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种我们的“花园”

2016-03-25陈超

江西教育B 2016年2期
关键词:习性窗台上花园

陈超

耕耘:一段教室生活的开启

“啊?为什么?”

“我们都快毕业了,哪有时间做这事啊……”

“我都不会弄,万一养死了咋办啊!”

学期之初,我让孩子们每人都养一盆属于自己的花,教室里便沸腾起来。

之所以会布置这样一个奇怪的学习任务,缘于上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百合花开》。在上这篇课文之前,脑海里总是浮现一句话——“一花一世界”。在我看来,虽然这仅仅是一篇讲述山间百合的课文,但通过这一朵花扩展开的应该是无数与之相通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我更希望学生们认识到每一朵不同的花背后都会有着不同的故事。

跟着工作室的李老师,在“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指导下,我们对“一花一世界”这个主题做了精心拓展,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课程。在我们看来,这个课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们真正与花相处,慢慢地去了解花的习性,感受花的品质。正因如此,才有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

两天后班里的学生陆陆续续地带来了自己的花。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这帮孩子也只是把花带来,每天就把花放在那,很少与花有什么接触。要是这样的话,怎么能去发现并创造花的故事呢?这天放学的时候,我布置了一个更加让他们想不到的作业——

“今天回家,每个人都要去调查自己养的花的习性、它的喜好,弄清楚如何能更好地让它成长。明天上课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展示给大家。”

就是这样一份完全跟语文无关的作业,使教室里再次炸开了锅。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跟语文无关,但是在“一花一世界”这个课程里,一开始就不仅仅只有语文一个学科的内容。之所以称为“多维拓展阅读”正是因为在这个项目中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学习这一课程。科学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天的课我几乎什么也没做,所有时间都交给了孩子们。第一个学生分享的是自己养的一盆白掌。他从白掌的产地、喜好、种植方法等几个角度来介绍,尽管很明显是照抄网上的资料,但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对这盆白掌已经有所了解。后面的学生基本都是从这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花,整节课我一句话没说过。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孩子们不再是把花独自放在窗台上。有的人从家里带了个小喷壶,一有时间就会给花浇水。有的人发现其他同学给自己的花浇水反而会上前制止,理由很充分,“我的花不喜欢多浇水,你别给我浇死了”。有的人不再把花放在窗台上,而是放到班级的角落里,原因是他的花喜阴不喜阳,怕晒坏了。有的人把自己的花独自放在一处,不与其他的花放在一起,原来是他自以为自己的花需要独处,与别人的花放在一起可能会打扰它休息。

就是这群原本对花毫不在意的孩子,当他们深入了解每一种花之后,他们不再把花仅仅当作一盆花,这些花更像是他们的一个朋友。每天下课之后,每个人都会去看一眼自己的朋友。更会按照花的习性,精心呵护它们,让它们健康成长。这几乎成为他们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时间长了,渐渐地有的学生养的花真的开花了。他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拿到我面前向我显摆,我也不夸,只是叮嘱他们别给花养死了。这个时候他们眼里认真的样子仿佛在告诉我:“这还用你说吗?”

拓展:教室生活因花而精彩

养花仅仅是这个课程的开启,作为一个语文学习的项目课程,其主体自然是语文的学习。我们从三个维度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相关内容。首先自然是了解“一花一世界”的核心概念,品味每一朵花的性格和品质,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观察它的生活变化。我当然知道孩子们一开始肯定不懂什么是花的品质,这很正常。因此,当第一次让他们讲述“我与花的故事”时,基本上所有孩子都只关注了花的习性、产地这几个方面。正因如此,当我们学习《爱莲说》《清塘荷韵》时目标更加明确,就是引导学生去关注每一朵花的品质,由品质去体会这些不同花背后的世界。

第一板块结束之后,孩子们已经了解了荷花、菊花、百合这些花的品质。当他们再次分享“我与花的故事”时,很自然地开始关注花的品质,并能真正理解花的品质。小胖在讲到自己养的桂花时甚至用上了“香远益清”来形容,看来他真的把《爱莲说》学透了。

作为一个语文系列的课程,不可能只是空谈品质和理念,更要在理解这些道理之后,切切实实地学习到“语言文字运用”。在这一系列课程中,表达方法的习得自然成了整个课程的重难点。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我们在课程中集中安排了几篇同样写法的文章,《桃花心木》《行道树》《落花生》,都是作者通过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歌颂某一类人的美好品质。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们再来理解这些事物的品质时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了,他们所要学的只是怎样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写出一篇文章。

我依然围绕“我与花的故事”做文章,只不过这次呈现的方式改为作文。果然,在学完借物喻人的写法,了解了花还有自己的世界之后,孩子们再写起作文也知道去发现自己所养的花的世界。张希越平时大大咧咧,成天没事就知道跟同学傻笑,似乎什么事情他都没有认真去发现。就是这样一个平时神经很大条的孩子,在这次的作文中却向我展示出了他细腻的一面。他养的是长寿花,在养花过程中几经波折。由一开始刚接触花时的欣喜,到后来为花寻找安身之地的惆怅,以致最后在妈妈的提点下懂得让花自己去适应环境,自己生长的道理。可以说他对花的认识,与我们学习的《桃花心木》是很相似的。

在作文的最后,希越写道:“我明白了,人也应该如此。不能老依靠自己的亲人,自己要练就出一颗独立的心。就像我的长寿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现在的它是枝繁叶茂,谁又能想到它以前病怏怏的样子呢?”看到这里,我高兴我们的课程目标已经深深地落在了孩子的心中。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再看到花已经不是以前那普普通通的花。

陪伴:教室生活的意义所在

一个多月的课程做下来,孩子们一边养花,一边学习每一种花背后的品质。他们由一开始对花的不闻不问,到每天到班级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自己的花,记录下它们每一天的变化。花在他们的呵护下一天天成长,教室里接连不断地开着各式各样的“花”。

在课程结束那天,我们回顾了一下整个课程实践的过程。当问到这次课程的收获时,我提出问题:“难道我们就仅仅是为了了解每一种花的品质,了解他们的世界吗?”孩子们愣了一会儿,马上举起手来。希越说:“我们学习一花一世界这个课程,不仅是要了解每朵花的品质。更要通过花的品质体会花的世界,最终是要让自己也像花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听到这里,我不再讲了,因为我已经没有什么再需要给他们讲的了。任何一门学问,最终都是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一花一世界”学到最后指向的是花背后的哲学层面,学生通过了解花的世界进而体会自己的世界,这正是我们课程最初的也是终极的目标。

经过这次与花相伴的课程,孩子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花,理解了不同花背后的世界。总会有一天,今天学到的内容,会或多或少地对他们自己的世界产生影响,只不过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晚,只是为了绽放得更加精彩。我有幸与孩子们经历这样一个课程,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提升。孩子们看到的是花的世界,而我,看到的是他们每一个人的世界。同时,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陪伴本身就是教室生活的意义所在。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建构“有联系的”阅读生活为追求的,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师生携手耕种这片课程的“花园”。

新学期开始了,那帮跟着我一起与花成长的孩子早已步入新的学校。当我整理班级的杂物时,偶然发现窗台上还摆放着他们没有带走的花。其中有两盆人参树,由于形状特别像只小狗,全班都戏称为“狗树”。这两盆“狗树”一到班里,没两天就全死了。之后就一直放在窗台上,直到他们都毕业了,直到新学期又开始了。那天我却突然发现,“狗树”上又长出了新叶子,依然像它们刚来到这个班级似的,那么新鲜、艳丽。

猜你喜欢

习性窗台上花园
都是真的
窗台上的“警告”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习性养成要趁早
对视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爱护小花园
粳型不育系新稻97200A的开花习性研究