎片化”的幼儿游戏时间调整为 “模块化”。教师还可根据幼儿游戏活动情况适当延长任一游戏时间,看似很简单的作息时间表,操作弹性放大,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游戏的时间,尽可能保证幼儿对游戏活动的最大需求。时间上小小的改变,优化了幼儿一日在园活动安排。

2.变“ 单一区域”为“区域融合”——孩子游戏的空间大了

教师在设置游戏区时,不仅注意提供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游戏类型和区域,还考虑各区及游戏之间如何相互适应和协调的问题,将自主性游戏发挥整体优化功能。如:在小班娃娃家游戏中,除保留原有的卧室、洗衣房、厨房与餐厅,我们将图书区改建成书房,美工区改建成画室,建构区改建成游戏房。经过“装修”的图书区、美工区、建构区生活化了,孩子们更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更乐于参与各项游戏活动中。区域游戏的融合,优化了幼儿的游戏环境。

3.变“同班玩”为“同龄混班玩”——孩子游戏的材料多了

同龄混班游戏有利于实现年级资源共享,丰富游戏材料,拓展了原有的活动空间。幼儿原本只能在一个班级进入游戏区游戏,现在有更多的游戏区可供选择。幼儿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活动材料更加丰富了。同龄混班游戏材料的共享,拓展了幼儿的游戏环境。

二、四大结合,丰富游戏内容,实现游戏价值最大化

1.游戏与生成活动相结合

幼儿的游戏活动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教育契机,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判断游戏中生成活动的内在教育价值,合理地组织和规划幼儿游戏中的生成活动。通过这些生成活动,帮助幼儿解决学习、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拓宽幼儿的见识,丰富其生活的经验,让幼儿从中获得快乐和真理;同时发展幼儿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增进其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运用。如:小班“户外野餐活动”是在《春天》的主题娃娃家活动的背景下生成的,孩子对娃娃家的厨房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投放了真实的蔬菜让孩子尝试择、洗、切、炒,孩子有了这些生活经验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带着餐具去户外野餐,让幼儿极大地感受到了户外野餐的乐趣。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幼儿园集体野餐,第一次自己尝试野外煮东西,第一次真正做个“小大人”……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好玩的心,这种追随幼儿兴趣点的生成活动比窝在小区域里的活动更有价值,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2.游戏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我们将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区延伸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分批分组把孩子们带到幼儿园附近的酒店、银行、派出所、超市等,让他们通过观察、实践,体验服务员、售票员等不同职业的特点,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如:组织大班幼儿开展逛超市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了自主购物的乐趣,了解了货币的使用,从中学习数字认知、配对以及简单的加减法。一项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3.游戏与园本特色活动相结合

我们利用节庆日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开展一些创新和具有针对性的特别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节庆日的文化习俗,建立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幼儿、家长、老师之间沟通的机会。如:开展的“欢乐大家庭,亲子共赏月”露营活动中,每个家庭互相合作,有的制作冰皮月饼,有的搭建帐篷,有的摆弄烧烤……还举行了亲子中秋晚会,孩子们和家长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通过活动既帮助了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习俗,又提升了孩子们的生活、观察、社会交往等能力,尤其促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4.游戏与社区资源相结合

在整合过程中,家长的观念与认识得到了改变,积极主动参与到幼儿游戏活动中,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家长助教队伍。家长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不同和特长参与各班的助教活动中,拓展幼儿活动的多样性。如做南瓜饼、烤蛋糕、户外踢足球、打羽毛球、研究车船的构造等,用他们的职业经验、生活经验,参与幼儿游戏,帮助幼儿成长。

孩子的变化

变化一:孩子们会主动交往了

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最重要的途径。我们鼓励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与其他同伴进行交流,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大班的幼儿两两合作将各种梯子进行组合开展爬梯子游戏,有的孩子爬上了梯子却不敢下来,其他伙伴就会为他鼓励、加油;还有的孩子会主动挑战老师。有一次昊昊在战胜险梯后走向观看活动的园长奶奶说:“园长奶奶,你敢爬吗?”当园长奶奶爬过去后,昊昊学着老师表扬小朋友一样笑着对王园长说:“园长奶奶,你真棒!”孩子们的这种“挑衅”让我们感到欣慰,表现出孩子们敢于交流、自信表达,这正是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良好表现。

变化二:孩子们大胆自信了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孩子们的成长可谓“润物细无声”。如:户外游戏活动中,我园为幼儿提供了平衡木、垫子、木块、跨栏、梯子等数十种器械。孩子们用平衡木、梯子、轮胎“架桥铺路”,他们兴致勃勃地列队前行,走过“荡桥”,爬上”高山”,走过“独木桥”,遇到困难时互相鼓励打气,共同携手征服一个个障碍物,还随时调整游戏情景,玩得不亦乐乎。在这自由的环境和教师的“放任”中,一次次挑战,一次次冒险,孩子们更加坚韧、勇敢。正是在游戏中,孩子们果敢、坚强、创新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渐渐养成。

变化三:孩子们爱上幼儿园了

优化游戏之后,真正实现了课程游戏化,每天孩子感到的就是“我在玩”。刚开始,家长们与我们交流时,家长告诉我们“问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她总是说“我们在幼儿园就是玩”。一段时间后,家长们也感到孩子在玩中还真玩出了点“名堂”。许多知识、经验,家长从未教过,而孩子却能说出个所以然,孩子说是在某某游戏中遇到过的。现在每天孩子舍不得离开幼儿园,他们更加热爱幼儿园这个温馨、快乐的大家庭。

优化游戏的尝试,真正实现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实现了身心健康发展、语言、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园长幼儿园游戏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爱“上”幼儿园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