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层品诗意,真情最动人

2016-03-25吴昌龙

江西教育B 2016年2期
关键词:迎客草原变化

吴昌龙

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是我们每个人都爱读的文章,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精选了很多这样的文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呢?化用清龚自珍的名句,“文章不是无情物,真情流露最动人”,通过层层品读文章语言,挖掘作者运用语言的奥秘,进而去感受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应该不失为明确的教学之道。

以《草原》为例。老舍笔下的《草原》层次井然,是一篇富有文采,充满感情的写景散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从高年级教学要求来看,在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理解“移步换景,由景及人”写法应该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并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由此感悟民族和睦互助的精神应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因此,在实施教学时,可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在移步换景中由不同景物所引起的情感变化。体会这种“变化”,就要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假如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就迎刃而解了。本课教学脉络清晰,作者按“初入草原”到“草原迎客”,再到“草原联欢”“夕阳话别”的发展顺序先后介绍了自己的活动场景。作者情感变化就贯穿于这四个活动之中,如同一条红线贯串全文,步步深入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一品:初入草原,惊叹舒服

作者刚刚进入草原,看到天空那么明朗,空气那么新鲜,放眼望去,一碧千里。这景观,使作者耳目一新!不由得惊叹:“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情感的流露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作者先是通过观看草原的颜色——“一碧千里”,接着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这种感受不是“白茫茫一片”,而是动静结合的。先看这“绿”也不同与别处,先动后静的羊群有如白色的大花,点缀在这绿毯上,打破了单一的绿色,而那小丘柔美的线条,欲流的翠色又使静止的小丘动起来。这又使单一的色调充满了活力,使人舒服。纵目远望,天地相连,浑然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所以作者想高歌,想低吟,欲坐、欲立,由此景而产生的热爱草原之情跃然纸上。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体会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欣赏、热爱。这一段情景交融较难体会,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去体会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景色的哪些特点?教学时,除了特别注意对“茫茫、柔美、惊叹、舒服”等词的理解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尤其是“大泼墨”的特点,进而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等词语所表达的意境。然后再讨论作者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感受?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比……更……、那么……那么……、既……又……、连……都……”等句式去体会作者舒畅、惊叹的情感。

二品:草原迎客,无比激动

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感情由宁静到激动,“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在这又大又静的草原上,作者的心情是宁静的。“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里又写到了草原的“动”,这种“动”衬托出蒙古族的豪爽与好客。让作者在民族团结的气氛中,心情无比激动,不能自抑。这是作者情感的第二次变化。

教学上,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对景物变化的对比,来寻找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作者初入草原和接近目的地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可以先讨论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美景的特点:广阔和宁静。阅读时画出相关的语句,如广阔:“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也……”,静到“听不到一点声音”。之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动态、色彩和声音等代表动态变化的词语:“忽然、像彩虹、响成一片”,然后讨论:这种突然的变化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去理解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去体会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

三品:联欢话别,景美情浓

“联欢话别”写出了作者情感的第三次变化。走进蒙古包,主人盛情款待客人们,拿出最丰盛的食品:奶茶、奶豆腐、大盘的手抓羊肉;用最高的礼遇向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来给客人们唱民歌。这一切使作者感到少数民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一片深情。作者只好以“回敬、再回敬”“赶紧唱起来”……表达心中不尽的深情。最后又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向我们展示了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这是“情景交融”的点睛之笔。

教学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待客的方法使客人们有什么感受?注意作者对双方动作的描写。最后讨论结尾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这种结尾给人什么感觉?可通过回顾课文脉络加深理解:在“天涯碧草”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草原之大、之绿、之美,更感受到了他对草原的那份热爱之情。这样的“情深”怎样表现?借助一幅幅画面:“马上迎客”图、“把酒联欢”图,还有“斜阳话别”图,让我们深刻地感受主客双方两情依依、不忍分别的“蒙汉情深”,体会主客双方娓娓交谈、话语绵绵、难分难舍的情感。

教学《草原》一课,要使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就得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去品味,随着品味而渐渐入情。只有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感受草原上的自然美、人情美,才能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体会到景、情间的相互作用。

猜你喜欢

迎客草原变化
天都迎客
讲解《草原图》
从9到3的变化
迎客河
壮族迎客歌
这五年的变化
花山迎客歌
鸟的变化系列
可可托海的草原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